简述二战中中美合作的事例及其作用

2024-05-14

1. 简述二战中中美合作的事例及其作用

中美最出名的莫过于保卫援华物资的滇缅保卫战,即中国远征军,这个是先失败撤退回国内,后反击缅甸,印度等打出了中国一些名声,还有由志愿美军退役飞行员组成的,美国援华飞行队—飞虎队,队长为陈纳德,其目的是保卫滇缅公路,当时唯一的外援通道。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 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英文: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空军部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本。

简述二战中中美合作的事例及其作用

2. 二战中政治和军事联合的两个例子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第二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在酝酿时期还是在合作期间,苏美等国都曾起过积极作用,并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以后由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使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二、《苏德密约,瓜分波兰》
1939年8月23日,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通过两次会谈,当晚,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除了条约正文中强调的“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等内容外,由斯大林和希特勒亲自同意审定的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也同时签署:
· 波罗的海地区如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时,立陶宛北部疆界将成为德苏权力界限,在这方面,双方将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 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德苏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拉杜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与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 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她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她在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 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协议签订一周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实施闪电战。9月17日,苏联红军也从东部开始侵入波兰。9月17日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退推进。两面受敌的波兰军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得向纳粹德军和苏联红军投降。9月18日,从东西两面分别入侵的苏德两国军队在波兰城市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胜利会师。为庆祝两国军队的胜利会师,9月23日,纳粹德国装甲军司令古德里安和前来会师的苏联红军第29轻型装甲旅旅长克里瓦什宁一起检阅了苏德两军联合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联合阅兵式甫一结束,迫不及待的苏联和德国立即在波兰领土上开始了划界谈判。由于框架早就在里宾特洛甫访问苏联时与斯大林谈妥,所以苏联和德国对波兰的分割工作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展顺利。联合阅兵一周后的9月28日,苏德签订边界友好条约,东部划给苏联,西部归于德国,而波兰则在划分后的欧洲地图上消失。(事实证明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盟友。二战的开始与结束是多么的戏剧化啊!)

3. 中美在二战后的合作与冲突

合作: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冲突:苏联阵营所属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和美国阵营所属的中国国民党所领导的军队发生战争,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称的解放战争。八年抗战,十年内战,这就是中国二战时期的情况。

中美在二战后的合作与冲突

4.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美两国即合作又斗争的现象

国际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等,形式有合作、竞争与冲突。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国家间的利益对立和冲突是国际关系表现出竞争与冲突的根源。中美之间自建交以来,两国之前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也有着国家间核心利益的差异与对立,所以中美两国既合作又斗争。

5.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美两国即合作又斗争的现象

国际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等,形式有合作、竞争与冲突。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国家间的利益对立和冲突是国际关系表现出竞争与冲突的根源。中美之间自建交以来,两国之前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也有着国家间核心利益的差异与对立,所以中美两国既合作又斗争。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美两国即合作又斗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