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和尚的信佛,还是信佛吗?

2024-05-16

1. 不信和尚的信佛,还是信佛吗?

最近,因为一系列原因,让自己又差一点在心理和行为上走了回头路。万幸,这一次,得到了佛爷连续一周的警醒和教育,虽然他时而呵斥到让人心情沉重,也时而用温柔耐心给予分析引导,但终究,他希望我,在做事为人上,在行为内心上能更尽善尽美,别再经受过去持续很长时间的那般折难。
  
  
 
                                          
 
  
  
 这一番反思后,一方面,对佛爷说的:“在人间,做佛是会失败的,做人是会成功的!”有了更新的认知。自己在用近一小时时间,向佛爷第一次完整描述过去的经历后,佛爷总结道:“正因为那时的你“做佛”,自以为是的、所谓的、不正见的忍辱、慈悲,才将你置身于现在的苦痛!”
  
  
 
                                          
 而另一方面产生的思考是:“不信和尚的信佛,还是信佛吗?”在过去的遭遇发生前,佛爷以长辈、师者、僧人的身份,于为人处世的行为、信仰方式及做事待人的思维上,给过我很多次的提醒与建议,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内外理由,我总一意孤行着自己所谓的信仰方式和办事习惯,最终失败在了自己所理解的那个“佛教”中,惨痛而莫名其妙。
  
  
 
  
 我们因自己所理解的慈悲感伤着、自我陶醉着、伤春悲秋。
  
 因自己所理解的戒律,成为了一个与世格格不入的障碍患者。
  
  
 因自己对生命的偏激理解,病痛缠身、生理失调。
  
  
 因自己对文字的词义理解,偏面极端的排斥着这个世界更多优秀的思想。
  
  
 
                                          
 这一切的一切,来自于,我们自以为是的怀疑,并否定了将佛法体系如一传承至今的僧人,且用狭隘的思想瓦解着他们,比如佛化、神化、权利化、利益化、私有化、代言化,而这一切,最终瓦解的是我们脆弱的自己。
  
  
 
                                          
 而什么是一位值得信任且依赖的僧人,或许在接下去的未来,佛爷会让我更加明白。
  
 佛爷常说:“我更希望你们把我先看做一位学者、一位朋友。”

不信和尚的信佛,还是信佛吗?

2. 和尚出家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出家

千年的神通寺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为何深受帝王们的喜爱?这里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3. 问下和尚还可以还俗吗?

一般如果是真正有慈悲心,有出离心,一心一意修行求解脱的出家僧人,
都不可能还俗的。

首先,我要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佛教并不是单单一门宗教 ,真正的佛教是积极的。
因为佛教的思想,是教人行善,积德,而且也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佛教不单单可以让我们这一生与人友好相处,懂得待人接物,经济财富稳定,家庭、事业、工作等等更加美好,不仅对来世一定有帮助,今生也会令自己有一种快乐之感。即使你没有发财、事业上不成功,也不会像没学佛的人那样一蹶不振,而始终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也可以认识到整个人生、世界,乃至是整个宇宙的真理、真相。
我们感受到痛苦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凡夫人,痛苦的来源一是对自己的执著,别人稍微有点看法、说法,自己就接受不了;还有一个,就是身体非常不坚实,以致常要感受各种痛苦。无垢光尊者说:“一切痛苦不乐根,此身极大烦恼源。”因此,一切痛苦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身体。
如何去除痛苦获得快乐:一部分是依靠学习,理解法义,然后解决自己内心的痛苦,获得快乐;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对佛法甚深教义不断地串习、修炼,然后获得不同的验相、觉受和证悟。
学习佛法,最好是要有次第的闻思修行。首先,你要找到一个好老师,最好是公认的高僧大德,如汉地很多高僧大德,藏地很多高僧大德。然后先听闻经书内容,听师父们讲解,自己明白佛教的道理,然后思考,还要自己修行,如禅修。平时多一点上供下施,积资净障。通过一步步闻思、修习,最终证悟万法的实相!

问下和尚还可以还俗吗?

4. 和尚可以还俗吗?

出家做和尚的流程如下:
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后,经三月至二年的体验与考察,可以拜一个具格比丘(女性则拜具格比丘尼)为剃度师,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佛制],去俗姓、改姓释[非佛制],并由师父按各自法脉取一法名。
再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
再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学习佛教基础知识、背诵五堂功课[非佛制]、学习沙弥律仪[佛制]等等)后,看是否值遇有授受三坛大戒的因缘,再去求受具足戒后,方入僧数。
【附:有些地方出现为居士填写《皈依证》时将居士去俗姓、改姓释的行为,属于扰乱僧制的戏行;既对佛制和祖师不尊,也是对对方及其父母祖先不尊,是不如法的】
出家要求
1、年龄。
(佛制)出家年龄不小于7岁,年满二十可求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学修、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政府规定)出家年龄不小于17岁,要有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寺院不要求)等。
2.、身体。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五官端正(佛制):瞎盲、斗鸡眼、耳聋、歪嘴、哑巴等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没有染上会传染或严重的疾病(佛制):病好后可以再求出家(但伤风感冒不在此列)。精神健全(佛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等病症,但病好后可以再求出家。性别明确:双性人不可出家(佛制),变性人等不可出家。
3、心理。
健全、正常。佛制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信仰虔诚[佛制],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
4、单身。
未婚或已离婚,无婚姻或恋爱关系。
5.其他。
遭警方通缉者、有刑事或债务缠身者不可出家(佛制可通融)。须还清债务或了结官司后,(曾是罪犯,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列)。

5. 和尚不愿继续当和尚时有还俗一说,道士也有吗?

道士也有还俗的说法,不过并非所有道士都可还俗,要视情况而定。中国道教的先祖有伏羲、黄帝、老子、庄子等,其中老子和庄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士是道教的职员,男道士名唤乾道,也称为羽衣、神仙、紫阳等,被外人尊称为道长,女道士名唤坤道。他们履行入教的礼仪,谨遵道教的教规,完成修行。
一、道士的缘由道士信奉的道教中,“道”是教内最核心的信仰,道士是尊崇道教及修行道义的教徒统称。道士的说法起源于汉代,在汉代除了道教教徒,方士、术士也可称为道士。到了北魏,道徒可在家设坛礼拜,不必出家修行。道士一般由师父传授于徒弟,传道必须选择出身贵族、品性纯良的人。到了魏晋,道士与佛教的僧侣称谓被世人混为一谈,到了隋唐才有了道士的专门称呼。
二、道士能否还俗道士能否还俗?能,但需视情况而定。道士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名居士)和出家的道士。没到金元前,道士都是不出家的,到了全真教建立并发展壮大后,出现了道士出家的规则。自此,道士出现了全真派系和正一派系。全真派系里挑不出不出家的道士,他们都不婚不荤,留长头发,束发戴冠,可还俗;正一道士可婚可荤,大多为不出家的道士,这些不出家的道士本就是尘俗之人,没有还俗的说法。
假如是全真道士或者正一道士中出家的道士,可以还俗,因为他们出家了;假如是正一道士中的火居道士(不出家道士),由于他们未出家,本就在世俗中,就没有还俗一说。出家的道士生活与和尚无异,每天吃斋,研习道法/佛法,自主修行,偶尔会出山传道。目前越来越多人接受和尊重信奉宗教的人,道教在国际上的传播也越来越广。

和尚不愿继续当和尚时有还俗一说,道士也有吗?

6. 为什么有人要出家当和尚

这地区“奇葩”风俗,要成为男人必须出家当和尚,理由令人哭笑不得

7. 人为什么出家当和尚

千年的神通寺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为何深受帝王们的喜爱?这里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人为什么出家当和尚

8. 如何看待还俗僧人

难道还俗的僧人就真的是不可谅解吗?难道还俗的僧人就真的百无一是吗?我们到底应以什么样的观念看待僧人还俗这件事?应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还俗僧人?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略作探讨。
一. 世间法律允许还俗
在过去的印度和中国也只有勒令僧人还俗的毁佛运动,而今纵观古今中外的法律,还没有听闻过有规定出了家就不允许还俗的。现在的中国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宪法》的第二章第36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宗教自由政策中也明确规定公民“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由这些规定可见出家和还俗都是合乎国家宗教信仰政策的,过去信教而出家为僧,现在认为自己不适合过出家生活而还俗,这都是属于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干涉,也不得歧视,否则就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章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以,按国家法律,我们对正当出家和还俗的僧人应尊重他的信仰自由和人格尊严,不能因为他的出家和还俗不可耐而歧视他,更不能因此而去诽谤他、打击他,这是违法行为,如果他认为对他造成了伤害的话,他有权起诉,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他的权利。对不正当还俗的僧人,也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毕竟出家人也是人。当然,对违法犯罪的,也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 佛教戒律允许舍戒还俗
在诸部戒律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佛是允许不喜欢过出家生活的比丘如法舍戒还俗的。如在《四分律》卷一中,载有跋阇子比丘不乐净行,还家行不净行,余比丘以此事白佛,于是佛言:“若有余人不乐净行,听舍戒还家。若复欲出家于佛法中修净行,应度令出家受大戒。”而且舍戒的方法也很简单,如《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说:“欲舍戒无过者。若舍具戒,当言我舍具戒,我是沙弥。若舍出家戒者,当言我舍出家戒。是优婆塞,若舍五戒者,当言归依优婆塞。如是则成舍戒。亦无过咎。又言,若已着白衣被服,有人问言:‘汝何故尔?’答曰:‘我罢道,我作白衣。’亦名舍戒。若舍戒时,都无出家人,若得白衣,不问佛弟子非佛弟子,但使言音相闻。解人情去就,亦得舍戒。舍戒一说便舍。不须三说。”并且以后也可以在出家受比丘戒,以七次为限。此说出《增一阿含经》卷二次开发十七:“僧迦摩比丘七变往降魔,今方成道,自今已后,听七变作道,过此限者,则为非法”。
由上可知,僧人舍戒还俗是佛所允许、是合乎戒律规定的。因为僧人如果已经有还俗之意,强留之在僧团一定不会如法持戒守律,对佛教和他本人都不是好事,故佛陀以大慈悲、大智能准许舍戒还俗。因此尽管还俗在中国人眼中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我们作为佛弟子也应该学习佛陀的慈悲与宽容,不应该歧视还俗的僧人。
三. 简析僧人还俗的原因和种类
佛教讲因缘生万法,故僧人还俗也必有其因缘,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应该了解其原因。因此在看待僧人还俗这件事我们有必要问一声:“他们为什么会还俗?”究其原因可能很多,现在略举几条:其一是出家动机本来就不纯,不是好心出家者,故在僧团中找不到出家的乐趣,反而有种种的约束,世俗的快乐也享受不到,于是还俗去也。其二是心性不定,道念不坚,一遇到外境的诱惑、不好的因缘也就随之而去。其三是性格偏激,本来怀着对三宝崇敬的心情来出家,而出家后看到部分僧人的丑恶而退失信心,因此而脱下僧装现另外一种方式修行。如是等等不一而足。
对还俗的种类在《象器笺》十二曰:“还俗,谓僧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道无罪,自愿归家也。”在这里把僧人弃道归家分为还俗与归俗两类,但现在的人都统称为还俗,而且不问原因地等同鄙视,这确实是有失公允。因为还俗的僧人并不是都是犯戒归家者,如在《宝积经》八十八曰:“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连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对这种还俗者都非常赞叹,试问我们是否也应该把他们从还俗僧中分出来加以区别对待?是否还应该象以前一样认为还俗僧都不是好人?
四. 简析歧视还俗僧的根源
既然古往今来的法律都没有规定不许出家人还俗,佛也允许不乐出家生活的比丘还俗,文殊菩萨还赞叹惭愧不能精进而请求还俗僧,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中还一直轻视还俗僧呢?毛病出在人们的观念上,众所周知,在泰国人人都须出一次家,小时候被送入寺院接受教育,长大了再还俗,而且不经过这种形式还会让人看不起。为什么我们的观念恰恰相反,看不起还俗的僧人呢?这和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分不开,中国的文化底蕴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其理论至汉代以来一直作为统治者治国之本,其伦理道德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观念中,而佛教是外来的宗教,有许多与本土文化不同的地方,这就难怪人们为什么要歧视出家人了。
不必讳言,因为佛教的削发出家与儒家的《孝经》相抵触,因为佛教的重出世违于儒家的重入世,因为佛教的壮大削弱了儒家的光环,所以儒家的道统维护者对佛教没少展开攻击,即使在今天也还有一部分以儒家自居的学者对佛教存有极大偏见。所以儒家常以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指责佛教,尤其是他们看僧人,真的是出家还俗都是错,出家是拋弃父母亲人,大不孝者莫过于此,还俗是朝三暮四、离经叛道,无信无德莫过于斯。这些看法真的没有给出家人一条路可走,也难怪有人骂儒家“以理杀人”了。
所以歧视还俗僧的根源来自于陈旧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这些谬论集非成是,影响了人们以正常的观念来看待僧人。
五.我对僧人还俗的一点看法
因此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不但世俗人看不起所有的还俗僧,连佛门中人的观念中所有的还俗者也都成了辜负信众供养、师长栽培、佛教恩德的十恶不赦者。故而有的僧人甚至认为,哪怕是犯戒也比还俗好,因为犯戒可以遮掩不让人知,而还俗让人耻笑。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可以容忍犯戒而不还俗的僧人反而不能容忍自动还俗的僧人?至少还俗僧还有一点惭愧心和自觉心,如果已经有意还俗,把他强留在僧团,他一定不会安心持戒守律,不但害他犯戒遭恶报,还会给僧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为什么不让他自由地舍戒还俗,退而求其次的作佛教的在家弟子呢?为什么我们不以佛的悲愍心、平常心来看待此事?给不安心道业的“戒羸”比丘营造一个自由地舍戒还俗氛围,让那些不能持戒而又畏人言不敢还俗的比丘如法地舍戒还俗,因为还俗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丑事啊!我个人认为佛教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如法的现象,主要是“戒羸”比丘太多。好比一口污水池,我们应该疏通渠道让污水流出去,对流不出去我们可以帮忙把它舀出去作他用,再引入清水,而不是把污水堵在池里,久而久之必臭矣。
再说,还俗比丘虽受了信众的供养和佛教的恩德,只要我们善意的对待他,他还俗后同样可以以一个在家弟子的身份来为佛教作事,如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朱元璋不都是还俗的僧人吗?武则天对佛教崇敬有加自不待言,朱元璋整顿佛教、扫除元朝密教危害的弊端,如果他们还作一个出家人,是绝对作不到这些的。因此我们不可不问其还俗的因缘而片面地象世俗人一样指责还俗僧就是忘恩负义、丢佛教的脸。
综上所述,僧人还俗实是一件平常的事,因为出家人也是人,并且是法律、戒律所允许的。我这样讲并不是支持僧人还俗,因为出家在修行上有许多方面确实比在家优越,但也不反对还俗,而且对某些人我认为就应该按戒律让他还俗。只是希望世间人以平常心来看待僧人还俗,不管他还俗不可耐的原因是什么,他在社会中还是一个公民,亨公民的一切权利,我们就不能去歧视他、打击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