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的《微观经济学》比较难懂么?

2024-05-15

1. 高鸿业版的《微观经济学》比较难懂么?

和题主经历类似,我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指定书目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后来换了学校,也换成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所以就谈谈我读这两本书的感受吧。
首先简短的回答一下题目:不,高鸿业的书不比范里安的难懂,甚至我个人认为前者要简单得多。
评论一本书难还是不难,真的不太容易找得到统一的衡量标准,因为难易是很主观的评判,书本身的情况只是一方面,更要受到读者的阅读量、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等的影响。题主先别急,不是说你的知识储备啥的不够所以看不懂,基于你认为范里安的书更简单,我倒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思维方式上了。
我只说说在我的理解中这两本书各自的特点,至于究竟孰难孰易,恐怕还得题主自己判断。
高鸿业是最早将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1946年就去美国读经济学了,《西方经济学》这套教材是1996年印刷的第一版,我看过这套书的第四版和第五版,除了开本变大,排版、字体、页码、附录略有不同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区别。根据我们老师的说法,最新版和第一版也没有大的区别(他甚至觉得还不如第一版好)。罗里吧嗦说了这些,我是想表达这么个意思——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虽然你拿到手的是当年或去年的新版,但其实是一本老书了,因为老,所以它跟不上最新的经济思想变化;因为老,所以没有人敢轻易推翻,不断的修订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老,所以受政治因素影响比较深(官方评价这两本书的两大特点:1.参考广泛,尊重原著;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关于政治因素,你看过这书,肯定记得开篇和结尾的章节讲的啥,咱们就心照不宣笑而不语了吧。
这套书的编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教材,长句太长看不懂,短句太短看不懂。过于注重概念性的涵义而非实际应用,下定义太多描述性讲解太少,通篇就像标准答案似的有一说一,不像给人讲知识,倒像说明书。另外举例死板,读起来乏味不堪,宛如酷刑。
你说的“拼凑之作”完全是可能的,这套书虽然署名高鸿业,但实际上是一个以他为核心的编写小组共同完成的(看扉页,主编高鸿业,编写还有四个人呢)。我不是要诋毁各位前辈,但想想我自己group work的经验——如果小组里全是中国人,那肯定是把任务平均分割一人干一份最后加起来就算小组成果了——如果老前辈们也是这样编写这本书的,那拼凑之感当然无从避免。
另外作为一个数学不咋地的经济学学生,我格外注意教材的数学内容。高鸿业这本书里用到了很多的数学推导,看起来很吓人,因为没有太多讲解直接就是啪啪啪的字母公式,微分积分搞得很热闹,但如果你拿起笔实际划一划就会发现根本不难,只要高数低空飞过(比如我)的水平就能理解。我觉得经济书里的数学要求低有三种可能性:第一,本身这个理论就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第二,作者是高手,深入浅出的用简单的数学把复杂的事儿说明白了;第三,数学模型没有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这本书里的数学模型(或者公式)我不敢说都不好,很多还是很不错的,但仍然存在不少连我这个数学白痴都能看出的鸡肋,这些内容虽然貌似颇有道理,逻辑也无懈可击,但实际上推了跟没推一样,一点也没帮助理解经济理论。(宏观部分讲消费和储蓄那里有好几个公式就是废话,因在此仅谈微观,就不赘述了)
再来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先从题目上就清清楚楚的能看出来,现代观点,从现代的视角出发来谈微观经济学,与时俱进,多好。另外不知题主有没有看这本书的前言,我的书是第八版,书的前面不仅仅有当版的序,还收录了之前若干版译者的前言,里面仔仔细细的阐述了每一个版本做了怎样的修订,如何考虑了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且提到了很多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作为参考。虽然译者前言与范里安同志无关,可是稍微想想也知道,只有原书编写的严谨,修订的认真,译者才能从中不断体会到新的东西,像高老先生那本书,别人我不知道,反正要是让我来写修订前言,恐怕只有一句话——“无他,唯脸越来越大耳。”。仔细的修订对于书为什么重要?不仅仅是纠错或者加入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修订应该是作者回头重新思考这本书的过程,我记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老师说,他每个学年都要重新备一次课,其实讲的内容不变,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学生,根本没有重新备课的必要性,但从头重新做一遍,能够迫使自己对所有问题再做一次分析,也许这一次就能有不同的看法,修正之前的错误,发现新的观点,或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提高的过程。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感觉到看范里安的书很顺畅——因为范里安自己已经把这本书梳理了八次了。
再看看范里安这本书的数学内容。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范里安对于数学模型的巧妙处理,首先他摒弃高数讲完了所有的知识点,然后在每章的附录里补充了高等数学的推理和模型,而且配套练习册也是这样安排的,大多数题目用初等数学就可以做出来,但每一章大概还有一两道题需要用高数,旁边也都做了标注。打个比方,同样是算矩形面积,小学生可以用长乘以宽做,大学生可以画个坐标轴用定积分做,但殊途同归,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数学只是工具,大家选趁手的就好,不用盲目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但对于作者来说,必然需要水平很高才能给读者提供样式不同但效果都不错的武器。不知题主是否知道有一本书叫《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我觉得范里安这本书可以叫《低起步的中级微观经济学》。
开头我说了难易是主观判断,不好说哪本书难哪本书易,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但如果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高鸿业的书讲的是初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的书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当然还有些书讲高级微观经济学)。我曾经问过老师区别在哪里,他说一般认为数学模型要求较高,分析较为复杂的就等级更高。比如说斯勒茨基方程在范里安的书里用了整一个章节来讲,很明显是重点,但在高鸿业的书里只在页脚附注里提到了而已,并不做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可以认为范里安的书比高鸿业的更难。
首先是要勤动笔勤画图,这一点对两者都一样。数学推理且不谈,反正这事儿我也不擅长,但好好画图真的给我帮助很大,很多图看一遍过去你觉得理解了,其实你没有,耐下心来自己画一遍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精华。比如高鸿业书里的垄断竞争厂商的长短期均衡那两套图,如果你画线的顺序错了最后很难恰好均衡;而要画对顺序,就必须理解长短期内的均衡到底是怎样的过程,究竟是谁决定谁的。还有斯勒茨基方程,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光看书上的几条线似乎不难,但合上书很容易又搅乱了,不如动手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自己推一遍,马上就门儿清。有时候我觉得理解好一幅图,就能很轻松的弄明白整整一章的内容。
第二,看高鸿业的书要背,一定要背。当然背到什么程度请参考你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但我想选择这本书作参考的学校恐怕就是愿意考名词解释这种“死”题的学校,所以相信我,对待这本书切不可看懂了就算,条条框框的东西该记就辛苦一点记吧。而看范里安的书呢,一定要理解,做做配套的练习册你就明白了,光知道书上在讲啥可不行,甚至全背下来也不行,练习册有些题目貌似简单(主角都是小花小熊玛丽杰克之类的,特可爱),但如果没有真正搞懂做出来就一塌糊涂。
既然高老先生的书有那么多缺点,为什么众多学校将它定为考研参考书呢?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容易备考,容易出题。范里安的书噼里啪啦就读过去了,学的是很开心,但要找出考点很难,也就是说虽然你感觉自己学会了,可拿不准会怎么出题;老师也一样,看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考。但高鸿业的书就很好,随便一翻就全是考点:先从附录中英文对照表里搞几个名词解释,再把黑体字一二三四五拖出来搞一道“请问XX有几点意义”的简答题……对于中国的考试,还是中国的教材比较配套。
以上分析仅针对高鸿业的微观部分和范里安微观的对比,宏观不谈,宏观理论分歧太大,你看不同的书有可能讲的完全不一样,要比较起来太困难了。另外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很有名,不是说那本书比这两本就更好,风格不一样,曼昆的书基本不像教材,可以放到床头随手抓来看一看。
对经济学认识浅薄,仅仅是因为和题主的经历相似,才有感而发罗嗦了这么多,希望你看的还满意。另盼高人批评指教。

高鸿业版的《微观经济学》比较难懂么?

2.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的问题,高手来!!!

1.这个是典型的经济学模型推理问题,必须搞清楚一点,价格水平的上升和下降都是相对而言的。
2.我们知道,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是供求关系;
3.这里,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时,生产者可以用较为低廉的工资得到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生产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的,所以,商品的价格是不变的;在工资下降,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工资水平,商品的价格相对是上升的;同理,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生产者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要付出较多的工资才能得到充足的劳动力,这个时候工人的工资是增加的,但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恒定的,商品价格不变,那么相比之下,价格水品就下降了。
4.这个一个理想模型下的推理,排除了许多其他因素,例如生产技术的革新、生产者计划的调整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在题目中,这些因素都是不变的,这样结论才成立。学经济学一定要学会假设和推论,用于寻找一般规律。

3.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的问题,高手来!!!

你问的太好了 就是最后那句话“详细些”高老爷子是写教材 没法子太详细。这段话是源于《反倾销协议》中关于正常价格确定的条款。原话如此 不是笔误 高老爷子教诲全国 数次修订不会再留太多问题了。具体解释大概是这样,正常价格是一种出口国内的价格,反倾销协议规定以量来确认国内价格具有代表性,即占出口量百分之五以上,而如果贸易商人为的抬高国内销售价格,那么国内销量会低于5%,这时候根据《反倾销协议》其国内销售价格不能作为正常价格的指示(不管高还是低)没有所谓的正常价格就没有倾销了,所以这个问题在于防止毁掉尺子,而不是篡改上面的刻度。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的问题,高手来!!!

4.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的问题,高手来!!!

  首先来说,我们并不需要具体知道这个债卷的具体票面价值,而只需要比较其获利大小。因为我们在乎的是这张债券的回报率是多少。上面提到了,如果利率是10%的话,100元一年就可获利10美元,恰好和这张债券的回报率一样,这时候代表什么意思呢,说明我这时候拿100元钱存银行里和买债券得到的回报率是一样的,而这张债券现在能够买多少钱呢,就只能卖100元,为什么呢,如果我卖101元,那么绝对卖不出去,因为如果买家把这101元存到银行里可以获利10.1美元,比债券的回报率高,所以他宁愿把101存到银行。其次我也不可能卖99元,这样的话,我如果把99元存到银行就只能收到9.9美元的回报,比我持有债券的回报少,所以我只能在大于等于100元的时候卖,但是卖家只会在小于等于100元的时候买,这时候这张债券就会以100元卖出去。
  第二点,当利率为5%的时候,相当于把200美元存进银行才能换回10美元的回报,而债券的回报是10美元,那么如果买家能以小于等于200美元的价钱买进债券的话,他的获利就能大于等于10美元,所以当这张债券的价格小于等于200美元他就愿意买,而不是把钱存在银行里,而这个时候债券的持有者也想以大于等于200美元的价钱卖出去,因为这样的话他才不会亏本,所以二者会在200美元的时候成交,这时候这张债券的价格就值200美元了。
  当然以上的推论最终是为了推出利率和债券价格成反比的关系,理想化了一些东西。

5. 咨询两题关于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要标答我没有 就说说自己的观点
1固定汇率就是盯住某一或某些货币保持汇率不变或很小的波动
国际收支盈余的调节
第一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机制就是交给市场来调整
第二外汇缓冲政策 指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
第三财政和货币政策 .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而需要进行调整时,当局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供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在货币政策方面,当局可以降低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或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
2本质差别是古典货币理论强调的是市场决定一切而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咨询两题关于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6.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首先来说,我们并不需要具体知道这个债卷的具体票面价值,而只需要比较其获利大小。因为我们在乎的是这张债券的回报率是多少。上面提到了,如果利率是10%的话,100元一年就可获利10美元,恰好和这张债券的回报率一样,这时候代表什么意思呢,说明我这时候拿100元钱存银行里和买债券得到的回报率是一样的,而这张债券现在能够买多少钱呢,就只能卖100元,为什么呢,如果我卖101元,那么绝对卖不出去,因为如果买家把这101元存到银行里可以获利10.1美元,比债券的回报率高,所以他宁愿把101存到银行。其次我也不可能卖99元,这样的话,我如果把99元存到银行就只能收到9.9美元的回报,比我持有债券的回报少,所以我只能在大于等于100元的时候卖,但是卖家只会在小于等于100元的时候买,这时候这张债券就会以100元卖出去。
  第二点,当利率为5%的时候,相当于把200美元存进银行才能换回10美元的回报,而债券的回报是10美元,那么如果买家能以小于等于200美元的价钱买进债券的话,他的获利就能大于等于10美元,所以当这张债券的价格小于等于200美元他就愿意买,而不是把钱存在银行里,而这个时候债券的持有者也想以大于等于200美元的价钱卖出去,因为这样的话他才不会亏本,所以二者会在200美元的时候成交,这时候这张债券的价格就值200美元了。
  当然以上的推论最终是为了推出利率和债券价格成反比的关系,理想化了一些东西。

7.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问题???

个人购买有价证券的投资  在经济学分析中不算私人投资。私人投资就是民间投资,企业的投资也算在这一块,比如去买设备等。
    充分就业状态下,政府支出增加,供给不变,但是需求变大了,这个变大不是因为价格变化引起的,而是由“政府支出”这个外生变量引起的,总需求曲线右上方移动。再来看总供给曲线,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时,总供给曲线的形态是“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于Y(收入)轴。
这个时候政府支出增加,发生完全的挤出效应。原因如下。政府增加支出,是财政政策的一种,财政政策要想不发生挤出效应,或者不发生完全的挤出效应,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在社会上有闲置的资源还没有完全利用,这就是说社会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在充分就业状态之下,社会上没有闲置的资源,政府还想要支出,那就只能拿本来应当由民间去投资的部分(私人投资)去支出。所以发生了完全的挤出效应。
    再来看看价格为什么会上升。政府投资要用的是钱,假设政府用的是税收而来的钱,那么无疑增加了货币供给,价格上升那就是必然了。假设政府用的是通过发债券向民间借来的钱,那么只有在政府债券的利息率高于现行利率的时候,才能借到钱,给定一个政府债券利息率,起初的时候大量的钱去买这个债券,因为利息率高于利率,买债券更赚,这样市场上的货币量就少了,利率也提高了,直到市场利率和政府的债券利息率相等这止,政府债的利率定在什么水平要看政府想要多大规模的借债。市场利率提高,不仅使民间投资受到抑制,还使得价格水平提高了(LM曲线看)。

    这样,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状态下,政府支出只会使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国民收有明显变化。
    高鸿业老师在某章的结束语里有这方面的解释,宏观政策效果和实践的几章。估计是没看,看看那个有很大帮助。
    今年我考研,希望有机会多交流,我邮箱   zhwy_23@qq.cm   没电脑,不常上QQ,邮件用手机看,嘿嘿。!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问题???

8. 对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一章有疑问?

·在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就GDP讲了以下一段话GDP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玩耍带给他们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好或婚姻之力量,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众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正直.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肯尼迪的话正确吗?如果正确,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GDP?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他的话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GDP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统计指标,它忽略了很多与社会福利水平相关的因素,比如环境污染,居民健康,家庭劳务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他们的GDP可以足够大,应该去考虑改善其他的指标;【摘要】
对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一章有疑问?
【提问】
·在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就GDP讲了以下一段话

GDP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玩耍带给他们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好或婚姻之力量,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众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正直.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肯尼迪的话正确吗?如果正确,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GDP?

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他的话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GDP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统计指标,它忽略了很多与社会福利水平相关的因素,比如环境污染,居民健康,家庭劳务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发达国家,他们的GDP可以足够大,应该去考虑改善其他的指标;【回答】
仍要关注原因在于:

1)GDP对于国家本身的经济活动的年度是比较有用的,因为以上所提到的无法涵盖的内容在每一年都没有计入GDP之内

2)GDP指标有助于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对于世界经济引擎地区的界定以及资本的流动方向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指导.

3)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应该重视GDP指标的以上不足,但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问题,也就是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增加社会产出,即提高GDP.只有具备了足够规模的GDP,才有足够的社会财富来进一步考虑社会福利水平问题.【回答】
【提问】
衡量宏观经济的三个指标
一、 GDP是国民生产总值。
1.GDP分类
用于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GDP分为四类: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后所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即经济潜力;实际GDP是社会的实际GDP。
潜在GDP与实际GDP的比较可以反映社会宏观经济状况:
潜在GDP=实际GDP。这表明社会经济潜力已得到充分发挥,是最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潜在GDP>实际GDP。这意味着,如果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实际生产的东西较少,就会出现经济萧条和市场收缩,这被称为经济收缩或经济过冷。
潜在GDP<实际GDP。这意味着经济潜力很小,但实际生产的东西很多,而且会出现通货膨胀,这被称为经济过热。名义GDP和实际GDP。所谓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值;所谓实际GDP是以基准年价格计算的GDP值。基准年是以某一年的价格为固定价格,并以此价格计算未【回答】
潜在GDP<实际GDP。这意味着经济潜力很小,但实际生产的东西很多,而且会出现通货膨胀,这被称为经济过热。名义GDP和实际GDP。所谓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值;所谓实际GDP是以基准年价格计算的GDP值。基准年是以某一年的价格为固定价格,并以此价格计算未来每年的GDP。
通过比较实际GDP和名义GDP,我们可以知道价格是稳定的,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回答】
二、 物价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它是整体物价指数中最重要的一项。
→ 仅限消费品
CPI只计算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而不计算其他产品的价格变化。在中国,CPI仅反映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八类商品的价格。
→ 只计算零售价格
CPI仅以零售价格为统计标准。换句话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获得的商品价格是CPI的统计基础。
2.生产者价格指数
→ 仅用于生产资料
生产者价格指数,也称为批发价格指数,只计算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不是消费品的价格。例如,计算钢铁和煤炭的价格。
→ 只计算批发价
由于生产资料以批发的形式出售,因此PPI的统计标准是批发价格而不是零售价格。【回答】
三、 失业率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各国将人口分为两类:工作年龄人口和非工作年龄人口,但分类标准不同。例如,在中国,18-60岁的人口称为工作年龄人口,其他年龄的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在美国,工作年龄人口指的是16-65岁的人,其余的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
所有劳动适龄人口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分为三类:第一类,普通学校的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仍在接受教育;第二,丧失工作能力的人,如残疾人;第三,自愿放弃劳动机会的人,如全职妻子。劳动力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所谓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失业率=失业/劳动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