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4-05-15

1.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五十年了。在这段不长的历史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次接着一次,连绵不断,而且周期越来越短,每次危机拖的时间越来越长,破坏性也越来越大。经济危机的恶浪,不停地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危机史告诉我们,经济危机经常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都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各大垄断财团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近六十年内就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苏美两个超级大国都幻想用国民经济军事化来“刺激”经济发展,延缓和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却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他们互相勾结,互相争夺,勾结是为了争夺,争夺的结果,就要打仗。战争不仅不能使帝国主义摆脱困境,却加深了它固有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危机起伏。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理解!?

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1837年,由于对美国出口大幅减少,导致英国爆发二次经济危机。1845年--1846年英国出口额下降,同时农业欠收引起粮食投机并引发了1847年经济危机。
狂热的生产投机所导致的投机猖獗,使法、德和美国于1856年和1857年先后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发展成为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866年英国爆发了同样具有世界性质的经济危机。1872年,美国的铁路投资狂潮开始减速并迅速引发了以维也纳交易所危机为开端的1872年世界经济危机。
1882年再次爆发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1890、1900年德国的交易所危机和俄国的金融危机分别引发了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1907年美国的交易所危机使其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1927年底,还是首先由美国开始,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
在此之前和之后,还分别有1920年、1937年两次短时间的经济危机。1967-1968年,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结束了二战后经济长达20年的黄金时期。而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分别于1973、1980、1989年连续爆发了经济危机。
1987年,以墨西哥债务危机为发端,拉美国家爆发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1994年底,墨西哥再次爆发金融危机。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并波及其它地区的多个国家。俄罗斯在其影响下也于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爆发金融危机。
2000年土耳基爆发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爆发金融与经济社会危机,并且波及乌拉圭与巴西,使二者在2002年也出现了金融动荡。2008年再次由美国次信贷危机的爆发,有可能会波及全世界,导致新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
在探讨危机理论时,我们把总危机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区别开来;总危机是指再生产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全面崩溃,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则是历史的正常现象。在生产中,追求利润的个人愿望会同社会分工的客观必然性周期性地发生冲突。
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仅仅是该制度把上述个人愿望与客观必然重新结合起来的固有的方法。当制度健全时,它会很快地从其固有的失调动乱中恢复过来。但如果制度不健全,则恢复期越长,恢复就越没有生气,其进入长期萧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比如,在美国,从1834年至今的150年中虽然出现过35次经济周期和危机,但只有两次——1873-1893年和1929-1941年的大萧条——称得上是总危机。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这一统计表中会不会有一天再增加1980年的大萧条这一次(见“参考书目”10和3)。
在分析市场经济时,经济学家常常提到它的“运动规律”。比如,他们认为利润率趋于下降就是一个一般规律,但同时又指出“阻挠和抵销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经济学》第3卷,第25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起反作用的趋势。因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规律”怎么会从趋势和相反的趋势中产生呢。
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基该方法。一方面,可能是从概念上把各种趋势看作是基于同等基础起作用的趋势。市场经济导致一系列的冲突的趋势,而某个特定历史的“紧要关头”的各种力量的平衡则决定制度的最终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干预似乎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左右各种力量的平衡,从而实际上支配其后果。后面我们将可以看到,这一总的见解是大多数现代宏观经济学危机理论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另一方面,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不同。他们指出,重要的是区分占有支配地位的趋势和各种起抵销作用的次要趋势,因为后种趋势是在前者所规定的范围内起作用的,由于占支配地位的趋势起因于制度本身的性质并赋予制度以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次要的趋势实际上是在原动力的范围内起作用的;
或者说被纳入一定的导向的(在这些范围内,次要的趋势也可以只作为基于同等基础的冲突的趋势而起作用)。从这一高度出发,那些结构性的改革、国家的干预以至未能触动制度的基本实质的社会矛盾,只具有有限的潜力,这正是因为它们最终将会从属于该制度的内在的动态。
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主要的危机理论,这种划分同探讨经济周期历史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是一致的。一是可能性理论,它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规律是各种冲突趋势的产物;根据这种理论,每当历史的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相结合时就会出现总的危机。
另一是必然性理论,它基于这样的看法,即认为规律是使各种抵销的趋势处于从属地位的、内在的占支配地位的趋势的表现;按照这种理论,定期出现总危机的特定形式和发生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是由历史和制度的因素所决定的)。

扩展资料:
各国经济危机次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
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国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2008年爆发的目前仍处于金融危机阶段)
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至于战后究竟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但严格说来,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只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因为只有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届经济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理解!?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1843年到1847年,英国启动了新一轮繁荣。这一轮繁荣的主要成因是冶金和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进步。由此,铁路建设和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新一轮铁路建设热潮兴起。纺织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使纺织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利润。此外,英国拼命开拓国外市场。为进一步打开主要贸易对象的市场,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其主要举动是废除本国征收农产品进口关税的《谷物法》,从而一方面降低粮价,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各国开放市场。第二,则是寻找新的出口对象,特别是扩大对亚洲和非洲的出口。1840年英国用炮舰开打中国大门,1842年强迫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对英国商品豁免关税。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1840年为50万英镑,1845年即增加了4倍。40年代,英国棉布出口增加了56700万码,其中欧洲2200万码,美国7200万码,而亚洲和非洲却占了36200万码,为增加额的64%。这样,从1842年起,英国经济渐渐转入繁荣。与此同时,以往曾经延长并加深繁荣的投机手段也在起作用,那便是贷款给美、德等国,使它们有能力购买英国的铁轨、机车。1825年到1840年,英国建成铁路不到1300公里,1841年到1848年则建成铁路6900公里。同一时期,世界铁路网从8600公里扩大到38000公里。1839年至1847年间,德国生铁净进口量增加了8倍,达114000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42%,1841年到1845年间,美国每年进口10万吨以上的生铁、钢和铁轨。进口绝大部分来自英国。法国冶金工业得到高关税保护,没有受到英国钢铁制品的冲击。由于这一政策,法国冶金工业迅速发展。就蒸汽机马力数而言,至1847年,法国跃居世界第二。然而,纺织工业很快面临生产过剩,1845年出口额即达到最高峰。对中国和印度出口首先下降,接着,由于农业歉收,对欧洲的出口也下降了。1846年,对美洲和非洲的出口跟着下降。1846年,美国棉花歉收,棉价价格上涨达一倍,进一步使纺织品的消费量萎缩。事实上,1845年底危机已初露端倪。除国外市场饱和外,对于铁路的投机也开始破灭。1845年10月股票价格下跌达30%-40%,许多公司垮台。由于政府要求各股份公司将部分资金存入国库以证明其可靠,许多资金不足的公司跟着破产。但是,因祸得福,那些交出保证金的公司反而赢得了公众的信任,结果1846年获得议会批准的铁路设计方案增加了一倍,铁路建筑被推向高潮。事实证明,这是危机前最后的挣扎。在其他部门物价下跌之际,铁路通车后缺乏相应的运输量,收入远低于预期;相反,建设铁路的各项费用却迅速膨胀。1847年秋,铁路投机终告破产,英国第九次经济危机开始了。许多线路停目铺设,干线铁路的工程进展大大放慢。恰在铁路危机爆发之际,又出现英国和中欧、南欧地区农业严重歉收,1847年5月底,粮食价格比1845年上涨一倍,进一步缩小了工业品市场。由于繁荣被投机因素延长,危机爆发的烈度和持续的时间也超乎寻常。铁路工程量连续5年下降,到1852年时,从事铁路建设的工人数目比1847年少了五分之四以上。相应地,铁价下跌一半,冶金和煤炭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斯塔福德郡137座炼铁炉中,58座停产。生铁产量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减少了三分之一。棉纺织业本来已经在下降中,随着铁路投机的破灭和粮价飞涨,进一步落入低谷。1947年11月,在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兰开夏地区,920家棉纺织工厂中,有200家完全停业,其余的多半一周开工2-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业或半失业的打击。英国的危机很快传递到其他国家。法国的情况与英国很相似,纺织工业早在1845年就出现随着英国纺织品的倾销而出现危机,铁路建设狂潮也终于在1847年下半年退潮。随着英国工业陷入危机,法国工业遭受着英国货的更严重的冲击,从而危机也就更加严重。1848年,法国工业生产总共下降了50%。在危机的冲击下,法国再次爆发革命。德国工业由于保护较弱,受英国危机的影响更大。1847年冬,克莱费尔德8000台织机中有3000台停工,1848年上半年科隆14家工厂中只有3家开工,埃尔富特的工业几乎完全停顿。由于德国本国就靠更残酷的剥削抵抗着英国货的倾销,危机到来后,工人处境更加恶化。1847年就多次爆发反饥饿的暴动。1848年2月法国巴黎爆发革命,3月德国柏林也爆发了革命。美国的冶金业受英国危机影响最严重。1846年生铁进口量只相当于美国国内产量的十分之一强,1851年进口量几乎与国内产量持平,本国产量大幅减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追随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将金属进口税从75%-110%下调至30%。结果,英国钢铁潮水般涌入美国,在新税则实施三年内美国钢铁产量下降了33%。其他经济部门的情况却比较缓和。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欧洲农业歉收成了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好机会。1845年到1847年,谷物和面粉出口值增加了6倍,棉花出口量减价增,总收入还有所增长。因此农村地区对工业品的需求继续旺盛。第二,1847年以前美国银行系统还停留在上次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存贷款数量都很有限,因此繁荣中的投机成份较少,危机也就比较浅。第三,1848年1月加利福尼亚发现大金矿,淘金热潮刺激了美国铁路的大发展;第四,1848年初对墨西哥作战产生了大量军事订货;第五,欧洲革命使资金大量外逃,流入美国(以及英国),增加了美国的资金供给。美国经济的相对独立对于英国摆脱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英国的冶金工业的衰退相对减缓。危机带来大量破产,工资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革新速度加快,垄断程度提高,例如,1846年英国还有200家铁路公司,到1848年即减少到20家大公司和几家小公司,从而为走出危机铺平了道路。 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1837年,由于对美国出口大幅减少,导致英国爆发二次经济危机。1845年--1846年英国出口额下降,同时农业欠收引起粮食投机并引发了1847年经济危机。狂热的生产投机所导致的投机猖獗,使法、德和美国于1856年和1857年先后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发展成为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866年英国爆发了同样具有世界性质的经济危机。1872年,美国的铁路投资狂潮开始减速并迅速引发了以维也纳交易所危机为开端的1872年世界经济危机。1882年再次爆发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1890、1900年德国的交易所危机和俄国的金融危机分别引发了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1907年美国的交易所危机使其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1927年底,还是首先由美国开始,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在此之前和之后,还分别有1920年、1937年两次短时间的经济危机。1967-1968年,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结束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长达20年的黄金时期。而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于1973、1980、1989年连续爆发了经济危机。1987年,以墨西哥债务危机为发端,拉美国家爆发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1994年底,墨西哥再次爆发金融危机。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并波及其它地区的多个国家。俄罗斯在其影响下也于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爆发金融危机。2000年土耳基爆发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爆发金融与经济社会危机,并且波及乌拉圭与巴西,使二者在2002年也出现了金融动荡。2008年再次由美国次信贷危机的爆发,有可能会波及全世界,导致新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在探讨危机理论时,我们必须把总危机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区别开来;总危机是指再生产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全面崩溃,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则是资本主义历史的正常现象。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追求利润的个人愿望会同社会分工的客观必然性周期性地发生冲突。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仅仅是该制度把上述个人愿望与客观必然重新结合起来的固有的方法。当制度健全时,它会很快地从其固有的失调动乱中恢复过来。但如果制度不健全,则恢复期越长,恢复就越没有生气,其进入长期萧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比如,在美国,从1834年至今的150年中虽然出现过35次经济周期和危机,但只有两次——1873-1893年和1929-1941年的大萧条——称得上是总危机。当前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这一统计表中会不会有一天再增加1980年的大萧条这一次(见“参考书目”10和3)。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时,马克思常常提到它的“运动规律”。比如,他认为利润率趋于下降就是一个一般规律,但同时又指出“阻挠和抵销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资本论》第3卷,第25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起反作用的趋势。因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规律”怎么会从趋势和相反的趋势中产生呢?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基该方法。一方面,可能是从概念上把各种趋势看作是基于同等基础起作用的趋势。资本主义导致一系列的冲突的趋势,而某个特定历史的“紧要关头”的各种力量的平衡则决定制度的最终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干预似乎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左右各种力量的平衡,从而实际上支配其后果。后面我们将可以看到,这一总的见解是大多数现代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不同。他认为,重要的是区分占有支配地位的趋势和各种起抵销作用的次要趋势,因为后种趋势是在前者所规定的范围内起作用的,由于占支配地位的趋势起因于制度本身的性质并赋予制度以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次要的趋势实际上是在原动力的范围内起作用的,或者说被纳入一定的导向的(在这些范围内,次要的趋势也可以只作为基于同等基础的冲突的趋势而起作用)。从这一高度出发,那些结构性的改革、国家的干预以至未能触动制度的基本实质的阶级斗争,只具有有限的潜力,这正是因为它们最终将会从属于该制度的内在的动态。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主要的危机理论,这种划分同探讨资本主义历史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是一致的。一是可能性理论,它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规律是各种冲突趋势的产物;根据这种理论,每当历史的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相结合时就会出现总的危机。另一是必然性理论,它基于这样的看法,即认为规律是使各种抵销的趋势处于从属地位的、内在的占支配地位的趋势的表现;按照这种理论,定期出现总危机的特定形式和发生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是由历史和制度的因素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将考察一下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是如何具体解释上述两种理论的。

5. 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个体资本家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统一指挥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把社会生产割裂开来,资本家们各行其是。
,各生产部门比例的不协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经常现象,严重比例失调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以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的,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地遭到破坏,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其必然结果。

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这种经济上的两极分化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一方面使扩大再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趋势和特征,从而使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伴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是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了劳动力的相对过剩,直接导致了可供雇佣的劳动阶级消费的价值总量相对地减少,即其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大部分人仍遵循为买而卖的原则,例如劳动者为了生存,得先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然后再购买食品。但是有一个阶级不同,他们是为卖而买。例如一个企业老板,他先是支出货币,买进布匹再雇佣工人,然后把制成的衣服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
这个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所有阶级都会遇到短缺性危机,唯有资产阶级造成了过剩性危机。因为如果他的衣服卖不出去,投资的钱收不回来,更没有产生利润,那么他就要破产,并连带的导致工人失业。
资产阶级不是为了消费而生产,而是为了获取利润,利润诱使他们盲目的扩大再生产,从而使供给远远超过了需求,导致许多产品卖不出去,形成过剩性危机。

7.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从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五十年了。在这段不长的历史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次接着一次,连绵不断,而且周期越来越短,每次危机拖的时间越来越长,破坏性也越来越大。经济危机的恶浪,不停地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危机史告诉我们,经济危机经常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都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各大垄断财团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近六十年内就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苏美两个超级大国都幻想用国民经济军事化来“刺激”经济发展,延缓和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却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他们互相勾结,互相争夺,勾结是为了争夺,争夺的结果,就要打仗。战争不仅不能使帝国主义摆脱困境,却加深了它固有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危机起伏。
 0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1%的人占有99%的社会财富。
占有99%社会财富的人掌握着资金、生产的投入方向,他们只向能形成高额利润的方面投。
你也投,他也投,带动整体经济上行,形成经济繁荣;当发现投多了,投偏了时时,已经迟了,大量产品已经积压了,这时表现为经济萧条。危机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