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的科研成果

2024-05-14

1. 李玉的科研成果

在科学研究上,李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农业部“948”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收集、评价上万份菌种和凭证标本,报道了45个新种,100余个国内新记录种。筛选并培育出39个食用菌品种,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认定,获得发明专利5项,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带动农户3万户,累计推广面积50多亿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13篇,其中34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17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专利6项,对我国的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在产业化理论方面,李玉率先提出了食用菌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一环,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针对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产量高效益低这一“新东北现象”,提出了“南菇北移”、“东木西草”、“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合理化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成为新的产业亮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李玉甘当人梯,培养了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40余名。在我国创建了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产学研平台建设方面,李玉建立了“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食用菌创新中心”、“中俄菌物资源保育中心”、“中国白俄罗斯菌物资源保育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杂志。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较完整的菌物学科体系。建设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主持召开了“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中日及泛亚太地区菌物学论坛”、“ 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等多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扩大了吉林农业大学及菌物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为菌物学科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此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已达756名。目前吉林省“两院”院士人数为30人,而从省属单位走出的院士,李玉还是第一人。原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在考察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时说,李玉教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吉林农业大学的光荣,是吉林省属高校的光荣,也是吉林省农业的光荣、吉林省全省的光荣。

李玉的科研成果

2. 李玉的科研项目

 1、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民党执政实态与能力研究(1927~1937年)》,项目编号为08JJD770093,资助金额20万元,批准时间2008年12月18日。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晚清时期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研究》。项目编号07JA770007,第一期拨款2.5万元,批准时间2007年11月16日。3、教育部、财政部985创新平台项目《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公司制度的近代变迁》,2005年9月立项,资助金额6万元。4、中流喜马拉雅基金项目《晚清昭信股票研究》,批准时间2004年6 月22日,资助金额0.5万元,已完成。5、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法定资助金额20万元,已结项。6、200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洋政府时期企业制度研究》,批准号:02CZS007,批准时间:2002年6月4日,资助金额4万元,已完成,鉴定等级“良好”。7、教育部“十五”科研课题《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司制度建设》,批准时间:2001年12月7日,批准号:01JA770023,资助金额3.3万元,已完成。 1、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项目编号03JZD009)的子课题《国民党意识形态之历史演变(1905—1949)》,本人承担1927年之前国民党意识形态演变的研究。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国民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由崔之清教授主持,项目编号2000ZDXM770008),本人承担1927年以前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演变的研究,已结项,计50余万字。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近百年中华民国史研究成果目录汇编》(由茅家琦教授主持,项目编号02JAZJD770014),本人承担建国后国内中华民国史研究成果目录的收集与研究。4、国家审计署委托重点科研课题《中华民国审计史》,由史全生教授主持,本人承担中华民国时期内部审计部分的研究与写作,已完成。5、国家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由四川大学隗瀛涛教授主持,本人承担其中《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的近代化》等章节的研究与写作,已完成结项。

3. 李玉新的主要科研成果

于《J. Cell Biology》、《Biophys.J.》、《科学通报》、《科学》、《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  《分子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80余篇。

李玉新的主要科研成果

4. 李玉新的主要科研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工程药物和现代中药的研究与开发。(一)基础研究方面: 1.系列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结构与功能相关性研究;2.肿瘤标志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3.中药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及其在人体内代谢特点的研究。(二)应用研究方面: 1.基因工程新药的研制与开发;2.现代中药新药研制与开发;3.新型诊断试剂的研制与开发;4.新型医用生物材料研制与开发。

5. 李玉香的科研成果

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主编及参编教材6部。主持校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3项。 (英文题目论著略)  1. 教师发展“大师复盘模式”:以商务英语教师发展为例——顾曰国和Evan Frendo访谈录 《中国外语》2012年第6期 唯一作者(CSSCI核心期刊)2. 语料库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5期 第三作者3. 从功能目的论看商标词的翻译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唯一作者4. 英语广告修辞与翻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唯一作者5. 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唯一作者6. 谈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唯一作者8. 合作学习原理下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 唯一作者9. 从“七” “八”看中英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11月 第4期冬之卷 唯一作者10.实用商务英语写作原则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科版) 2005年10月 (增) 唯一作者12.从语言符号学看中英文化交流的陷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第3期 唯一作者13.国俗语义与外语教学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5年8月 唯一作者15.对比分析中的民族文化色彩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第2期 唯一作者16.浅谈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科版) 2005年5月 (增) 唯一作者18.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问题探究 《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5月 唯一作者19.谈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唯一作者20.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商务英语教学探讨 ─ 以同济大学为例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04年第8期 唯一作者 1. 《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主编2. 《大学实用英语教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主编3. 《大学实用英语听说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主编4. 《高级商务英语》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参编5. 《新编商务英语》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 参编6. 《大学英语写作》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参编 1. 同济大学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2012-2014)2. 同济大学研究生精品(核心)课程建设《商务英语》建设项目(2012-2014)3. 同济大学第六期实验教学改革专项基金项目“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实验与研究”(2010.11- 2012.11) 1. 同济大学第五期试验教学改革专项基金项目 “专门用途英语(ESP)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2008.12-2010.12)2. 同济大学教改重点项目“语料库‘数据驱动’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2006.10-2008.10)3. 同济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 “外国语学院多元数字语言实验中心——语料库直通车” (2006.10-2008.10)

李玉香的科研成果

6. 李玉香的科研成果

1、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基材-新型沸石基碱矿渣胶凝材料的研究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研基金二等奖,第二完成人,1999.122、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富铝碱矿渣-粘土矿物复合胶凝材料 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1999.123、新型富铝碱矿渣沸石基锶铯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六完成人 2000.124、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剂的开发与应用及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三完成人 2000.125、放射性核素与固化材料的作用机理 中国建筑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三等奖(2008.12),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5),第三完成人

7. 李玉虎的科研成果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7.1级地震,这是继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又一自然灾害。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孤儿学校看望震后复课的学校师生时,在教室的黑板上题写了“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十二个大字,并带领着孩子们大声朗读。这朗朗之声传遍祖国大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坚强乐观、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胡锦涛同志亲笔题字的黑板随即被玉树州孤儿学校校长像珍宝一样收藏了起来,该黑板已被送到青海省档案馆永久珍藏。胡总书记在黑板上的题词已成为抗震一线的珍贵档案和这场伟大斗争国家行为的重要历史见证。但是由于黑板粉笔字迹在黑板上附着力很弱,极易脱落,不能触摸、不能包裹、怕风等,属于很不耐久的字迹。如何使这一诞生于抗震救灾前线的特殊珍贵档案永久保存,是一切从事档案保护工作者的迫切愿望,是档案保护领域的新课题。4月22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著名档案保护专家李玉虎教授与王文军工程师一起赶往青海档案馆,现场对黑板的大小规格、基本材质、字迹状况等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李教授说:“这块黑板与宁强县的黑板材质不同,宁强县的黑板是纯木质的,而这块黑板基体是铁制的。为了使这块黑板粉笔字迹档案永久保存,还需要做多次实验,在原来的保护技术上做些调整,并且要根据黑板的尺寸专门为其设计加工一个环保型防火、防虫、防霉、防有害气体的特藏装俱,为其营造环保型的安全环境。筛选加固剂最佳配方和制作特藏装俱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只要把黑板放好不动就不会有任何变化。”李教授与研究生一起曾对胡总书记2008年在陕西宁强县题字的黑板进行过技术处理,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从黑板成份、材料筛选、实施工艺、原貌表征、高温高湿、氧化、有害气体、光等加速老化等方面进行了反复实验,多重筛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满意的保护效果,此项目得到国家档案局领导的全力支持。经过研究人员一年多的努力,2009年12月该项目已经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鉴定,鉴定会专家对此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研究人员表示一定会再接再厉保护胡总书记为玉树灾区的题词,让这些珍贵档案永久保存,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是一个坚强不屈、团结奋斗的民族。 

李玉虎的科研成果

8. 李玉海的研究成果

1、专利:嵌入式移动WEB服务器等发明专利3项2、论文:发布论文30多篇,代表作有:(1)PN结的热敏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荆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中国信息导报,1998年(3)The Lifting Algorithm of Discrete Hartley Transform. Proc.SPIE,Vol.6790679043: 1-7,2007(4)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电信市场决策支持系统探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5)网络舆论危机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情报科学,2010年3、软件著作权: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