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各有多少名院士?有名单更好!

2024-05-15

1. 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各有多少名院士?有名单更好!

中石油院士:贾承造、邱中建、沈平平、翟光明、戴金星、胡见义、韩大匡、胡文瑞、高瑞祺、郭尚平。

中石化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湘洪、陈俊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东、袁晴棠、胡永康、康玉柱、徐承恩、候芙生、顾心怿、汪燮卿、毛炳权、关兴亚、蒋士成。  

中石油中石化系的院士有戴金星、李鹤林、胡见义、苏义脑、童晓光、刘振武、高瑞琪、孟幕尧、王贤清、刘凯信、侯祥麟。 

名单中有的已经退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各有多少名院士?有名单更好!

2. 石油石化系统的两院院士有哪些?

中国石油石化系统共有院士46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和勘探专家
毛炳权: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分子化工专家
王玉普: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管理专家
王基铭: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管理专家
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开采专家
田在艺: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
关兴亚: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
孙龙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天然气开发专家
何鸣元: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
时铭显: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装备专家
李大东: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专家
李庆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地球物理勘探专家
李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
李鹤林: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管工程专家
杨启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学工程专家
汪燮卿: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机化工专家
沈忠厚: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钻井专家
苏义脑: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钻井工程专家
邱中建: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
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陆婉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家与石油化学家
陈俊武: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学家
周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专家
罗平亚: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工程专家
侯芙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炼油及石油化工专家
侯祥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
胡文瑞: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管理专家
胡见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
胡永康: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炼制专家
徐承恩:中国工程院院士,炼油工艺设计专家
翁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球物理专家
袁士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油田开发专家
袁晴棠: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
贾承造: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专家
郭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和油田开发工程专家顾心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机械专家
康玉柱:中国工程院院士,地球勘探专家
曹湘洪: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
曾恒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石油工程专家
童宪章:中国科学院院士,油田开发专家
童晓光: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和勘探专家
舒兴田:中国工程院院士,无机化工专家
蒋士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化纤工程技术专家
韩大匡:中国工程院院士,油田开发专家
翟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
戴金星: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专家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院士介绍

 闵恩泽,石油化工专家。男,1924年2月4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芝加哥纳尔科化学公司任高级化学工程师等职。1955年回国后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闵恩泽同志先后任研究室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和副院长、首席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院高级顾问。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学部主席团成员和化学部副主任;1983年和1989年先后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授予“杰出校友奖”,1989年和1995年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1998年获“桥口隆吉奖”,2006年获首届“中国催化成就奖”, 2008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三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闵恩泽院士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六十年代初,他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铝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固定床烯烃叠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七十年代,他指导开发成功了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开发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多套工业装置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以来,他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基础研究,亲自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他指导开发成功的ZRP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了“重油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DCC)”的成功开发,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近二十多年来,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陆婉珍,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专家。女,1924年9月29日出生,上海市川沙县人,汉族。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获美国依利诺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55年回国后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陆婉珍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院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石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称号。1990年被评为国家千名有卓越贡献的专家之一。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1989年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至1985年任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执委。陆婉珍同志长期从事和领导石油及石油化工领域内的化学和仪器分析工作。主持系统评价我国原油性质工作,出版了《中国原油的评价》(共八册),为原油合理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配合生产主持编辑了《重整工艺分析方法》、《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等手册;组建分析研究中心,为科研生产提供了大量数据,其中烃类燃料燃烧过程中对镍铬合金腐蚀机理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并有所创新;在国内首先开发成功弹性石英毛细管,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奖;研究成功新型填充毛细管色谱法快速分析炼厂气,获国家发明专利;建立新型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汽油中不同碳数烃组成;组织领导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及冷却水处理剂的研制、评价、质量控制和推广工业应用等。陆婉珍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出版多篇专著和论文,并指导了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  李大东,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专家。男,1938年2月24日出生,山东省德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李大东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及研究室主任工程师、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等职,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石油炼制分会主任等职。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李大东同志从事石油化工催化剂及工艺研究近五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直接负责或组织领导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氢技术和加氢催化剂,迄今已工业化了12个系列55个品种的工业催化剂,并广泛应用在国内外232套工业装置上,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其主持开发成功的低压高活性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工艺(RN-1),获1989年中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全国十项金奖之一),1990年全国发明博览会金牌奖。1990、1991年分获中国石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指导开发的生产清洁燃料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工业应用技术,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的《加氢处理工艺与工程》(专著),2006年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李大东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共取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3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50余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和3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  汪燮卿,石油炼制催化及分析专家。男,1933年2月11日出生,安徽省休宁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1961年在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汪燮卿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副院长、总工程师等职。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副主任,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副主任等职。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同志从事石油炼制技术及分析化学研究近五十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主要从事应用近代物理仪器分析石油中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建立了“苦味酸法测定喷气燃料中双环芳烃含量”等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建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微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庆等主要油区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开发成功了弹性石英毛细管和新型毛细管色谱柱,并建立相应分析方法快速分析炼厂气及汽油中不同碳数烃组成;查清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尸—内棺水的组成,获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九十年代后,主持催化裂解技术(DDC)、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汽油技术(MGG)、多产异构烯烃的催化裂化技术(MIO)、多产乙烯和丙烯的催化热裂解技术(CPP)等方面的研究。研制成功具有独创性的用重质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国家专利金奖;研究成功DCC-Ⅱ和以常压渣油为原料的MGG工业成套技术ARGG新工艺,研究成功符合DCC和MGG工艺要求的系列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指导研制成功钛硅分子筛作氧化催化剂并实现工业化应用。汪燮卿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近20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90余件,发表论文16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和3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  何鸣元,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专家。男,1940年2月8日出生,江苏省苏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980~198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合作研究。何鸣元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基础研究部主任、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曾任国际学术刊物《.APPI.IED CATALYSIS A:GENERAL》编委,第十六届世界石油大会分会主席等。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炼制学会催化剂与分子筛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与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等职。1990年获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奖励,1992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聘任为“石油炼制和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项目首席科学家,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何鸣元同志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研究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主持的有氧化物沉积的Y型分子筛水热化学研究,发现了三种价态的羟基稀土离子在晶内迁移的不同行为,及达到骨架脱铝与固相补硅速度平衡的条件;取得固相补硅制备高水热稳定性高硅Y分子筛专利3项,获中国专利局优秀专利奖和中国石化科技发明奖;从胶态粒子微观化学环境的基础研究,发展了高效低耗合成Y型分子筛的新技术;研究分子筛合成体系中局部化学环境因素,发现液固界面的表面浓缩作用可形成有利于合成的局部化学环境,申请了多种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专利。为生产清洁汽油,研究催化裂化过程双分子反应与单分子反应所需的催化环境及其对汽油烃组成的关联,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裂化催化剂系列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何鸣元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70余件,发表论文14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和3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   舒兴田,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专家。男,1940年4月21日生于上海市。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石油加工专业。舒兴田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二十二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等职,现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第十、十一届委员。舒兴田同志从事分子筛研究开发工作四十余年,从实验室开始到中试放大,以至工业生产和工业使用、推广均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负责研制出含磷和稀土、兼有二次孔的五元环结构高硅ZRP分子筛,采用沉积硅和稀土氧化物与Y型分子筛之间水热反应的独特改性方法制成SRNY分子筛;研制成功新一代超稳Y分子筛类的PSY分子筛;研制出采用模板剂在固体表面浓集并与分段晶体化结合的β分子筛,以及采用重排方法合成的HTS分子筛。其中ZRP-1分子筛的开发获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第一完成人);采用SRNY分子筛配制的CHZ裂化催化剂获199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和1995年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一发明人)。舒兴田同志在分子筛和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技术上的发明,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分子筛及催化剂品种的工业生产,产品批量出口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舒兴田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90件,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院士介绍

4. 听说中石化聘请了一批首席专家、高级专家,主要是哪些领域的啊?

集团公司根据《中国石化领军专家管理规定(试行)》,经公开竞聘,决定聘任一批首席专家、高级专家。

  聘任张善文为集团公司隐蔽油气藏勘探首席专家,郝蜀民为致密油气藏勘探首席专家,窦之林为缝洞型油藏工程首席专家,杨克明为低渗透天然气勘探首席专家,袁向春为稠油油藏工程首席专家,曲寿利为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首席专家,华炜为石油化工生产首席专家,孙振光为炼油生产首席专家,邹余敏为乙烯工艺首席专家,乔金梁为高分子化学首席专家。

  聘任习传学等16人为油气勘探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聘任王世泽等17人为油气田开发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聘任王中华等15人为石油工程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聘任达建文等17人为石油炼制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聘任王洪学等29人为石油化工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聘任仇俊岳等11人为炼化工程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聘任刘全桢、邹兵为安全环保工程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

  集团公司强调,以上人员聘期3年,因年龄退休或工作需要调整职位,不受聘期限制。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完善领军专家职责任务,加强聘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高级专家的领军作用,推动中国石化持续有效发展。
有空帮姐姐 回答哈

5. 石化糸统院士最老的是谁

  中国化工界宗师时钧院士(1912.12.13-2005.9.1),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担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他是新中国水泥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的创导者和开拓者,化工教育界的一代宗师。1980年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资深院士)。在他的从教生涯中,所带过的学生中先后产生了16名院士。名单如下:
  1、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中国湿法冶金的开拓者,稀土和稀有金属湿法冶金和分离提取先驱;
  2、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晓天: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泰斗;
  3、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闵恩泽: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催化剂之父;
  4、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物理化学家,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5、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婉珍(女):分析化学家与石油化学家。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分析中心创建人。陆婉珍院士是两院院士闵恩泽的夫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钟武的姐姐;
  6、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起鹤:分子反应动力学家,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人;
  7、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宏纹: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8、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混凝土工程技术专家。
  9、中国工程院院士时铭显:石油化工机械专家,教育专家。
  10、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钟武:东北大学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11、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
  12、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东亮: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3、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
  14、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懿: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5、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人。
  16、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历任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江苏省副省长。

石化糸统院士最老的是谁

6. 5400亿市值的中石化换届,双院士搭档,70后执掌监事会

  【高管动态】 中国石化第八届董事会、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顺利举行,这也就意味着换届完成。
   根据中国石化(600028)最新公告,选举张玉卓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他同时担任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提名委员会委员。
   经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中出现了几位新面孔,即执行董事李永林、非执行董事赵东;以及独立董事毕明建和史丹。
   出生于1962年的张玉卓,现年59岁;是工学博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央企上市公司中,董事长有博士学位很常见,但是工程院院士掌舵极为罕见。可见,张玉卓也是一位专家型国企掌门人。
      张玉卓自2020年1月起任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2020年3月起任中国石化董事长。他曾任职于煤炭能源企业,包括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兖州矿业(集团)、中煤 科技 集团、神华集团董事长、中国神华董事长等多种职务。
   张玉卓于2017年3月出任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2017年7月起兼任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董事长;2018年5月起兼任中国(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主任。2020年张玉卓再从政府机关转任央企,出任中石化集团一把手。
   高管任命中,董事会聘任马永生为总裁;聘任喻宝才、刘宏斌、凌逸群、李永林、陈革为高级副总裁;聘任余夕志、赵日峰、黄文生为副总裁;聘任寿东华为财务总监;聘任黄文生为董事会秘书。上述高管组成了高管团队,基本沿袭了上一届团队成员。
      马永生也出生于1962年,他和张玉卓不同,他长期战斗于中国石化系统。2015年12月起任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2017年1月起任中国石化集团党组成员;2019年4月起任中国石化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16年2月起任中国石化董事;2018年10月起任中国石化总裁。
   马永生也有博士学位,也是中国工程院士,因此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院士,双院士搭档,如此配置就更罕见了。马永生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张玉卓则是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在管理团队中,寿东华出生于1970年,其他都是60后。而监事会中,也有一位70后,即监事会主席张少峰,出生于1972年,也是现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管中,最为年轻一位。
   张少峰此前长期任职于中石油集团,2017年7月起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财务部总;2020年7月起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2020年9月起任中国石化董事。
   从中石油集团财务总经理、到担任中石化董事,乃至执掌中石化监事会,张少峰在石油石化两大央企中履历较为完整,而且出生于1972年,也有年龄上的优势,未来或有更多可能。
   截至5月26日收市,中国石化市值为5412亿元,市盈率为7.7倍,市净率为0.7倍,股息率高达5.82%。

7.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的院士简介

 王德民,采油工程专家,1937年2月出生于河北唐山市,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副局长。现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服务奖委员会委员、长远规划委员会委员、著名演讲人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科学》、《工程师论坛》等6种杂志编委。东北石油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二项、,此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大会奖、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业部)特等、一、二、三等奖等24项奖励,并取得国家专利9项、国外发明专利3项。同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40多篇,著有5部专著和译著。1995年11月至1996年初,王德民院士作为亚太地区首位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演讲人”,先后赴印度、荷兰、沙特阿拉伯等17个国家巡回讲学。1997年还获得了SPE亚太地区“贡献奖”。2001年荣获了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会员奖”,2007年,他获得国际石油学会亚太地区授予的“油藏描述与开发贡献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2010年获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提高采收率开拓奖”,SPE“终身会员”荣誉。从1968年到1978年研制了一整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分层注采和分层测试工艺;1979年至1985年提出和组织了“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采油工艺”的系统工程,使大庆油田开采技术在总体上具有世界水平,为大庆增加原油可采储量6亿吨;1986年至2000年大庆进入高含水后期,为再稳产10年而作技术准备的八个系统工程的主要提出者及组织者之一,为大庆提高采收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是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已大规模推广应用,增加可采储量三亿多吨,年产油1000多万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正在推广之中。这些工艺都是世界上油田开发方面意义最大、难度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技术,为大庆油田的稳产提供了技术保证。目前,王德民院士正从事“四次采油”、“一元驱”、“二元驱”、“多元多相驱油”和与之配套的采油工艺技术等对石油工业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苏义脑,油气钻井工程专家,苏义脑1949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1976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1982、1988年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出站,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地矿专业组评委,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石油学报》等8刊物编委。作为主研人员连续参加国家“七五”和“八五”、“九五”、“十五”及部级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部级一等奖和总公司特等奖及重大成果奖各1项。获国家专利18项,另8项发明待授权;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4年获得首届“国民博士后奖励基金奖”,1999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铁人奖”;2004年获得国家“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和“首届铁人奖章获得者”。出版专著7部,编译著4部;论文160余篇。在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等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有较深造诣。在钻井力学、轨道控制和井下工具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体系用于生产效益显著。创造性地把工程控制论和航天制导技术引入钻井工程,开拓新领域,提出井下控制工程这一新概念并做开拓性基础研究;主持研制P5LZ四大系列导向钻具,主持导向钻井工艺技术研究,主持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研究,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主持设计全国第一口薄油层中曲率水平井轨道控制方案并负责实施成功,首创钻深2080m处水平击中6m靶窗中线仅偏0.14m。  王玉普,油气田开发工程管理专家,1956年10月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矿场机械专业,2003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1999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200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世界石油工程师协会亚太地区技术奖。领导组织实施化学驱三次采油工程化管理,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学驱三次采油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推动海拉尔盆地石油勘探取得新突破,发现了我国东部陆上最大的深层火山岩天然气田,有力地支撑了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创建百年油田”发展战略,制定了阶段性发展规划。主持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多项。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的院士简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