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诱导女子买450万理财产品,结果仅退回90万,剩余的钱能追回来吗?

2024-05-12

1. 银行诱导女子买450万理财产品,结果仅退回90万,剩余的钱能追回来吗?

我认为河南洛阳的智女士的450万元已经买了理财产品,买的时候就相当于同意了这款理财产品所有的风险,因此剩余的钱基本上是追不回来的了。
很多人会说智女士其实挺冤枉的,因为当时买的时候,是听从了银行的工作人员的建议,而且是被告知本金并无风险,所以才会将全部的积蓄都用来买了理财产品。一年期之后竟然发现这款产品无法退还本金,并且当时买理财投入的450万,最终只退回来了90万。这样的结果,相信智女士是无法接受的。

理财有风险,如果不懂轻易不要买理财我们很多人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都会被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的品种真的是特别的多,而且理财也是有风险的。有的利率高的风险自然要高一些。而实际上智女士买的这款理财产品是属于风险较大的那类型,就是说,收益浮动较大,包括本金也不保证是能够全部退还的。
智女士对于理财产品并不了解,只是听从了银行的工作人员的建议。并且根据智女士的说法,当时买理财产品的时候的相关操作,也都是银行的这名李经理帮助自己操作,而自己并没有了解太多。

智女士对这款理财产品唯一的认知,就是这款产品最终能够本金赎回,并且有一定的收益。一直到智女士的产品到期,却只退回了90万的本金,才发现自己这款产品有这么大的风险。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理财,证券等这些专业的东西都不是很懂。如果不懂那么就要细心或者不要只听从别人的建议去买这些东西,毕竟真金白银拿出去的可是自己的钱。

银行人员并不都很专业,缺乏专业人员智女士找到当时推销她这款理财产品的李经理,她给的回复是她在向客户介绍这款产品的时候,所得到的信息也是这样,而最后出现这样的风险,不光是客户,就连她本人也是接受不了的。
银行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些产品是有一定任务额的,好多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就相反设法的向客户介绍这些理财产品,而往往忽略了这些产品所带来的风险。

其实也是因为好多银行的工作人员并不是非常的专业。
不管什么样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所以银行在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是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的。而似乎银行并没有对智女士做风险评估,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智女士与银行的矛盾点,也是这点。对于智女士能够承担的风险程度,银行并没有对其评估,最终使得智女士无法承担这款产品的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专业所造成的。

维权有难度,银行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智女士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非常闹心的。这么一大笔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智女士在买这款产品的时候,也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这么大。
为此,智女士已经将银行投诉到当地银保监分局,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能够追回自己的损失。
我和众多网友的看法一样,智女士的维权之路一定会非常艰难。因为在智女士同意购买这款产品的时候生成的产品合同,当中是已经明确标示过产品可能会带来的风险。而智女士既然同意购买,按照合同,自然就同意这个产品可能会带来的风险。
虽然银行的李经理表示自己在介绍这款产品的时候,是按照上级给予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客户的,并且她得到的这款产品的信息是安全可靠的,但是我认为哪怕是没有风险的产品,在购买之前也要对客户进行应该有的风险评估,这个环节是不能少的。
所以银行对此还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但是后续怎么样判定这个事情,还是要看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

结语整件事情当中,银行是有一定的过错的。但是对于智女士,我也觉得她过于疏忽了。
智女士完全听信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自己对这款产品没有做过多了解,完全出于信任就将这么一大笔钱用于购买了理财产品,如今有了这样的风险,想要后悔都来不及。
我们只能祈祷智女士能够早一点维权成功,追回自己的钱,或者减少一些损失也是好的。



银行诱导女子买450万理财产品,结果仅退回90万,剩余的钱能追回来吗?

2. 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在银行理财该如何规避风险?

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在银行理财该从下面几方面避免风险。
一、避免“飞单”所谓的“飞单”,就是利用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将不属于银行自己的金融产品销售出去,从而赚取巨额的提成。对那些贪图高额回报的顾客而言,购买非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因为没有了银行的风险控制,他们的钱就很容易会“打水漂”。飞单有较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避免盲目地选择银行职员建议的非银行理财产品。
二、选择正确的理财产品银行将金融产品的风险分为R1-R5,这五个级别分别是: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级别越高,风险越大。
如果投资者想要规避理财的风险,那么强烈建议只能够购买R1和R2产品,因为这两款理财产品风险几乎没有。它的优点是长期持有基本不会有任何亏损,但缺点是短期收益不高,如果投资者的本金高收益还是还可以。
通常来说,投资收益和投资承担风险成正比,承担风险越高,资金的收益越多,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切勿冒进。
三、查询备案登记任何一家银行的正式理财产品,都要在网上注册和备案,你只需要在网上键入理财产品的注册代码或者产品名,就能知道你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是不是由银行发行的,这样就能避免飞单、虚假理财等问题。
四、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作为一个投资者,如果想要购买正规的理财产品,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银行APP或登录银行官方银行网站进行购买,这样即使不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工操纵,也不会出现飞单和虚假理财的问题。

3. 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5月14日,就在今天,法院的结果正式宣判!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并且中国基金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随后客户将银行告上法庭的最终宣判也让人们感到害怕,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又该怎么样预防这样的事情呢?
第一、我们要加强相关的防患意识,要时刻紧盯自己的资金流动  比如说这位顾客就是这样的,在之前就没有紧盯自己的钱财流入,将自己的金钱给银行理财以后就选择无脑相信,而不是时刻关注一下自己的资金来源和走向,最终不小心造成了惨剧,所以说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关注一下自己的资金情况,毕竟自己的资金是可能有变动的,所以说只有时刻都关心自己的金钱走动,才可以保证自己的金钱不会被老鼠一粒粒的偷走,最后突然发现一看才知道一下子少了这么多,300多万元最后直接化为2000多元,却只能得到百分之50的赔偿,实在是亏损太多了。

第二、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留好证据,用法律来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比如这位女士就是如此,她知道了这种情况以后,不仅仅保留了自己的证据,而且敢于将银行告上法庭,最终法院虽然没有完全的给与这个女士全部的损失,但是其实也赔付了百分之50的赔偿,虽然肯定是亏损的,但是也可以及时的减少自己的亏损。我们也要在给银行理财,或者说给其他机构理财的时候,好好地看好自己的金钱,留下自己的证据,这样不仅仅可以保护我们的权益,也可以在遇到意外的时候更好的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第三、要提前看好自己投资理财的合同,尤其是那些合同漏洞,这样才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此类问题  这次这名女士就是没有看清这个合同,没有了解这个理财机构的可信度,还有这个理财机构的正规程度,最终在理财以后仅仅获得了2000元左右的理财金,所以说我们也在理财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合同,如果看不懂的话甚至可以找一些理财顾问来看看合同,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的理财,不要出现亏损!

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4. 女子购买320万理财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法院最终是如何判决的?

女子购买320万理财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法院最终是如何判决的?
一、女子购买320万理财剩2190元是怎么回事?北京有一名女子在一位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之下,花了320万元购买了一些银行理财项目,但是后来发现,所谓的这些理财项目,其实都是一些不法分子在打折理财项目地幌子去非法集资,这让这名女子觉得非常的后悔,后来,这些理财项目地相关负责人就被警方给抓走了,这名女子最终也只拿到了2000多块钱的退回资金,这名女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320万元竟然只剩下了这么一点,随后,这名女子就把这家银行告到了法院,希望银行能够赔偿自己所有的损失。

二、法院最终是如何判决的? 法院在审理这起案件的过程当中,判定这家银行在不法分子非法集资的这件事情当中存在一定的责任,所以,最终法院判定这家银行需要承担50%的责任,也就是说,这名女子可以从银行方面拿回自己一半的损失。

三、怎么评价这件事?这名女子最后虽然经过法院的审理,拿回了一半的损失,赔偿可是她也有一半的资金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失去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100多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名女子也非常的悔恨,他觉得自己不应该不经过仔细的考察和查看,就这样轻易的相信他人,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这名女子也吸取了经验教训,今后他再也不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购买理财产品了,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们,大家一旦涉及到钱财问题,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5. 58岁女子在银行花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我们该如何避免踩坑?

理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信工作人员的推荐,要了解理财的风险,同时做好详细的调查,不能做无底线投资。不贪小便宜就不能吃大亏,这句话非常有道理,钱放在自己的腰包里,你不拿出来,别人也没办法,所以这种事就是自己要想好。
有原则,不轻信。
58岁女子买理财产品,结果只剩下了2190元,这件事女子和银行工作人员都有错。如果这名女子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信别人的话,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320万不是小数目,居然只剩下了2190元,真是让人想不通,这名女子没有认真思考,就轻易做出了这个举动,她太过于草率了。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轻信他人的话,钱是自己的,所以要有主意。
要提前了解风险,直接询问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能说会道,为了自己的业绩,会想办法去游说客户,客户要提前了解风险,自己可能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客户一定要提前询问工作人员,不能听工作人员说的都是好话,因为这不是保底的理财,所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了解风险,贸然投资,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既然想投资,就直接询问工作人员,请他直接把风险讲清楚,要把丑话说在前面,毕竟这些风险都要由客户来承担。
要详细了解,不要轻易上当。
握紧自己的钱包,要详细了解理财产品,要了解投资的风险,如果内心不强大,无法接受投资失败,就要谨慎投资。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自己要坚持原则,只要不贪便宜,就不会轻易上当。想要投资,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58岁女子在银行花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我们该如何避免踩坑?

6. 银行理财亏掉300万,还能这样拿回来!

前两天跟一个哥们吃饭,他在某协调委员会负责处理点金融纠纷。
 
 他说,如果在银行买了 理财 产品,最后出现亏损,很多情况下都是可以申请理赔的。
 
 他前段时间做的一个案子,客户2000万本金亏近300万,最后银行都赔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是要风险自担么?
 
 他说,现在产品越来越复杂,风险也高低各不同。
 
 所以监管对各大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销售理财的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
 
 比如说,你风险评级不够。
 
 是C2型客户,给你销售了R3型产品(更高等级风险),万一出现亏损,银行就要担责。
 
 再比如,你在做风险测评时,不是由本人独立完成,而是客户经理“指导”的,最后出问题也能扯扯。
 
 在过去,“去刚兑”没有这么猛烈,银行不管是自己理财产品还是代销的东西出问题都极少。
 
 即使有那么一两个出问题,也都兜得住。
 
 现在情况就不一样,窟窿多了,补不过来。
 
 另外监管层也在推“去刚兑”,不能什么事都由金融机构担着,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你亏了就只能认。
 
 但是也有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国家民众理财意识还没那么成熟。
 
 所以监管就在销售时“风险提示”上下足功夫,要求格外严格。
 
 如果出现诱导销售或者风险提示不足情况下就卖,投资者是可以“闹事”的。
 
 现在购买理财产品,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双录”——录音录像。
 
 事后出问题,就要翻看销售时候的“双录”,银行工作人员一旦没按规范来,最后都可以向银行追责,而且是一追一个准。
 
 我原来也在银行工作过,说实话,那时候远没有现在麻烦,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也做了不少不太规范的事。
 
 我经常给客户一个营销话术就是:
 
 “我们不能保证一定能达到预期 收益 ,但这么多年我们卖的理财产品从来没出过问题。”
 
 当时大家都这样做的,也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来看就不行了。
 
 不过这种规范也让金融机构一线销售人员“难受”,现在卖一个产品要留存的录音录像以及凭证影像格外多。
 
 万一产品最后出问题,事后一追责,哪点没做规范也吃不了兜着走。
 
 我之前好几个同事,就是觉得现在东西越来越不好卖,规范还越来越严,风险也越来越大,最后都离职了。
 
 越来越规范是好事。
 
 今后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但如果买产品跟自己能承受风险不匹配,那就容易出问题。
 
 就比如我在香港开银行账户,虽然也吐槽他们问太详细,不过这样做才是对的。
 
 最后朋友也说了,如果出现亏损,是要自己去主动争取的,银行不会无缘无故给你送钱。
 
 万一你今后亏了,又觉得被忽悠了的话,可以去找律师问问,当然最重要的是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产品说明书。
 
 另外,还有我强调过很多遍的那句话——不懂不投。

7. 女子买320万理财剩2190元,银行承担50%责任,如何解读这一判决?

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一判决是很合理的,因为投资本身就有风险,而这次银行要承担50%的责任,是因为银行对员工的监管不力。

很多人会以为银行只要承担50%的责任,是判决不够好,银行应该承担100%的责任。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个判决真的是已经很公平了,而且还偏向客户了。因为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本身就有风险的,谁都不能保障肯定可以给你赚钱,在购买时候的合同上也会写明有风险的,你不能因为说亏钱了,就要银行全赔,可没这么稳赚不赔的生意。按理来说,这个情况银行应该不用承担责任的,但银行在这里面也有问题,因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亏损,是因为其员工违规操作导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法院判决银行要承担一半责任的原因。

购买理财产品就要做好亏本的准备,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市场行情和银行工作人员操作的好,给你赚了点小钱,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一直赚钱。当然,出现这种320万亏成2190元的事情还少很少见的,毕竟正常操作都话,都不可能亏本这么多,之后的调查也发现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方面的确存在不合规的操作,才导致了客户亏损这么多。如果这个工作人员纯属是因为菜而不是因为违规操作的话,银行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不过有一说一,再菜也不可能赔这么多,这个银行的工作人员太不专业了。

总的来说,这个判决是很合理的,因为理财产品就是一种投资,投资就有风险,只不过亏成这样的情况很少见而已,当然,此次的这个情况,银行的确是有问题,没有及时止损,所以赔偿肯定是跑不掉的。

女子买320万理财剩2190元,银行承担50%责任,如何解读这一判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