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2024-04-29

1. 老子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

一、无为而治。
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
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瞎引用一下主席的诗词了)。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 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
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死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
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
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

老子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2. 看庄子写的书好还是看写庄子的书好

看你了解的是庄子的思想,看别人写庄子的书,你了解的是别人的思想.能够传两千多年不朽,必有他精髓所在,可有多少写庄子的书能够传千年?每个读书的人都有自己观念所在,都有片面性,本身自己就有片面性了,还读别人的片面之言,又能了解到多少原著的本意呢?更何况如于丹之流,只知道一味歌功颂德,把和放在一起讲的人,又还庄子几分真面目呢?
    我读的起因是因为高中的时候读了鲍鹏山一篇,然后亲自去读的原著.看别人写的评述,就是听对某人的传闻,听传闻就以为了解了某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亲眼看见了,你才会感叹:闻名不如见面!
    古文也许难懂,但可以参考翻译,参考别人的解读,只有自己读了,你才算有了你自己心中的庄子.

3. 与庄子相关的书籍有哪些?

汉景帝时,淮南王刘安主持编著了《淮南子》一书,也称《淮南鸿烈》。参与编著的宾客中著名的有苏非、伍被、李尚等人。据《汉书·艺文志》载,此书卷帙甚多,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内篇》21篇。在综合百家方面,《淮南子》与《吕氏春秋》比较接近。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多地吸取了《老子》、《庄子》,特别是《黄老帛书》的思想资料,成为集黄老之学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道、天人、形神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还在继承春秋时的“气”说与战国中期稷下黄老之学的宋研、尹文学派的“精气”说的基础上,提倡了“元气论”的概念和系统的宇宙生成论。其中还有不少篇章谈到修身养性的问题,对后人影响深远。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寓言出自先秦道家重要著作《列子》。其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该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上承老子,下启庄子,对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和科学技术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与庄子相关的书籍有哪些?

4. 光是研究老子的哪本书比较好?

  ● 当代的莫过王蒙、李零、沈善增三位。
  ● 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有:郭店楚墓竹简本、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六朝写本残卷敦煌庚本、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本、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丛刊本。
  ● 世传的较权威、含金量高的很多,本人最推崇的有以下几类:
  1、相关文献类(《庄子》、《吕氏春秋》、《史记》等)
  2、帝王将相类(魏征《老子治要》、王安石《老子注》、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康熙《御注道德经》等等)
  3、专家学者类(真正的真知灼见主要在于这一批)
  张纯一《老子通释》
  苏辙《老子解》★
  王道《老子亿》
  李贽《老子解》★
  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
  王羲之《道德经贴》
  葛玄《老子节解》
  韩非《解老·喻老》★
  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议疏》
  魏源《老子本义》★
  王夫之《老子衍》★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
  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
  文廷式《老子校语》
  孙诒让《老子校语》
  陶邵学《校老子》
  于累《老子校书》
  邓延桢《从砚斋笔记》
  徐鼎《读老子杂释》
  易佩绅《老子解》
  滕云山《道德经浅注》
  王力《老子研究》★
  梁启超《老子哲学》★
  高明《帛书老子校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
  胡适《老子校》★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陈鼓应《老子注释与评价》★
  朱谦之《老子校释》

5. 《庄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庄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6. 想要了解庄子的一生以及庄子的思想,应该读一些什么样的书呢?请各位推荐几本好书,谢谢~

南怀瑾解读庄子的可看看,通俗易懂
台湾傅佩荣的《解读庄子》《傅佩荣〈庄子〉心得》还不错
台湾的Jt叔叔解读的庄子幽默风趣,深入浅出
印度人奥修的《庄子心解》解读不一定准确,但绝对深刻而且很有特色,会受益匪浅
美国人史华慈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里面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作了比较学理化的探讨,有部分关于庄子的,也可以看看
有这些也差不多够了,如果还要深入研究的话,可以找一些民国大家们有关庄子的书

7. 庄子的书都有哪些


庄子的书有:
一、《南华经》:本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二、《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庄子的书都有哪些

8. 我想看庄子的书?和评价庄子的书?介绍几本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91484/  庄子,名周,在宋国曾经做过漆园吏,拒绝了楚庄王的邀请,过着隐居的生活。他把老子的深奥哲理通过寓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率性,适已,汪洋恣肆。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源,世上本无事物,由道派生出天地,帝王,派生出一切事物,以及它们的真伪是非。儒家墨家所宣扬的是非,都只是相对的是非,相对的是非不能成为绝对判断的标准。道,是变换不定的,分什么彼此?分什么是非?不如浑浑沌沌,一切听其自然。这是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主张无己,无名,无功,甚至忘记自身的存在,达到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境界,也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不过庄子自有其魅力,道家的相对性,神秘性在他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最熟悉的例子,庄子梦见自己成为了蝴蝶,醒来后,竟然不知道自己是梦为蝴蝶的庄子,还是梦为庄子的蝴蝶?   曾国藩在奔丧期间重读《南华真经》之后顿悟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余亦如是,经历过桀骜不逊锋芒毕露棱角分明,现在才明白无欲则刚清净无为才是正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