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调研工作

2024-05-13

1. 如何做好调研工作

第一,明确调研目标和调研目的。
第二,撰写调研方案
第三,组织和确定人员、任务分配
第四,开始调研工作
第五,统计数据,总结调研工作的成败得失
第六,出调研报告。
调研方案包括的大致内容:时间、地点、目标、目的、任务、调研方式、问卷或调研内容设计、人员,等等。
调研报告内容大致包括:一、调研工作简单综述,包括调研结论简述。二、调研数据分析及统计结果。三、调研工作总结。【摘要】
怎么做调研【提问】
您好,很高兴由我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我整理资料可能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请您稍候哦😊……【回答】
第一,明确调研目标和调研目的。
第二,撰写调研方案
第三,组织和确定人员、任务分配
第四,开始调研工作
第五,统计数据,总结调研工作的成败得失
第六,出调研报告。
调研方案包括的大致内容:时间、地点、目标、目的、任务、调研方式、问卷或调研内容设计、人员,等等。
调研报告内容大致包括:一、调研工作简单综述,包括调研结论简述。二、调研数据分析及统计结果。三、调研工作总结。【回答】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如果我的答案对您有所帮助,希望可以给我一个赞,如果有疑问可以继续追问,支持鼓励一下哦😊谢谢您!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如何做好调研工作

2. 如何进行调研?

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开场白,建立信任关系(获取保密、录音摄像许可)。
第二步,被访者基本信息填写。
第三步,基本信息获取(产品购买者&使用者,购买时间等)。
第四步,演示(相片、录像记录)。
第五步,访谈(笔记、录音);按照访谈提纲进行,并适当追问(目的是知道是什么行为,为什么那么做?)
第六步,礼貌结束,后续回访可能。
第七步,每次入户访谈后需要及时整理原始数据及反思访谈提纲。



明确调研目的
进行调研之前,我们需要与合作伙伴的关键决策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商业期望。并进行具体产品的沉侵式体验,这将是成功启动调研任务的关键信息。如盲目启动调研,或对调研的目的非常模糊,这将影响调研效率及调研过程的需重点关注信息倾向的判断。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我们对该智能家电的沉浸体验,了解到市面上各品牌智能家电的区分度不足,期望得到的改善是产品的体验升级及差异化的提升。因此,我们此次的调研目的,应该是了解现在用户的家庭结构使用此类型家电的场景、使用的空间环境以及产品使用者的行为、感受等等。

3. 如何做信息化的调研工作?

本人参与了一些信息化项目的调研,见证一些项目的实施过程,失败的项目颇多,关于调研建议如下,仅供参考!\x0d\x0a1.明确信息化的目标,确定范围,以此确定调研的部门、人员、业务内容和人员职责等。\x0d\x0a2.调研工作的组织,是信息化项目的设计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产品质量、实施等,一样需要强有力的信息化领导,进行组织协调,同时甲方项目组要配备懂信息化和业务的人员,不能完全按照乙方的意愿去组织工作。\x0d\x0a3.如何开创新的调研方式,这个要看咨询顾问的能力和水平,重要是把企业不确定和复杂的问题,能理顺清楚,形成企业认可的、可执行的方案。\x0d\x0a4.项目启动会、调研动员会、调研总结评审会等都是必要的组织内容。\x0d\x0a5.调研的手段可以通过网络调研、调研问卷、现场交流、总结评审等方式,关键是把企业不确定性的问题了解清楚,形成方案。

如何做信息化的调研工作?

4. 如何做好调研

如何正确的认知调研,赵旭州解读市场调研

5. 如何使用市场调研的信息

使用市场调研的信息一种把消费者及公共部门和市场联系起来的特定活动一一这些信息用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市场调研实际上是一项寻求市场与企业之间"共谐"的过程。市场调研犹如婚前健康检查,如果忽略它,就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婴儿,到那时再一掷千金搞销售,又能起多大作用?因为市场营销的观念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应该予以满足,所以公司内部人士一定要聆听消费者的呼声,通过市场调研,"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当然,营销调研信息也包括除消费者之外的其他实体的信息。【摘要】
如何使用市场调研的信息【提问】
使用市场调研的信息一种把消费者及公共部门和市场联系起来的特定活动一一这些信息用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市场调研实际上是一项寻求市场与企业之间"共谐"的过程。市场调研犹如婚前健康检查,如果忽略它,就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婴儿,到那时再一掷千金搞销售,又能起多大作用?因为市场营销的观念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应该予以满足,所以公司内部人士一定要聆听消费者的呼声,通过市场调研,"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当然,营销调研信息也包括除消费者之外的其他实体的信息。【回答】
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是什么?可以举例吗【提问】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与几个人面谈的小组访问,要求详细回答的深度访问,以及各种投影技术等。定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深入访谈法和专题小组讨论。【回答】
解释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的重要性和过程【提问】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第一位是要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特征或行为方式把整个市场划分为更小的群体,并且每个群体都追求特定的产品或营销组合。第二步是选择目标市场,即对每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进行评估,确定一个或几个想要进入的细分市场。第三步是差异化,即通过向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创造更高的顾客价值。第四步是市场定位,即相对于竞争产品,使公司的产品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据清晰、鲜明、理想的位置。【回答】

如何使用市场调研的信息

6. 谈谈怎样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一、调研工作很重要
  关于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地位作用,无须赘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析事之要、成事之道,是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机关办公室、文秘、研究人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参政辅政的基本职能。
  一是正确履行领导职责,充分发挥领和导的作用,你首先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得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需要调查研究。
  二是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科学决策的依据。
   
  领导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决策,要想做到科学决策必须调查研究,无论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还是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都需要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支撑。
  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升级发展的诸多矛盾问题,更需要调查研究找出办法。
  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宝贵经验,也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观点具体体现, *** 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陈云讲,“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讨论、反复、比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调查研究是参政辅政的重要途径。
  机关办公室文秘和研究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如何给领导出点子、谋法子、找路子,特别是谋大思路、出大主意、当大参谋,必须有扎实深厚的调研功底作支撑。
  二、调研是调查与研究的有机统一
  一般意义上的泛调研、浅尝辄止的浅调研,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调研。
  调查研究是调查与研究二者有机统一。
  严格意义上的调研是带有研究意义、在一定目的指导下的调研,是调研基础上带有一定目的性、导向性的升华、系统研究。
  唯此,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调研。
  办公室单纯听汇报、看材料不算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大而化之看看不算调研,只做材料简单堆积拼凑、不做系统分析研究不算调研。
  三、调研要讲究方法和艺术
  完成一次调研,通常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进行。
  一般讲,完成一次调研需要做好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后期加工三个环节。
  前期准备,就是根据调研目的,拟定调查提纲、收集相关调查资料的过程,包括调研对象遴选、调研样本确定、调研方法使用、调研时间选择等。
  组织实施,就是调研人员依照调查提纲,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调研方法,完成调研任务的过程。
  后期加工,就是地前段准备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数据资料汇总分析,撰写形成调查报告的过程。
  可以说,3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通常讲,调研组织实施,也就是获取调整资料的方法有:召开综合和专题座谈会、个别走访座谈、查阅相关资料、调查问卷、现场考察等。
  在具体操作环节上,为了掌握了解真实情况,打消被调查者的思想顾虑,启发活跃参与调查人员思维,可采取一对一调查、无记名填写意见、领导回避等办法,尽力营造宽松、开放的氛围,尽量收集到原汁原味、翔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四、撰写调研报告有道可循
  撰写调研报告,是调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撰写出一分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高水平、高质量、高价值的调研报告,是许多调研报告撰写者棘手和头痛的问题。
  无论是单一的专题调研,还是复杂的综合性调研,调研报告通常由3部分构成。
  除拟定好调研报告的标题外,得有序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序言主要是简明交待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的过程。
  结尾可以是调研的启示或者是调研成果的运用建议。
  这部分视具体情况而定,可有可无。
  中间的调研主体是重点和核心,也是决定整个调研成功与否、调研报告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主要包括:调查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和调查结论、调查建议。
  经验总结性调研,还要包括调查启示等内容。
  第一部分,调查的基本情况,主要通过反映调研主题几个方面的描述性表述组成。
  由调研的定性概念和调查的定量数据作支撑。
  也就是中医大夫的“望闻问切”。
  第二部分,调查分析和调查结论,主要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大量调研资料整理分析,透过现象和表面,找出本质和结论性的东西,找出构成问题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哪些是主要矛盾和和主流,哪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干,进而梳理分析、形成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大夫借助现代仪器手段,结合诊断经验,查找传分析病因过程。
  第三部分,调查建议,就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建议。
  这部分是整个调研报告的关键和亮点,也是整篇报告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体现。
  也就是大夫给病人开出的药方子。
  五、要注重调研成果的运用
  从当前情况看,重调研、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极为普遍。
  调研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破解难题、解决矛盾。
  假若调查结束了,调查报告束之高阁,或者仅在一些刊物杂志上发表发表就完事大吉,那么从小处说是调研成果仅作为“产品”没有真正转化成“商品”,体现出价值,造成调研成果资源的浪费;那么从大处讲,则是对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对事业的失职、渎职。
  转化应用调查成果大有文章可做,首先,你的调研成果质量要高,要经得起时间、实践和历史的检查,要有较高的理论实践价值和可靠、可行性。
  对于具有较高价值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可采取以下办法,进行转化。
  一是通过领导参阅件形式,经由领导批示,现成相关行业部门进行研究落实;二是调研形成的结论可通过文件、讲话等形式,进入领导决策,形成对工作的间接性影响;三是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会,对调研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四是通过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参事咨政等人员,以提案、议案、建议、意见等形式进行参政、议政和辅政。
  惟此,调研成果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7.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因此,应该有它自己的程序,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就是: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
  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
  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
   
  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
  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
  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
  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
  第三是知识准备。
  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
  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
  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
  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四是组织准备。
  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
  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
  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
  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
  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
  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
  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
  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
  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
  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
  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
  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
  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
  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
  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三)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
  是指调查的途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
  1、会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
  会议调查法。
  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
  开调查会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效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参加会议的同志是比较熟悉情况的,因此掌握的材料会比较可靠。
  开调查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选定适合参加调查的人员。
  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是熟悉情况的同志。
  如果对情况不熟悉,就不可能谈出真实的情况来,甚至会把调查者引向事物的反面。
  二是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尽可能挑选各个层次、各个行业或部门、不同年龄的人员,这样便于更广泛地了解各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三是调查会要有活泼、畅所欲言的氛,主持调查会的同志要善于用坦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轻松的语言、活泼的手势等谈话艺术,解除与会者的紧张心理,引导大家展开讨论。
  四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调查会的规模大小以及分几次开还是一次开。
  有时事情情况较复杂,发言人较多,可以分开两次或多次,让参加座谈的人员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由于一些领导或权威人士的参加可能会使参加调查的同志紧张或拘束,不利于发表意见,主持人就可以分层次召开或个别征求领导及权威人士的意见。
  五是将调查的内容提前告诉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调查会开始才提出议题的做法。
   实地观察法。
  是指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工具和手段,直接考察正在发生的经济或社会现象。
  实地观察法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首选方法。
  实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调查者能够在实地直接感和客观对象,所获取的是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但实地观察法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文献调查法和民意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
  是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
  文献是指记录知识的信息资料,是调查资料的重要来源。
  对于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等,文献资料就可能成为首要的资料来源。
  文献调查法的目的作用,在于充分了解事物的背景与概貌,以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文献调查法往往是一种先行的调查方法。
  一般只能作为调查的先导,而不能作为调查结论的现实依据。
   民意测验是一种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调查方法,可以充分了解群众对某问题的态度和意见。
  民意测验一般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走访调查。
  调查者通过抽样法,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通过同他们面谈或电话联系等,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和意见。
  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与调查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
  其缺点是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一些拘束,不愿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来。
  民意测验选的对象越多,了解到的情况就越接近真实,民意测验挑选对象时应注意不要单调地选一种人,而应从年龄、职业、收入、政治面貌、种族、性别等不同的方面选出不同的人来,这样才能保证民意测验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二是书面调查。
  一般采取无记名方式,调查者提出一些题目或调查内容,通过卡片、信函和问卷等书面形式分发给一定数量的群众,由群众自愿填写,然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由于采取无记名方式,群众没有任何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来,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群众真实的心理和看法,对改进工作很有帮助,而且由于这种调查面广,增加了解调查的材料。
   3、访谈调查法和资料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是指调查者与被访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情况的方法。
  访谈调查法要求访谈者不仅要做法访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与被访谈者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情,熟练地掌握访谈中的提问、引导等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面谈。
   资料调查法。
  即通过收集有关现成的书面资料,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进行调查研究。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尤其对于不容易接触的东西或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获得一定的情况,资料调查法的缺点是收集到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有时会由于其记录者的水平问题,使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进行资料调查时,要认真核对资料,尽可能地掌握完整的资料。
   4、统计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
   统计调查法。
  是利用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分析而进行的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由于统计报表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可能通过报表分析出某项事物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势,如通过每月报表,可以分析出某个企业逐月产值完成情况,并能分析出比上年同期增减情况,还可预测出下一步的趋势。
  运用统计调查法,应注意几点:一是统计口径要统一,否则是不可比的;二是应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否则分析的依据难免有误;三是报表分析和实际实际调查相结合,不能就报表进行单纯分析,如对产值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报表中难以反映出来,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才能形成完整概念。
   实验调查法。
  是指经过特殊安排,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使一定的社会现象发生,以提示其产生原因或规律的方法。
  其特点是:控制某种条件,较准确地了解有关现象的变化,深刻地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尤其是取决于对实验因素的控制和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调查法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达到一定的理论目的,即检验一定的假设;二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实践目的,即对新的政策、措施或社会形态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5、综合归纳法和问卷调查法
   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调查研究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零碎繁杂的情况,如果把这些情况不加整理地全给领导端上来,就不能达到整体研究的目的,因此,必须对这些情况加以整理,整理的办法之的就是综合归纳法,所谓综合归纳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虑,通过考虑得到普遍性的、有规律的东西,形成多样性的统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并不是事物各个方面的各个部门的简单相加。
  综合归纳离不开分析研究。
   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同时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调查资料便于汇总整理和分析,资料较为可靠,能够用较小的人力物力消耗收到比较大的效果。
   6、回溯分析法和典型调查法
   回溯分析法一般用在对某项决策效果的调查研究中,即在某项决策面临失效的情况必须重新决策时,就需要对原有决策的产生背景及决策本身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过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纠正失误。
   回溯分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从原有决策的起点开始,一步一步按事物发展顺序来进行,通过对当时决策背景、决策实施的每一步的演示,找出问题的症结。
  二是从决策的结果开始,倒着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先摆出失误的后果,然后找出引起失误的原因,再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直到找出最终的原因。
  回溯分析必须以充分的事实说话,不能想当然搞假设推理。
   典型调查法,是指在定范围内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
  这是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虽然是选择部门对象进行调查,但这些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也能够达到认识事物总体的目的。
  典型调查必须注意对象的选择,如选择的对象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就很难得到对事物整体的正确认识。
  这就要求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详细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概况,认真加以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只有这样调查才能具有全面的代表意义。
   以上介绍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只是一般常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使用时,并不是单一运用的,而是互相交错运用的。
  因此,办公室人员应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如何提高调查研究水平
   刚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已谈了很多,大家也有很深的体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调研水平,这里,结合平时的感受,我用古人的几句诗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要强内功。
  我感到搞调查研究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就是“三懂”:首先要懂政策。
  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了马列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同志“ *** ”重要思想,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
  如果不懂政策,我们就会无的放矢,说不定政策早出台了,我们还在研究,这样的成果就成了“马后炮”。
  其次,要懂人。
  俗语说:人上一百,形形 *** 。
  这说明人的思想、心理、性情、性格,千差万别。
  搞调研工作,要学会懂人、学会了解被调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我们工作范围内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在调研中就会出现答非反问,难入正题现象。
  所以,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等方面都要涉猎一些。
  通过学习,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贯彻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
  第三,要懂写作。
  调查研究后,对于调研结果,需要用调研文章把它反映出来,这就要求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定作水平。
   第二,“不畏浮云遮眼望,自缘身在最高层”,要站得高。
  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工作符合实际、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不明,就是无效劳动,无事找事,无病 *** 。
  因此我们在调研之前,首先要对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心中有数,而不单为了完成任务写篇文章。
  站得高,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
  第一,重点要明。
  就是要明确调研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要注意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超前调查研究,把矛盾和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立意要高。
  立意对调研工作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在笔先”,即立意(主题)要在调研之前就应明确,操笔为文,连立意也不明确,那就很难下笔。
  明朝黄子肃在《诗法》中说:“意者,一身之主也”。
  立意制约着文章的内容、思想。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立意或立意不明确,形成的调研结果就会是现象的罗列、材料的堆砌。
  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抓住第一材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第三,炼意要深。
  也就是提炼主题,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我国古人认为发现“意”后,还要从大量的材料中下苦功夫求得其精,称之为“炼意”。
  炼意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金百炼则杂气而精光发”,“意”须百炼才能除掉杂质。
  拿现代语说,就是确立主题后,还要提炼主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符合事物规律的认识。
  立意是事实材料的客观性和作者的主观性相统一的产物。
  而炼意则是实现统一的手段,是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实现的。
  是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现象达到本质的认识。
  这就是马克思指的头脑加工。
  我国古人称为“胸有炉锤”,经过千锤百炼,才显现精意。
  我们在处理从调研中得来的材料时,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政策的高度、历史的高度、上级的高度、群众的高度、创新的高度来考虑和思考问题。
  站在这样五个高度,我们的调查研究就具有时代精神,就有高度,体现了某一时期党的路线、政策的内容,对工作就有一定的推动,借鉴作用。
   第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要沉下去。
  一个人要获得感性认识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
  一是亲历亲为,二是间接获取,作为基层干部来讲,亲历亲为更为重要。
  必须做到“三个深入”:第一,深入工作。
  我们的调研要为工作服务,必须深入到工作中去,要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坚决克服工作调研“两张皮”的问题,要及时对工作推进的反响、效果、典型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及时改进和完善。
  因此,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直接调查和蹲点调查相结合,不搞“花拳绣腿”,防止蜻蜓点水。
  第二,深入群众。
  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
  要多听群众对的看法,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过程;第三,深入实践。
  要通过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价值大小。
  搞调查研究,不能只能写篇文章就完事,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方案,要组织实验,要用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要带头践行所提出的思想观念,带头去宣传所提出的主张。
  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人,对理想有衷情,对事业有真情,对工作有热情,对创新有 *** ,对群众有感情。
  只有设身处地,深入现场,才能有更多的感性、理性、悟性和灵性,才能有更多的想法和办法。
   第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要钻进去。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会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还只是调查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成果,就像淘金一样找到了矿沙,但要找到金子,必须辛勤、淘漉。
  不同时期对调查研究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要求,这要求我们从大量复杂纷繁的现象、问题、事例中找准所需要的东西。
  一是追求真理。
  我们搞调研就要追求真相,找寻本质,不断地探索发现真理,不随人俯仰,不任人方圆,不唯上,不唯书,这是古往今来许多知识分子的宝贵品质。
  要保持客观的、冷静的头脑,不被世俗流行的观点和自己的先天之见所蔽,不能只收集那些有利于现有成见的东西,而对改变现有成见的东西视而不见。
  第二,崇尚科学。
  就是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处理我们的研究课题。
  调查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方法。
  传统方法如召开调研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是多年来我们坚持的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应当继承和完善。
  同时也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既要注意典型调查,也要注意利用统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既要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定性的分析,也要适当采用数学模式等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
  要努力从定性和定量、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等方面的结合上得出对调研对象的科学认识。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提高调研效率,并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第三,辩证选材。
  材料对调研具有佐证和深化作用。
  要围绕主题选材,材料是主题的体现,主题是选材的依据。
  不管材料多么生动,如果与主题无关,就应舍弃,决不可因偏爱而损害了主题。
  选材要真实,材料真实,合乎实际,合乎情理,合乎科学道理,才可信,才能有说服力。
  选材要有代表性,“以一当十”,越精越好。
  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对材料开掘要深,轰轰烈烈的大事,其意义容易识别,但小事也往往有深远的含义。
  要用心开掘,由表及里,由小见大,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性,反映工作的本质。
  选材要有时代气息,有时代感的材料,才能与现实相吻合,才能与时代的脚步合拍,才能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共鸣。
  选材要新颖,陈旧的材料,已经失出了它的生命力,不会对组织工作起作用。
  材料新颖,才能使读者如独辟蹊径,耳目一新。
   第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要静下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浮躁心态,就是急功近利,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
  不愿用硬功、不愿下死劲,这对调研百无一利。
  要搞好调研必须静得下,沉得住气。
  首先强化责任心。
  责任心决定着工作的动力。
  心中要时刻想到要把调研工作与推动工作创新结合起来,而不是为写文章而调研,为任务而调研。
  其次强化奉献精神。
  搞调查、写文章是吃苦的事,辛苦的事。
  有时候很辛苦,很累,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稿,常常是头昏、眼花、手酸、肩痛,嘴里苦,没有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且搞不好的。
  三是强化求精意识。
  文章不怕改,观点不怕炼。
  越改越精,越炼越新。
  因此,古人有“面壁十年图破壁”、“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我们写调研文稿也要有这种精神,许多同志有思想火花,有研究能力,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勤于思考,提出好的建议,多出一些好的调研成果。
  从事调研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大有益处,实际上也培养了不少人才。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去。”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8.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想领导之虑,谋领导之所思,办领导之所需,在适需对路上做文章,不断提高调研工作质效,提升服务工作水平。那么,,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1.拓展思维,精心选题围绕领导需要选准调研题目是关键问题,它是通过调研为领导服好务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关注和把握公司的全局工作发展动态,需要我们平时就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研究工作上,牢牢把握各项重点工作进展的脉络和趋势,于细微处挖掘大题材、琐碎中找出新思路、平淡处提炼新观点,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准调研题目方面我们主要抓“五点”,即:履行职能中的“朦胧点”、重点工作中的“薄弱点”、基层工作中的“闪光点”、干群关系中的“敏感点”和领导者眼中的“关注点”。2.广调细查,精研深析调查研究贵在调查,重在研究,只有亲自调查,深入研究,才能把情况搞准,把问题摸透,把对策想好。一是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克服盲目性。对调研的目的、意义、所针对的问题了然于胸;对调查地点的选取、访谈人员的选定、座谈会的参加范围提前设计;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以及素材的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事先拿出调研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克服片面性。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调查,既通过汇报了解情况,又深入到一线获得感性认识。调研不是对现成材料所进行的文字整理加工过程,不能靠材料堆材料。单纯靠听汇报、要材料进行调查研究,很容易被材料框住,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路,最终调研就容易成为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东西。沉得越深,工作越实,获得的资料才会越丰富。在思想上不断有闪光点,使问题找得更准,对策和建议提得更好,调研成果的质量更高。所以我们必须贴近基层,走进基层,真正蹲下来、沉下去,尽可能多地进行调查,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三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克服表面性。研究是调查的升华,调研人员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把问题分析得透一些,再透一些,建议想得深一些,再深一些,启示想得远一些,再远一些。要抓住倾向性、症结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原因中查找症结,从实践中发现解决的办法,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决策落实的对策和建议;紧扣典型性经验进行深刻剖析,从做法中发掘内涵,从事实中找出规律,从经验中提炼出启示,提出推广经验、发挥典型指导作用的思路和措施。 “责任追究上移、工作重心下移”;“沟通无界限、管理无时空、工作无小事、尽责无借口、学习无止境”等等。3.凝练思想,精雕细刻语言为思想服务,思想靠语言表达,调研既是思想认识反复提纯的过程,也是语言反复提炼的过程。领导事务繁忙,每天需要阅示诸多材料,调研文章如果思想性不足,参谋价值不大,可读性不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引起领导的关注,其调研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调研必须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思想性、在对策建议上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性。一是要突出思想性。调研成果要富有真知灼见,缺乏真知灼见的调研成果不能轻意出手。经验和启示要富有典型性,能够供推广和借鉴;问题及对策要有针对性,能解决问题。调研如果简单地罗列问题或经验,停留在表面上的空洞的文字表述,所提的建议和启示仍是别人脑中的东西和别人文中的东西,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二是突出可操作性。调研提出的对策不能是苍白的文字表述,启示也必须对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价值。要深入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或对别人已想到解决思路的,赋予巧妙的解决途径。以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出好主意、当好参谋,使更多的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的决策视野。三是突出语言艺术性。文章只有吸引住领导的目光,才会使领导去探究文中的观点和思想,也才可能采纳为决策依据。因此,调研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有一定的风格。题目要力求传神,既能挈领全篇,又能揭示主旨;标题要力求新颖,运用神来之笔;内容要力求精确,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做到客观全面,真实有效;语言要力求有感染力、震撼力和穿透力,给人以较强的艺术感。调研报告要避免搞成“个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有”。如果说的都是文件上的语、别人讲过的话,没观点、没思想、没见解,这样的调研报告既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批示,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调查研究工作中的误区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中有这么一段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时时有矛盾,处处有问题,倘若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寻觅精神和“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实践,就体验不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的惊喜发现。须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前提是得踏破铁鞋。调查研究,最欣喜也最无奈的感觉恐怕莫过于此。那么,在调查研究工作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很容易走进误区: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现象无本质调查研究的宗旨是为了搞清事实真相,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可以说是为了把握事物现状,预测发展趋势。领导要运筹帷腿,把握全局,正确决策,不能处处都到、事事躬亲,必须借助调研信息研究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信息掌握的“准”与“不准”,往往就看我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否从客观实际出发。而在为领导提供信息、决策,做好智力服务的实践中,有说服力、有见地、有策略的调查报告屈指可数,往往都是只拈皮毛,浮于表面;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将调研视为调查。调研人员也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因而也就不能如实地、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是零散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入本质地分析形势和解决问题,导致在决策中出现了片面性和主观主义。如果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只停留在听听汇报,了解形势,掌握数据,不积极主动深入实际,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症结,就不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捷径和措施。因此调查研究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大胆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坚持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从事物的表象中分析问题、探求对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大海捞针:毫无针对性在实施调查研究前,我们必须根据领导的意图和研究的课题,确定重点和难点、任务和时间要求,制定周密可行的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从而保证调查研究的质量,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简单化倾向。如果我们不摒弃“闭门造车,电话调查,听取汇报”来获取信息资料的“官僚主义”作风,唯上不唯实,报喜不报忧,就无法正确决策,促进工作。当前,围绕设备安全、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技术研究、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人力资源、文化等方面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我们必须在立意高、剖析深、理念新上做文章,针对重点、难点、热点、焦点、敏感点问题开展攻关,同时进行战略、专题、对策研究,分析形势,把握动态,谋划思路,为领导决策提供预案,当好参谋。“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跤龙”。调查研究只有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抓住热点,攻克难点,挖掘特点,反映敏感点,才能给领导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反之,走马观花、浮于表面,调查无头绪,研究无目的,是不会出任何结果的。3.雨中送伞:没有时效性调查研究作为决策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这样领导才会果断而及时地对某项工作做出决策。如果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调查研究拖延时间过久,延误领导决策,必然会导致不该有的矛盾、后果产生,领导的事后决策也必然会失去意义作用,那么调查研究实际上就是徒劳的、无效的。例如,基层单位群众上访事件,有的甚至扩大事态,影响了全局工作。这就是调查研究“滞后”的具体表现。事前如能了解群众的心理愿望,摸清群众的思想动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就必然会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果调研人员超前系统思考问题,并且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达到既务实,又高效,及时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动态,为领导提供所需的信息,其结果往往会大相庭径。调研人员决不能“雨中送伞”,要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4.事后诸葛:缺乏预见性调查研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论搞什么样的调查研究都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为了论证自己和某个领导的观点,凭主观意志和想当然去搜集、选择有关材料,更不能为了迎合某个领导的口味,或者是适应某种政治气候,在调查中见机行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用各种虚假的材料去干扰领导的决策,这样必然会酿成不良后果。要想搞好决策研究,必须调查事物存在的历史背景、发展沿革,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出实招,务实效。比如,我们在探索新的管控模式或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论证,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建议缺乏预见性、先见性,在实施过程中也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当然,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得到有价值的调研结果。只要我们把握在选题上的针对性、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对策建议的可行性,领导的决策就一定会从中受到启示,洞开思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作用,指导于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