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介绍

2024-05-14

1. 唐太宗李世民的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是摄于1993年的古装历史剧,该剧由李朝永执导,林俊贤、傅艺伟、玉尚、周绍栋等人主演。该剧主要讲述大唐开国史的历史,交代了杨广助隋文帝灭陈,李渊与高颍杀了杨广心仪的女人、陈叔宝的爱妃张丽华,从而与杨广结下仇怨,一代英主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和感情经历。1该剧于1994年8月1日于陕西卫视首播。

唐太宗李世民的介绍

2.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扩展资料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参考资料:李世民(唐太宗)-百度百科

3.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

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聪明英武,胸怀大志。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是为唐太宗。他是我国封建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他开始,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治国原则,而且能够“礼贤下士”。                   补充:贞观元年十二月(公元627年),李世民对朝臣说:“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永生。后来,李世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再加上儿子不争气,李承乾被除,这对李世民是一个打击。在各种压力下,李世民甚至改变了人生的观念。英明的李世民还是听了神棍的话,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王宣泽在前往天竺的途中,遭到当地国王阿罗申娜的迫害,大部分成员被杀。
逃走后,王玄策护符收缴了数千名吐蕃、尼泊尔骑兵,横扫天竺北国,并俘获了阿罗申娜等战犯。回到长安后,王玄策把俘虏交给李世民。然而,李世民似乎对敌人的领袖兴趣不大,但他对另一个俘虏,即纳川和尚很感兴趣。他会制造一些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这却无意迎合唐太宗的心理。唐太宗认为中国道教的灵丹妙药没有效果,所以他很幸运地认为和尚的可能有效。当时,李世民别无选择,只好病急乱投医。他的判断力下降。自然是,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李世民从未想过长寿药已经成为一种危及生命的药物。他一吃药就觉得不舒服。他的病情不仅没有痊愈,而且更严重。两个月内,李世民死于“暴疾”,享年52_。                                            来源:《阅读与作文》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

4.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经历
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
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世民

5.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

亲,你好!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1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1]—649年7月10日)[2],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3]。出身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为唐高祖李渊与嫡妻窦氏(追封太穆皇后)所生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4]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5],后劝说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入主关中建立唐朝,受封秦王[6],先后亲自率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奠定基础。[7]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及其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被立为太子。同年9月4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在位期间年号“贞观”。即位后李世民以隋亡为鉴虚怀纳谏、注重吏治,使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贞观之治”。【摘要】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提问】
亲,你好!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1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1]—649年7月10日)[2],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3]。出身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为唐高祖李渊与嫡妻窦氏(追封太穆皇后)所生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4]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5],后劝说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入主关中建立唐朝,受封秦王[6],先后亲自率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奠定基础。[7]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及其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被立为太子。同年9月4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在位期间年号“贞观”。即位后李世民以隋亡为鉴虚怀纳谏、注重吏治,使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贞观之治”。【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

6. 李世民的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1【一说599年1月23日2】-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3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4  (概述内图片来源5)

7.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名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杀太子李建成后,逼高祖禅位给他。在位23年,患痢疾而死,终年51岁,葬于昭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50里的九宗山)。 李世民,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9年),为唐高祖李渊次子,李渊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济世安民的人物,于是便给他取名为世民。隋炀帝在位期间横征暴敛,荒淫无度,各地反隋斗争此起彼伏。公元617年,李世民见时机成熟,便和刘文静等人策动李渊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面对群雄割据的局面,李世民领兵南征北战,先后消灭了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是唐朝的实际开创者。 李世民非但功冠天下,而且网罗了一大批人才,武有尉迟敬德,秦叔宝,徐世积,李靖 等名将,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这使他能和太子李建成展开争夺皇位的激烈斗争。李建成具有太子的合法身份,得到一大批皇亲国戚的支持。他长期留守关中,在京城长安有着坚实的基础,连宫廷的禁卫军也在他控制之下。高祖中意于他,高祖宠妃张婕妤和尹德妃也与他关系密切。他利用这些优势,屡次想除掉李世民,以便顺利地继承帝位。有一天晚上,他请李世民到府中饮酒,在酒中下了毒药。李世民不防,端杯饮下,忽觉肚腹绞痛。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正好在场,将他背回西宫。他一阵呕吐,吐出许多血,这才知是李建成下的毒。他连忙请医服药,总算慢慢地恢复了过来。 史称“贞观之治”。 但是,李世民晚年,生活又趋于奢侈,他大兴土木,加重赋役,连年对外用兵,曾三次亲征高丽都归于失败,向东发展势力的愿望没能实现。 公元649年3月,李世民得了痢疾,医治无效,命太子到金液门代理国事。5月病危,召太子,妃嫔进卧室,又召长孙无忌,褚遂良入内接受顾命,并命令褚遂良起草了遗诏。不久,一代英主李世民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含风殿。

李世民简介?

8. 李世民简介谁有? ?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他门客的建议下,先发制人,于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政变,兄弟喋血,一举消灭了建成、元吉的势力,成为王朝的唯一继承人。是年八月初九,他强迫他父亲李渊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自此开始了他二十三年的统治。李世民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外开疆拓土,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患得了痢疾,医治无效,于次年五月病死于终南山别墅“含风殿”。他死后被葬在今天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是为“昭陵”。他的谥号为“文皇帝”。扩展资料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参考资料来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