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赏析

2024-05-14

1. 《道德经》第七章赏析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这让人联想起佛教的理论无常,就是说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永远都不变,永远的存在,所以这里用的是长久两个形容词,而不是永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自私地只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把自己的利益和安危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们不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学习天道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利益安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的道理吗?
  
 【赏析】
  
 1.天长地久与长生不老。我们后人神化道教的时候,我们觉得长生不老就是长生不死,其实这是我们误解了道家。老子用的形容词是长久,而不是永久。看来道家思想的意识里面已经知道万事万物都不是永久不变,永远存在的,只是经过修炼,可以比别的事物要长久一些存在,所以用的是长生不老,即使是天地也用的是天长地久,而不是永久。在佛家的《心经》里面,讲到不生不灭的理论。其实我们联系《道德经》六七章共同来看,第七章讲“天地不自生”,第六章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合起来看就是道的不生不灭。这点似乎与佛家的不生不灭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金刚经》也认为“英雄所见略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区别。
  
 2.正确认识道家到天人合一理论。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相当于文学里面的象征、比喻、托物言志。道家的圣人往往把自然之道比拟运用到社会之道之中,老子认为天地不自私,圣人也应该不自私,即是“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后面好几章与这个理论也进行照应,比如第81章有“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化用这一句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政治家的远大理想和辩证思想,可以说在《道德经》中处处可见,我们读者理解的时候,也应该辩证地进行理解运用。
  
 3.在老子的理论之中,公与私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对立矛盾的统一。圣人大公无私,圣人之私即是为公,北宋大家张载《横渠语录》的名言能很好地诠释这个意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圣人之心,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第七章赏析

2. 《道德经》第一章赏析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理念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描绘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现版本因避讳改为“常”。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大道”的具体形态、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一说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玄妙的事物就像这样螺旋式的发展形象。
  
 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的全部);“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赏析】
  
 1.大道布满虚空,恒久存在。我们已经认识的道和可以说出来的道就只像一个圆,圆以内的道我们可以认识一些,了解一些,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一些,但却不是所有道的本身,不是恒久的大道。圆以外的道依旧存在,但是我们却暂时无法了解他,认识他,甚至我们对他一无所知。圆的内外合起来才是永恒的大道。
  
 2.万事万物的大道在我们认识他之前都没有名称,也无法被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就是“无名天地之始”的状态。一部分的大道被我们所认识所命名所运用,为我们的天地万物服务,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的道理和状态。 
  
 3.对于这些大道,我们以有欲之心和无欲之心认识他们,运用他所得到的收获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无欲有欲,大道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人那里,在不同的地方,道被命名为不同名字,这就叫做“同出而异名”。人们对道的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是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这些道又是对立统一的,有的甚至是正言若反的,有的又是有与无相互转化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道理,我们认识了道“玄之又玄”的特征,我们就找到了认识大道的门径,就如《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我们认识世界大道的过程,就是把我们所认识的圆的半径不断扩大的过程,有时候为了认识的更加深入,还要把这个圆的半径又再缩小,在这种不断的扩大与缩小中,加深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程度。
  
 4.在这里,我们还要领会老子给我们说的言外之意,一方面我们要相信大道是可以逐步认识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大道是无穷无尽,永远认识不完,我们要在大道面前谦虚谨慎,不可妄自尊大。虽然我们找到了一定的方法和门路,也仅仅是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道德经》的第一章乃至整个的81章,都仅仅是认识大道的一个门路和方法而已,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不要妄自尊大地认为:学习了《道德经》81章,就掌握了整个大道。有名万物之母,学习了《道德经》这个母亲,究竟能够生出多少儿子,悟出多少道理,还要看阅读者的努力和悟性。

3. 道德经第八章注解


道德经第八章注解

4.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道德经》作者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老子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相传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篇。春秋末期已有老子其人。周朝衰落之际,老子辞官离去,经函谷关时,县令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五千余言,即传诵千古的《道德经》。

5.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

6.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

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7.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善于选择地方居住处所,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恶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

8.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赏析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④天下常以无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1.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为学日益:为学,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识。此处的“学”当指政教礼乐。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见智巧。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的途径,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此处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损,指情欲文饰日渐泯损。
  
 2.我认为第一二句还可以这样理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把它看作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就可以这样翻译:做学问和修行道德,都需要每天坚持,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增益其所不能,另一方面,对照自己的不足减损缺点。
  
 3.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另一种说法是:要严格分清哪些当为,哪些不当为。
  
 4.取:治理、摄化、安定之意。
  
 5.无事:即无扰攘之事、无强为之事。
  
 6.有事: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凭意气用事。
  
 【译文】
  
 做学问和修行道德,都需要每天坚持,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增益其所不能,另一方面,对照自己的不足减损缺点。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赏析】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两句话用《四十二章经》中的名言来诠释比较好理解。佛言:博文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译文】释迦牟尼佛说:只是广博地闻听佛法,产生爱佛法之心,这并不能真正修得佛道;只有一心一意奉行佛法,你自然就会得修佛道的极大成就。它的意思是道要修,要行,落实在行动上,而不仅仅是落实在口头和心里的喜欢。
  
 (二)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句才是辩证的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前看到理解老子的书,常常是把它单纯地概括为无为,恰恰忽略了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这两者之间是一体的两面,矛盾对立统一的,缺一不可,也不能够偏废。有些表面上的无为,恰恰是经历了无数的无不为奠定的坚实基础。小到做学问和修养身心,大到治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都需要无为而无不为的有机结合。做学问,犹如吃饭,吃的过程是有为,消化的过程是无为,两者都不能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