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目标分别反应哪些审计程序

2024-04-29

1. 审计目标分别反应哪些审计程序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我国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总目标,首先要确认管理当局认定,从而确定审计具体目标。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实现审计的具体目标,从而实现审计的总目标。

如: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
(1)认定:存在;审计目标:真实性;审计程序:A 向客户函证 B 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
(2)认定:权利;审计目标:所有权;审计程序:A 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B 以应收账款明细账为起点,检查销售合同,确定是否已贴现、出售或质押;
(3)认定:完整性;审计目标:完整性;审计程序:A 选取发运凭证,追查至发票和银行日记账、应收账款明细账;B 选取发票,追查至发运凭证、银行日记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
(4)认定:计价;审计目标:估价;审计程序:A 检查期后已收回应收账款情况;B 分析应收账款账龄,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是否适当。

审计目标分别反应哪些审计程序

2. 审计目标,审计认定,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

3. 审计目标,审计认定,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介绍。

审计目标,审计认定,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4. 解释具体审计目标与一般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

审计人员对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实际上就是要对管理当局的各项认定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合法、真实和公允。所以具体审计目标是根据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而制定的。 (1)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真实。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存在和发生的认定制定的。 (2)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完整。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完整性的认定制定的。 (3)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所有。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认定制定的。 (4)确认报表上所列示金额的计价是否正确。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 (5)确认接近资产负债日的交易是否都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 (6)确认会计报表中的相关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 (7)确认会计报表中是否恰当地反映了各会计账项的余额,并且符合相应的披露要求。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表达和披露的认定制定的。 (8)确认会计报表中各会计账项记录的分类和列示是否恰当。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表达和披露的认定制定的。

5. 审计目标和审计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您好,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区别具体如下:


审计目的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任何类别审计的共同目的;而审计目标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审计具体目标又是审计目标的具体化。审计目的是审计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审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所形成的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有委托、受托经济责任,还有委托、受托社会责任和委托、受托公共责任等多种责任形式,因此,审计的起源应概括为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摘要】
审计目标和审计目的的区别与联系【提问】
您好,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区别具体如下:


审计目的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任何类别审计的共同目的;而审计目标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审计具体目标又是审计目标的具体化。审计目的是审计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审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所形成的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有委托、受托经济责任,还有委托、受托社会责任和委托、受托公共责任等多种责任形式,因此,审计的起源应概括为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回答】
阐述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涵义,并论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问】
您好,一、审计的总目标:
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二、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
总体审计目标:是指实施审计要实现的最终目的。
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细化,是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所确定的审计目的。
三、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
(一)、交易和事项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目标: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目标: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目标: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目标: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目标: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二)、期末账户余额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目标: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目标: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目标: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目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列报和披露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目标:确认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交易和事项均包括在了财务报表中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目标:确认应当披露的事项均包括在了财务报表中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的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目标: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回答】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报告3000字,【提问】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业分析【提问】

审计目标和审计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6. 审计程序的目标可以划分为

审计程序按目的分可以划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完整与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实质性测试(substantive testing),是指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为取得直接证据而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以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
制测试执行的两个条件:预期控制运行是有效的,实质性测试不足以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需要进行控制测试。

7. 审计标准审计主题和审计目标的联系

审计目标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也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也是决定审计的主题内容【摘要】
审计标准审计主题和审计目标的联系【提问】
审计目标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也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也是决定审计的主题内容【回答】
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判断和评价被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得出审计意见的依据。【回答】

审计标准审计主题和审计目标的联系

8. 审计目标的具体审计目标

 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例如,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再如,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例如,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1.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2.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例如,将他人寄售商品记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的目标;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3.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例如,如果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正确只是为列报正确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财务报表还可能因被审计单位误解有关列报的规定或舞弊等而产生错报。另外,还可能因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一些专门的披露要求而导致财务报表错报。因此,即使注册会计师审计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实现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具体审计目标,也不意味着获取了足以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相关事项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正确性实施审计。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例如,复核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是否记载了固定资产抵押等事项,询问管理层固定资产是否被抵押,即是对列报的权利认定的运用。如果抵押固定资产则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列报,说明其权利受到限制。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例如,检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以验证其在财务报表中是否得到充分披露,即是对列报的完整性认定的运用。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例如,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是否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流动负债,即是对列报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运用。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例如,检查财务报表附注是否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作了恰当说明,即是对列报的准确性和计价认定的运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