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的《史记》简介

2024-05-17

1. 夏本纪的《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夏本纪的《史记》简介

2. 《史记》2——夏本纪

前言:这一篇文章是我对夏朝所有君王的总结。
  
 夏朝的君王有:
  
 1、 禹 
  
 2、 启 (禹的儿子)
  
 3、 太康 (启的儿子)
  
 4、 中康 (启的儿子,太康的弟弟)
  
 5、 相 (中康的儿子)
  
 6、 少康 (相的儿子)
  
 7、 予 (少康的儿子)
  
 8、 槐 (予的儿子)
  
 9、 芒 (槐的儿子)
  
 10、 泄 (芒的儿子)
  
 11、 不降 (泄的儿子)
  
 12、 扃 (jiong, 不降弟弟 )
  
 13、 厪 (jin,扃儿子)
  
 14、 孔甲 ( 不降的儿子 )
  
 15、 皋 (孔甲的儿子)
  
 16、 发 (皋的儿子)
  
 我读本篇文章的时候,一个一个的数下来,终于知道了夏朝有什么17位君主,其中详细记载的君主有: 禹、启 ,这两个位是夏朝的前两位君主,是 贤明之君 。
  
 另外有 孔甲、桀 两位君主,夏朝自孔甲开始便有很多诸侯叛乱了,到了夏桀,不得民心,终于成了 亡国之君 。

3. 《史记·夏本纪》问几个问题

1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集解尚书“傅”字作“敷”。马融曰:“敷,分也。”○索隐尚书作“敷土随山刊木”。今案:大戴礼作“傅土”,故此纪依之。傅即付也,谓付功属役之事。若尚书作“敷”,敷,分也,谓令人分布理九州之土地也。表木,谓刊木立为表记,与孔注书意异。定高山大川。◇集解马融曰:“定其差秩祀礼所视也”。骃案:尚书大传曰“高山大川,五岳、四渎之属”。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集解马融曰:“祭祀丰絜。”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集解包氏曰:“方里为井,井间有沟,沟广深四尺。十里为成,成间有淢,淢广深八尺。”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集解徐广曰:“他书或作‘蕝’。”骃案:孟康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如淳曰“橇音‘茅蕝’之‘蕝’。谓以板置泥上以通行路也”。正义按:橇形如船而短小,两头微起,人曲一脚,泥上擿进,用拾泥上之物。今杭州、温州海边有之也。山行乘暐。◇集解徐广曰:“暐,一作‘桥’,音丘遥反。”骃案:如淳曰“暐车,谓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又音纪录反。正义按:上山,前齿短,後齿长;下山,前齿长,後齿短也。暐音与是同也。左准绳,右规矩,◇集解王肃曰:“左右言常用也。”○索隐左所运用堪为人之准绳,右所举动必应规矩也。载四时,◇集解王肃曰:“所以行不违四时之宜也。”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斋
2认同  你弟二个问题问的不清楚。

《史记·夏本纪》问几个问题

4. 《史记》之【夏本纪第二】阅读摘记

原文1: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译文1: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他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他左手拿着水准和绳墨,右边带着划定图式的圆规和矩尺,四时都带着,用以开发九州,打通九州道路,修筑九州湖泽堤坝,测量九州山脉。命令益发放稻种给百姓,种在低洼而潮湿的地方。命令后稷发放给百姓很难得的食物。缺少食物的地方,就调动有余粮的地方来补其不足,以使各诸侯都均衡。禹又巡察各地所特有的物产以提供贡物,又视察各山川比较便利的通道。
  
  原文2: 於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脩,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祇台德先,不距联行。”
  
  译文2: 于是九州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处都可以居住,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坝,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和姓氏,并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我天子的各种措施。”
  
  苏缘曰: 禹帝与益、后稷、诸侯百姓,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自此,贡品、赋税得以汇集京城。禹之志、行,足以为吾辈勤勉习之。自天宇俯视,宅地、山川,犹如舆图,然,眇眇尘埃之躯体,肉眼不得见,却可穿山,可入湖泽,可游碧空。人之伟壮,禹治水,亦足可见之,为时不过一旬又三岁,荒途皆通九道;微泽齐汇九泽。祖先之表,觅求之精,为吾辈创科技高标之魂。
  
  简友们: 苏缘练习文言文写作已经第七篇,经验尚不足,如有古文写作经验丰富或者感兴趣的,可就“ 苏缘曰 ”,欢迎在此留下 修改 的美言、美句,互相借鉴,切磋中成就彼此,让文言文习作的羽翼更加丰满,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5. 每日读史——《史记》夏本纪

        今日所读《夏本纪》,从小便听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时至今日方知禹帝如何开九州,通九道,陂九山。这个过程困惑而漫长,终于读完却除了一句大禹治水,艰辛不易外,始终木讷不知作何讲,因地制宜也好,事必躬亲也罢,大禹为帝王,没有更多的政治手段,有的不过是思日孳孳即我只想整天努力不懈的办事儿罢了,直至读到“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才渐渐知晓,禹帝的治世道理。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甚财富,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这段话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脑中不断构想九州归一,以服万民的盛大气象。禹在教化诸侯的时候说,恭敬祥和,要把道德摆在首位,不要违背我所推行的政令。这句表面平实的话,背里是大禹治水多年所得的实力与底气,  甚至可以说大禹说出这句话,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九州之内政令教化已经统一,四方边远地区也可以安居。九条山脉都开出了道路,九条河流的水源都已经疏通,九篇大泽也各自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进贡的道路更是都畅通无阻。六府的各种物资也都得到了开发, 各个区域的土地赋税标准我也都已经划定好。这个意思不就是所有的后顾之忧我都已经解决了,你们只需要在我的治理下安心生活好好赋税吧。总是感觉这个举动和最初的奴隶主制国家的建立,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没有零散的部落联盟战乱纷争, 是真真正正的万民向着一个方向朝拜。而至于禹帝的德行,修行自身启用贤臣 则是另一番帝王之姿了。
  
          而读到禹帝之子启讨伐有扈氏所作《甘誓》,又觉得信仰的力量如此可爱,“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启不说是你有扈氏不听话,不顺服,我要灭了你,而是说有扈氏轻慢了五行的运行秩序,废弃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天因此要断了你的国运,现在的我只是来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那个时候都讲究顺应天时,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又怎么会不成功?而至于启所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则有黄帝大战蚩尤时的风范。不愧是先祖与世孙,果然一脉相承啊!
  
          而至于夏朝由盛转衰,夏桀暴虐最终亡国背后所隐藏的道理已经是老生常谈,不提也罢。
  
 
  
  
        

每日读史——《史记》夏本纪

6. 史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的内容简介

《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zhuān xū,专须)、帝喾(kù,酷)、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虽为传说,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来看,有些记载亦属言之有征,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

《夏本纪》出自《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作者是司马迁。本片主要记述了夏朝的历史。夏代年代久远,一部分的历史资料已非真实,《夏本纪》中记载的内容是现代人研究夏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7. 读史‖《史记●夏本纪》之禹

禹是颛顼的孙子,黄帝的玄孙,名文命。与帝尧是平辈,是舜帝的长辈。
  
 禹勤劳克己,言而有信,遵守道德,和蔼可亲,其言行举止可作为纲纪标准来规范大家。
  
 终是自身先优秀,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才可能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而禹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就是治理水患。禹治理水患13年,最令人颂扬的当属“三过家门而不入”。
  
 很早以前,我忘记听谁讲过这么一个观点,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装的,因为这是违背人性的。舜以孝闻天下,帝尧有仁,和睦家族,推及乡里,而后治理国家。世间至亲不过父母妻儿,都走到家门口了,都不进去看一眼,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吗?这话听着有道理,我私心认为,禹不是不想进去,而是害怕。
  
 禹的父亲是鲧。帝尧在位时认命鲧治理水患,九年而水患不除。舜帝继位后因鲧治理水患无功把他流放羽山,认命禹接替父亲的任务。
  
 所以禹当时的处境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说是为国效力,拯救百姓于洪水肆虐的困境,也是为父赎罪。如果他做不好,不仅不能帮父亲洗清耻辱,自己的性命也可能不保,甚至还会连累自己的孩子。所以他要做给舜看,我为了治理水患,我忍住失去父亲的悲痛,忍住对妻子儿女的想念,一心为国一心为民,我不敢有任何的私心。
  
  
 传闻鲧治理水患采用的办法是“堵”,结果越堵洪水肆虐越严重,房屋被毁,农田淹没,民不聊生。禹通过实地考察,采取了和父亲相反的办法“疏”,疏通河道,开山凿渠,引流入海,经过十三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治理水患。
  
 鲧和禹都是治理水患,采用办法却截然相反,为什么呢?
  
 俗语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修堤筑坝是阻挡洪水的正向思维。鲧就是这样做的。但这样做有一个弊端,如果洪水过大过猛,堤坝就有被冲毁的危险。所以鲧兜兜转转9年也没能堵住洪水。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禹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只有疏通河道引流入海才能彻底根治水患。
  
 成功只有一个,成功的方法却有很多。一直向前,看似努力,也有可能是在做无用功。当付出了许多却依然没有效果,就应该停下来好好的想一想,目前的方法是否正确?
  
 禹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各地的风土物资,于是划定九州,根据土壤特质,规定田地、赋税等级,根据所处地区,规定上交贡品,规划诸侯朝觐天子路线,把尧、舜的美德遍传四方。
  
 所以,当禹治水成功后,在朝堂上他与皋陶谈论怎样才能治理好天下时,皋陶说了一堆修身养性的美谈,而禹只说他治水的事情。
  
 所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的迈出一步。执行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禹以“功”得天下。
  
 禹巡守至会稽,在那里考核诸侯功绩的时候去世,所以,会稽又被称为“会计”,就是考核的意思。

读史‖《史记●夏本纪》之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