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会引起外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求解释。

2024-05-14

1. 国际收支: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会引起外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求解释。

汇率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即出口小于进口,出口需求的是本币,进口需求的是外币,进口大于出口,引起外币的需求增加,相对地对本国货币需求减少,使本国货币贬值,即本币汇率下降。相应外国货币汇率上升。拓展资料: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对外经济往来、对外债权债务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货币收支。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次的含义。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是一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缩影,也是一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升降的反映。国际收支状况通常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反映,它是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项目及金融的统计表,这一统计表是各国全面掌握该国对外经济往来状况的基本资料,是该国政府制定对外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亦是国际营销者制定营销决策必须考虑的经济环境。账户结构有哪些?经常账户:经常账户概括了一国与其外国贸易伙伴之间由当期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和销售所带来的交易。如果美国存在经常账户盈余(正的数字),这意味着,与向外国人购买的进口商品相比,美国居民向外国人销售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美国居民拥有了可向外国人贷出的资金。通常,美国的经常账户存在负的余额,或者说处于赤字状态。美国2009年的经常账户赤字是3784亿美元。当存在经常账户赤字时,美国必须借入这一差额以支付购自国外的商品和服务。总而言之,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必须由国际借贷或官方储备交易的变动来平衡。决策者一直担忧美国在1980s、1990s和2000s的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导致了美国严重依赖于来自国外的储蓄以融通国内的消费、投资和联邦预算赤字。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自2000s年代中期以来不断提高的对来自外国中央银行而不是私人投资者的资金的依赖。美国2000s年代的经常账户赤字的一大原因可能是全球“储蓄过剩”。储蓄过剩在一定程度上是诸如新加坡之类的国家高储蓄率的结果,这些国家存在不断老龄化的人口,从而提高了其为退休而准备的储蓄。此外,全球储蓄水平提高了,因为自1990s年代后期开始,诸如中国、韩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之类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东欧国家随着其收入水平开始上升也提高了储蓄。由于高的储蓄率和相对有限的投资机会,资金从这些国家流入美国,抬高了美元的价值。高的美元币值减少了美国的出口,增加了进口,导致了经常帐户赤字。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度量了现有的金融或实物资产在国家间的交易。当一国的某个人向外国投资者出售了一项资产(例如,摩天大楼、债券或股票份额)时,该交易被作为一项资本流入记入国际收支账户,因为资金流入该国以购买资产。当一国的某个人从国外购买了一项资产时,该交易被作为资本流出记入国际收支账户,因为资金从该国流出以购买资产。例如,当一位富有的中国企业家在纽约的川普大楼(Trump Tower)购买了一套复式公寓时,这笔交易被记录为中国的资本流出和美国的资本流入。金融账户余额等于资本流入量减去资本流出量,再加上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交易的净值,资本账户主要由债务减免和当移民进入美国时的金融资产转移所构成。[1]如果与向外国人购买的资产相比,美国居民向外国人出售了更多的资产,金融账户就是盈余的。如果与向外国人出售的资产相比,美国居民向外国人购买了更多的资产,金融账户就是赤字的。美国在2009年的资本流入是3565亿美元,资本流出是1405亿美元,再加上1亿美元的净资本账户交易,其净的金融账户余额(由外国人持有的美国资产的增加)是2159亿美元。官方结算账户:并非国家间所有的资本流动都代表了家庭和企业的交易。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资产持有量的变化为私人资本流动提供了补充。官方储备资产(official reserve assets)是中央银行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以结算国际收支和执行国际货币政策的资产。历史上,黄金是主要的官方储备资产。现在的官方储备主要是美国和其它工业化国家的政府证券、在外国银行的存款以及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我们在本章后面会讨论的一家国际机构)创造的被称为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的特殊资产。官方结算等于一国的官方储备资产的净增加(本国持有量减去外国持有量)。

国际收支: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会引起外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求解释。

2. 国际收支顺差为什么扩张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顺差会出现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储备货币汇率下跌时,外汇储备会遭受损失;一国的外汇储备增加,本币发行也必然相应增加,从而产生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本币若是可兑换货币,顺差将使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求大于供,易受抢购冲击;本国货币被迫升值,使出口处于不利的国际竞争地位。当国际收支顺差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有以下作用:一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配合财政公债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中央银行买进公债,扩大货币供给量。三是银行贷款向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鼓励出口,扩大出口企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四是增加消费信贷,促进有增长潜力的产业迅速地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五是适度偏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激活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信托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开放和发展增加投资渠道,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当国际收支顺差时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拓展资料】国际收支顺差亦称“国际收支盈余”。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由贸易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一国的国际储备或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由资本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资本的大量流入。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

3. 为什么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币升值?而本币升值又可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呢?

很多金融方面的朋友们都经常听到一个名词叫做国际收支顺差。通常也被叫做国际收支盈余,一般是指某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某种程度上面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一年的收益。很多网友们就提出,为什么说国际收支顺差会影响本币升值,而本币升值又会影响到国际收支顺差,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一下。
一、资本流入要想通俗的去理解国际收支顺差,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净利润。净利润为正的时候,就代表是收支盈余,是国际收支顺差。只是相较于企业而言,它是一个更大规模的经营,是处于一个国际上的角度。
国际收支顺差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大于支出的总额,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储备更多的外汇。增强了国力,也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作,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对外的融资能力。

二、利于平衡但现在这样一个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外貌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话,就需要通过增加进口来弥补财政赤字,这样才可以保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弥补了我国的财政赤字,也有助于去平衡我国民经济总量。避免了双赤字的现象,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的发展,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

三、债权国年年的国际收支顺差代表了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也就意味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很多其他国家的债权国,在这个时候,很可能使得国内的一些外汇市场上面外币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导致外币贬值,逾期,造成人民币会升值,所以有的时候,国际收支顺差会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为什么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币升值?而本币升值又可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呢?

4. 国际收支顺差和本币升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国人民币的调节汇率是根据我国进出口情况控制的。就目前情况而言,人民币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只能依据进出口情况控制汇率水平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人民币汇率过高,不利于出口。如果汇率过低,虽然有利于刺激出口,但是不利于我国财政收入。

         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当今的成就,一部分原因是大量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六七十年代,我国为了刺激出口,限制人民币的汇率,当初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大约是1比90,想想这个比率,在那个年代,一美元可以购买多少中国物质。也正是这一政策,我国当时出口长期顺畅,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出口顺差?出口顺差就是我国国际收支为正,这就意味着我国出口总收入大于进口总支出,才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如果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不是一种良好的发展状况,只有顺差和逆差相互交错,还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总而言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国际收支顺差,人民币升值;反之,人民币收支逆差,本币贬值。
        人民币不是越升值越有利经济发展,人民币一直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只有根据国际收支情况,调节适合我国汇率,才有利于保持我国进出口的最佳状态。

        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进口,在国内居民享受到优惠的商品,甚至出国购物旅游。但是从总体大局考虑,它会影响我国的出口水平,不利于带动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通货膨胀。只有收支相互交错,才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5. 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 A国际收支的调控机制的总和B国际储备供需机制的总和 c国际货币秩序的总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多国经济渐渐复苏,并认为这种固定汇率对国家不利,于是开始利用体系换取较为保值的黄金,自此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流失,美国外汇收支逆差迅速增加。20世纪60~70年代,爆发多次美元危机,其后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摘要】
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    A国际收支的调控机制的总和B国际储备供需机制的总和 c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d国际金融与资本流动的总和【提问】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打字需要时间请稍等片刻,不要结束咨询哦 马上回复您~~[微笑]【回答】
您好亲,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各国货币比价即汇率的确定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管制与否的规定,国际结算原则的规定3、国际收支的调节 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5、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等。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1944年,美国于当年5月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本位制,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面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有: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该体系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该体系还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基本缺陷: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它们的经济发展目标。【回答】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多国经济渐渐复苏,并认为这种固定汇率对国家不利,于是开始利用体系换取较为保值的黄金,自此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流失,美国外汇收支逆差迅速增加。20世纪60~70年代,爆发多次美元危机,其后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回答】
这个选择哪个答案【提问】
D【回答】

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 A国际收支的调控机制的总和B国际储备供需机制的总和 c国际货币秩序的总

6. 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的影响在于本国货币汇率上涨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对吗

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的影响在于本国货币汇率上涨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是对的。
的确有不利的影响。持续的、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会产生以下影响:本币持续坚挺,出口受到影响。长期的巨额顺差会使外汇供过于求,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破坏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经常项目顺差刺激经济增长。
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二是净出口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

7. 为什么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因为国际收支顺差增大,特别是资本项目顺差太多,实际上是外国资本直接在国内投资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长幅度小于货币供给增长幅度时,货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金融市场的利率下降。
当国际市场利率比较低时,一国金融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国内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的利差会缩小,这种利差的缩小会减缓国际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然而,利率下降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产生通货膨胀。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扩展资料:
国际收支顺差是我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化解国际收支顺差之弊,需要依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将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政策的新取向是:从国际收支顺差转向保持经常项目适度顺差、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收支顺差

为什么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8. 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顺差国汇率上升

应该是顺差国货币汇率上升。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该国出口大于进口,理论上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该国货币升值。
 
关于汇率:在汇率的表示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单位外币折合成多少本币来表示,为直接标价法,如中国100美元=637.35人民币,这种方法下汇率上升的含义是单位外币折合成本币数增加了,即本币贬值了;另一种为单位本币折合多少外币来表示,称为间接标价法,这种表示方法下,外汇汇率上升是指本币升值了。
国际上极大多数国家用直接标价法,因此没有特别说明,直接标价为默认标价,汇率上升为本币贬值。一般所说的汇率是指单位外币兑换人民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