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课课文

2024-05-15

1.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课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课课文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课课文,欢迎大家参考!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教案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 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3、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3.朗读比赛。
         要求: 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让学生读给老师或同学老师听,恰似给疲劳的学生注入了兴奋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高潮。与老师或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可谓一举多得,设计绝妙。)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围绕教单目标,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 
         1.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
         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
         3.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音乐伴奏。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七、作业布置: 
         1、写写对桂林山水的印象。
         2、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板书:
         桂林 山 水 甲天下
         奇 静
         秀 清
         险 绿------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课后反思:
         教学完本课后,我让学生写写对桂林山水的印象,其中有很多让我深有感触的语句,比如,有学生写道:“桂林人间仙境,漓江水好奇迹,我还未曾长大,长大必到桂林。”从这稚嫩的诗句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对美丽风景的热烈向往,还有诸如:“人说桂林甲天下,我说桂林是仙境;人说漓江是第一,我说漓江是奇迹。”“漓江的水清见底,桂林的山形各异,只要到了桂林来,定忘时间不知归。”等等。学生的语言丰富让我欣慰。对此,我深有体会,教学写景文章时,要让学生带着身临其境的心态去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吃透文章,抓住文章的精华部分,引导学生进入文境,让学生真实地体会文章之趣味,领悟文章之精髓,学生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深刻的感受、体会。另外,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写写读后感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课课文

2. 人民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的课文是什么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作者:陈淼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课文

雅鲁藏(zang)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还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2年的春天,我随一支科学考察队从帕隆出发,经过三天的艰辛路程,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扎曲。傍晚,站在扎曲的山顶,白云从身边飘过,对面的雪峰近在咫尺。雪峰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教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无与伦比。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课文

4.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是什么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是《走月亮》,多音字有:
1、载
zài(载歌载舞)
zǎi(记载)
2、种
zhòng(种植)
zhǒng(播种)
3、假
jià(真假)
jiǎ(休假)
4、待
dài(期待)
dāi(待会)

5.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十课课文

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lǚ)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làn),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lí)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shuā)刷地冒出来……
“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一个样儿。”
当天夜里,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后来的几天,雨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
我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小吕为我送行。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为我失望吧。
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伸手拉开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pū)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十课课文

6. 四年级下语文第22课课文内容是什么?

牧场之国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的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圆柱,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乌德勒支或兹伏勒。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的公爵。 
    低地上还有白色的绵羊,它们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还有成千万的小鸡,长毛山羊,但没有一个人影。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在西在,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驱,汽车火车,都装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运往城市。车过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狗不叫,圈里的牛不发出哞哞声,马蹄也不踢马房的挡板,真是万籁俱寂。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7.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二课是什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二课是《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还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2年的春天,我随一支科学考察队从帕隆出发,经过三天的艰辛路程,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扎曲。傍晚,站在扎曲的山顶,白云从身边飘过,对面的雪峰近在咫尺。雪峰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教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无与伦比。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二课是什么

8.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里第22课的课文。

课文简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原文: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钱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钱畅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十万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钱畅做了骨髓移植手术。钱畅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的骨肉同胞,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不会熄灭。 望楼主学习进步,天天向上,望采纳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