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怎么回事?

2024-05-14

1.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怎么回事?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怎么回事?

2. 国企和民企如何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大亮点。“混改就是打破企业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纠结和界限,让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说。
2017年8月20日,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经发布,立刻成为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头条”。联通混改作为首例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首例垄断领域央企混改,具有里程碑意义。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阿里、苏宁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超过2/3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3家中央企业成为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企业二级子企业以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0%,并逐级提高。
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改善了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基石。国机集团所属中国电器院混改后,外部董事占到董事会成员2/3,广泛代表了各方股东利益,形成了外部董事、内部董事和职工董事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类所有制股东按照股东权益平等参与企业决策,不同所有制企业受到同等约束监督,从此告别一股独大,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
拓展了业务领域——混改后,一些重要领域逐步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的混改风生水起。据统计,自2016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启动以来,已组织开展3批50家企业试点,实现重点领域混改全覆盖,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国有企业也借助混改迈入新产业、试水新业态。兵器工业集团所属内蒙古一机集团依托军民融合上市平台,引入杉杉股份等多家民营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制造,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形成了溢出效应——混改不是为混而混,最终要看企业实力是否得到提升。中国建材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以近400亿元国有资本吸引1000多亿元社会资本,撬动近6000亿元总资产,在新兴产业开展集成创新,扩大高端供给,逐步成长为全球建材制造业领军企业。

“混改不是谁控制谁、谁吃掉谁,而是以混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这也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

3. 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哪些优势?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大亮点。“混改就是打破企业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纠结和界限,让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说。
2017年8月20日,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经发布,立刻成为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头条”。联通混改作为首例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首例垄断领域央企混改,具有里程碑意义。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阿里、苏宁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超过2/3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3家中央企业成为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企业二级子企业以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0%,并逐级提高。
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改善了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基石。国机集团所属中国电器院混改后,外部董事占到董事会成员2/3,广泛代表了各方股东利益,形成了外部董事、内部董事和职工董事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类所有制股东按照股东权益平等参与企业决策,不同所有制企业受到同等约束监督,从此告别一股独大,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

拓展了业务领域——混改后,一些重要领域逐步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的混改风生水起。据统计,自2016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启动以来,已组织开展3批50家企业试点,实现重点领域混改全覆盖,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国有企业也借助混改迈入新产业、试水新业态。兵器工业集团所属内蒙古一机集团依托军民融合上市平台,引入杉杉股份等多家民营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制造,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形成了溢出效应——混改不是为混而混,最终要看企业实力是否得到提升。中国建材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以近400亿元国有资本吸引1000多亿元社会资本,撬动近6000亿元总资产,在新兴产业开展集成创新,扩大高端供给,逐步成长为全球建材制造业领军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哪些优势?

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员工有什么影响

员工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职工身份置换,员工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大大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国有企业就是让本企业员工有事做,有稳定收入,富裕一方,稳定一方,为国家担当责任。
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就是要调动全员积极性。竞争性领域国企置换员工身份应形成机制,让员工、企业管理者与企业成为经济利益共同体,调动企业全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挖掘内生动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扩展资料:
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践中,应坚持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比如,对于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应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
对于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应在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的同时,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对于具备条件的公益类国有企业,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陈代富代表: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5.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正式提出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正式提出

6. 如何看待混合所有制改革?

去年的“双百行动”之后,国资资本运作加速,整体进展超市场预期,越多的企业在改革中加快了经济发展。混改还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给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增长,也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活力。随着“1+N”体系的出现,重点领域国企整合混改有望加速。但是混改是突破口但不是唯一的,企业要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探索创造适合企业发展的环境,是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建议你还是向专业咨询公司了解,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中大咨询。

7.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①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8. 混合所有制改革怎么“混”怎么“改”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表明,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成为改革的重头戏。最近有外媒甚至称,国企改革的推进和前景,或将成为衡量中央改革决心的一杆天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其实已经探索了很久。上世纪90年代起,就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所有权就已经“混合”起来了。二十多年来,混合所有制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比如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相当一部分由国有资本参股控股,据估计,这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0%以上,而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也已占到一半左右。因此,可以说,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对以往改革的坚持和继承,更是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指向性更明确,要求也更加具体。
近一段时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显加快。7月,确定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6家国企作为改革试点企业;8月下旬,中信集团上市之前,将超过15%的股权出售给27家企业;9月14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宣布,将出售旗下汽油销售子公司合计29.99%的股权,允许国内外25家企业参股等。同时,不少省区市已经出台或正拟出台地方性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新一轮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正在形成。
在这场大潮中,有大力推动者,有积极唱和者,也有不少观望者、疑虑者,这都是很正常的,但确实有必要在改革中确立一些原则,以更好地推进这件大事在正确、快速的轨道上前行。
科学分类推进实施是基础。虽然名义上都是国企,但国企和国企不一样:有的是事关国家安全型的,有的是自然垄断型的,有的是社会公益型的,还有些是部分竞争型的,而且在一个企业中,往往这块业务是垄断型的,另一块业务是竞争型的,不好截然分开,更是增加了判断与定位的难度。性质不同,怎样推进改革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自然也应有不同的“混合”方式。倘若“一刀切”、搞“硬框框”,可能看起来有决心、有魄力,但会失之于粗、失之于疏,具体操作中可能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比如倘若不真正破除垄断,而又在垄断型国企中引进民间资本,一般群众是既无力也无机会加入的,能进入者是有钱者、有关系者,这些人士岂不是就等于天天“分一杯垄断羹”了?这就可能加剧收入分配不公,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这不是改革的初衷。
防止大肆瓜分国资是底线。这是个难题。早在几十年前,国资该不该“流失”,如何防止国资流失就有过激烈的争论,“冰棍论”、“烂苹果论”、“靓女先嫁论”等等就是那个时期提出来的。现在,这个问题仍然足够吸引眼球,足够令人关注。除去道义层面的争论,如何科学确定国资的真实价值,确实是个技术难题。有人讲,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确定国资的价格,但我们证券市场等还不够成熟,可能发挥不了这个“价格发现”的作用;有人讲,可以通过会计所、评估所等来估价,从一些案件看,这些中介机构“信用”也不是白璧无瑕的。但无论如何难,也要加强监管监督、加强程序透明,不能任由国资被以改革的名义转入个人“腰包”。同时也要看到,资产天天贬值,或者躺着睡觉,也是慢性国资流失,再慢也是流失。往远些看,有观点认为,可以把现有国有资产通过证券化“卖掉”,用筹来的钱来织好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姑且不论此论如何,倘通过所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天卖一点国资,明天卖一点国资,温水煮青蛙,真到了那时,即使想卖点国资来补充社会保障资金,可能也是家底掏空、杯水车薪、力不从心了。
提升效率和竞争力是目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其目的,就在于引进市场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透明、经营效率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有消息称,就算是号称“赚钱机器”的石油央企,近年来盈利能力也在逐年下降,两大石油央企的营业收入平均毛利率,己从2009年的20%下降至2013年的11%左右。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管理可能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当然,民营企业的决策也不见得就更高明,利润率也不见得更高,迷失的民企、失败的民企也是多如“过江之鲫”。只有二者实现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倘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资只是盯着民资的金钱,民资只盯着国资的“特权”,而不在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新瓶装旧酒,就可能事与愿违,甚至误入歧途,国资没变得更有活力,民资也被套了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是根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搭积木,看着块头是大了,但彼此之间仍然各是各,分割而独立。而应该是化学变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形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格局。现在,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对于推进混合所有制都有些顾虑。比如,私营企业担心以小股东身份进入后,虽然投了钱,但没有发言权,决策可能也比较慢,担心血本无归,被“吃”掉。而国企方面,也担心国资流失,权力旁落,或者背上“贱卖国资”的名声等。怎么样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资、民资形式融合、经营融合、资本融合、利益融合,可能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配套协调推进是保障。任何改革都不能单兵突进,何况每个国企都是一个小型社会,虽然主辅分离进行了多年,但相对来讲,国企还是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协作配合,稳妥推进。比如,改革中可能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即使是混合所有制了,但在现实中,职工可能仍要找“市长”,政府仍要负起“托底”的责任,怎么办?又如,随着国企高管薪酬和职务消费等的规范化,委任制和聘用制的高管在收入上可能差别较大,怎么保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怎样防止高管们“合谋”,通过“内部人控制”,架空真正的股东,怎样使普通员工也能分享改革的好处,等等,都需要有顶层设计,有比较稳妥的意见。
值得强调的是,既然是国资国企,理论上就是属于全民所有的,无论怎么改革,怎么混合,都不能对群众视若无睹,对于他们的合法利益不能淡漠以对,甚至忽视不见。至于怎样实现利益分享,可以探索,比如在出售国资国企股份时,能不能开辟些小额投资的渠道,让群众也能有机会成为国企的股东?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比例也成。
总之,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主角配角正在登场,我们希望演出精彩,希望结局圆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