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科研成果

2024-05-13

1. 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科研成果

教职工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共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完成科研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发表论文225篇,其中核心期刊75篇,学院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现已成立了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研究所。

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科研成果

2.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的所获荣誉

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学术氛围浓厚。近五年共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主编、参编教材23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4项,有2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学院以育人为根本,以科研促教学,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塑造教学特色,开展的教学科研化与科研教学化、导师制、挂牌教学、仿真实验教学等教改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立体交互式会计创新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学院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现有重庆市精品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各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重庆日报》、《重庆商报》、《会计之友》、《四川会计》、《广西会计》等报刊杂志都先后对本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宣传报道。学院十分重视学风、班风、院风建设,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院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涌现出了诸如“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重庆市十佳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先进班集体”等先进典型。学院把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科研热情高涨,学术氛围浓厚,已在《会计研究》等刊物上累计发表科研论文近2000篇。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将按照“壮大实力,扩大影响、塑造特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3.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科研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作者]  [成果类别]  [颁证时间]  市场改革、企业业绩与国有企业经理薪酬  辛清泉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论文类  2011-7-25  重庆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问题的实证研究  刘星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咨询类  2011-7-25  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  冉光和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著作类  2011-7-25  跨区界“综配改革”制度创新论  周文兴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论文类  2011-7-25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  杨俊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论文类  2011-7-25  发行机制、投资者行为、后市流动性与IPO价格  周孝华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著作类  2011-7-25  金融契约、控制权动态配置与公司治理效率  徐细雄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著作类  2011-7-25  持续推进西部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陈迅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著作类  2011-7-25  自愿中报审计的需求动机、会计信息质量与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6的经验证据  刘斌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论文类  2011-7-25  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康继军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科学著作类  2011-7-25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科研成果

4.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的科学研究

 一、以“重庆市首批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为科研依托,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3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心以“提高学术水平,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中心下设会计研究所、审计研究所、财务研究所、信息化研究所;本基地学术依托为我校的会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部级重点学科、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含MBA、MPACC)、市级教学团队、市级教学示范中心、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平台。 中心以提高学术水平,服务重庆经济为宗旨,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遵照 “两个一”的要求:“一流 和“唯一”,突出特色、明确方向,积极走发展和创新之路,已逐步形成机构开放、内外联合、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中心积极引进优势资源(人才、信息、资料、成果等),借梯登高,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化等学科的力量,整合资源,对其形成强有力的专家群支撑、学科群支撑,并聚合并形成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同时以研究基地为平台,积极吸引实务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来中心驻所研究。中心已成为重庆市一流、西部有影响的高水平财会研究基地、高级财会人员培训基地、财会学术交流基地、财会咨询服务基地以及重庆市财会领域的思想库与人才库。二、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拥有硕士生导师22名,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近30余人,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15余人,聘有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高级专家、学者20余人。 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市级优秀教师4名、列入重庆市“三二二人才工程”教师1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市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高级职称教师占72.4%,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教师比例为62.1%。师资队伍在比较会计研究、会计信息化研究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优势与特色,在重庆市普通高校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较大影响力。三、持续不断的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学改革成果四、积极推动科研服务于教学,将研究成果融入人才培养计划,为教学科研相融合走出了一条新路针对传统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按行业设置学生知识面窄、就业渠道不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弊端,我们在1997年提出建设比较财会学科体系思想并加以实践,已建成比较财务会计学、会计基本理论比较、比较会计史学、比较财务学等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比较财会学科体系”研究成果推广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凝炼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课程群,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出版专著《比较会计研究》、《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比较会计史学》、《比较财务会计学》、《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等,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前四种均获省(直辖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比较财会系列专著的出版填补了国内比较财会学科研究的空白,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 其“专题研究→专著→教材”的学科特色创建模式,对一般本科院校具有推广价值。比较会计教学理念的推行,极大地拓展了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将“会计学科产学研一体化改革实践”的科研改革成果引入社会实践服务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如设有重庆市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重庆市会计人员考试培训中心和重庆市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心,重庆市财务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单位。同时积极为重庆市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到目前为止,重庆市18万会计人员中,1/3以上在我校学习和培训过。会计学院教师承担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均为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将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财务软件应用于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国嘉陵、千叶眼镜集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开发了管理软件,得到用户好评。为重庆市财政局开发的“会计政务管理系统”已在重庆市财政局及下属42个区县(市)财政局使用,极大地提升了重庆市会计政务管理水平。积极推进针对“政府、行业、企业”的人才培训、横向课题研究、企业管理咨询等服务工作。中心设有重庆市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重庆市会计人员考试培训中心和重庆市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心,是“重庆市财务信息化工程专家组组长单位”,开展有MBA、MPACC、国际CIMA等培养项目。已累计为重庆市培训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15000余名。承担横向课题近30多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六、学术成果有较大影响,取得较高社会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赞誉:该比较会计研究项目 “在中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比较研究领域,成果丰硕,颇具见地,享有权威学术地位。我院自1996年起,在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全程培养计划中,一直将他们的以下这些著作列为硕士研究生课程教材或指定必读专业名著”。(注:“以下”指《比较会计研究》、《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和《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比较财务会计学》、《会计基本理论比较》)。厦门大学会计系使用《会计基本理论比较》作为研究生指定书目。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专业委员会:“重庆理工大学会计系代表作了《创建比较财会学科体系,培育学科特色》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该校出版的系列专著教材,有几种是国内首见,有几种已经获得省或直辖市政府的成果奖,并被我会会员单位选作本科教材或研究生参考书。通过学科建设,出成果,出人才,为普通院校探索建设学科特色闯出一条新路。”著名会计名家易庭源在核心期刊公开撰文书评认为,李孝林等“主张‘两论’结合,形成‘会计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论’;‘两论’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可喜可贺”;厦门大学副校长吴水澎教授在核心期刊《四川会计》公开撰文认为,《会计基本理论比较观》“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专著”;西南财经大学毛伯林教授公开撰文认为,《比较财务会计学》是“填补空白的创新之作”。 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中心下设:财务研究所、会计研究所、审计研究所、云会计研究所、信息化研究所、中国简牍会计研究所 长期以来,中心坚持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已培育具有鲜明特色,能够形成学科交叉的学科方向。在比较会计研究、信息化研究、资本运作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优势与特色:(1)比较会计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前沿地位,该领域获奖成果数量和获奖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系列专著填补了国内比较会计学科研究的空白。(2)会计信息化研究在西部会计电算化界处于领先地位。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项目在国内高校中并不多见,“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实施方案” 、“重庆市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系统”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地方经济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博思”系列财务软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部分研究成果被三大检索收录。(3)在资本运作与控制制度设计研究方面,重点研究政府理财、大中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资本运作及控制制度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主持或完成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内一批相关研究课题。  改革成果中心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300多篇,在《中国软科学》、《会计研究》、《财政研究》、《审计研究》、《改革》等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被SSCI、SCI、ISSHP等三大检索收录 20多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0余项,承担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出版专著教材50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以上成果奖10多项,其他含中国会计学会、中国审计学会等奖励30余项。 财会研究整体水平在重庆市高校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较大影响力。中心已涌现出一批功底比较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在会计学院系列政策激励下,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教学研究,五年发表了教研论文30余篇,获得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资助20余项,连续5届(1993年至今)获得省、直辖市级教学成果奖励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教学成果奖涉及的内容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学科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会计人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建比较财会学科体系、会计人才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课程改革与实践等。通过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与标志性成果辐射效应,有力地带动了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了专业整体水平。  一、代表性成果:“比较财会学科体系”研究以李孝林、孙芳城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培育“比较财会学科体系”精品,1997年撰文“建立比较财会学科探索”(人民大学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1997年7期卷首复印),建议从比较会计学、会计基本理论比较、比较会计史学、比较财务学等进行纵深研究。中心的“比较财会学科体系”已具有明显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地位和优势,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并在学科体系建设与社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本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包括:1.简牍与会计史的研究达到国内前沿水平。《简牍中经济、管理史料比较研究——商业经济、赋税、统计、审计、会计方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07)。2.率先在国内形成了比较财会学科较为完整的体系。出版《会计信息丛书——会计热点问题》、《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比较财务会计学》、《费用性质法利润表比较观》、《比较会计史学》、《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等12部专著;在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简牍与会计史、比较会计教育、审计基本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代表性精品成果,获得毛柏林、吴水澎等权威专家很高的赞誉。3.《创建比较财会学科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获2004年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比较会计研究》(系列专著) 获2004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比较会计史学》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二、部分获奖成果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  颁奖单位  级别  获奖时间  1  创建比较财会学科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一等奖  2004  2  财政赤字、金融深化与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78-2002)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一等奖  2006  3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1997-2005年数据的协整分析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一等奖  2008  4  中国军工企业所有者监管模式研究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一等奖  2008  5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等奖  2006  6  重庆市高科技产业化与风险投资体制及政策研究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3  7  重庆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系统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4  8  重庆市政府职能转换与城市市场化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研究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4  9  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5  10  比较会计研究(系列)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5  11  基于Internet/Intranet连锁店商业智能系统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5  12  适应改革矫正扭曲 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5  13  重庆市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5  14  重庆市实施“百个经济强镇”发展战略相关对策、政策与措施研究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6  15  论建设统一的公司内部经济监督机制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6  16  基于LINUX的重庆市会计电子政务系统研究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7  17  培育和发展重庆摩托车企业技术联盟研究战略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6  18  反倾销视角下出口企业内部控制改进研究  优秀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三等奖  2008  19  教学科研化:《会计史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8  20  比较会计史学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8  21  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人才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8  22  重庆市工业公共技术供给平台与机制研究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三等奖  2008   (重要期刊及三大检索论40文39篇,核心期刊300篇)  序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时间  1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1997-2005年数据的协整分析  经济研究  2006.05  2  财政赤字、金融深化与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78-2002)  管理世界  2004.09  3  研究新问题 实现新跨越  会计研究  2006.11  4  我国复式簿记产生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8.01  5  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来自中国经济的经验证据(1978-2003)  世界经济  2006.02  6  也说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兼与彭晓洁同志探讨  审计研究  2007.04  7  周、汉审计史新证  审计研究  2008.01  8  政府债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探索  财政研究  2006.04  9  论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英、中比较研究  财政研究  2006.04  10  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与民主财政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财政研究  2005  11  从政府层级改革中探求政府治理模式的根本转变  财政研究  2004.07  12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论政府理财观  财政研究  2003.07  13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效率:已知与未知  当代财经  2004.05  14  The Adop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MES in West China  ISTP、ISHHP收录,ISI NO:BGP43  2008.06  15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pasture crop rotation in the semiarid area of China’s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SCI收录,  2008.07  16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adoptionof RHSIT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SSCI、EI收录  2007.05  17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in china  ISTP,ISSHP收录 ISI NO:  2008.05  18  基于海洋博弈的大股东制衡与合谋研究  管理工程学报  2008.03  19  股权制衡、终极所有权性质与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  管理工程学报  2008.02

5.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的科研成果

学院于2007年成立了“重庆工商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创建了中外高校合作的科研平台,持续推动了教学改革深入进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重庆工商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4月18日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成立,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心成立的宗旨是为进一步扩大我院合作办学的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促进中外教学接轨向深入方向发展,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心开展研究的主要学科领域是: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此外,欧洲各国特别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关问题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问题也纳入中心的研究范围。中心的研究人员以重庆工商大学和我院的研究人员为主体,对校内外研究人员开放,对国内外研究人员开放,开展与国内外大学和有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逐步汇聚一支积极开展中欧问题研究的科研队伍。中心设立为开放性的科研平台,凡是获得中心立项的课题组成员、著作作者、论文或研究报告作者。均可被聘请为中心研究人员。中心在建设初期只聘任兼职研究人员,聘期为3年(自研究人员获得中心立项时起算)。中心可以聘任校外人员特别是法国合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担任长期或短期的客座研究员或名誉研究员。客座研究员聘期为固定期间;名誉研究员聘期为10年。中心研究项目分为两种,一是常规项目,即由中心根据我院教学需要提出研究题目或方向,设立若干项目,全额或部分资助以课题、专著、译著、论文等形式开展的合作或个人研究。常规项目采取委托研究或者专家评审方式立项;二是后期资助项目,即已经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并以中心研究人员名义在国家、省(市)科研管理机构申请并获准立项的项目,符合我院教学需要的,中心可以再给予部分研究经费资助。后期资助项目由中心主任会议提请学术委员会确定中心经费纳入我院预算管理。欧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第一届)主任委员:王崇举;副主任委员:廖元和、郑旭煦、陈运超、让·比尔·特龙(图卢兹一大);秘书长:柏 群;委 员:王 钊(西南大学)、蒲勇健(重大)、尹 丽(川外)、余兴厚、张宝均、约瑟林·董热(图卢兹一大)、阿兰·鲁克斯(马赛二大)、克里斯汀娜·珍茉苒(布尔戈尼大学)、奥里维也·加米(布尔戈尼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的科研成果

6.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的师资力量

会计系:章新蓉、徐克英、李光凤、丛巍、刘淑蓉、陈煦江、赵光宏、黄永红、王成敬、陈炜、王成敬、陈炜、孔莉、熊亚、余伦芳、秦冬梅、刘胜强、幸素园、孙回回、谷丰、蒋弘财务管理系:王宗萍、唐俐、崔彪、黄辉、张婉君、徐茜、杜迎新、喻建红、张淑慧、王杏芬、潘龙萍、裴宏波、杨安富、赵天明、吴亚玲、顾飞、李传彪、张云秀、陈欢

7. 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的科研成果

《排球》教学团队为市级教学团队,《武术》与《大学体育》课程为校级重点课程。2009年至2014年,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及其他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国内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学科级期刊10篇,CSSCI来源期刊12篇,核心期刊31篇。

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的科研成果

8.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科研成果

2009年至2014年,,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已经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市内有影响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并保持连续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的成绩;主持省部级各类课题8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共获得省部级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20余项。学生科研实践项目也屡获佳绩,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国家级),重庆市一、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级一、二等奖。2010年学院“希望社工”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共青团中央、中国志愿者协会颁发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和优秀项目奖。2009年至2013年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