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调查报告

2024-05-13

1. 中国居民膳食调查报告

我们应先全面了解一下街头食品的概况: 
1、街头食品加工者构成十分混杂,有农民、菜农、在职工人、城市闲散劳动力及两劳释放人员等。一般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 
2、街头食品经营设施简陋,卫生防护设施不健全。 
3、街头食品摊点一般集聚在人群密集,流动大的公共场所,比如学校门口,空气中的尘埃细菌极易污染食物。 
4、管理混乱食品卫生监督不力,街头食物的卫生根本无法保证。例如油炸食品可能经过多次污染。首先不能保证它是新鲜的,其次不能保证它洗干净了而且经过消毒,然后你也不能保证油的质量,最后连调味品的卫生也无法保证,还要在一个不卫生环境中就餐。按理说不会有人敢吃它,而中学生就偏偏喜爱这类食品,经过问卷调查,证实有79%的同学爱吃油炸食品,因为食后没发现不适,就继续吃下去,其实这些带着细菌的不卫生食物正一天天吞噬着你的健康。中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期,更要注意合理膳食。作为中学生每人每天总热量为2400大卡,摄入蛋白质70克,可达到饮食营养基本平衡。要尽量多食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和豆类。我们对这点也进行了书面的调查。结果显示,58%的中学生常吃水果,2.5%的中学生从不吃水果。爱吃蔬菜的中学生只占35%。要多食含氨基酸的食物,以保证精力充沛,增强理解力。如牛奶、鱼、蛋等。要少食含糖食物、高脂肪食物。最近荷兰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量食用油炸和烤制食品不仅会造成营养的不均衡,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的机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的转脂肪酸对心脏有害。所以中学生应尽量克制自己少吃此类食品。 
为了使中学生朋友可以更卫生的饮食,根据我们在调查中的心得体会,提出如下建议和一些方法供参考。 
1、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饮食摊点。 

2、个人就餐空间应尽量大,防止唾液传播疾病。 
3、吃瓜果尽量先洗手后削皮。 
4、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为了做到这点,应尽量去国营超市选购食品。在同学中85%的人表示愿意去超市购买食品。 
5、不买小厂家生产的无包装食品。 
6、就餐前,先观察就餐环境以及经营者个人的卫生状况。 
7、饭前洗手,以防病从口入。 
8、不要用塑料制品盛放高温食物。 
9、不吃颜色鲜艳的肉类食品。 

饮食健康不只是注重饮食的卫生,还要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选择不同的食品。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飞跃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的生长速度,性成熟程度、学习能力、运动成绩、劳动效率等都和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合理膳食。 

随着最近本地接连发生的几起中学生在外饮食中毒的发现,中学的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倍受各方关注的焦点。提示应该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教育和饮食卫生行为的培养。 

六、学习体会 

以上是我们小组研究的成果,希望能对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供一些帮助。通过这次课题研究,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培养了自己动手的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研究态度,而且让我更明白了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发展自身素质、学习课外知识、了解社会现实的平台

中国居民膳食调查报告

2. 如何改善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现状

当前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城乡之间的膳食构成存在较大差异,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转变。
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质比例上升。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比例上升,脂肪供能比上升,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呈下降趋势。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合理的膳食和营养是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热量还有蛋白质,要注意合理搭配。
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如说维生素B12,就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质。
还有热量,也是人的身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人的身体缺少了热量,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缺乏营养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3.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是怎样的?

依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划分不同的膳食结构,一般将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东方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一些国家等属此类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平均能量摄人为2000~2400kcal,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膳食纤维充足,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摄入量常会出现不足。
这类膳食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致健康状况不良,劳动能力降低,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营养慢性病低发。
(2)经济发达国家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北欧诸国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
食物摄入特点是:粮谷类食物消费量小,人均每天150~200g,动物性食物及食糖的消费量大,肉类300g左右,食糖甚至高达100g,蔬菜、水果摄入少。
人均日摄入能量高达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以上,脂肪130~150g,以提供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为主要特点。这种膳食模式容易造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3)日本膳食模式:是一种动植物食物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日本为代表。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适当。
特点是谷类的消费量平均每天300~400g左右,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平均每天100~150g左右,其中海产品比例达到50%,奶和奶制品100g左右,蛋类40g左右,豆类60g。
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每天能量摄入为2000kcal左右,蛋白质为70~80g左右,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的50%左右,脂肪50~60g,该膳食模式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长处。
少油、少盐、多海产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合适,有利于避免营养缺乏病和营养过剩性疾病,膳食结构基本合理。
(4)地中海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居住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希腊)的居民为代表。
膳食结构的主要特点为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每天350g左右)、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少量蛋、奶酪和酸奶;每月食用红肉(猪、牛和羊肉及其产品)的次数不多,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脂肪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5%~35%;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7%~8%),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已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并纷纷参照这种膳食模式改进自己国家膳食结构。

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必需食物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粮食类,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每天的摄入量以300-500克为宜,其余的热量由副食品供给,所以,粮食类食物的占热能供给量为60%-70%,约占膳食总量的32%。
第二类是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瘦肉、蛋、禽、鱼等,成人每天应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
据研究,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率高于植物蛋白,较为理想的蛋白质摄入应是,动物蛋白占1/4,豆类蛋白占1/4,其余2/4则粮食供给。因此,营养专家建议,每人每天应摄禽、畜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此类食物应占膳食总量13%。
第三类是豆、乳及制品,因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所以每人每天应补充豆类50克,奶类100克,此类食物占总量的9.5%。
第四类是蔬菜、水果,这是人体维生素、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的主要来来源,但因蔬菜品种很多,营养成分也存在很大差异。
如,绿叶类蔬菜含大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根茎类蔬菜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胡萝卜素;鲜豆类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铁及硫胺素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所以每人每天应摄入400-500克,共中绿叶菜应保持1/2以上。
新鲜的水果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可以提供大量的蛋白质、磷、铁等无机盐,故而每人每天应摄入100-200克鲜果。此类食物应占总量的40%。
第五类是油脂类,油脂类可供给热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而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多,脂肪熔点也比较高,因此不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故而应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
因此,营养学家建议油脂的摄入比例为饱和脂肪酸与多稀不饱和脂肪酸及单烯不饱和脂肪酸各占1/3。油脂应按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1克,约占总膳食比重的1.5%。
综上所述,以上五类食物长期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为保持均衡膳食,人们每天的膳食不宜吃的太精,更不应在节日中暴饮暴食,真正做到粗细搭配、有荤有素,健康就会更有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膳食结构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是怎样的?

4. 中国居民膳食优点和缺点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优点与缺点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营养平衡的理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食物消费结构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 并且 有“西方化”的趋势,因此必须寻找膳食结构发展的策略,以便正确引导国民饮食消费,保 证人民的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
1.我国膳食结构的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总体来讲,目前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正 处在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过渡的阶段,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 少数落后和边远地 区, 还有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我国居民既有因食物短缺或品种单调所造成的各种 营养缺乏病,如一般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A 、 D 、 B 缺乏病等;同时又有由于膳 食结构不平衡与某些营养素失调或过剩而造成的“富裕型”疾病,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等。 总的说来, 人民的营养状况还处于较低水平, 传统的膳食结构正受到社会经济发 展等方面的冲撞,食物消费结构正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调查资料分析,在我国人民的膳食中, 平均每人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高, 只有 2500千卡左右, 其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很高, 有 400~ 500克 , 他所提供的热量约为总热量的 75%;蛋白质的摄入量为 70克左右(其中植物蛋白约 占 90%) , 由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 10~15%; 脂肪摄入量较低, 一般为 40~60克, 主要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脂肪,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 15~18%。
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人民的膳食组成仍以谷粮类和蔬菜类食品为主, 动物性食品所占的 比例虽有所提高,但仍然较小,多数省、市地区已达到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营 养素供给量标准, 也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营养目标, 但是在某些微量营养素方面, 如 铁、锌、碘等,全国人均摄入量还都偏低,有些地区甚至缺乏。
2。我国膳食结构得优点
我国人民得膳食结构正是在传统理论的指导下,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荤 素结合,讲究杂食, 各种营养素的配比较平衡。这种传统的膳食结构具有两个优点:一是脂 肪的摄入量低,且脂肪中大多数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不会引起“富裕型”疾病; 二是膳食中的热量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这种热量类型, 结合我国居民的劳动量, 持基本 平衡状态,不会引起肥胖症。
3.我国膳食结构的缺点
①各地区、各类人群间膳食结构的差别较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各地区、各类人群间膳食结 构与营养水平的较大差别。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已出现“营养过剩”现象。我国一些大
中城市和发达地区膳食结构已明显地西方化, 其疾病谱正向着经济发达社会迁移, 即 “贫困 性疾病”逐渐减少, “富裕型疾病”不断上升。根据卫生部统计,肿瘤、脑血管疾病和缺血 性心脏病已占病亡原因的前三位;相反,急性传染病和结核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对不同膳食习惯的城区、 农村、 渔区、牧区以及半农半牧区进行综合营养调查,结果说明不 同地区的膳食组成差别很大。 在牧区居民膳食中, 以肉类和奶类的消费最高, 豆类几乎为零, 牧民脂肪摄入量有 80%是动物性脂肪,而膳食中的维生素 C 几乎为零,高血压和冠心病的 患病率在牧民中最高,渔民中最低。
虽然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食物供给量和营养状况已有很大改进, 但 据 1990年的估算, 我国仍有 3500万居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热量和蛋白质还处于不足状 态。
②营养缺乏性疾病的病率较高
我国居民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量,总的来说已基本满足儿童生 长, 妇女妊娠授乳及一般工作和适当体力活动的需要。 但是在某些微量元素方面, 全国人均 摄入量还都偏低。在不同地区人群中,缺铁性贫血十分普通。
③动物性食品摄入量少且品种单一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动物性食品, 所占的比例很小且品种单一, 其主要肉食品为猪肉, 而 牛肉、羊肉、兔肉、禽肉、鱼肉,蛋与蛋制品、乳与乳制品的量很少或极少。猪肉是肉类中 营养质量最低的一种, 它含脂肪量高而蛋白质低于其他肉类, 并且在人类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中,蛋白质的来源过分单一,也会影响氨基酸的选择和利用。因此,应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增加肉类的花色品种。
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肉类的消费还极少,不少地区的农民还是以“打牙祭”的方式吃肉, 即半个月或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吃一次肉。
④以素食为主结构的美中不足
从我国膳食结构特点来看, 以素食为主的膳食结构仍欠完善。 以素食为主的氮源主要来自大 豆及其豆制品,动物性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很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器官的重要物质基础, 足够的蛋白质是健康成长发育的保证,这一点无论从身高还是从体重方面来说都可以证实。
总之, 无论从我国膳食结构的现状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膳食结构的历史, 还是国内外营 养学界、医学界、食品学界学者的研究,都可以证明:坚持以谷物类和蔬菜、水果等食物为 主, 适当辅以动物性食物的膳食结构, 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和新陈代谢特点, 是人类健康长 寿的基础,是食物 ---营养 ---健康辨证关系的“黄金结构” 。

5.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缺点是什么

膳食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市居民的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 %的上限;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
    二是城乡居民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普遍摄入不足。如每人每天钙的平均摄入量为391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是城市居民蔬菜的摄入量明显减少,绝大多数居民仍没有形成经常进食水果的习惯。城市居民每人每天蔬菜的摄入量由1992年的319克,降低至2002年的252克;2002年水果的每日人均摄入量为45克,虽比1982年的37克略有增加,但人均每日仍不足一两。 
   在摄入食物的数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每日代谢所需的热量,多余的热量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因而超重与肥胖的人数迅速增加。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缺点是什么

6. 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特点

总体来说,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特点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植物性食物食用过多,以蛋白质等营养素为主要来源的动物性食物食用不足。因此,要保证我国人民膳食的合理化,满足平衡膳食的要求,就必须使膳食中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保持平衡,应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适合人体的需要,便于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且赖氨酸含量一般较丰富,可以补充植物性食物中赖氨酸的不足。动物性食物中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是血红素铁,有很好的吸收利用率。鱼类特别是海产鱼,含有N-3系列a—亚麻酸及其一般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B2,叶酸等。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膳食中动物性食物食用量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居民(主要是城市居民)开展出现动物性食物食用过多,导致“文明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因此,应注意保持膳食结构的平衡和合理,提倡经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7. 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已发生变化:( )的

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确实已经发生变化。
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据营养科学原理、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科学研究成果而设计,指一段时间内,膳食组成中的食物种类和比例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能量水平的健康人群的营养和健康需求。
合理膳食是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考虑到健康状况、地域资源、生活习惯、信仰等情况而调整的膳食,能较好地满足不同生理状况、不同信仰以及不同健康状况等某个阶段的营养与健康需要。
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2岁以上健康人群采用平衡膳食模式,即是最好的合理膳食。
良好的膳食模式是保障营养充足的条件。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包括五大类,即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类和坚果、油脂及盐,不同食物中含有的维持人体生命与健康所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同。
因此,从人体营养需要和食物营养特征考虑,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平衡膳食模式。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保障,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将五大类食物的种类和重量合理搭配的具体表现。

平衡膳食模式:
平衡膳食模式 是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科学设计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营养与健康需要的饮食模式,它提倡食物种类齐全、比例合理,并兼顾经济发展水平、食物资源状况和传统饮食习惯。

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已发生变化:( )的

8.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属于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根据食物的主要来源不同,一般认为膳食结构可以分为以动物性为主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及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属于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居民每天摄入的食物要保证多样,包括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类、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每天还应该控制盐、油的摄入,一个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该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为25-30克。      蔬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元素,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每天都应该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