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含义

2024-05-13

1. 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含义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是观察货币政策取向的重要窗口。“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描述由的“松紧适度”变为了的“灵活适度”,提出“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M2预期增长目标较上调一个百分点,同时增设“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的新目标。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同时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
    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看,确实是“稳健略偏宽松”的。信贷投放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大幅放量在推动经济回暖的同时,也造成物价回升、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企业更快“加杠杆”等问题。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根据“灵活适度”的要求,根据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适时预调微调,货币政策“稳健”的内涵将更为凸显。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
    “稳健略偏宽松”
    一是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运用略偏宽松。初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创新型流动性调节工具的运用,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预调微调。自2月18日起,央行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由每周二、周四两次提高到每个工作日均开展操作,实现了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操作中,持续进行逆回购来投放流动性,一季度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47950亿元,扣除前期逆回购到期形成的流动性回笼,一季度累计净投放流动性2750亿元。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补充,央行于1月18日和20日两次相机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交易量共205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创新型流动性调节工具的运用更为频繁,交易规模明显放大。一季度,期限为隔夜、7天和1个月的SLF交易规模累计5417.6亿元,3月末余额为166亿元;限为3个月、6个月和1年的MLF交易规模达10255亿元,3月末余额为13313亿元。扣除前期MLF到期形成的流动性回笼,一季度央行共通过MLF净投放流动性6655亿元。3月1日起,央行还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是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积极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央行利率间接调控已基本建立起“短期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的模式。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为下限,SLF利率为上限,构成短期利率走廊,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引导短期拆借和回购利率稳定在利率走廊内。一季度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和SLF操作利率均未作调整,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稳定在2.25%的水平。受央行调控影响,年初以来,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直稳定在2%左右,银行间7天回购加权利率波动性也明显减弱,多数时间稳定在2.3%~2.5%的区间。作为中期政策利率,MLF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2、3月央行连续下调MLF操作利率,其中,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分别由2.75%下调至2.5%、由3%下调至2.6%、由3.25%下调至2.75%。
    三是信贷政策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年初以来,管理层积极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2月2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下调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2月16日,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要求银行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对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3月底,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加大对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央行还通过向政策性银行提供抵押补充贷款(PSL)以及再贷款等方式来引导信贷投放。一季度央行向三家银行提供PSL共3136亿元,并以信贷资产质押方式发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
    四是社会流动性略偏宽松。在金融调控的积极引导下,一季度社会流动性增长较多,社会资金成本有所下行。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年末高0.1个百分点,比同期高1.8个百分点,略高于13%的增长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速高达22.1%,比上年末高6.9个百分点,比同期高19.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融资与银行信贷大幅放量推动社会融资规模创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4%,比同期和13%的增长目标均高出0.4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24万亿元,同比多8427亿元。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截至3月,企业融资成本为4.55%,比末下降76个基点,比一季度下降228个基点。
    “稳健”是政府宏观调控对货币政策的常态要求
    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描述是“宽松”“中性”和“紧缩”,并没有“稳健”的提法。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的一种提法,是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的。1998年央行提出稳健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背景:一是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同时面临经济下行风险和通货紧缩风险。二是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失衡,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成为紧要任务。四是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在多年积累的货币存量过多的情况下,如果再过分扩张货币供给,就会进一步扩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在当时的情况下,稳健货币政策的含义是: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1999年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看,1999年到2007年的9年间,政府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一直都是“稳健”。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一度改至“从紧”,2009年—2010年两年间又改至“适度宽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提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退出之时,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又重新改至“稳健”,且随后几年一直都坚持这一要求。由此可见,“稳健”是政府宏观调控对货币政策的常态要求,其根本目的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而且在具体执行中,可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例如,为“防通缩”,1998—2002年稳健货币政策曾连续五次“降息”;为“防通胀”2004—2007年稳健货币政策又连续八次加息。
    货币政策如何回归真正“稳健”
    经济金融新形势
    与相比,一季度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经济出现回暖,但势头并不稳固。3月以来,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工业生产、三大需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等月度指标全面好转。经济转暖主要得益于政策因素:一是受政府政策刺激,商品房销售持续回暖并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另一是前期“促投资”政策叠加“十三五”规划开局,大量投资项目落地且得到同期信贷放量的资金支持。但4月PMI指数微降,说明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势头不稳固,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高炉开工率、钢铁水泥产量和价格等高频数据4月表现也有所弱化,表明经济回暖势头可能存在反复。
    二是物价涨幅上升,通缩形势有所变化。2、3、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均为2.3%,3、4月PPI环比涨幅持续转“正”。虽然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的背景下,通货紧缩是更为现实的风险。但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货币与信贷快速增长、房价上涨显示居民通胀预期上升,加之“猪周期”导致猪肉价格走高,对物价回升势头也不可完全掉以轻心。
    三是企业部门债务杠杆加快上升与“去杠杆”要求背道而驰。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债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早已超过90%的警戒线。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GDP比重为10.9%,比上年仅提高0.7个百分点,说明企业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但一季度,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占GDP比重大幅上升到21.6%,比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企业发行债券的情况,则企业部门“加杠杆”行为更为显著。一季度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2.36万亿元,比同期增加1倍,占GDP比重为14.9%,比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已经过高,企业部门再次提速“加杠杆”不仅使相关债务风险过度膨胀,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项主要任务中的“去杠杆”要求相违背。
    四是汇市、股市、债市和影子银行等领域金融风险点在增多。1月第一周,我国汇市与股市同时出现暴跌行情。年初以来,债市信用债违约事件也频频出现,截至目前,以来出现违约或公告存在兑付风险的债券超过15只,数量超过全年。受信用债违约事件冲击,债券市场出现全面调整,4月一级市场超过千亿元企业债取消或者推迟发行,二级市场债券收益率也逐步走高,国内延续两年之久的债券牛市出现拐点。近期国有大行爆发巨额票据风险案件,e租宝、“中晋系”等个体网络借贷(P2P)平台倒台、跑路事件也频发,影子银行风险也在暴露。总体来看,金融风险点在增多,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风险在上升。
    “稳增长”和“防风险”间寻找平衡
    2011年以来,由于中长期潜在供给条件趋弱,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企业与地方政府高负债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经济平稳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和动力切换过程中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经济运行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与此同时,银行不良率与不良资产余额“双升”状态已持续4年,以来汇市、股市也出现剧烈震荡,票据市场、P2P网贷等影子银行风险暴露,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非常迫切。当前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状况与1998年有诸多相似之处,货币政策需要协调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回归真正“稳健”。
    鉴于目前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未来货币政策与前期相比,可更加凸显“稳健”的内涵,由“略偏宽松”转向“中性适度”。央行可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SLO、SLF和MLF等数量手段对短期流动性进行预调微调,对进一步宽松将保持谨慎和克制。
     ;

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含义

2. 2019年专家称货币政策六月或更趋真正稳健

 
  近日央行连续开展千亿逆回购引起市场关注。5月31日,央行开展了1200亿7天逆回购操作,较前一交易日增量逾八成。就在5月23日至29日当周,央行展开了7天逆回购操作3700亿元,当日7天逆回购到期3000亿元,利率维持2.25%不变,滚动操作量放大。
    同理,6月份首个交易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仍然延续单日资金净投放。央行6月1日在公开市场开展了9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当日有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实现净投放250亿元。
    受访专家称,逆回购投放加大是因为逆回购到期量很大。不过,从往年来看,6月市场资金面易发生季节性波动,今年也不例外。未来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MPA考核等一系列因素影响,预期6月资金面收紧的可能性偏大。
    资金面未有大波动
    
  
    在受访专家看来,近期央行加大逆回购滚动量,资金面维持了平稳偏宽松的状态,未出现大的波动,短期利率也持续稳定。
    5月23日至29日当周,央行继续维持公开市场净投放,一周共计净投放1100亿元。由于逆回购到期规模有所扩大,央行逆回购投放也相应扩大。具体而言,当周逆回购到期3000亿元,央行续作7日逆回购3700亿元,利率维持2.25%不变,通过逆回购操作合计投放流动性700亿元。国库定存方面,央行通过国库定存投放流动性400亿元,利率3.2%。
    同时,近日货币市场利率也继续维持平稳。来自银河证券的统计显示,SHIBOR隔夜、1周、2周期限利率5月27日较20日变化-0.7、+0.2、-0.5BP至2.00%、2.33%、2.78%,最近三周短期利率波动幅度较小。国债到期收益率各期限继续反弹,1年、3年、5年和10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变化为+1.04、+6.64、+1.85和-0.49BP至2.3168%、2.6034%、2.7593%、2.9451%。
    “短期市场利率近期持续平稳,央行用调节7天逆回购滚动量的方式平抑流动性起伏,中期货币采用不同期限MLF组合投放的方式,依然注重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并留有余地。”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记者分析称。
    潘向东还表示,4月经济数据较3月有所回落,但尚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大货币刺激的迫切性有所降低。“稳中偏松”总基调下,货币政策工具投放仍要视市场具体流动性状况而定,并力求避免市场利率的大幅波动。
    “逆回购投放加大是因为逆回购到期量很大。”方正证券(601901)高级宏观分析师杨为敩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不过,他还表示,“从净投放角度来看,投放量没有放大反而有所收敛。”
    虽然逆回购不断,但受访专家称,通过逆回购操作可能很难解决问题。“如果MPA考核,放大逆回购也会扩张银行的广义信贷,因此逆回购很难解决问题,预计央行后期可能政策紧缩程度超预期,可能会收缩投放。”杨为敩对记者表示。
    杨为敩认为,六月下旬的资金面需要密切关注,六月资金面发生收紧的可能性偏大。因为在他看来:首先,从广义信贷资产的增速来看,二季度没有比一季度出现太大的变化,甚至四大行的债券投资增速还在往上走(近一年从7.8%上升至19.3%),因此MPA考核的压力依然不减;其次,从流动性的角度,受货币政策影响,二季度是没有一季度宽松的,可能会给流动性带来额外的压力;最后,6月往往处于外汇占款比较寡淡的月份,因此对外部流动性也很难赋予太高的期待。建议对6月份流动性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充足的准备。
    据悉,央行一季度第一次实施MPA考核。MPA考核体系主要覆盖七个方面: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
    据业界人士介绍,今年一季度末是MPA实施的第一个时间点,当时曾对短期资金面造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非银类机构资金压力更大。不过,6月底金融机构将再次迎来MPA考核,但有了前车之鉴,预计6月份机构将积极准备。
    稳健定位将实至名归
    近日,有媒体披露的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撰写的《以来稳健货币政策主要特点的回顾》文章指出:“下一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几个月M2同比增速可能还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当然,这主要也是基数效应在干扰同比数据,并不代表真实的增速,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M2增速将回归正常。”
    对此,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央行释放货币政策稳健的信号明显,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中性观察,“稳健”定位名至实归。
    还有业界专家指出,这一表态意味着央行后期货币政策将真正的转向稳健,政策指向也更偏向为改革服务,为去杠杆去产能服务。尽管这个表态并不意味着央行会立刻主动收紧流动性,但肯定不会再更进一步的放松货币了。那么在后期特别是6月份资金缺口较大的时候,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最终形成的效果就是资金面的偏紧。
    “4月新增贷款不及市场,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均罕见负增长,这部分是由于第一季度‘早放贷早收益’和4月财政支出力度减弱。此外,M2和社融余额增速双双向13%目标靠近,表明货币政策真正回归稳健。”兴业研究所有分析师也如此认为。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所指的“稳健”,更多意味着货币政策在“稳增长、稳市场”当中要合理发挥作用,强调“稳健”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
    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发给记者分析中则预计,未来几个月宏观政策会维持目前基调基本不变。在二季度数据公布、7月的政治局会议期间再做进一步回顾和必要调整。
  

3. 2019货币政策猜想:更加松紧适度,继续降准可期

 去年年底举行的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持续了两年多的“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保持中性”的表述不见了,而是强调逆周期调节。展望2019年,经历了两年的去杠杆之后,货币政策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从字面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上周央行召开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进一步指出,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未来要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及 社会 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分析人士看来,我国已经开始从去杠杆全面转入稳杠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有了更加宽松的空间。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2018年12月28日举行的小型媒体会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立场没有改变,决策层不会以过度的流动性来对经济搞“大水漫灌”,但也表示“要更加松紧适度,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要增强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
    更注重服务实体经济 
   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实际上从今年的三季度开始,面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就已经开始体现出相机而动的灵活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首先,适度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7月、10月两次定向降准,并搭配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二是通过定向降准、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信贷政策等措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投放。三是在宏观审慎评估(MPA)中增加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评估指标,并推动实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部分债券发行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增信支持。
   2018年四季度末,央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向大型银行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定向支持大型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将央行流动性投放和金融机构的信贷紧密结合,确保流动性之水实现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而这背后的逻辑体现在我国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多种声音都在传递一个讯息:我国经济已经从去杠杆进入稳杠杆阶段。
   经历了近两年的去杠杆, 社会 融资总量余额的增速持续下滑,根据央行的数据,2017年1月我国社融增速14.8%,到2017年12月下滑至13.4%;2018年以来下滑趋势更加明显,从1月份的11.3%,到2018年11月已经跌破10%,到了9.9%的 历史 低位。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信贷需求有所减弱,金融机构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主要是去杠杆下,三项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以及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显著减少。
     据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测算,从最重要的债务率指标来看,2018年三季度末的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2.8%,已经连续5个季度稳定在242%左右。从M2和GDP的比值来看,2018年末有望降至201%,已经从2016年末208%的峰值连续两年下降。姜超表示,展望2019年,各项货币和融资增速有望逐渐见底企稳。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明年年初,社融增速仍将维持在低位,然而随着刺激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监管的边际放松,下半年社融增速可能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将有限。
    继续降准可期 
   因此,不论是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央行201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的表述,都与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一脉相承,2019年的货币政策亦将延续上述趋势。
   央行行长易纲近期的讲座中对于当前形势下加强逆周期调控给出注解,易纲表示,如果杠杆率比较高,或者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最好的策略是“慢撒气”“软着陆”,实现经济平稳调整。当市场或者经济遇到外部冲击时,应当及时出手,稳定金融市场,特别是稳定公众的信心,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调控策略。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
   明明认为,要求货币政策取向至少保持当前的宽松力度,流动性大额投放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应有之义。而回到操作工具上,“锁短放长”仍将继续,降准取代去年CRA(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概率较大。具体到时点,参考CRA是2017年12月29日公告并于2018年1月16日启动;本次降准很可能在元旦后推出,在同业存单到期和缴税因素前后落地实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为应对2019年第一季度外需下行压力,宏观政策将展开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方面,201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删除了货币政策“保持中性”、“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的措辞,反映货币政策的前瞻性调节。同时,此次例会增加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1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由此来看,春节前准备金率有望进一步下调,在补充长期流动性的同时满足银行跨节资金需求。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降准有两种形式,一个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是降准置换MLF,从结构性优化角度来看,后者效果更好。他预计,2019年每个季度都有降准一次的可能性。短期内央行会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明年采取不同期限的政策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19货币政策猜想:更加松紧适度,继续降准可期

4. 明年,这三点将货币政策走向说透了

   
        
   这里主要讲三个观点:
     
       
   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思路没有问题,只是从刚刚召开完的工作会议上人们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会议明确的表达了在一定要保持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不进行急转弯,于是在媒体的解读下,大家一下子变得乐观了起来,认为之前的紧张的流动性不会实施,2021年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宽松的一年。
     
   实际上那是因为你没有理解真正的含义,所谓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的,或者说不急转弯,讲这些的本质是放缓市场预期,缓解人们对货币政策过于极端的想法,就是说货币政策即便改变,也不会给实体经济带来经营上的困难,或许就是说一定是在合理、正常的运行范畴之类,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均衡水平。
     
     其次  ,你要看每次对货币政策上的提法有什么不同,记得今年7月份的时候,当时的说法是更加积极有为以及更加灵活适度,前面的两个更加显现了货币政策积极态度,而这次则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这两个口吻的变化上你应该能够感受出,虽然说是货币政策没有急刹车,但还是有主动收拳头的意思,这实际上告诉我们货币政策的确跟之前相比有转向的意思,流动性收缩的意愿还是存在的。
     
     最后  ,  今天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年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今年的宏观杠杆率再次提升,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意思很简单,2020年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而产生,现在疫情已经控制了,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就该退出考虑,不过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不是说立即就退,而是有序退出,也就是逐步的意思,这样宏观的杠杆率就会稳住了并且逐步下降。  
     
       
   -----------
     
   在货币政策整体收缩的情形下,市场行情的结构出现明显主升的概率不高,应该是维持在一定的箱体内逐渐上移,板块上是消费为拉动的主体,医药、白酒、医美、新能源和券商、家电这些为主导,我觉得大多数情形下,板块热点呈现的还是防御为主导的消费型为主。

5. 2008年货币政策回顾

2008货币政策:从“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转变 2008年上半年,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依然是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展开的。为了冲销流动性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上半年,央行还先后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最高一度提高到了17.5%。2008年的最后一次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在6月7日。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一次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1个百分点,是自2003年以来仅有的三次之一。在这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中,央行同时宣布汶川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体现了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整的原则。     实际上,在央行连续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后,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比率已捉襟见肘。根据央行的统计,到2008年第三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比率只有2.08%,其中,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超额准备金比率分别为1.68%、2.04%和3.83%。再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也略显紧张。在内外因素的夹击下,央行宣布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之后,在10月8日全球主要央行协调降息和向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央行再次宣布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随后,11月26日央行又第三次宣布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即,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12月23日,中国人银行又决定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下调,是国内实体经济逆转、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到中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过去过于积极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政策的反向修正,同时,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化,也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下调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例如,贸易顺差增长率的下降,7月份之后人民币汇率停止了加速升值的态势,境外机构为了应对流动性需求而变现人民币资产等,使得国际收支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冲击减弱了。另外一个重大的制度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贸易与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那就是,国务院在7月份新颁布的外汇管理条例中,增强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为人民银行更加灵活的准备金政策提供了空间。     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日常管理流动性的基本手段。公开市场操作包括发行央行票据和债券回购。2008年1~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各期限央行票据41290亿元,各期限正回购操作28100亿元。央行票据期限以一年期和3个月期为主,从7月份起再没有发行期限较长的三年期央行票据了。在9月份之前,公开市场操作依然以冲销和回收流动性为主,所以各月央行票据发行规模较大。但是,9月份之后,随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累积效应的显现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偏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回收和冲销流动性了,而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流动性供给和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央行票据的发行频率和发行规模都大幅下降。这在12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强化。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下降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和规模的减少,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比率可能会在2008年年底出现较大幅度地上升,这会给短期资金运用带来一定的压力。     信贷政策的转变     2007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远远过了政府的预期。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控制,在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央行采取了更为严厉的信贷规模控制政策。这一政策在2008年上半年得到了延续。在相当程度上,过去旧体制下的信贷控制措施出现了复归。但是,在连续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信贷规模控制的作用下,许多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大幅下降,可贷资金急剧减少,企业融资难,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次凸现出来。于是,在2008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刺激金融机构的小额担保贷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提高了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不超过100万元提高到不超过200万元。允许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规定实施上浮。第二,自2008年1月1日起,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第三,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开始显现出来。为了控制信用风险和资产质量,过去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倾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惜贷偏好日益明显,银行信贷增长率持续回落,实际的信贷增加额低于年初设定的目标。有鉴于此,央行在10月份取消了过去一年左右时间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严厉控制,12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了要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此,信贷政策也做了相应地调整,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力争200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万亿元以上。至此,中国的信贷政策从数月前的严格控制信贷增长,转变到了刺激信贷增长。

2008年货币政策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