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

2024-05-15

1.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

儒家
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道家
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
法家
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墨家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扩展资料: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

2.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张

儒家的思想主张:仁、克己复礼、有教无类、民贵君轻、性本善;道家的思想主张:大道无为,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墨家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法家的思想主张:富国强兵,以法治国,轻罪重罚。

儒家的思想主张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

3.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争(非攻)。重自然规律(天志)。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思想: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
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到现在还是华人的主流思想。
2、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3、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
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
4、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

4.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他们的思想有何区别?

儒家思想讲的是“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制人性欲望,尊崇古代礼仪。
墨家思想讲的是“以天下为己任”,套用现在的话就是实业救国。
法家思想讲的是“以法理治天下”,讲变革。套用名人的话就是“发展是硬道理”。
道家思想讲的是“无为而治”,顺应天地万物自然变化法则。
从中国历史来看,秦王朝能统一六国,就是法家思想的最大成就,自商鞅变法,依法治国之后(当时特定环境,王权还是第一位的),落后的秦国迅速崛起,成就了霸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奉行的是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为汉武帝从根本上消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走向成熟之后,特别是宋,明,清朝,儒家思想成了一统的思想,讲究的是君臣父子,崇尚等级礼仪。

5.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 

法家以韩非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反对礼制,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墨家以墨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思想的影响。

6.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都有什么思想主张

法家是从黄老派分化出来,它认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主张用法术势(其实是黄老道家提出的概念)来加强君主专制
儒家认为万物尊卑不同,应该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就像天上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斗有序运转一样。同时人们应互相爱护,只是这个爱因为亲疏远近不同而不同,对自己亲人的爱多一些,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少一些
墨家是从儒家分化出来,在崇尚圣贤、和平和大同方面没有实质区别,但在其他方面,墨家主张兼爱(类似于博爱)、互利、节约,与儒家不同
如果道家是高人的话,法家就是利剑,儒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墨家就是一个黑社会

7. 道家,法家.墨家,儒家思想是怎样的

这四家里道家的层次最高,无为而治已经超出了德治的境界,其次是墨家和儒家,其核心都是德治,但是儒家有完整的理论和操作体系而墨家只有目标,法家是最低等的,就是现在社会的主流,律法法制思想。如果要更加直观一些就是:法家即是资本主义,儒家是社会主义,墨家是社会主义中的高级阶段,道家是共产主义。这并非只是打比方,而是这四家的理念从根本上是符合这几个主义的。
因此我中华文明注定了中国是要走德治道路的,而共产主义很多人看起来仅仅是理想只是因为被所谓的主流思想所误导没有足够深刻地去理解他的真谛,而资本主义国家最多只能走到法制的最高阶段,想要过度到德治除非他们的价值观也就是他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仰要全部推翻并接纳我中华文明的儒家思想,否则即使看上去进入德治社会也是假的,因为德治和法制的思想基础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道家,法家.墨家,儒家思想是怎样的

8. 简述儒家、道家、墨家的主要思想。

简述儒家、道家、墨家的主要思想。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儒家: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不要只顾自己和自己的宗族,而要公正地对待他人;施之于日常的为人,则是尊重他人,把别人当人看。孔子也很看重“礼”,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为“仁者”,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 
  道家:讲究超然物外,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在艺术。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讲究“道法自然”。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认为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 
  墨家: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这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的兼并战争,所以又与“非攻”的思想密切相关。“尚同”是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尚同”的前提是“尚贤”,要求“选贤者”为“天子”。“节用”是节省财用。“非乐”是反对敲剥民利的“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70、71。 
  本题知识点: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