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2024-05-13

1.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果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知识拓展: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简单地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的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宏观的指一个国家的经国济民。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括着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的各项活动;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分配是这一动态的终点。
参考资料:货币供应量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2. 何谓货币供应量?

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称谓。随着货币政策目标量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从70年代开始,就把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信贷增长额和自由准备金的控制转为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控制。以M·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极力主张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增加货币供应,在短期内可以减少一些失业,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不能消灭失业。“恒久性的收入”决定人们的消费需求,货币供应同消费需求大体保持稳定的函数关系。如果经济增长率每年为3% 耀4% ,则货币供应指标可以控制在4% 耀5% 以内,保持1耀2个百分点的超速增长,就可以使经济增长同物价稳定这两个宏观经济目标都能同时实现。美国在1970年就开始把货币政策目标从银行信贷转移到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控制,许多西方国家也陆续把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根据货币流动性的差别和货币功能的强弱,把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不同层次,如M1、M2、M3等依次往下排,货币的流动性就依次减弱。以哪一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控制重点,各国的作法也有所不同。中国在1982年就开始研究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计算和监控,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把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 货币供应量是如何划分的?


货币供应量是如何划分的?

4. 什么是货币的供应量?货币的供应量是由什么所决定的?

货币供应量的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资金的流动。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央行、商业银行、财政机构、企业、居民等多个行为所共同影响的。总体来说是对市场上流动性资产的需求,从而采取的一系列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

货币的供应量,指市场中的现金流动总量市场中流动的货币总量是由中央银行进行控制的,其本身是根据观察市场的资金走向以及利率的上调或下跌来进一步控制货币的总量。货币的供应量指的就是在某一个流通的时间点内,市场中现存的资金总量以及存款货币的总量之和。货币的供应量从目的上来说是为了满足消费或者是信贷,通过资金的流动来使得经济持续性的扩张,刺激消费者对于资产流动性的需求。

货币供应量受到中央银行行为和商业银行行为影响货币的供应量,其本身是由多个因素来综合决定的。首先,中央银行的行为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在供给者和国家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调节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目标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适当的去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而商银行作为基础货币的接受者,也是存款货币的一个创造者,其本身能够接受多少或意愿接受多少的存款货币,在支付利润率以及支付能力上需要受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放款需求就会持续减弱,这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中所存储的货币总量,也就是准备金率受到影响。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则是当相反。

财政机构的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在我们的金融市场中,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另一大因素就是财政机构的行为,财政机构可以调整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及基础货币的供给,当财政机构的财收出现不平衡时,对应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中央银行接收到的存款量就会有所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会减少货币的总量。财政机构如果取出了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那么市场中的货币乘数以及数量就会适当的增加,同样会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影响货币供给企业和居民两者之间的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到市场中的货币供给量。企业的行为会影响对货币的资金需求,也就是货币需求量变小或变大,也会使得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当然,未来的收益都是预期的,同样可以反映当前利益的高低。
居民虽然是非银行系统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对于货币的需求也一样,会引起贷款类型之间的切换,记住,要取决于利率对于居民的资产流动性以及最佳资产选择的组合结构来进行货币供给 如果银行短期之内出现了危机,那么货币的供给量暂时性的会增多,反之则会减少。

总而言之,货币的供给量是受到多个综合因素的影响,基本上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点范围内,市场中的货币总量以及存款总量的之和。在央行,商业银行,居民企业,财政机构等的行为影响之下,会刺激市场中货币的供给量增多或者减少。

5. 货币供应量的含义是什么啊?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果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知识拓展: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简单地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的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宏观的指一个国家的经国济民。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括着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的各项活动;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分配是这一动态的终点。
参考资料:货币供应量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货币供应量的含义是什么啊?

6. 货币供应量是什么?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2013年3月10日央行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同月底,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大关,居世界第一。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7. 货币发行量和货币供应量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
货币发行量是指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数,通常包括所有的流通与非流通货币。其中,流通货币也即现金发行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行的现金数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扩展资料
发行量是报纸和杂志通过发行渠道发送给读者的报刊份数。其中包括出售和赠送两部分。发行量指标主要有期发数(即报刊每期的发行份数)和年发数(即一年内报刊各期发行数总合)。
发行量是衡量报刊社会影响大小的重要参数,对于报刊广告定价、广告量都有重要影响。广告代理业和广告客户一般是根据发行量多寡来决定选用媒体的。
供应量是指股票市场上,产品的供应量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某商品的价格提高后,会使这种商品的供应量增加。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央行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进而保证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快市场公平公正建设,公开信息透明披露;融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渠道,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增强利率对金融资产价格传导的有效性。

货币发行量和货币供应量的区别是什么?

8. 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及分类?

1.货币供应量定义: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对于货币存量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如果货币仅指流通中的现金,则称之为M0;狭义的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定义较宽些的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一国货币供应总量。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它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当货币供应不足时,市场商品价格下跌,生产减少,投资乏力,经济紧缩;当货币供应过量时,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生产扩大,投资强劲,经济繁荣。当然,上述所言不足或过量,都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限度,那么货币供应量极易成为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源泉。 

2.货币供应量分类:
美国的货币量层次划:
   M[1A]=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 
  M[1B] = M[1A]+可转让存单+自动转帐服务存单+信贷协会股票+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B+商业银行隔夜回购协议+欧洲美元隔夜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票+所有存款的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M3 = M2+大额定期存单(10 万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存款 
  L = 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

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
  M1=现金+活期存款 
  M2 = M1+企业定期存款 
  M1 + CD = M1+企业可转让存单 
  M2 + C = M1+定期存款+可转让存单 
  M3 = M2+CD+邮局、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劳动金库的存款+信托存款

中国货币量层次划: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居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