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中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这几个科目,那些增加记借方,哪些增加记贷方?

2024-04-27

1. 事业单位会计中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这几个科目,那些增加记借方,哪些增加记贷方?

事业单位会计中的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和净资产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收入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结转后没有余额。支出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结转后没有余额。

事业单位会计中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这几个科目,那些增加记借方,哪些增加记贷方?

2. 下列哪些科目属于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

问题不完整!

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差额。主要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所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  即是说,净资产科目是借减贷增。

3.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和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表的区别

同一会计分支,但又有区别:

一、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含义与特点的比较
(一)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际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如军队、国务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及各级党政、人民政府。
行政单位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因此会有“上级拨入资金”的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法人单位,包括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如学校)、公益事业单位(福利院、红十字会)、公证、法律服务(如妇联)等中介机构。  (二)特点比较:
1、行政单位提供无偿服务;行政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目的是进行劳务;行政单位无收支活动;行政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并按国家预算开支、使用。
2、事业单位虽不以盈利为目的,却实行有偿服务;事业单位大多属于能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向社会提供的是精神产品和劳务;事业单位某些活动具有盈利性。
二、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
(一)含义比较
行政单位会计是以政府部门各行政单位预算资金核算为中心的一门专业会计,主体是各行政单位。它通过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放映行政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分配、使用和结果的全过程,反映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为国家的预算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类事业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二)特点比较:
1、都采用收付实现制,都是非营利性。
2、行政单位不进行成本核算,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侧重核算资金收支结余;事业单位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经营性有成本核算),其核算对象以收、支、余为主。  3、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具有多渠道性(特殊科目:缴纳销售税金,行政单位不涉及)。  (三)会计科目比较
1、相同点: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都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五类,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名称、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完全相同的会计科目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名称、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限额、应缴预算款、结转自筹基金等;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一些会计处理上也具有相同点,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处理;事业、行政单位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而是采用对无法收回的坏账直接列支核销的办法,故事业、行政单位会计的“应收账款”科目没有备抵账户。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上除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历史性及重要性原则等相同的会计核算原则外,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还强调可比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
2、不同点
(1)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资产类包含有价证券,事业单位会计有无形资产和产成品; 负债类事业单位有应交税费;
净资产类的结余科目也有所区别,行政单位会计为结余,而事业单位会计有事业
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科目;
还有事业单位独有支出类的销售税金科目。
(2)名称不同、内容和使用方法相同的科目
对比项目 :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暂付款、暂收款、库存材料,分别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里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材料相对应;而预算外资金收入对应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和事业收入。 (3) 名称相似或者相同,内容及方法有区别的科目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总账科目拨入经费所包含的拨入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总账科目财政补助收入和拨入专项款;
拨出经费里的拨出经常性经费和拨出专项经费,分别与拨出经费和拨出专项款对应;
经费支出里的经常性支出和专项资金支出分别对应事业支出和专项款支出; 结余里的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分别对应事业结余和对冲结转(无科目); 有价证劵与对外投资相对应。
(四)核算的特点比较
行政单位会计:会计主体有明显的非营利性;以首付是限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最大的特点是双轨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
三、资产的核算
事业企业会计的“资产”的内容最大特点是,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不区分长短期投资, 只设置“对外投资”账户。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不需分期计算盈亏,因此不设置跨期摊提类账户。
(一)存货的核算
1、内容的对比:
(1)行政单位的存货也称库存材料,指行政单位大批购入、先期入库,待以后各期陆续消耗的各种材料,如大批的办公材料、修理材料、取暖材料等。
事业单位的存货一般分为:原材料(原料、燃料、实验材料、改装使用的原件、零
配件等)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仪器、仪表、工具、器皿、一般用品等)办公用品类(纸张、笔墨等)产成品类(生产完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产品)。事业单位的存货在核算之前,首先要确定存货日常管理中的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通常使用)--收、支、存; 实地盘存制--收、存。  (2)购入时:
行政单位采购过程发生的税金不单独核算,计入库存材料的采购成本。 事业单位购入材料时,应填制“入库单”。事业单位还分一般企业纳税人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事业单位有“应交税金”科目。  (3)发出材料时:
行政单位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也可采用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材料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成本)/(期初材料数量+本期收入材料数量)
事业单位特有会计科目, “产成品”账户。  (4)验收入库时,借:产成品     贷:成本费用
发出时,借:经营支出
贷:产成品
(5)材料清查时:
行政单位通过“暂存款”“暂付款”“库存材料”“经费支出”等。
事业单位,属经营用材料,相应冲减或增加“经营支出”。属事业用材料,相应冲减或增加“事业支出”。
(二)对外投资的核算
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可分长短期投资,而事业单位不分长短期投资。事业投资还可以按投资对象划分为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按投资的性质不同分为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 行政单位只能用结余资金购买国库券,不能购买其他有价证券。事业单位可以购买债券,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材料、产成品等)。 当以材料像其他单位投资时,要区分一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若为一般纳税人,有“应交税金”账户。按投资双方协议确认价值与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不含税)及应交税金销项税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若为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应交税金”账户。按投资双方协议确认价值与扣除材料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上是差不多的。 两者都应设置: “固定资产”账户(借方登记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贷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原价) 。 “固定基金”账户(借方登记固定基金的减少数,贷方登记固定基金的增加数) 。 “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是两个相对应的账户,其记账方向相反。  1、事业单位增加固定资产的途径更多种多样:  (1)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核算时,事业单位有一特殊的会计科目是行政单位所没有的: “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 户。  (2)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2、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行政单位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除要对“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进行调整外,还要将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经费支出”账户,并将取得的残值收入计入“其他收入”账户。事业单位资产报废时,将清理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修够基金”账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偿转让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按实际收到价款,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按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四、负债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负债核算的主要特色在于借入款项及各种应缴款的核算。
(一)借入款项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 上级单位、 金融机构或其他借入的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这些款项主要是用于临时性或特殊需要。归还时除了要归还本金,还要归还利息。发生的借款用于正常事业单位支出活动,弥补经费不足的,利息支出计入“事业支出”;用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弥补资金不足的,利息支出计入“经营支出” 。  (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缴款方式有三种: 1.全额上缴。 2.比例上缴。 3.结余上缴。
五、净资产的核算
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包括固定资金和结余。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资金、专用基金、结余等。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和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表的区别

4.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哪些?

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资。

5.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类项目如何对应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基金”、“周转金”转为企业会计报表中“实收资本”;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事业基金”(包括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专用基金”转为企业会计报表中“盈余公积”。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下的“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转为企业会计报表中“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事业单位净资产构成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类项目基金核算

(一)事业基金的核算
1、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资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内容。
一般基金是指滚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从当年未分配结余中转入;
二、从拨入专款形成的结余中转入。
2、投资基金是指对外投资形成的基金,投资基金也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从固定基金中转入;
二、用货币资金、材料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从一般基金中转入,但该部分来源实际上并未增加事业基金,只是将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转为投资基金,在收回该项投资时,投资基金又要相应转做一般基金。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的各项来源、运用和结存,并在该科目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二)固定基金的核算:
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占用的基金,固定基金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是由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投入的,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投入、融资租入或单位自筹资金购建。
事业单位应设置“固定基金”科目,用以核算事业单位形成的固定基金。固定基金的账务在“固定资产核算”章节中已经述及,不再重复。但是,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不同步登记,固定资产在租入时先进行登记;
而固定基金只有在实际支付融资租赁费时,根据每次支付金额相应增加固定基金。因此,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项目的数字应该相等,但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在尚未付清租赁费时,这两个项目的数字不相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事业单位净资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所有者权益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类项目如何对应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6. 净资产类科目借贷

事业基金的贷方表示净资产增加,而借方则表示本期净资产减少。如果资产负债表中事业基金是贷方数,表明所结余的最终的该类净资产,如果是借方数(一般不可能),则表示以前支出的累计数大于收入累计数,说明利用了其他的资产来支付该项支出,导致该项净资产为负数。

7. 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
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按是否限定用途分限定用途和非限定用途净资产,前者包括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后者包括事业基金等;
按形成来源分外部注入和内部形成净资产,前者指国家拨款部门和捐赠者提供形成的净资产,后者指事业单位按规定从收入和结余中提留形成的净资产,例如专用基金。

扩展资料
按制度规定设置“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科目,分别核算各项净资产,根据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确认,以实际发生数额计量,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在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类”下分项以账面余额列示,依次为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的各项来源、运用和结存,并在该科目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例1]年终,某事业单位将未分配结余860000元转入事业基金。会计分录如下:
借:结余分配 860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860000
[例2]某事业单位某专项任务完成,按照规定,专项结余4000元留归单位使用。分录如下:
借:拨入专款——某专项任务 4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40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净资产

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8. 如何理解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净资产科目

- 首先,事业单位净资产指的是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事业单位净资产中的科目比较多,但我们可以把他们大体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结转结余类,核算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以及分配所用的科目,如:事业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第二大类用来记录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如:非流动资产基金;第三大类用来记录提取或设置的专门用途的基金如:专用基金。第一大类比较复杂一点,第二、三大类比较简单,接下来咱们分类来介绍一下:
第一大类:上面说过了,第一大类是用来核算各项收支相抵后后余额,那么咱们得先知道,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我们也可以归为三类,分别是:1、财政补助收入、2、经营收入、3、前两项之外的其他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它收入,以上三种收入又分别对应其相应的支出,那么期末结转的时候呢,不同来源的收入支出是要结转进不同的净资产科目的,下面我们以三种收入支出来源为思路来理解结转类科目的不同用法:
1、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类:用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来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给这类科目的定义是指事业单位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转和结余资金。其实这里边有两个科目:“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无论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第一步肯定是要进“财政补助结转”的,而可以进“财政补助结余”的只有项目支出,而且是符合条件的项目支出,一般而言,就是项目完工后的剩余资金。
2、经营收入和支出类:用来结转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须用”经营结余“这个科目来核算,结转收入和支出后,如果”经营结余“余额为正数,将其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以待下一步分配,如果余额为负数,那就是有亏损了,不用再转出了!
3、除上述两项之外的其他收支:这类收入支出包含的比较多,有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以及他们相应的支出,其实这类主要是事业收入性质,这部分猛一看有点麻烦,其实理清楚了也很简单,这类收入和支出如果是一般收支的话,期末结转进”事业结余“,结转完毕将”事业结余“的余额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等待进一步分配;如果是专项收支的话,期末结转进”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完工之后,需要缴回财政的资金,直接冲减”非财政补助结转“,若是可以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资金,则再转入”事业基金“;
好,说完收入和支出的结转,咱们再来说说分配,在事业单位,只有进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资金,才可以自行分配,这部分资金的来源,我们通过上述结转通道其实可以看出,主要是单位的事业收入(一般收支)和经营收入的结余资金,因为财政补助资金是不可能让事业单位自行分配的。那么分配怎么分,只有两条路,一条进”事业基金“,由单位自由使用,另外一条提入”专用基金-福利基金“,这就是分配。
以上是事业单位净资产类科目的第一大类,结转结余和分配,通过以上三条不同的资金来源,我们把每个科目都梳理到了,至于明细科目,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
以下是第二大类和第三大类,就比较简单了。
第二大类用来核算事业单位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科目名称”非流动资产基金“。这个科目的设置和企业有所不同,在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科目里,是没有这类科目的,原因是企业是权责发生制,在购买资产的时候是不做成本费用的,用到或者提折旧的时候才做成本费用,那么这类资产也就是在用的时候才抵减利润。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收付实现制,这类资产在购入时即做支出,也就是购入时即全额抵减了结转结余资金,但事实上呢,这类资产使用年限很长,需要在资产负债表的上做出反映,所以在做支出的同时呢,再记一笔增加资产和净资产的分录,是为”双分录“。
第三大类用来核算事业单位提取的专门用途的基金,用”专用基金“科目来核算。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主要是以支出的方式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前边我们介绍过,是从”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中提。
以上是对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做的一个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呢,经常有一些其它的问题出现,比如:有个别单位的净资产中某些结转结余类科目是负数,这可能是因为单位的负债比较大,支出资金时用一部分使用了借来的资金,所以导致支出大于收入,结转结余出现负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结转结余类科目余额较大,但是账上并没有那么多的货币资金,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实际上已经支出了款项,但是由于工程未完工或者报账手续不齐全,将这部分支出挂在了应收款项上,账务上未做支出处理,导致结转结余资金余额较大,应收科目余额较大,而货币资金余额较小。
最后再提示一点,我们在期末进行结转的时候,一定要在明细科目上把一般支出和项目支出、项目支出中各个项目等区分清楚,分别结转,否则后患无穷!
最后忍不住感叹一句:没想到你这个问题,我居然答了这么多(实事上写了两天哇)!
寒号鸟原创,请勿他用!2017-11-30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