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明司马迁学问渊博

2024-05-14

1. 如何说明司马迁学问渊博

司马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
你说他渊博不?

如何说明司马迁学问渊博

2. 请知识较渊博的同志介绍一些有关国学的图书

国学书目
                                       
(一)工具之部

    《书目举要》(周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馆本。这是书目的书目。
    《书目答问》(张之洞)刻本甚多,近上海朝记书庄有石印“增辑本”,最易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附存目录 广东图书馆刻本,又点石斋石印本最方便。
    《汇刻书目》(顾修)顾氏原本已不适用,当用朱氏增订本,或上海北京书店翻印本,北京有益堂翻本最廉。
    《续汇刻书目》(罗振玉)双鱼堂刻本。
    《史姓韵编》(汪辉祖)刻本稍贵,石印本有两种。此为《二十四史》的人名索引,最不可少。
    《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历代名人年谱》(吴荣光) 北京晋华书局新印本。
    《世界大事年表》(傅运森) 商务印书馆。
    《历代地理韵编》,《清代舆地韵编》 (李兆洛)广东图书馆本,又坊刻《李氏五种》本。
    《历代纪元编》(六承如)《李氏五种》本。
    《经籍纂诂》(阮元等)点石斋石印本可用。读古书者,于寻常典外,应备此书。
    《经传释词》(王引之)通行本。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等译编) 上海医学书局


(二)思想史之部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商务印书馆。
      二十二子:
    《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山海经》
    浙江公立图书馆(即浙江书局)刻本。上海有铅印本亦尚可用。汇刻子书,以此部为最佳。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最好先看白文,或用朱熹集注本。
    《墨子间诂》(孙诒让)原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庄子集释》(郭庆藩)原刻本,石印本。
    《荀子集注》(王先谦)原刻本,石印本。
    《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原刻本。
    《周礼》通行本。
    《论衡》(王充)通津草堂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湖北崇文书局本。
    《抱朴子》(葛洪)《平津馆丛书》本最佳,亦有单行的;湖北崇文书局本。
    《四十二章经》金陵刻经处本。以下略举佛教书。
    《佛遗教经》同上。
    《异部宗轮论述记》(窥基)江西刻经处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译本)金陵刻经处。
    《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译)同上。
    《船若纲要》(葛彗)《大般若经》太繁,看此书很够了。扬州藏经院本。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玄奘译)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鸠摩罗什译,菩提流支译,真谛译)以上两书,流通本最多。
    《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此书译本与版本皆极多,金陵刻经处有《阿弥陀经要解》(智旭)最便。
    《大方广圆觉了义经》(即《圆觉经》)(佛陀多罗译)金陵刻经处白文本最好。
    《十二门论》(鸠摩罗什译)金陵刻经处本。
    《中论》(同上)扬州藏经院本。
    以上两种,为三论宗“三论”之二。
    《三论玄义》(隋吉藏撰)金陵刻经处本。
    《大乘起信论》(伪书)此虽是伪书,然影响甚大。版本甚多,金陵刻经处有沙门真界纂注本颇便用。
    《大乘起信论考证》(梁启超)此书介绍日本学者考订佛书真伪的方法,甚有益。商务印书馆将出版。
    《小止观》(一名《童蒙止观》,智觊撰)天台宗之书不易读,此书最便初学。
金陵刻经处本。
    《相宗八要直解》(智旭直解)金陵刻经处本。
    《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直疏)金陵刻经处本。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撰)玄奘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伟大人物,此传为中国传记文学之大名著。常州天宁寺本。
    《华严原人论》(宗密撰)有正书局有合解本,价最廉。
    《坛经》(法海录)流通本甚多。
    《古尊宿语录》此为禅宗极重要之书,坊间现尚无单行刻本。
    《大藏经》缩刷本腾字四至六。
    《宏明集》(梁僧祐集)此书可考见佛教在晋宋齐梁士大夫间的情形。金陵刻经处本。
    《韩昌黎集》(韩愈)坊间流通本甚多。
    《李文公集》(李翱)三唐人集本。
    《柳河东集》(柳宗元)通行本。
    《宋元学案》(黄宗羲,全祖望等)冯云濠刻本,何绍基刻本,光绪五年长沙重印本。坊间石印本不佳。
    《明儒学案》(黄宗羲)莫晋刻本最佳。坊间通行有江西本,不佳。
    以上两书,保存原料不少,为宋明哲学最重要又最方便之书。此下所列,乃是补充这两书之缺陷,或是提出几部不可不备的专家集子。
    《直讲李先生集》(李觏)商务印书馆印本。
    《王临川集》(王安石)通行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二程全书》(程颢、程颐)六安涂氏刻本。
    《朱子全书》(朱熹)六安涂氏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朱子年谱》(王懋竑)广东图书馆本,湖北书局本。此书为研究朱子最不可少之书。
    《陆象山全集》
    《陈龙川全集》(陈亮)通行本。
    《叶水心全集》(叶适)通行本。
    《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浙江图书馆本。
    《困知记》(罗钦顺)嘉庆四年翻明刻本。正谊堂本。
    《王心斋先生全集》(王艮)近年东台袁氏编订排印本最好,上海国学保存会寄售。
    《罗文恭公全集》(罗洪先)雍正间刻本,《四库全书》本与此不同。
    《胡子衡齐》(胡直)此书为明代哲学中一部最有条理又最有精采之书。《豫章丛书》本。
    《高子遗书》(高攀龙)无锡刻本。
    《学通辨》(陈建)正谊堂本。
    《正谊堂全书》(张伯行编)这部丛书搜集程朱一系的书最多,欲研究“正统派”的哲学的,应备一部,全书六百七十余卷,价约三十元。初刻本已不可得,现行者为同治间初刻本。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商务印书馆。
    《日知录》(顾炎武)用黄汝成《集释》本。通行本。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单行本。扫叶山房《梨洲遗著汇刊》本。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船山遗书》本。
    《思问录内外篇》(王夫之)同上。
    《俟解》一卷,《噩梦》一卷 (王夫之)同上。
    《颜李遗书》(颜元,李恭)《畿辅丛书》本可用。北京四存学会增补全书本。
    《费氏遗书》(费密)成都唐氏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寄售)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戴氏遗书》本。国学保存会有铅印本,但已卖缺了。
    《章氏遗书》(章学诚)浙江图书馆排印本,上海刘翰怡新刻全书本。
    《章实斋年谱》(胡适)商务印书馆出版。
    《崔东壁遗书》(崔述)道光四年陈履和刻本;《畿辅丛书》本只有《考信录》,亦可够用了。全书现由亚东图书馆重印,不久可出版。
    《汉学商兑》(方东树)此书无甚价值,但可考见当日汉宋学之争。单行本,朱氏《槐庐丛书》本。
    《汉学师承记》(江藩)通行本,附《宋学师承记》。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光绪辛卯初印本;新刻本只增一序。
    《史记探原》(崔适)初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排印本。
    《章氏丛书》(章炳麟)康宝忠等排印本;浙江图书馆刻本。


(三)文学史之部

   《诗经集传》(朱熹)通行本。
   《诗经通论》(姚际恒)闻商务印书馆将重印。
   《诗本谊》(龚橙)浙江图书馆《半广丛书》本。
   《诗经原始》(方玉润)闻商务印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诗毛氏传疏》(陈奂)《清经解续编》卷七百七十八以下。
   《檀弓》《礼记》第二篇。
   《春秋左氏传》通行本。
   《战国策》商务印书馆有铅印补注本。
   《楚辞集注》,附《辨证后语》(朱熹)通行本;扫叶山房有石印本。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广雅书局本。此书搜集最富,远胜于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编)上海医学书局出版。
   《古文苑》(章樵注)江苏书局本。
   《续古文苑》(孙星衍编)江苏书局本。
   《文选》(萧统编)上海会文堂有石印胡刻李善注本最方便。
   《文心雕龙》(刘勰)原刻本;通行本。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湖北书局刻本。
   《唐文粹》(姚铉编)江苏书局本。
   《唐文粹补遗》(郭麟编)同上。
   《全唐诗》(康熙朝编)扬州原刻本,广州本,石印本,五代词亦在此中。
   《宋文鉴》(吕祖谦编)江苏书局本。
   《南宋文范》(庄仲方编)同上。
   《南宋文录》(董兆兆编)同上。
   《宋诗抄》(吕留良、吴之振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诗抄补》(管庭芬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六十家词》(毛晋编)汲古阁本,广州刊本,上海博古斋石印本。
   《四印斋王氏所刻宋元人词》(王鹏运编刻)原刻本,板存北京南阳山房。
   《疆村所刻词》(朱祖谋编刻)原刻本。王朱两位刻的词集都很精,这是近人对于文学史料上的大贡献。
   《太平乐府》(杨朝英编)(四部丛刊)本。
   《阳春白雪》(杨朝英编)南陵徐氏《随庵丛书》本。
   以上两种为金元人曲子的选本。
   《董解元弦索西厢》(董解元)刘世衍《暖红室汇刻传奇》本。
   《元曲选一百种》(臧晋叔编)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
   《金文最》(张金吾编)江苏书局本。
   《元文类》(苏天爵编)同上。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商务印书馆本。
   《京本通俗小说》这是七种南宋的话本小说,上海覃隐庐《烟画东堂小品》本。
   《宣和遗事》《士礼居丛书》本;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
   《五代史平话》残本董康刻本。
   《明文在》(薛熙编)江苏书局本。
   《列朝诗集》(钱谦益编)国学保存会排印本。
   《明诗综》(朱彝尊编)原刻本。
   《六十种曲》(毛晋编刻)汲古阁本。此书善本已不易得。
   《盛明杂剧》(沈泰编)董康刻本。
   《暖红室汇刻传奇》(刘世珩编刻)原刻本。
   《笠翁十二种曲》(李渔)原刻巾箱本。
   《九种曲》(蒋士铨)原刻本。
   《桃花扇》(孔尚任)通行本。
   《长生殿》(洪升)通行本。
   清代戏曲多不胜举;故举李蒋两集,孔洪两种历史戏,作几个例而已。
   《曲苑》上海古书流通处(?)编印本。此书汇集关于戏曲的书十四种,中如焦循《剧说》,如梁辰鱼《江东白苎》,皆不易得。石印本价亦廉,故存之。
   《缀白裘》这是一部传奇选本,虽多是零篇,但明末清初的戏曲名著都有代表的部分存在此中。在戏曲总集中,这也是一部重要书了。通行本。
   《曲录》(王国维)《晨风阁丛书》本。
   《湖海文传》(王昶编)所选都是清朝极盛时代的文章,最可代表清朝“学者的文人”的文学。原刻本。
   《湖海诗传》(王昶编)原刻本。
   《鲒亭集》(全祖望)借树山房本。
   《惜抱轩文集》(姚鼐)通行本。
   《大云山房文稿》(恽敬)四川刻本,南昌刻本。
   《文史通义》(章学诚)贵阳刻本,浙江局本,铅印本。
   《龚定庵全集》(龚自珍)万本书堂刻本。国学扶轮社本。
   《曾文正公文集》(曾国藩)《曾文正全集》本。
    清代古文专集,不易选择;我经过很久的考虑,选出全,姚,恽,章,龚,曾六家来作例。
   《吴梅村诗》(吴伟业)《梅村家藏稿》(董康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本,无注,此外有靳荣藩《吴诗集览》本,有吴翌凤《梅村诗集笺注》本。
   《瓯北诗钞》(赵翼)《瓯北全集》本,单行本。
   《两当轩诗钞》(黄景仁)光绪二年重刻本。
   《巢经巢诗抄》(郑珍)贵州刻本;北京有翻刻本,颇有误字。
   《秋蟪吟馆诗钞》(金和)铅印全本;家刻本略有删减。
   《人境庐诗钞》(黄遵宪)日本铅印本。
    清代诗也很难选择。我选梅村代表初期,瓯北与仲则代表乾隆一期;郑子尹与金亚匏代表道咸同三期;黄公度代表末年的过渡时期。
    明清两朝小说:
   《水浒传》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西游记》(吴承恩)亚东图书馆再版本。
   《三国志》亚东图书馆本。
   《儒林外史》(吴敬梓)亚东图书馆四版本。
   《红楼梦》(曹г)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水浒后传》(陈忱,自署古宋遗民)此书借宋徽钦二帝事来写明末遗民的感慨,是一部极有意义的小说。亚东图书馆《水浒续集》本。
   《镜花缘》(李汝珍)此书虽有“掉书袋”的毛病,但全篇为女子争平等的待遇,确是一部很难得的书。亚东图书馆本。
   以上各种,均有胡适的考证或序,搜集了文学史的材料不少。《今古奇观》,通行本。可代表明代的短篇。
   《三侠五义》此书后经俞樾修改,改名《七侠五义》。此书可代表北方的义侠小说。旧刻本,《七侠五义》流通本较多。亚东图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儿女英雄传》(文康)蜚英馆石印本最佳;流通本甚多。
   《九命奇冤》(吴沃尧)广智书局铅印本。
   《恨海》(吴沃尧)通行本甚多。
   《老残游记》(刘鹗)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3. 渊博的确

你想说什么啊?

渊博的确

4. 麻烦哪位渊博的朋友介绍一下日本北海道札幌的房价,以及租房的价格,谢谢。

房价不太清楚,但日本租房全国价格相差不会太大,一般的住房都在月均10万左右,北海道相对会更便宜些。

5. 神啊!你的音乐知识真渊博。能不能把好听的轻音乐介绍给大家,尽量的详细,让我们也能好好享受,谢谢了。

《serenade》、《灵魂的故乡》、《忧伤的很安静》、《快乐还是忧伤》、《如果云知道》、《空之境界》、《云雀四重奏》、《勃兰登堡协奏曲》、《最终幻想曲》、《睡莲》

神啊!你的音乐知识真渊博。能不能把好听的轻音乐介绍给大家,尽量的详细,让我们也能好好享受,谢谢了。

6. 求一成语,说明知识再渊博没有好的外表(衣裳)也不行。

闻字识人

7. 请了解八一广博女蓝网友介绍一下郭慧情况

  新浪体育讯 无敌之师八一唯洁雅在主场苏州体育中心体育馆延续了连胜势头,以118:105击败曾在九运会以3分之差惜败于自己的辽宁宝城地产,隋菲菲在比赛中独领风骚,拿下32分。

  和八一唯洁雅一样,辽宁宝城地产队内群星荟萃,陈晓莉、王玲、韩春琦、王颖等四名选手先后入选过国家队。但是本赛季开赛以来辽宁队的战绩不够理想,7战4胜3负排名暂居
  第六。

  比赛开始后,辽宁宝城地产反客为主气势很盛,在两分钟里打出了11:3的高潮,并利用凶狠的防守阻击八一唯洁雅的进攻,第一节仅过了3分钟,辽宁队已经4次犯规。随着比赛的深入,八一唯洁雅的攻击力开始逐渐显现,7分钟时八一唯洁雅18:16第一次反超比分。在这之后双方的比分一直咬得很紧,第一节结束八一唯洁雅31:30只领先一分。

  第二节,辽宁宝城地产又是先声夺人,借助两个远投很快将比分改写为38:34.第二节八一唯洁雅明显不在状,内线不灵,远投也很少见到,该节比赛过半时,八一唯洁雅43:49落后6分。此后,八一队换上很少上场的8号郭慧,这位小将上场后表现不俗,连投带罚拿下3分,该节比赛结束前3分钟,双方战成51平。在辽宁宝城地产浪费了几次绝佳得分机会后,八一唯洁雅以60:57三分的优势领先结束上半场。

  第三节,八一队尽遣队中主力上阵。该节比赛双方加强了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前半段得分都不多,在打成65平之后,八一逐渐拉开比分,第三节比赛结束,八一队88:79把领先优势扩大至9分。

  最后一节,八一唯洁雅顶住了辽宁宝城地产的疯狂反扑,陈楠和隋菲菲在内线发挥出了威力,频频得分,而辽宁队却失误不断,比赛还剩5分钟,八一队领先对手已达20分之多。取胜无望的辽宁队在最后时刻放手一搏,比分有所扳回,最后八一队以118:105击败了辽宁宝城地产,在主场取得了五连胜。

请了解八一广博女蓝网友介绍一下郭慧情况

8. 我觉得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理论很渊博,请介绍几个网上介绍本类知识的好网址?还有风水文化到底有无科学依据

长期以来人们把风水地理当作封建迷信,予以批判、抛弃。其实,中国风水地理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是关于中国的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建筑、景观等研究综合环境的一门科学,也是中国人趋吉避凶、避祸纳福的一种价值取向。老百姓通俗地叫它为“风水地理”的,学者号之以“天人合一”,领导者誉之谓“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同一样的事情。这正如同,老百姓叫“吃饭”的,穷人喊“填肚子”,学者称“用膳”,领导说“应酬”,其实就是进食,不同角度的叫法而已。

    风水地理,即是“风”、“水”、“地”的关系及其道理规律;天人合一,即是自然界的“天”、“地”、“风”、“水”等和人类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即是男“丁”、女“口”共同出“手”把持好“土地”的“分寸”,进行有“买”和“卖”像“丝”一样不断的经济活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风”、“水”、“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把握中国“风”、“水”、“地”的关系及其道理规律,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策是完全高度一致的。中国老百姓对最佳的具体的风水格局的标准要求是:“前有镜,后有靠,两手有个抱。”所谓“前有镜”,指的是住宅的前面要有如镜子平稳一样的流水;所谓“后有靠”,指的是住宅的后面要有坚固的靠山;所谓“两手有个抱”,指宅的旁边及连接前面要能适合藏风和流水的地势,只是阳宅为顺水,阴宅为逆水而已。

    中国的“风”从哪里来?中国的地理位置是处于北半球的亚洲大陆的东部,风是由于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空气冷暖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北冰洋气温低、气压低,而赤道气温高、气压高,高压空气向低压空气流动就是夏天的风,而气温低的冷空气向气温高的热空气流动则是冬天的风。从时空上来看“中国风”:春天东方吹的风叫“和风”,夏天南方吹的风叫“熏风”,秋天西方吹的风叫“金风”,冬天北方吹的风叫“朔风”。夏天从赤道之北的南海上形成的南风,冬天从北冰洋之南的西伯利亚来的北风,则是中国最主要的两股季风。这两股季风决定着中国大地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产生活规律。“风”其实也是“气”,空气是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植物、动物不可或缺的东西,流通的空气最适于人们的居住。“气”生于天地之始,是化育万物之母。而“风”的繁体字是由“凡”、“虫”两字构成:“凡”即是“帆”,外在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力量和方向;“虫”是指昆虫,内在实质地阐明了“风”的媒介及其作用。从“天人合一”来看“风”:处在天父、地母中间位置的“风”,正是上帝媒合天地、化育万有的最伟大中介力量。“风”使植物的雌雄花粉互相传递,或靠“蜂”飞采蜜来传递;“风”又使动物的虫卵变成幼虫,所谓“牝牡相诱谓之风”;“风骚”则是指《诗经》里的“国风”,成语中“争风吃醋”的“风”却是指男女之间的情歌和情话。中国的“风”,繁殖了13亿多条“虫”,可见中国“风”的劲。

    中国的“水”,除了新疆一条额尔齐斯河流经俄罗斯入北冰洋,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入印度洋,云南的怒江流经缅甸入印度洋之外,其它诸条江河大部分都流入太平洋。中国的“水”从哪里来?主要是从太平洋和印度洋来,也有少部分从北冰洋和大西洋来。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是中国的四大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海龙”。而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是中国的四大河,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水龙”。其实,所谓“水龙”就是江河的流动及水流的趋势动向。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植物、动物,没有植物、动物就没有人类。中国的“水”,不但滋生了中国陆地上植物、动物,更是滋养了中国的人们。黑龙江及其上游支流便养育了中国的吉林、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等城市,也滋润了俄罗斯的海兰泡、伯力、共青城等城市。黄河及其上游滋养了西宁、兰州、银川、包头、西安、太原、洛阳、郑州、开封、济南等城市。长江及其上游滋润着攀枝花、宜宾、成都、重庆、宜昌、荆州、武汉、长沙、南昌、黄石、九江、安庆、铜陵、芜湖、南京、上海等城市。珠江及其上游繁育着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肇庆、韶关、清远、河源、惠州、佛山、广州、深圳、江门、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这四大河是祖国的母亲河,她用乳汁养育着13亿多的子女成长。可见中国“水”的丰。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风水轮流转。中国自然界的风水是这样轮动着流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水,经过太阳照晒,上升为水汽形成的云层,季候风则把它送到大陆的上空,碰上冷空气便形成黑云,黑云凝重坠落而成雨水,流入溪川河江,最后统统又汇纳进大海。自然界“风水轮流转”的循环现象,人们在由青海进入西藏途中便可亲眼见到这样的景象:由印度洋上吹来的季候风,在喜马拉雅山之南,雨水就非常充沛,植被生长就非常茂盛;在喜马拉雅山之北、念青唐古拉山之南,季候风被山挡之后,雨量就略为减少,植被也不甚茂盛;而在念青唐古拉山之北、唐古拉山之南,季候风再遭山挡之后,雨量又更为减少,植被就难于茂盛起来;到了唐古拉山之北、昆仑山之南,季候风再次遭山挡之后,雨量就极其少了,植被就显得稀疏了;而昆仑山之北,季候风更是无法吹到,这里终年也就没降雨了,戈壁滩上也就再没有植被了,远远地能看到有骆驼刺,都会有欣喜之情。所以中国的黄河、长江的源头绝不会在昆仑山之北,而在昆仑山之南。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应该准确地改正为“君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定复回。”天上来也好,定复回也好,都全靠着“风云”。而中国社会的风水轮流转动的真正规律,自从有文字化育以来,记载着其几千年风云际会的途程,其风俗文化的流转是这样子的:中化—东化—西化—北化—南化。

    中国的“地”,影响着中国的风和中国的水。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特别突出的“地”就是高山。中国的三大高山山脉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这三条山脉都凝聚在中亚的帕米尔高原上,被称之为“山祖”、“天柱”,又叫做“天龙”。其实,所谓“天龙”,就是“土龙”,也就是山脉的走向及趋势,又俗称为“龙脉”。由“天龙”接驳下有三条“土龙”蜿蜒伸展在大地上,明朝刘基把它分称为北龙、中龙、南龙。并有诗赞曰:“北龙结龙最为佳,万顷山峰入望赊。鸭绿黄河前后抱,金台千古帝王家。”“中龙尊贵孰堪论?水绕山环四海均。我祖祖陵钟厥秀,须知昭代万年春。”“南龙一干亦多奇,当代皇帝始帝之。惟有金陵称胜概,高祖下作上天梯。”北龙,是指昆仑山接下的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燕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中龙,是指与昆仑山连接着的巴颜喀拉山、岷山、大巴山、巫山、秦岭、大别山等。南龙,是指与昆仑山交接而来的唐古拉山、宁静山、横断山、云贵高原的大娄山、南岭、武夷山等。所以,昆仑山被称之为“横空出世”的“万山之祖”。

    水为之江,称之为水龙;山之为脉,称之为土龙。水龙主富,土龙主贵。用今天的话说,水龙主经济,土龙主政治。有趣的是,在英文“capital”一词都是同指“资本”和“首都”。水龙和土龙相汇之处,乃是建都城的风水宝地。因此“江山”便是建立京城的首要条件。水除了生产灌溉、生活用水外,还必须方便于交通航运;山既是都城的依靠,还是风雨的屏障,更是御敌的天然工事。最早记载建京城都要选择这两种条件的,是周朝的先祖公刘,《诗经·大雅》有诗为证:“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关于利用地理之势建设国都更有高见:“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养六畜。天下之人,皆为其德而惠其义。”中国历朝历代建立都城无不考虑“江”和“山”这两条“水龙”和“土龙”的风水格局。有学者统计过,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曾建有350多个首都。但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的都城,不外乎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而在这东、西、南、北京之中,西京的风水要比东京的好,北京的风水要比南京的好。且看其具体情形。

    西京,就是今天的西安。周朝开始建都,称之为丰镐,秦朝呼之为咸阳,汉唐盛世都谓长安。汉朝张良对“西京”的风水评价极高,刘邦接纳他的主张,定都长安:“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百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西京为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心脏,而关中平原四周有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平原南有终南山、首阳山、太白山及其后面横亘的秦岭,西有岐山、陇山、六盘山等天然屏障,北有黄土高原,东有骊山、华山的屏蔽和重要的函谷关通道。关中平原的西北、北面、东面又有黄河为天然壕沟。关中平原上有渭河、泾河、洛河、灞河、沣河、浐河、洨河、灵诏河等历史上称之为“八水绕长安”的情形。因此,西京可谓是“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四塞之国”、“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天下之脊,中原之首龙”、“关中自古帝王州”的都城圣地。西京是陆地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陆路西达中亚、西亚和欧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同时,西京也是中国大陆的中国中心。

    东京,一指洛阳,一说开封。先说洛阳,周平王迁都洛阳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南唐等各朝都曾先后建都于此。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评洛阳的“龙势”说:“从嵩山而来,过峡石而北,变作冈,龙入首后,分一支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蜿蜒而长顿。起首阳山,远映下首,至巩县而至于黄河之中。嵩山起抽中干,起皇陵山,分出一支至黑石关为水口,中扩为堂局,而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洛瀍涧,汇于前龙之右界水也。稠桑弘农,好阳诸涧,乃左界水,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河悠扬,至巩县而与黄河合,一大聚会也。”洛阳为京城大都是在朝代的末世,或者也只是半壁江山,但是洛阳作为首都向东、向南、向北、向广迁徙趋势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因此把洛阳称之为“中京”更准确些。“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真正叫东京的应是开封,又号汴京、汴梁。由于隋朝开挖了大运河,使得“地处四平,无险可守”的开封成为“咽喉九州、间域中华”的中国腹心,有条件而成为首都。先是唐末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在开封建都,成为“控襟带于八方,便梯航于万国”的“水陆一都会”;后是宋朝建设成北控燕赵、南通江淮、舟车辐辏、人庶浩繁的大都会,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的首都设在东京,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努力地走向商品经济,在此着色地描绘那“清明上河图”。开封城风水的最大缺憾是毫无靠山、没有土龙。一旦战争爆发,无所依持。

    南京,又称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就看了出来,因此想尽办法破坏其风水龙脉,开挖秦淮河,秦淮河就是“秦坏河”;切断石头山山脉,填塞秣草,改名成了“秣陵”。诸葛亮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指出孙权占有地利之便。朱元璋定明朝首都于南京,就认为,“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也。”南京真正龙脉的起止:“若南京牛首之龙,自瓦屋山起,东庐山至漂水蒲里,生横山、云台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双峰,特峙成天财土星。左分一支,生吴山至西善桥止,复于肘后逆上,生大山、小山。右分一支,生翠屏山,从烂石冈落,变作冈龙,至麻田止。中抽将军山,过黄泥冈,起祝禧寺,至安德门,生雨花台,前至架冈门、上方门而止。”南京亦是水龙和土龙交汇之处,处于水龙的长江龙首,与土龙南龙的尾部相交之地。南京风水的最大缺憾是长江在北,紫金山在南,因此建都于此的朝廷,其所持的政权往往多为半壁江山。

    北京,曾称蓟州、幽州、燕京、大都、北平。由元朝忽必烈接受臣子建议设大都始,历经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作为首都。元朝从上都迁至大都的理由:“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明成祖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理由就更多:“燕都者,北陇之尽,鸭绿界其后,黄河挽其前,朝迎万派,拥护重复,北方一大会也。”“燕环沧海以为池,拥太行以为险,枕居庸而居中制外,襟河济而举重以驭轻,东西贡道来万国之朝宗,西北诸关壮九边之雉堞。万年强御,百世治安。”“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细勘北京城,就会发觉有两条中轴线:一条是天、地、人的运动线,即天坛、地坛、人坛(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一条是子午线,即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故宫、太和殿、景山、地安门、安定门。这两条中轴线也是连接土龙与水龙的重要线,土龙就是燕山山脉及其上面秦朝所建的长城,水龙就是永定河及后来隋朝挖掘的京杭大运河。顺便指出的是,秦朝修筑长城可谓坏了土龙,而隋朝挖运河则伤了水龙,所以秦朝只有二世14年,隋朝只有三世37年的享龄。秦隋两朝虽短,却荫及汉唐及后世。北京作为首都,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方便汉族和辑北方的蒙古族、满族、俄罗斯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非常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北京是亚洲大陆的中国中心。其风水格局最大的缺憾就是土龙强于水龙,永定河水的断流,西北风沙的进逼,造成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迁都恐怕要提到21世纪的议程上来了。

    广京,就是历史上的番禺,今天的广州。最早作为首都的是2200多年前西汉时的南越国,历时93年,其后的南汉、南明都是短暂的,而且都是偏安一隅的小国国都。早在秦朝南海尉任嚣就看到广州可以建国都,他说:“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汉朝司马迁也指出:“九嶷、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会也。”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看到广州观音山(越秀山)是龙首之地,因此在山上建有五层的镇海楼来镇住这龙头。其实广州的龙脉所在,越秀山只是其中一支。广州的真正龙脉,也是属于由昆仑山而下的“南龙”。到了南岭,分支下来由江西的龙南,进入广东后与龙仙、新龙、铁龙、回龙、龙山、龙潭、龙塘、龙归这些地方的山脉紧密相连,南伸到广州的帽峰山、白云山,“龙从云”,白云山才是广州的真正龙头。白云山、花果山、越秀山,此为一支,历朝巡抚衙门就建在山下的孙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广州市人大、广州市政府、中央公园到海珠广场,为广州市老城的中轴线。另一支由白云山、瘦狗岭,中信广场、天河体育场、珠江新城,为广州市新的城市中轴线。历朝历代为统治者服务的风水大师们也都清楚这条风水线,所以硬是把原“太子岗”的山名改为了“瘦狗岭”,并且还有不成文的规定:不能让瘦狗岭长毛,若是瘦狗长肥了,则可以建都立国。所以驻扎在沙河燕塘的军营士兵们练习枪炮,就往太子岗上打,永远不要让其长毛。然而,时至今日,沙河燕塘驻军撤离了,山头生态讲求绿化环保了,广州开放改革建设的事业发展了,瘦狗岭绿肥了,新中轴线出来了。再一支由白云山、五山、茶山,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跑马场,这是第三条小中轴线。1949年5月以李宗仁为代总统的国民政府总统府及行政院就搬迁到这里,即当时在石牌新建的市立第三中学内,即后来的华南师范大学校园里的政治教育系大楼,遗憾的是如今已被拆掉了。

    广州之所以可成为广京,也是风水轮流转的结果。人类文明从陆地文明转向海洋文明,首都也应该从“陆都”转向“海都”。西京、北京这两都是土龙强于水龙,而东京、南京这两都则是水龙与土龙的位置颠倒,那末广州则是土龙、水龙相会的最佳点。经济上的顺口溜:“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首都建设上也应是:“东西南北京,轮着到广京。”所谓“广”,就应该包括为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内外里表、天上地下、高山海洋,非如此,不足语“广”。广京之“广”,乃宇宙之广,也就是要由陆地文明转向海洋文明,将来再由海洋文明转向太空文明。为此,不可不深入研究广州的风水格局。根据《礼记》传统的风水理论:“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广州的朱雀(火)就在前面的赤道;玄武(水)就是后面的北江、东江、西江,乃至长江,因为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西江的支流漓江是相通的,也是由秦始皇开凿的灵渠而相通的;左青龙(木)就是由近处增城博罗的东樵山(罗浮山)到惠州、东莞、深圳,抵香港九龙,远处则越海而至菲律宾、东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的原始森林;右白虎(金)就是由近处南海的西樵山、顺德的龙山、中山的五桂山到珠海的前山、澳门的九澳山,远处则到雷州半岛、海南岛,越海的中南半岛,在这中南半岛上,则由虎变成了象,且有三象:一是越南的地形是象鼻子,一是老挝的首都万象,一是由泰国、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又是象鼻子。根据群众口传的风水学说:“前有镜,后有靠,两手有个抱。”广京前面的小镜是珠江,大镜是南海,大的生水口是马六甲海峡,如能协同在泰国南部开凿一条运河增加一个小生水口更佳;广京后面的靠山近靠有白云山、帽峰山,远靠有南岭的“南龙”、秦岭的“中龙”、燕山的“北龙”等;广京的两手抱,就是左手的菲律宾、东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右手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环抱了起来,形成了中国首都走向世界的最佳风水格局。

    如果说,西京是中国大陆的中国中心,北京是亚洲大陆的中国中心,那末广京则是世界陆地的中国中心。地球本来是以赤道为中心的,但地球却偏爱北半球,让北半球的陆地要比南半球多,只有以北回归线为标准线,其南北所分的陆地才是对等的,而北回归线准确无误地经过广京。另外,中国领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到广京的距离,与广京到内蒙古二连浩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领海与领土同等重要,海洋的资源不会比陆地的资源少,领土上长期生存的人们在资源尚未到短缺的情形下,眼光很少有投向领海的。今天由于人口的膨胀,陆地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短缺,所以,广京是中国从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海都”。如果说,黄河水好像乳汁一样哺育着西京、东京等都城茁壮地成长,长江水和京杭大运河的水养育着南京、北京等都城健康地成长的话,那末等于黄河8倍流量的珠江水,其乳汁照样可以孕育着广京这一都城出世成长,而且广州更可以成为中华民族进行和平统一、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一个盛世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