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的传说故事?

2024-05-15

1. 关于西安的传说故事?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阅读。 
     :水陆庵的千手千眼佛  
    在水陆庵大殿中隔北壁间的背面墙上,塑造著一位端庄美丽的女神像,她长了无数的眼睛和无数只手。这就是“千手千眼佛”。她为啥长这么多的手眼?这里有一个摧人泪下,感人肺腑的传说: 
 
    唐朝有个妙善公主,她看破红尘,一心皈依佛门,便入城南白雀寺削发为尼了。这件事轰动了朝廷内外。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沸沸扬扬无不议论此事,有说好的,有说坏的,把谁的嘴也封不住,更有那纨 子第、浪荡公子争相来到白雀寺,以参佛降香为名,都想一饱眼福。看看曾为金枝玉叶的妙善公主是个什么模样。后来,讯息传到唐王耳朵里,可把皇帝老儿气了个半死,他立即传旨,命人带领八百宫廷侍卫,将白雀寺火化,务要斩草除根,不留一僧一尼。在一天夜里,一场大火惊醒了城南百姓,人们看到白雀寺化作一片火海,有人拿来钩镰水桶上前救火,被宫廷侍卫厉声喝止,大火直烧到天明,可怜五百僧人连同妙善公主一齐于寺庙化为灰烬。 
 
    这件事慢慢没人提起了,不料唐王却染上了一种怪疾——浑身长满了五百个脓包。痛痒难熬,坐不成,睡不成,不抓痒得难受,抓破疼得钻心。御太医谁也不识何病,谁也没见过一个人生这么多脓包。眼见得唐王老儿龙体一天天消瘦,神志时时昏迷,满朝文武慌了手脚。忽然有一天,一个道童来到宫中,口称能治万岁贵恙。道童来到唐王面前,唐王问他:“你怎样为寡人治病?”道童道:“万岁之疾,乃五百冤魂作祟,必得亲人手眼方能医得,若无此物,断不可治!”唐王叫来自己的所有儿女,这些太子、公主和亲王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愿舍去自己的手眼,道童说:“这些不愿意献出手眼,不知万岁还有儿女没有?”唐王哭道:“还有一位妙善公主,对朕最为孝顺,可惜被我烧死了。”道童长叹一声说道:“也罢!算万岁命大,香山有一位不久得道的菩萨,怜念于您,命我给你送来手眼各一只,请速煎服!”说完留下一个纸包,飘然出宫而去。 
 
  
 
    唐王服药后,果然一天天龙体康复了,五百脓包一夜之间结痂而愈,唐王感激不尽,带着百花宝帐、香蜡纸表,亲往香山还愿。来到香山寺,果见一为菩萨缺了一手一眼,唐王连忙上前拈香,并让司礼监代他行礼叩拜。最后降旨:“菩萨娘娘大慈大悲,济世活人,有功于朕,你为祯献出一手一眼,朕今日封你千手千眼。”从此这位菩萨便成了“千手千眼佛”。 
     :蓝田王顺山的来历  
    从前, 玉山脚下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夫妻年过半百才生下一个宝贝儿子,取名王顺。一是要儿子顺顺当当长成大人,二是希望他将来听说听教,孝顺父母。 
 
    王顺的父亲,为了给儿子挣下一份好家产,风风雨雨,没黑没明的干活,农忙下地,农闲打柴。没有几年,积劳成疾,便一命归天了。撇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光景凄凉。王顺的娘是争气好强的人,为了王家香菸,她铁了心,暂不改嫁,把全部心血都扑到王顺身上。除了耕作仅有的几亩薄田以外,起鸡啼,熬半夜,给人家纺麻织布,补旧缝新,那怕日子过得再紧,自己再吃苦,也不要小王顺受半点委屈。母亲吃黑的,给王顺吃白的;母亲喝稀的,给王顺捞干的。冬天不叫冻著,夏天不叫热著,她瞅著小王顺一天天长大,盼望着自己能过几天舒心日子。谁知这个王顺自小不成器,七岁时送进学堂,他不读书、不习字,整天上树掏鸟窝,下河抓蛙鱼;骂先生,打同学,调皮捣蛋恶作剧。有一回,先生生了气,打了王顺一顿板子,事后他便钻进茅厕,给先生尿壶底上钻了个眼,害得先生晚上把尿漏了一炕。后来干脆连学房门也不登了。 
 
    回到家里,更加脱疆野马,没有约束,他联络一群顽童,整日要枪弄棒,争强斗胜,损害庄稼,糟蹋瓜果,凌老欺少,偷鸡摸狗,左岭右舍三天两头寻他娘告状。娘苦苦劝他,他全当耳边风,说得重了,他暴跳如雷,闯出去寻告状的人算帐。慢慢地恶习养成,娘叫往东,他偏向西;娘叫打狗,他偏撵鸡。俗话说:“独柴难烧,独子难教”,握的紧了怕捏死,放的松了怕飞咧。等到王顺二十岁那年,母亲又气又急,一病不起了,王顺还在外浪荡。为娘的流泪自叹:“老身无能,百不中用,没指教好儿子,二十岁的人了,别说成家立业,再这样下去,这几亩薄地迟早也要被他踢腾掉的。为了让儿子把自己埋到这块地里,直说肯定不行,一天,娘央人把王顺叫到床边,流着泪故意对他说:“儿啊!你看娘也活不久了,我临死求你一件事,你千万记住,我死后,你把我埋到玉山顶顶,让为娘眼宽眼宽。”话一落音,便气绝身亡了。王顺这时悲痛不已,思前想后,悔恨自己以往不听娘话,把老人气死了。娘临死说的话,他一定要听。 
 
    于是,他将母亲的尸体背上玉山顶顶,怎奈山顶没有一捏捏黄土,王顺只得从山下挑土,挑啊挑,不知过了多少天,挑了多少担,娘的尸体总是埋不严。过分的疲劳与悔恨使王顺又痛哭一场。心想:“可能是我过去不听娘的话,对娘不孝,老天爷有意惩罚我吧”!便仰天长叹:“我王顺甘愿受罚,我要用汗和眼泪洗刷自己的罪过。” 
 
    一天傍晚,王顺挑着一担黄土刚到山顶,“咔嚓”一声,扁担断成两截,两筐黄土倒在地上,眨眼间变成了两座高高的山峰,娘的尸体被深深地埋在底下了。从此,王顺便在老娘墓旁结草为庐,为娘守坟。守坟三年后,他入玉山洞修行,最后羽化升天而去。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道:“昔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就指的这个故事,后人也将玉山改名为“王顺山”了。 
 
    至今灞河两岸还流传着“王顺山戴帽,风雨就到”的民谚,雨点洒落,人们便说:王顺又在哭他娘了。又有谚语说:“旱时见山灯,雨在眉梢中”,说王顺每当天旱无雨,便挑灯上山,为民祈雨去了。因此,每当天旱无雨时,人们晚上终要朝王顺山注视,寻找那盏灯笼。 
     :锡水洞的典故  
    相传很久以前,蓝关古道人来车往,络绎不绝。蓝桥街是蓝关古道上一个大驿站,它四面环山,林木葱绿,桃李掩映,牛羊遍山坡,牧童放喉歌。纵横交错的渠道,打动着一个接一个水碾、水磨嘎嘎作响,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有一天,一个身材魁梧、农眉大眼的和尚,云游到这儿,他心里暗自高兴,“这可是个化缘的好地方”。便整理装束,左手端著钵盂,右手拉着丈二高的锡铸禅杖,走街串巷,呼叫化缘。走了一村又一村,过了一街又一街,却无一人理睬,便垂头丧气地离开蓝桥地面。他翻山越岭走了大半天,来到辋川,这儿正值百日大旱,河道干涸,稻田龟裂,禾苗枯死,人人忧愁。他心里盘算,真不走运,跑了半晌,赶上个饿肚子的地方,只得咬紧牙关继续赶路。一直走了三、四个村子,都是一般景况,这时他肚子咕咕作响,饥饿难忍,只得拿着钵盂禅杖,有气无力地喊著:“化缘来!化缘来!”不料喊声刚落,男女老少停立门口,投来同情的目光,有的笑脸相迎,以礼相待,有的捧上清茶,端来饭菜,还有人施以文钱散银,尽管粗茶淡饭,因为太饿了,他吃得非常香甜。饱餐一顿后,婉言谢绝了乡亲们的银钱:“大灾大难,用度艰难文钱散银留着自用,众生盛情,永志心怀。”一连过了数日,村村皆此,争相布施,回想蓝桥情景,更加同情辋川人的处境,决心以涌泉之水还报乐善好施的辋川山民。 
 
    从此,这个和尚便在辋川住了下来。每天不等天名,便拄著锡杖,捧著钵盂,出这个沟,进那个沟,整整跑了半个月。一天晚上,晴口万里,星光闪闪,明月正挂中天。和尚身披袈裟,手持锡杖,径直向山峪东北方向的一个山沟走去,来到一座山前,口中高叫:“宁让辋川水浇田,不叫蓝桥水打碾。”手持“九环锡杖”朝成仙岭使劲一捅,一下子捅到桃花砭。霎时清澈的蓝水便从这个大窟窿流到辋川,从此蓝桥少了个水打碾,辋川不但有了水浇田,而且能行船。 
 
    就在和尚咆哮一声捅山时,那洪钟般的声音在千山万谷中回响,惊醒了沉睡的山民,他们更衣出门,只见往日干涸的河谷波浪滔滔,奔流不息,人们都为这奇异的景象欢腾庆幸。天亮后,修渠垒堰,整地播种,整个辋川沉浸在欢乐中,只是再也不见那个和尚了,为了纪念这位高僧,他们便把这个洞起名为“锡水洞”。

关于西安的传说故事?

2. 关于西安的故事

  你想知道什么?人文?历史?地理?气候?行政?
  西安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有3200多年的建城史和13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华胥古国”被奉为“中华元祖”,盘古、女娲、黄帝等传说都是由此衍生而来。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姬昌定都这里,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3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时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都城,对世界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古代世界东西文明的交汇点。“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   同时,西安作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的交通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等,被国家确定为中国将要打造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化的西安用其壮美的自然环境和傲人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民。   人口:2009年末常住人口843.46万人。   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8.8%,西安市拥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0个,少数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   标志性建筑:大雁塔、钟楼、鼓楼、明城墙 、大明宫、大唐芙蓉园、小雁塔等   方言:汉藏语系汉语中原官话—陕西话   市境海拔:345-3767米,最高点为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2米,最低点为渭河出境处,海拔345米   经纬度:北纬34'15,东经108'55,市境东西长204公里,南北宽116公里   GDP:2719.10亿元(2009年)   市委书记:孙清云   市长:陈宝根      时区:采用东八区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 UTC+8   国家授时中心在西安市   中国大地的原点位于西安北部的泾阳县   地理位置:渭河谷地,关中平原   特产:羊肉泡馍、葫芦鸡、大红枣,牛羊肉泡馍 ,粉汤羊血 ,葫芦头,米皮,腊汁肉夹馍,面皮,凉皮、郭家烤鸭、羊杂碎 、石子馍……   西安位于北纬34度线上,在北方拥有最温暖湿润的气候,年均温度13.6度,年温差为26度。
  历史沿革
  历代名称
  “西安城”: 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 -长安(明)-长安(清) -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 宗周(周)-内史(秦)-京兆(汉)-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后梁)-京兆(后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华民国)-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一名的由来,
  “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建筑新城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更名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长安”丧失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但“长安城”仍称“长安”,归长安县管辖,“长安”之名并未废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将“长安城”剥离“长安县”独立设立“西安市”为止,“长安”之名废止。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长安古名的废止
  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立名”长安城", 民国初年,长安属关中道,归省政府直辖,1928年,民国政府决定成立西安市,分长安县所属城内及四关划归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销西安市政府,原划长安城地面仍归长安管辖,成立长安县城关区管理西安城关行政。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处,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自此"长安"古名寿终正寝。
  行政区划
  西安市辖10个区、4个县,辖区总面积1105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378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市人民政府新址定于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常住人口843.46万(截止2009年底),其中城镇人口565万,市区户籍人口549万,市区常住人口646.23万(截止2008年底)。   新城区 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64万。位于市中心东北,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清朝满城(又称新城)得名,西安市三个老城区之一,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碑林区 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83万。位于市中心南部,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西安碑林得名,西安市三个老城区之一,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莲湖区 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64万。位于市中心西北,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莲湖公园得名,西安市三个老城区之一,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有8万回民在城墙内西南部聚居;   雁塔区 面积152平方千米,人口112万。位于市区南部,因境内大雁塔得名,是西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会展中心所在地,区内高校林立、科技领先、人文荟萃、工商业发达,西安市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未央区 面积262平方千米,人口61万。位于市区西北部,因境内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得名,是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汉长安城遗址,西安浐灞生态区,欧亚经济论坛所在地;五个城市核心区之一。西安新行政中心设立于此,为未来西安城市新中心。   灞桥区 面积322平方千米,人口55万。位于市区东部,因境内古灞桥遗址得名,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所在地;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长安区 面积1583平方千米,人口103万。位于市区南部和西部,长安区北有西部大学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西部有周丰镐城遗址、昆明池遗址,南依秦岭有秦岭野生动物保护区、翠华山世界地质公园等。2002年撤销长安县,设置长安区,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政府驻韦曲街办。   阎良区 面积240平方千米,人口25万。位于市区以东北,距市中心60公里,因成语“闾阎良善”得名,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城,境内有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临潼区 面积898平方千米,人口67万。位于市区以东,因境内临河、潼河而得名,境内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骊山、西安事变旧址等;   蓝田县 面积1976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民政府驻蓝关街道。   周至县 面积2956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民政府驻二曲街道。   户县 面积1213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民政府驻甘亭镇街道。   高陵县 面积294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民政府驻鹿苑街道。   沣渭新区 面积195平方千米,人口25万。    西安另有8个统筹城乡资源改革示范开发区和基地,统称“五区一港两基地”,分别是:   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区】   西安浐灞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   西安沣渭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安管理部分】   西安国际港务区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建都的王朝
  西安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西安书写了中国历史最华彩的篇章。在中国历史上,有21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应该算是西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说法。
  13朝说: 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00余年之久。   13朝是目前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建朝数。
  16朝说
  16朝——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末年由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由樊崇刘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权和黄巢建立的大齐。
  17朝说   17朝——分两种情形:
  (1) 在14朝第1种情形的基础上加上武周,大齐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
  (2) 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更始政权、赤眉政权、大齐和的大顺。   其他影响力较小的不再赘述。
  历史上长安和咸阳的关系
  历史上今天的西安和咸阳形同一个城市。从古时两地的关系可见一斑。西安和咸阳是中国地理距离最近的两个城市,两市相距17公里。西安市的绕城高速公路已修至咸阳市境内,机场从原西安桃园迁至咸阳。2006年9月,咸阳区号并入西安,与西安共同使用029区号。正在西咸一体化进程中。   (秦)   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汉)   西汉和东汉末年董卓、李傕专政时都城均为长安。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汉长安,秦咸阳也”,张衡《西京赋》云:西汉长安“乃览秦制,跨周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旧唐书 地理志》说:“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秦咸阳从惠文王以后,就不断向南扩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及七庙等建筑。刘邦夺得天下后,经娄敬、张良等的劝说,建都长安。修缮秦的兴乐宫而改为长乐宫,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即汉长安城是在秦都咸阳基础上建立的,说明在都城选址上是汉承秦制的。 汉朝宫阙均在今西安市汉城保护区内,位于北二环以北,而汉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阳市境内。   (唐) 都城长安。皇城完全与今西安市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则大部分在今咸阳市境内。而在唐代,唐十八陵全部在京兆府的辖县内,乾陵是京兆府奉天县。
  西安和咸阳在1966—1971年为同一城市,1971年划为两市,西安为副省级,咸阳为地级。今年西安咸阳正在进行西咸一体化,如今已建成西咸特区,其中包括奥林匹克花园。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抗日的事件。称为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来的西安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建国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已撤销),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现为副省级城市。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将承担伟大复兴使命   近年来,西安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重振汉唐雄风”,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要以史为鉴,树立高瞻远瞩的眼光,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先进的制度为保证,在全球化格局中重新审视和制定城市的发展定位。国务院把经济区的核心和龙头城市西安的战略定位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站在新的战略高度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将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到“十二五”末,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20年,西安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雏形;到2030年,西安要建成有特色的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到2050年,西安要建成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化大都市;到22世纪初,将西安全面建设成为高度发达、高度文明,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描述西安的古诗句
  西安是个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古时关于描写长安(西安)的诗句数不胜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长相思,在长安;
  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安名片
  中国航空航天城(中国西雅图)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最佳管理城市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最关爱民生的城市
  最新名片
  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
  倾国倾城 :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
  政府满意度最佳城市奖
  气候环境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年最低温度在-8摄氏度左右.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平均最低温度-3.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3℃~27℃,平均最高气温32.2℃;年平均气温13.6℃。   气温 西安地区2007年平均气温13.7℃(蓝田)~15.6℃(西安),与常年比较偏高0.6~1.9℃,长安偏高0.6℃,市区偏高1.9℃。   最高气温 年日最高气温等于或大于35℃的炎热期平均出现22天左右,1997年最多,达61天,在1961~1998年的38年中,有9年出现了40℃以上的酷热天气,曾有9年最高温度超过40.5℃,已知,分别为1934年(45.2℃),1966年(43.4℃),1998年(41.8℃),2005年(41.7℃),和2006年(42.9℃,一般以此作为极端最高气温)
  降水 西安地区2007年降水总量595.9~732.9毫米,户县最多。
  日照 西安地区2007年日照时数为1398.5~2126.7小时,与常年比较,市区、户县、蓝田偏多,高陵、长安、临潼、周至偏少。
  大雾秋冬季节大雾天气频繁出现,年内各区县大雾天数均在10天以上。
  八水绕长安
  这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与沣河的交汇。

3. 西安历史传说故事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  历史    文化  名城。那你知道西安历史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西安历史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西安历史传说故事:葫芦鸡来由   
      相传“葫芦鸡”创始于唐代天宝年间,出日于唐玄宗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之手。据《酉阳杂俎》和《云仙杂记。》记载:韦陟出身于官僚家庭,凭借父兄的荫庇,贵为卿相,平步官场。此人锦衣玉食,穷奢极欲,对膳食极为讲究,有“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人郇公厨”(韦陟裘郇国公)之说。有一天,韦陟严命家厨烹制酥嫩的鸡肉。第一位厨师采用先清蒸,再油炸的  办法  制出,韦陟品尝后认为肉太老,没有达到酥嫩的口味标准,大为恼火,命家人将这位厨师鞭打五十而致死。第二位厨师采取先煮,后蒸,再油炸的方法;酥嫩的要求都达到了,但由于鸡经过三道工序的折腾,已骨肉分离,成了碎块。韦陟怀疑家厨偷吃,不容家厨辩说,又命家丁将家厨活活打死。慑于韦陟的淫威,其他家厨不得不继续为其烹饪。第三位家厨接受了上两次家厨烹制的  经验  教训,在烹制前用细绳把鸡捆扎起来,然后先煮,后蒸,再油炸。这样烹制出来的鸡,不但香醇酥嫩,而且鸡身完整似葫芦。这时,韦陟才满意。后来人们把用这种方法烹制出来的鸡叫做“葫芦鸡”,一直流传至今。
   
      葫芦鸡的传统选料,是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这种鸡  饲养  一年,净重一公斤左右,肉质鲜嫩。制作时,经过三道基本工序,即先清煮,后笼蒸,再油炸。蒸时将煮过的鸡放人盆内,加酱油、精盐、葱姜、八角、桂皮、料酒,再添些肉汤,入笼蒸熟。油炸技术要求严,菜油烧八成熟,将整鸡投入油锅,用手勺轻轻拨动,炸约半分钟,至鸡成金黄色,立即用铁笊篱捞出淋净,随即放人菜盘上桌。另带一碟花椒盐佐食。
         西安历史传说故事:黄桂柿子饼的由来   
      每当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时节,西安、临潼的大街小巷、饭铺摊头便会风行一种名叫黄桂柿子饼的时令小吃。这种黄桂柿子饼形美味佳,形似油糕而稍厚,两面金黄恰似初升的朝阳:饼心绵软似饴,远闻桂香扑鼻,近食甘糯可口,不但为古城老少所喜闻乐食,更吸引着中外广大游客的眼、鼻、口,无不欣欣然品尝果腹而后快。此时节的宴席上也往往添一道黄桂柿子饼作为点心佐餐。人们品尝着这种古城西安特有的风味细点,赞誉之余,不由得在心中询问:如此佳美之细点是如何创制出来的呢?
   
      有一个民间传说是这样说的,在一个天高气爽、鸿雁南飞的日子,曹州举子黄巢在长安应进士考试,不第,与朋友一起来到曲江池畔散心。他看着残破的亭台楼阁,心里寻思着:三场考得都挺满意,还是落了榜,这都是因为朝政腐败,贿赂公行之故!他又想到自己从山东荷泽到长安路上目睹的种种情景:穷苦百姓们的土地被皇亲宦官豪夺殆尽,又遭到连年灾荒,处处是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这全因朝政败坏、宦官专政所致啊!可皇帝却不理朝政,荒淫无耻,还放任宦官们到东、西市上去强取豪夺,实际为盗贼,却美其名曰“宫市”……由此种种,他不禁想起师傅“罗平子”曾对自己说过的一番话:“想廓清  政治  ,走仕进的路是不行的,得走另外的路!”当时他对这话理会不深,如今看来的确是至理名言!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只见跟前亭亭玉立着一园怒放的秋菊,不禁豪气满怀,随口吟诵七绝一首,曰《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回到家乡曹州(今山东曹县北)后不久,山东、河南、河北和淮北一带又遭受严重旱灾,赤地千里。黄巢应广百姓所愿,高举起了义旗……几年后,起义军发展到五、六十万人,于王霸三年(公元880年)攻克唐的东都洛阳,乘胜进攻唐都长安的“门户”潼关。当时唐王朝的潼关守军仿效安史之乱时的哥舒翰,每晚在关头燃烽火,通过沿途的烽火台直传长安,以报潼关尚在,长安“平安”。长安城里的僖宗每天傍晚都心惊胆战地站在大明宫含元殿的栖凤阁上眺望骊山上的“平安”烽火,默念皇天后土、列宗列祖保佑,“平安”烽火能似日月星辰,天天从骊山烽火台上升起!而长安城里和临潼等地的众百姓,却盼着那骊山顶上的烽火与腐朽的李唐王朝一起“熄灭”!他们望眼欲穿地盼望“补天大”黄巢早日率领义军到来!一些读书人还默诵着黄巢少年时写的一首《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盼着“黄王”赶快推翻唐朝,使众百姓从充满肃杀暮 锘氐轿屡 稚 蝗坏拇喝绽锶?他们还想着用什么好东西来犒劳自己的队伍呢。
   
      但是,直到烽火绝灭、黄巢率义军攻下潼关马不停蹄地向长安奔来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来犒劳义军兄弟,因为时逢灾荒之年,人们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本该箪食壶浆,以迎黄王的啊!但室中无粮,手中缺银啊!咋办呢?!”
   
      临潼县任村是火晶柿子的发源地,但这年夏、秋两料庄稼都歉收,唯有一树树火晶柿子象得了啥仙气似的,结得又繁又大,甜得似蜜糖,红得赛玛瑙,真真地喜煞人。但是,任老汉瞅着这一树树象挂满了红灯笼的柿子树,心里还是犯愁得不行:“要是这满树的红柿子都变成白米白面、鸡鸭鱼肉就好了,就能用来犒劳义军了,可是……”这时正是做晌午饭的时候,他的大女子准备擀面,掺和些野菜吃汤面条,面已经挖在瓦盆里了,还没顾上添水,女子肚子已经饥了,顺手抓了一个软和透了的火晶柿子剥了皮正准备往嘴里送,一不小心,柿子掉进面盆里了,沾上了一层白面!女子吓得伸长了舌头,害怕遭她大的旱烟锅子磕打,谁知任老汉非但没弹女子一指头,反而失声地叫起好来:“有了,有了!有犒劳义军兄弟的好吃食了!”女子被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任老汉走过去拣了一筛子软柿子,叫女子跟他一起剥皮,把整个一筛子软柿子全倒进干面里,用柿子揉和起面来,不一会揉和成一团金黄色的柿子面。柿子面揉到家了,但是,倒底是上蒸笼蒸成柿子馍,还是寻出久置不用的鏊锅烤烙成柿子饼呢,这却使父女俩犯起了思量。女子水灵灵的大眼珠子一转,抢先说:“我看只能烙成柿子面饼,因为咱没给柿子面里掺发面酵子啊!”倒底是女儿年轻心眼儿活,于是任老汉寻出鏊锅子搭到火上,揉起一团柿子面就要往鏊锅子边上贴,女子一把扯住她大的手说: “别忙往里放!死面的,得给鏊子里抹些油!”但穷家贫户,一年到头吃盐都是数颗颗呢,哪儿来菜油抹锅哇?只见女子登登登走过去,把那盏清油灯端到锅灶前来了,用灯里的清油抹了鏊锅后把柿子面饼一个个贴了进去。霎时间,一股浓郁的香甜气味充盈了整个院子,又翻越院墙,随风飘散至四周邻舍,于是人们便纷纷闻味而至,向任家父女“取经”。一时间,整个任村、整个临潼县各村各户都烙开了柿子面饼。
   
      黄巢义军在临潼县古道上小憩时,任村和沿途各村的百姓们用礼盒子抬着柿子面饼,用瓦盆盛着桂花醪糟,犒劳“黄王”义军。黄巢见了万分感动,称临潼的柿子面饼为“义军佳食”,并吩咐把辎重队里的军粮分一半出来,赈济众百姓,还带头脱下自己黄袍,给缺衣的任老汉披上,底下的将士们也纷纷仿效黄王,脱下或取出自己多余的衣物周济灾民百姓。当再鸣鼓出发时,黄巢以下几十万义军将士的干粮袋里都装满了香甜可口的柿子面饼。黄巢义军吃了这种既好吃又耐饥的甜饼后,精神更加抖擞,士气更为旺盛,一鼓作气攻到长安,唐僖宗闻风丧胆,逃往四川去了。当黄巢军前锋将柴存进入长安境内时,唐金吾大张直方率文武大臣数十人在灞桥恭迎投诚。当黄巢率师进入长安城时,倾城百姓设香案,陈菊花、桂花等秋花,夹道拜迎。纷扬扬的桂花瓣洒落在义军将士们的头上、肩上和柿子面饼上,香气袭人。
   
      第二天,黄巢在大明宫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并一再宣谕百姓曰:“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你们),汝曹但安居无恐。”同时还宣谕了镇压残害百姓的皇族和贪官污吏以及“淘物归民” (收缴逃亡皇帝贵族和被镇压的贪官污吏之财物,分给贫苦百姓)等决策旨意。众百姓听了欢声雷动,众起义军将士听了更是兴高彩烈,他们高兴得吃起沾上桂花的柿子面饼来,味道更加香甜。吃后,寻找缘故,才发现是因偶然沾上了郁香扑鼻的桂花所致。因此,在做柿子面饼时,有意地加入黄桂(干桂花末),柿子面饼也因此得名曰:“黄桂柿子饼”。
         西安历史传说故事:钓台花浪美丽传说   
      钓台-这里曾经有过美丽的的传说,《户县志》载:“县南十里许,涝水中起一洲,高二寻有奇,名曰钓台。建庙宇,缭以栏杆,堪登眺,不知起于何时”。由此看来钓台的历史有多么的渊长和悠久,这里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已无处考证。看来往事已如烟云流逝,桃花仙境已不复存在,但古人对钓台的赞美诗句仍留芳至今,明代解元富平刘士龙《游钓台记》曰:“钓台,广不逾亩,高仅倍寻,屹立涝河中央。……自美陂而外,胜无逾此矣。台之西,稻畦相错,沿岸皆桃杏间植,春来花发,红霞烂漫,临风欲妖,照水增妍”。
   
      清人康弘祥有诗赞曰:“十里洲前古钓台,晴霞霭霭远尘埃。水分人字围僧舍,山列银屏障殿苔。黄鸟能言留客语,青松作主劝人怀。垂纶高隐知谁是,尚有游鱼待饵来”。
   
      从户县县志和古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这里不但曾经有金碧辉煌庙宇的香烟缭绕,也有着水畔钓台的美丽景色,周围是遍地稻花漂香的水田,水岸两旁树木成林,鸟语花香,仿佛人间仙境,所以户县人把这里列为户县十二景之列是不无道理的。
   
      钓台花浪的美丽对现在人来说只是美丽的传说,近日去钓台,想领略一下美丽的传说,到后看到的景象真不敢想像这里是曾经的钓台,不大的土堆上建立有一砖塔,塔内供奉者观音菩沙,塔内有一石碑刻有明朝的题记,看来好像不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石碑,可能与明代解元富平刘士龙《游钓台记》记载的相关题记,在塔的临东是一个不大水池,原以为是放生池,后得知为是一养鱼池,塔的西北面是三间早期户县农村住宅式的土坯房屋,距离塔体十米左右,房屋的前院有一大片空闲的院落,院落的大树上栓着一条狗,可能是为了看家护院用的,因为这里没有围墙,所有的一切都暴露在旷野的田地里,这里住着两位出家人,掌管着这个寺庙的日常事务,这里虽然不是香火缭绕,但也可以看出这里人们的纯朴和善良,我们去的时候出家人在劈着柴火,有几个附近的村民也在帮着忙,劈柴的劈柴,整理的整理,这些人也都是信教之人,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又有几个男女骑着自行车来这里帮忙。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虽然没有看到钓台花浪昔日的美好景象,却有着洗礼人生的意义,使我看到了一群善良的人们,善良的户县人。
      
   
    猜你感  兴趣  :
   
    1. 西安传说故事 
   
    2. 陕西历史名人故事 
   
    3. 古代历史传说故事 
   
    4. 有哪些历史传说故事 
   
    5. 民间历史传说故事

西安历史传说故事

4. 西安有哪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指鹿为马、洒金桥、玄武门之变、金花落、马螝坡、鸿门宴、瓮中捉鳖、西安事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扶眉大战、蓝关古道、子午峪、皇帝传说、华清池、西游记、丝绸之路、秦镇凉皮、天下第一门、玉祥门、赵公明故里。。。。。。。。。太多了!

5. 西安有哪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1、指鹿为马
  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
  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
  ”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不能再坚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顺从赵高的说法。
  
  2、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
  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
  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
  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3、鸿门宴
  秦末暴政,叛兵四起,天下大乱。
  项羽、刘邦双雄争霸。
  双雄背后,原来另有一人操控全局,是在秦末复国的楚怀王,他暗施奸计诱项羽、刘邦相争,自己想从中取利。
  不料项羽、刘邦双雄比他强横,反客为主。
  楚怀王用计令项羽、刘邦相争。
  项羽过于自信,先挥军直捣秦军主力,往战秦最强大将章邯,然后计划进攻咸阳。
  刘邦暗把兵马西转,直趋咸阳,秦皇子婴出降。
  项羽破秦军主力后,闻刘邦使诈,乘他不备,抢先入京。
  刘邦急谋对策,他的第一谋士张良献计,但项羽的首席谋士范增悉破其计。
  于是除项羽、刘邦两大枭 雄争霸外,当世两大谋士亦轰然对决。
  项羽预备摆设鸿门宴,计划必要时在宴上击杀刘邦。
  鸿门宴中,项羽、刘邦双雄对决,这场盛宴决定了日后谁是最终的王者。
  4、华清池
  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
  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
  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
  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
  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
  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
  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朝第七个皇帝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
  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
  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寝殿。
  5、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
  扣留时任国民 ***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以逼蒋“停止剿共,改组 *** ,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
  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
  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告和平解决。
  促成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有哪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6. 西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文/微风不老
                                    
 1
  
 飞机缓缓降落在咸阳国际机场的时候,北京时间刚好是18:40分。这个点,在我们南方小城,早已经暮色四合。
  
 但这里天空依旧光亮,夕阳的余晖还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柔和的金色中。
  
 乘着出租车在宽敞的公路上行驶,两旁的建筑一闪而过。四十公里开外,便是心驰神往的西安了。
  
 作为一个读历史的人,骨子里对西安有着太多的设想。想象着它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究竟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眼前?
  
 进入西安城内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长长的古城墙,高高的钟楼,整个城市霓虹闪烁,车水马龙。
  
 忽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在心里油然而生。
  
 这,就是西安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而我,既是一个倾听故事的过客,亦是一个回味历史之人……
                                    
 2
  
 不得不说,西安确实称得上是一个风水宝地。
  
 讲到风水,先来普及“龙脉”这个概念。
  
 其实龙脉分为两种,一是江河流向,为水龙;二是山川脉络,为土龙。水龙主富,利于经济;土龙主贵,利于政治。
  
 大凡王朝政治中心,必须要水土二龙相辅相成,才能通令天下。
  
 西安位于关中盆地,三面环山,北临渭水。拥有土龙秦岭,水龙淮河,交互作用,龙行天下。
  
 当初汉朝谋士张良就对西安的风水格局评价甚高,赞誉这个地方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于是,刘邦打下江山后,就接纳了张良的主张,定都于此,当时取名叫做“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古代帝王都非常讲究风水,西安之所以能够成为13个朝代的都城,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所形成的“八水绕长安”绝妙格局。
  
 关于这一点,西汉的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写道:“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拥有着这么独一无二的上乘风水,难怪自诩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的秦始皇,拼了老命也要把两个拉动亿万GDP的大工程阿房宫和兵马俑建造在西安骊山。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呢?相当于两个澳门。据说,从卫星图片上看,秦始皇陵刚好位于龙脉的眼睛位置上,大有“画龙点睛”的气势。
  
 参观兵马俑的那天,天色阴沉,不时有风。虽然从许多影视剧里早已一睹过其风采,但真正身临其境还是有不一样的感慨。
  
 既惊叹于兵马俑的栩栩如生,又想象于秦始皇陵的鬼斧神工。这种感觉,就像当初看《鬼吹灯》里写献王墓那样惊奇。
  
 其实,秦始皇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年轻的时候横扫六国,霸气统一。上位不久,便开始修建工程浩大的陵墓。到了晚年,更是迷上了修仙,乞求长生不老。
  
 远眺骊山北麓,这里头枕山,脚踏水,左拥金,右握玉,天然的风水宝地。这也就不难理解秦始皇选择百年以后长眠于此的用意了。
                                    
 说到骊山,这又是一个大有来头的地方。
  
 唐朝《长安志》里记载:“蓝田谷次北有女娲氏谷,三皇旧居之所,即骊山也。”
  
 说白了,原来骊山是女娲娘娘的地盘。
  
 乘着索道抵达半山腰,有一座老母宫,里面供奉着老母金身神像。相传,这骊山老母就是女娲娘娘,她曾在此炼石补天。
  
 但其实,关于骊山,还有一个故事。
  
 故事的男女主角便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与褒姒。
  
 褒姒妹妹的出身,可谓是传的玄乎又玄。据说,夏桀在朝时,两条神龙来到宫中,夏桀命人用金盆接住神龙的涎水并藏在宝库里。
  
 斗转星移,八百年之后,宫女打开竟然有一条虫子钻出来。不久,这个宫女就怀孕了,而且这一怀就是40年,比哪吒还厉害。
  
 故事的最后我们都猜中了,宫女生下的这位骨骼惊奇的女子,便是后来的褒姒。
  
 周幽王得到褒姒之后,迷恋其色,不仅早朝也上了,连王后也废了,当真是用尽一生一世来把她进行爱的供养。
  
 撩妹技能更是甩了小包总好几条大街,要知道小包总为了打动安迪这冰山美人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而为了博得褒姒的一笑,没脑子的周幽王,竟然听信了手下的馊主意,跑到骊山的烽火台,以戏弄诸侯来逗乐这个天生不爱笑的姑娘。
  
 于是,结果我们又知道了,一笑倾城,再笑亡国啊。
  
 可见,撩妹有风险,点火须谨慎。
  
 
                                    
 4
  
 骊山脚下,还有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出租车司机说,那就是杨贵妃洗澡的池子,有啥可看的!
  
 或许,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又或许,不知道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恨情仇,确实不能想象这个地方所承载的风花雪月。
  
 这一切,还要从一场一见钟情的邂逅说起……
  
 彼时,唐玄宗痛失心爱的武慧妃不久,还在香菇蓝瘦的阶段,伤感不已,郁郁寡欢。
  
 一日,唐玄宗在华清池洗浴,在回廊上遇见了一位女子。只见这女子在花窗下依着,身姿婀娜,芙蓉遮面,动人心魄。
  
 这一见,可让唐玄宗勾魂摄魄,念念不忘,甚至还得了相思病。
  
 高力士是何等聪明的人啊,眼见自己的大BOSS拜倒在了杨玉环的石榴裙下,心生一计,于是便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父夺子妻”大戏。
  
 唐玄宗与杨贵妃这段重口味的“公公爱上儿媳”之恋,成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谈资。
  
 白居易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谓是写得淋漓尽致。
  
 更辛辣的是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用褒姒“妃子笑”的古典,借古讽今,意味深长。
  
 细细品读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恨情仇,可以发现,其实这老头对玉环姑娘还是恩宠有加的。他们俩一个擅长音律,一个舞技惊人,一曲《霓裳羽衣曲》更是流传千古。
  
 就连吵架闹别扭,也显得与众不同。要知道,古代妃子若是失宠,或者触怒了龙颜,要么赐三尺白绫,要么打入冷宫。
  
 可杨贵妃什么待遇呢?
  
 遣送回娘家!这就有点寻常夫妻的味道了,简直是千古帝王妃子中的一股清流。
  
 尤其是第二次被遣送回娘家后,侍宠生娇的杨贵妃剪了自己的一缕头发,派人送给唐玄宗,并捎话说,自己的一切都是皇上的,只有这头发可以报答隆恩。
  
 唐玄宗听后大为感动,立马派人把杨贵妃给接了回去。
  
 虽然在最后,为了保住江山,唐玄宗选择赐死杨贵妃,但能被一个君王捧在手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难言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5
  
 这次到西安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因为之前编的剧,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
  
 虽然行程短暂,来去匆匆,但却不失为一次有趣的行走。
  
 在当地游览的时候,同行有个姑娘,曾在尼泊尔任教三年,教汉文与舞蹈。突然有一天觉得厌倦了这种生活,于是辞职走天涯,游览大江南北。下一站,便是到俄罗斯待两个月。
  
 挺欣赏这样洒脱的女子,果敢坚强,无所畏惧,选择了就一往无前,怕什么前路未知?
  
 遗憾的是,这次未能到华山之颠,一览众山小,感受金庸笔下那番华山论剑的江湖豪情。
  
 也罢,留点念想,期待下次再来!

7. 西安有哪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西安钟楼的传说:
传说一:从前关中八百里秦川是一望无边的泽国,西安就湮没在这大海之中,海水不是河流汇聚而成的,是从现在钟楼位置的泉眼里涌出的,海里有只数丈长的巨型乌龟整天在闹腾,它一动就会有翻山蹈海的巨浪,半坡先民依山傍水而居,他们的居处屡遭水淹。
为保一方平安,自己的居所不再有水患,先民们请来工匠,修建了座钟楼盖住了涌海水的泉眼,并专门求神仙用锁心链把巨龟锁住,使它在泉眼里长眠不醒,将它巨大身躯当做堵水栓,使海水不会冲出,关中这海底平原才得以渐渐露出容颜。 
如果不相信的话,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到钟楼附近的地上或钟楼的墙边仔细去听,准能听到有海水汩汩的涌动声,还有长眠乌龟的酣声,多少年过去了现在还能很清晰地听到。那个泉眼的地下水道一直通到渤海湾,原来是大海的水形成的关中泽国,那巨型乌龟也是从海里通过水道爬到关中来的。
 传说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于是想办法要压着它。
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西安历史典故: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西安有哪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8. 西安的历史故事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结果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12月26日,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回到南京。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
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