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金融理论的新发展。

2024-05-15

1. 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金融理论的新发展。

现代金融理论发展历史

经济学家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到货币理论和信贷市场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但大多不以定量的方法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因此,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金融理论主要局限于分析货币和信贷的功能,将其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时的金融理论基本上是抽象的和直觉性的,主要是对金融实践的总结和金融政策的解释。

20世纪50年代金融学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开始由传统的货币和银行问题扩展至金融市场,研究方法开始转向以规范的数理和计量模型为主。早期的经济学家们除了分析和研究信贷市场外,对股票和期货等金融市场也有关注,不过他们大都对金融市场研究缺乏兴趣,这与当时的证券市场投机氛围有关。经济学家们不认为股票市场是正规的市场,而将其视为赌场的同义词,股票价格只不过是投资者的资本利得预期和反向资本利得预期作用的结果。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1936年发表的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将股票市场比作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流行的选美比赛,其含义就是股票没有真实价值可言,因此,经济学家不屑为股票定价问题伤神。

尽管如此,也不是没有人来模拟股票价格。最早采用现代方法对股票价格行为进行理论研究的是法国数学博士路易·巴舍利耶。1938年约翰·威廉姆斯出版了《投资估值理论》一书,正式对传统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市场的思维提出挑战。他的红利折现模型至今依然是西方投资学和公司财务学教材中不可或缺的股票定价模型。

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判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金融研究的黄金时期是因为尤金·法玛在1965年正式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催生和推动了金融计量分析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四分之三以上与有效市场理论有关。有效市场理论对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见一斑。【摘要】
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金融理论的新发展。【提问】
现代金融理论发展历史

经济学家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到货币理论和信贷市场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但大多不以定量的方法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因此,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金融理论主要局限于分析货币和信贷的功能,将其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时的金融理论基本上是抽象的和直觉性的,主要是对金融实践的总结和金融政策的解释。

20世纪50年代金融学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开始由传统的货币和银行问题扩展至金融市场,研究方法开始转向以规范的数理和计量模型为主。早期的经济学家们除了分析和研究信贷市场外,对股票和期货等金融市场也有关注,不过他们大都对金融市场研究缺乏兴趣,这与当时的证券市场投机氛围有关。经济学家们不认为股票市场是正规的市场,而将其视为赌场的同义词,股票价格只不过是投资者的资本利得预期和反向资本利得预期作用的结果。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1936年发表的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将股票市场比作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流行的选美比赛,其含义就是股票没有真实价值可言,因此,经济学家不屑为股票定价问题伤神。

尽管如此,也不是没有人来模拟股票价格。最早采用现代方法对股票价格行为进行理论研究的是法国数学博士路易·巴舍利耶。1938年约翰·威廉姆斯出版了《投资估值理论》一书,正式对传统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市场的思维提出挑战。他的红利折现模型至今依然是西方投资学和公司财务学教材中不可或缺的股票定价模型。

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判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金融研究的黄金时期是因为尤金·法玛在1965年正式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催生和推动了金融计量分析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四分之三以上与有效市场理论有关。有效市场理论对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见一斑。【回答】
经济理论界受束缚于“社会主义短缺经济”的信条和物资短缺的现象,对我国工业经济1988年以来表现为库存日增的产品过剩以及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很长时期视而不见,甚至拒绝承认。因此使清理库存,改善资金循环的建议,未及时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工业经济中宏观失控的局面虽有所好转,但经济功能紊乱仍未理顺,结构失调造成的再生产困难尚在继发。最近困扰经济的国营大中企业的所谓效益问题,我个人看法认为主要根源不在微观即企业机制中,而在宏观中。实际是我国工业利润率为什么日趋下降的问题。(据报道,我国国营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1980年为16.9%,1989年降为7.2%,1990年降为2.7%。亏损总额由1980年的140.8亿增长4.3倍,达到1989年的749.6亿。1990年比1989年又增长58%。)

通过这一个问题,极其典型地体现了工业再生产危机的若干基本特征。(参看本书《关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问题的一封信》。)

而我国未来面临的国际经济条件,由于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原因,也正在日益严峻。

我国经济改革,已再次走到一个必须作出审慎抉择的十字路日。

我国经济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前景和出路如何?要清理这些问题,已经不可能继续回避对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指导理论,进行冷静的通盘反思。

近年来,我对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各种流派,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政策和实践,作了一些力求系统的研究。这个工作目前还没有作完。

但是现在似有必要指出:一些年来,我国经改理论主要根据西方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的市场自动调节理论,而拟制的市场化经济改革方案,在理论上存在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无疑包括市场问题,但并不归结为市场问题。在实践上,则某些经济理论的偏误,是近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政策方向迷误,直至落入经济灾难和社会动乱深渊的重要导因。一些相似的经济和政治现象,超越单一国家范围,而在社会主义国家连续、重复地发生,表明这后面存在规律性。而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则确实通过输入谬误经济理论、设计必败改革方案的“软”办法,巧妙而有效地对社会主义国家,贯彻着在世界市场范围摧毁潜在工业对手、扩大发达国经济控制范围、阻遏后进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性图谋。【回答】

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金融理论的新发展。

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1、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业务上由专业化向综合化发展。同时各国对金融体制进行了改组和整编也使得金融体制中金融机构由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化。2、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跨国银行的发展是金融机构创新的一个主要表现。这是伴随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而出现并扩展的。3、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大多数国家的银行业已经开始按照《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国际银行业的行为规范,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4、兼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兼并形成一股新的浪潮。5、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正不断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和金融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原来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步被打破,混业经营、提供全面全能的金融服务成为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要内容。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表现出哪些新的特征

金融的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2. 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3. 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表现出哪些新的特征

4. 20世纪90年代的重大国际金融事件有哪些?

一,
20世纪90年代,英国爆发了一连串影响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大金融事件(如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破产、巴林银行倒闭、国民西敏寺银行危机等),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于1997年5月提出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方案,剥离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将银行业监管与投资服务业监管并入新成立的全能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简称为FSA)。

(二)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墨西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刚一宣布,比索就对美元贬值15%.到1995年初,比索对美元贬值已达60%.国家外汇储备由1994年10月的170亿美元降为60亿美元.危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在爆发危机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经济萧条.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通货膨胀率上升近50%,就业人口的25%面临失业,工资购买力丧失55%,250多万人进入"超贫"的行列.已有的贫富差距随着物价的上涨而进一步扩大.危机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使墨西哥在经济上进一步丧失了自主权.

(三)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许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经济陷入困境。1997年7月,泰国的泰铢因为被人为高估而遭到国际投机商的攻击,泰国中央银行动用外汇储备来维系较固定的联系汇率,但随着市场信心的不断下降,联系汇率越来越难维持,1997年7月2号,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泰铢实行由管理的浮动汇率,致使泰铢一跌千丈,并且迅速波及到周边国家,其中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等,直到1999年下半年,受波及的亚洲国家才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四)日本金融危机
以1997年11月24日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向日本大藏省提出"自主停业"申请为标志,拉开了日本金融危机的序幕.以接连不断地发生金融机构倒闭和破产事件为特征的危机,给日本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日本的股市,汇市乃至整个经济体系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此次倒闭风潮的发生,正值日本经济出现复苏势头,金融改革面临突破的紧要关头,其影响之大,被称为是"日本金融界的一场大地震".

(五)俄罗斯金融危机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波动的间隔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两届政府的垮台.俄政府通过减少预算开支,加强税收监督,寻求国内金融巨头帮助,对金融市场进行整顿等方法.但这一切都未能使俄金融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危机使俄罗斯经济恶化,社会生产下降,金融市场的形势恶化,外资大量撤走,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金融创新工具有哪些

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加剧一直是国际金融市场最为鲜明的发展特征。90年代以来,全球几乎每一场金融风暴都与金融创新有关。在众所周知的巴林银行风波前后,国际上曾发生过多起因金融创新工具交易失败造成巨额损失的事件。1994年,美国奥兰治县政府由于从事金融创新工具交易失败,损失20多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   金融创新工具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首先,金融创新工具具有杠杆性,即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取得较多的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一般是以原生工具的价格为基础,交易时不必缴清相当于相关资产的全部价值,只要缴存一定比例的押金或保证金,便可得到相关资产的管理权,到一定时期对已交易的金融创新工具进行反方向交易,而进行差价结算。这种“以小博大”的交易方式可能给交易者带来高收入,也可能带来巨额损失;其次,金融创新工具具有虚拟性,即证券所具有的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却能给证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具有虚拟特征的金融创新工具的价格变化脱离了实物运动过程,它一旦形成,就必然会导致一部分货币资本停留在这种能够生息的有价证券之上,以获得风险利润的管理权。金融创新工具的虚拟性所产生的市场后果是,金融创新市场的规模大大超过原生市场的规模,甚至远远地脱离原生市场。如我国进行国债期货试点过程中,1995年初春国债期货的日交易额达到8500亿人民币,实际上,这一数据是可利用的相当国债期货市场容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国债期货每日转手率如此之高,足可以看出国债期货的虚拟性。透过如此之高的虚拟性,我们可以想象金融创新工具所带来的高风险。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不单单是金融创新工具交易中的风险,它使金融机构面临着未曾经历过的一些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利率风险的增加。在金融自由化与创新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发生变化,“固定利率负债”比例不断下降,“变动利率负债”比例不断上升,从而使金融机构的利率敏感性提高。当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敏感性都大幅度上升时,金融机构就将自己置于利率多变的风险之中。   其次是负债的增加。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范围扩大,许多新兴的表外业务不断出现。表外业务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减轻了资本需求量的压力,但却增加了它们的负债。稍一疏忽便会使金融机构从中介人变为债务人,金融机构因此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如果正赶上市场资金紧缺,它还会使银行等面临流动性风险,使它们的信誉度遭到破坏,导致银行等经营更加困难。   最后是清偿力风险的提高。70年代以后,由于直接投资的兴起和“脱媒”危机的发生,廉价资金来源减少,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竞争又引起银行等机构的利息收入下降,服务成本支出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边际利润率下降,使得它们的资本积累放慢,这些无不对它们的清偿力构成威胁,一旦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清偿力应付客户提存,则其生存危机就会变成现实。    缺乏市场调查、盲目推出金融品种。贪大求洋,营销滞后,嫌贫爱富。   创新,问题多多   我国目前金融创新中存在着的问题有:缺乏市场调查、盲目推出金融品种,贪大求洋,片面追求“新”与“鲜”;营销工作滞后,限制了创新品种的拓展。目前,我国金融业的运营条件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建立起以营销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机构,在营销工作中,重推轻销的色彩较浓,只满足于推出新的金融品种,却不搞好市场营销,致使一些好的金融品种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创新品种结构不合理,“嫌贫爱富”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各行推出的创新品种,大都只着眼于高收入阶层,如汽车、住房贷款等,而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创新品种却很少,这样,就使大量中低收入者无法踏入消费信贷的大门;手续复杂繁琐。由于一些金融机构过于强调风险防范,制订了一些过于严格的条款,使很多消费者踏不过“门槛”,只能望而止步。如助学贷款,本是群众喜爱的金融品种,但因条条框框较多,使这项本来充满生机的业务一直不能火爆起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搞好金融创新工作中,下面几点不可忽略:   金融创新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市场及客户,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金融创新是为金融业经营效益服务的,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正因如此,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新,都要与客户紧密联系起来,与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结合起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创新的金融品种,既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又要符合市场需求与消费者的需要,各金融机构,不管创新何种金融品种,都要把市场及客户放在首位,准确权衡创新品种的利与弊,做好、做实市场、客户与效益这篇大文章。如果推出的金融品种有市场、有客户,发展前景可观,那么,就要尽量使之完善起来,成为自身的“亮点”和“品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世纪金融角逐的主战场争得一片天地,抢占到竞争的制高点。  要加大创新品种的营销力度,拓展履盖面,使每一项创新品种都能步入百姓之家。   在一定程度上讲,营销一项创新品种的难度,并不亚于推出一项新品种。基于这一认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社会金融意识的觉醒,金融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买方市场”的形成,特别是全功能型的外资银行的登陆,这一切都呼唤我国金融业要特别重视营销工作。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新推出的金融品种,许多老百姓并不知情,或者即使知道却不清楚怎么使用,这都反映了营销工作没有跟上。所以,作为金融机构,要想使推出的金融品种占有市场及客户,就要主动向老百姓介绍各项创新品种的优点,使创新品种及时走进百姓之家,成为老百姓理财的一个好帮手。具体说,就是围绕营销作文章,以凸现金融品牌为手段,适应金融消费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的嬗变,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鲜明的形象标识和响当当的服务品牌,从而在强手如林的同业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有效占领市场及客户。   调整结构,适时推出中低层收入者可选择的创新品种。   调整金融品种结构,就是要改变只重视高收入者的创新品种,在确保每笔业务不发生风险的前提下,多创新一些适合中低层收入者可供选择的金融品种。应该说,在目前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中低收入者在我国还占有较大比例,市场极其宽广,具有较多的商机。所以,各金融机构不应一味强调信用风险的形式化而忽视实用性,应将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根据消费者需求,适时推出适合消费者心理的创新品种,充分占有市场与客户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金融创新工具有哪些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有哪些?

1、国际直接投资高速增长
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两个热潮期是80年代后半期。据统计,1986-1990年国际投资流出量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每年流出的绝对额也猛增,1985年为533亿美元,1990年高达225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从1985年的6836亿美元,增至1990年的1.7万亿美元。二是1995年以来。1995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量达3150亿美元,增长40%,1996年达3490亿美元,增长11%;1997年达4 240亿美元,增长25%。1997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并没有因亚洲金融危机而减少,而且各地普遍增长。

2、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膨胀
国际资本市场的规模主要指国际借贷(中长期)和国际证券投资的数量。至80年代末,该市场规模约5万亿美元,为1970年的34倍。整个80年代,金融市场资本量每年递增16.5%,远超过世界商品贸易每年5%的增长,进入90年代所,该市场进一步扩大。据资料显示,截至1997年7月底,国际银行放款总额达99698亿美元,放款净额达52350亿美元。而至1997年12月,国际证券发行总量高达35314亿美元。这里的证券发行包括国际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欧洲票据等。如果再计算股票市场,则国际资本市场的规模将进-步膨胀。1997年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达到了或接近创记录的水平。美国道·琼斯指数在1992-1996年间翻了一番,1998年又突破9000点大关。目前更高达11000点以上。债券、股市及银团放款市场的兴旺发达是1997年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3、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扩大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尤其短期资金流动,已占主导地位。货币资本已脱离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而独立运动,而由此形成的货币资本运动与商品运动相分离的现象,也构成了当代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4、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
代国际资本流动,尤其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角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的资本、庞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全球的经营战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世界性的销售网络,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对“无国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5、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资本输出的主导者,尤其在国际直接投资每年的流出中,始终居垄断地位(98%),其中美、日、德、英、法5大国又占国际直接投资年流量的70%,是国际资金和技术输出的最重要来源国。

6、国际资本投资主体多元化
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且投资主体层次清晰。这种多元化体现在:
  (1)发达国家都是重要的投资主体,构成投资主体的第一层次
    2)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石油输出国组织、阿拉伯海湾产油国等 
    (3)其他发展中国家构成投资主体的第三层次,是补充的投资力量
    
7、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发生重大变化
国际资本倾向于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从80年代以来,国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8年9月2日公布的统计数字。国际资本更多的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互为流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比率上有所下降,但其总量仍呈持续增长之势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

国际资本流动的总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变化明显。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加快,生产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进入90年代,这种变化迅速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即资本在国际间的转 移。按流动方向可分流入和流出两种:资本流入,是指外国 (或地区,以下同) 输出资本,本国输入资本,表现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即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或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即本国在国外的资产减少;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输出资本,外国输入资本,表现为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即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或本国对外国负债减少,即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

8.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 )。 A. 国内外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 B. 全球金融一体化 C.

答案:abcd
国内外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
金融全球一体化
金融管制不断放宽,金融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国际银行业竞争激烈,银行国际化加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