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024-04-28

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软件学报》  《软件学报》是一本刊登计算机软件各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期刊,《软件学报》主要面向全球华人计算机软件学者,致力于创办与世界计算机科学和软件技术发展同步的以中文为主的中文国际软件学术期刊,为全球华人同行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软件学报》创刊于1990年,由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为月刊,每期176面,每月6号出版。《软件学报》注重刊登反映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软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学科发展趋势的文章,主要涉及理论计算机科学、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相关的内容。   《中文信息学报》  《中文信息学报》(双月刊)于1986年创刊,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及时反映中国中文信息处理的学术水平,重点刊登中国中文信息处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综述、研究成果、技术报告、书刊评论、专题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与英文版)收录期刊。   《计算机系统应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应用性强的科技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此外,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还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cs》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是什么性质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内)。软件研究所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软件研究室;1995年原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计算机应用部分并入
软件研究所;2003年1月,软件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整建制划归软件研究所管理,形成了现在的软件研究所格局。所址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内。软件所设有软件基础研究部、软件高技术研究部、软件应用研究部和软件发展研究部等四个研究部以及总体部,集中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软件所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同时,软件所还是首批开展招生培养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的试点单位之一。

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内。1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以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为重点学科领域,学科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软件理论,基础软件技术与系统,互联网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综合信息系统技术。2截至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有正式职工52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有在学研究生455人,其中硕士生265人,博士生190人;在站博士后14人。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介绍

4.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截至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有正式职工520人,其中院士3名,研究员58名,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0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姓名入选时间董韫美  1993年  周巢尘  1993年  林惠民  1999年  资料来源: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姓名入选时间周巢尘  2000年  资料来源: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序号姓名获得时间1  冯登国  2000  2  张健  2001  3  李昂生  2003  资料来源:  截至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有软件基础研究部、软件高技术研究部、软件应用研究部和软件发展研究部等4个研究部以及总体部,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际交流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40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密切的学术联系及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关系,平均每年邀请和接待国外学术界、企业界人士数百人次。图灵奖获得者Amir Pnueli、Tony Hoare、姚期智等国际著名科学家都曾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访问讲学,周巢尘院士于1997至2002年担任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国际学术团体合作,主办了多种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如,面向对象语言与系统技术国际会议、国际信息与通信安全国际会议、首届亚太区万维网技术与应用国际会议、亚洲逻辑和软件工程国际会议、亚洲逻辑会议、APCHI亚太人机界面会议等,与一些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共建研发培训机构 名称合作机构ISCAS/USC-CSE软件工程联合实验室  南加州大学  ISCAS/UMass-LASER软件工程联合实验室  麻省大学  ISCAS/Altair高性能计算与网格计算软件联合研究中心  ----  ISCAS/UQITEE数据与软件工程联合研究实验室  昆士兰大学  NFS-China/Sun操作系统技术联合实验室  SUN公司  Mozilla中国中心  Mozilla Foundation  微软高技术培训中心  微软公司  资料来源: 院地合作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联合承担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建立非独立法人研究机构 、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及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在青岛、哈尔滨等地设立了分部。   院地合作共建研发机构 名称合作机构北京市软件生产和质量保证技术联合实验室  北京科委  工业管理与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雅戈尔集团  中国科学院宁波软件开发中心  宁波市科委  江苏中科软件工程技术中心  江苏软件园  资料来源: 分部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无锡分部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重庆分部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哈尔滨分部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广州分部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青岛分部   资料来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科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图书馆是软件专业特色图书馆,有馆藏中西文计算机科学与软件技术专业文献2万余种,园区IP可访问国家科学图书馆和自行购买的近百种数据资源库。   仪器设备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科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构建了多个科学平台,通过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通用仪器设备实现了公用共享,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主要仪器设备  类别仪器设备服务器  HP ML370 G5、IBM  System p5 51A、IBM System p5 52A、  IBM x366、IBM  x3650、IBM x3755、IBM  P720刀片式服务器:IBM BladeCenter JS21、IBM  HS21、IBM HS22、IBM  LS21机架式服务器:Dawning(曙光)天阔  620r-F、Dawning(曙光)天阔 840、Dawning(曙光)天阔 I950cpu并行运算服务器  千亿次刀片机群系统  曙光天阔服务器 S4800A1 、IBM  BladeCenter H刀片中心  工作站  DELL 490、DELL  670、DELL Precision T7500  存储设备  BM DS4300磁盘阵列、IBM  3581磁带自动加载机  网络设备  思科 PIX-525-UR-GE-BUN防火墙主机、思科  WS-C4506交换机  专业设备  Optech ILRIS-36D三维测量仪、VIVID  910三维数据化仪  资料来源:

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1956年6月,中国完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中国科学院开始计算所的筹备工作并组建筹备委员会。6月19日,华罗庚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8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1956年,计算所筹备委员会,组建了计算机整机、元件电路、计算数学三个研究室。1958年2月,计算所迁到了中关村新落成的科研楼。1958年8月1日,103计算机可以运行短程序,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1959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务常务会议通过,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62年,成立专用机和固体电路两个研究室。 1965年,中国科学院将这两个研究室由计算所分立出来,与物理所、电子所、应化所、西北计算所、东北物理所等单位的有关研究室合并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学研究所。1965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109乙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1966年,研制出156组件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用于控制导弹弹体的专用机,提供国防部五院(后改为七机部)使用。1967年-1975年,计算所划归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领导,代号为1013研究所,部队番号为京字116部队。1971年,成功研制111型通用计算机是中国第一批集成电路计算机。1978年,计算数学研究室(不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测试部分)从计算所分立出来,划入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 1981年,成功研制150-AP高速数据处理机。1991年,成功研制用于石油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的KJ8920大型数据处理系统。1984年,成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为联想集团的前身。1990年3月,智能中心成立。1998年11月,根据中科院《关于计算所深化改革的决定》精神,组建了计算所二部。1998年,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试点,启动知识创新工程。2002年9月,计算所发布了龙芯1号通用CPU芯片。2005年,计算所实行机制体制革新,将原有的七个研究室调整为三个研究部和一个前瞻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凝炼为计算机系统结构、网络与普适计算、智能软件。2006年6月,总面积3万平米的计算所新科研楼投入使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6.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适应时代需要应运而生。1977年9月,中国科学院恢复政策研究室。1981年9月,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设立管理科学组。1978年3月,中国科学院设立《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1984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起草完成《关于成立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的初步设想》,提议在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管理科学组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基础上成立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1985年6月25日,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成立大会召开。1987年1月,经与应用数学研究所协商,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优选法与管理科学研究室划转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000年,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试点研究所评估工作和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纳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2年,研究所整体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研究所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