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支教队文化

2024-05-16

1.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支教队文化

创新相比较传统的义教项目,“心心之火”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课程的设计中,将传统的以知识性课程为主导、以传授更多知识为目的的义教逐渐过渡到以特色课程为主线、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为目的的义教项目。同时,“心心之火”始终立足于义教但并不局限于义教。在整个项目中,我们在支教的平台上,同时开展1+1帮扶计划、物资募捐计划、阳光书屋计划、免费午餐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学生的生活状况。本支教队的主要成员为大学生,成员组成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技术过硬。利用这一优势,“心心之火”在原有“1+1”家访的基础上在未来更注重对支教点当地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宗旨/理念心心之火”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以“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宗旨,关注每一个孩子,提倡朋辈教育,重视心灵陪伴。在过去的四年里,“心心之火”通过与其他高校和社会各界合作,以支教、信息化建设、“1+1”帮扶和物资捐赠为主要形式,并不断寻求发展更多有益的方式,帮助贫困山区的少年儿童圆求知之梦。支教队标志:具体阐释:标志中的两颗心,寓意我们“心心之火”支教队。标志由一大一小两颗心构成,外面由红色和绿色组成的大心,代表支教队队员们饱含热情与希望的爱心;大心环绕下黄蓝两色的小心,是孩子们纯洁、温暖的心。两颗心紧紧相依,相互交融与碰撞,产生温暖与感动,燃起一团的火焰,虽然渺小,但带来光明和希望,并将薪火相传。支教队的标志很好的诠释了“心心之火”支教队“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宗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注重心灵陪伴,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持续性的影响和推动。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支教队文化

2.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支教队介绍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创立于2007年6月,是一个面向全校的公益组织。心心之火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以“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宗旨,关注每一个孩子,提倡朋辈教育,重视心灵陪伴。在过去的四年里,“心心之火”通过与其他高校和社会各界合作,以支教、信息化建设、1+1帮扶和物资捐赠为主要形式,并不断寻求和发展更多有益的方式,来帮助贫困山区的少年儿童圆求知之梦。自2007年至2011年,“心心之火”的足迹已经遍布贵州省本里、九盘、计埃、加两、加去、杨柳、杨梅、安徽省、广东省揭阳等地。已接受帮扶的山区学校累计达13 所,受益学生累计达3800 人,支教人数累计达400 人,累计支教小时数49500 小时,累计支教行程42050 公里。与此同时心心之火开展了1+1帮扶计划,迄今为止,心心之火已经为463个孩子找到了550个资助者,资助金额达90690元,并且在2010年与各个学校签订了“心心之火助学金”,初定于2011年开始实行。心心之火面向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募捐物资,并且与广州十余所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至2011年7月,已累计捐赠衣服13716件,书本18526册,文具25006件,总价值达20万元。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多的阅读机会,“心心之火”在各个支教小学还设立了阳光书屋。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第八期支教活动,2014年7月,心火相传,110名队员前往贵州省高家小学、罗幕中心校、小黄小学、杉林希望小学、新村小学。累计受益学生约7400人,累计支教104250小时,累计行程约101700公里。自2007年至2014年,心心之火支教队的足迹已经遍布贵州省本里、九盘、计埃、加两、加去、杨柳、杨梅、高家、小黄、罗幕、安徽省、广东省揭阳等地。已接受帮扶的山区学校累计达18所,受益学生累计达7400人次,支教人数累计达800 人,累计支教小时数达104250 小时,累计支教行程约101700 公里。与此同时心心之火开展了1+1帮扶计划,至2014年10月,心心之火已经为629个孩子找到797个资助者,资助金额达174806元。

3.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介绍

“心心之火”支教队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公益组织。该组织以中山大学在校学生为基础,通过与其他高校和社会各界合作,以信息化建设、支教、“1+1”帮扶和物资捐赠为主要形式帮助贫困山区的少年儿童圆求知之梦。现已发展成为近200人的队伍,支教足迹遍布贵州、安徽、广西、广东四省内共八个支教服务点。“心心之火”支教队性质:公益组织, 支教队主办单位: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支教队成员:以中山大学在校生为主,,涵盖四个校区,人员分布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意加入者,关注我们的微信,微博。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介绍

4.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历届主要队员

年度  地点  队员  07  贵州加两      贵州加去    08  贵州加去  柳绿、胡清通、张芸、谭小燕(广东药学院)、江树锋(华南农业大学)、彭荣耀(华南农业大学)、王炬强(华南农业大学)、何梅燕(华南农业大学)、苏筱丽(华南农业大学)、蔡世文(华南农业大学)、郑佳曼(华南农业大学)、周巧钰(华南农业大学)    贵州计埃  朱世允、欧燕玲、耿莉娜、黄丹虹、潘晓聪、罗武深、全秀龙、张晓红、罗苑红    贵州毕节  郑天凯、徐燕君、郭林峰、刘京洋、潘群、何斯韵、甘小珍、曾译萱、肖苗苗、张朝雄、李慕嘉、驰喆慧、莘翊路、王天、陈词、刘汉凝、杨达东、李楚莹、汤玉妃、黄润兰、丘宪恩、张蕾、王雪鹤、刘芷彤    安徽桐城  陈春霞、郭晓丹、吴陪玮、黎子铭、张璇、严菊、蔡月香、刘蔓、潘慕英、李韵、刘洋    广东揭阳  何哲明、渠涛、蔡敏肖、詹育艺、梅寒、甘百长(信息化建设小组)、姜政委(信息化建设小组)    信息化建设调研  郑太海、张思、黄演林、赵玉华、徐攀雄  09  贵州加两      贵州加去      贵州计埃      贵州本里      广东揭阳

5.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合作伙伴

学校:贵州省榕江县本里小学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杨梅小学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区杨柳小学贵州省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巴结镇南龙村南龙小学贵州省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兴仁县新马场乡九盘村九盘小学公益团体:灯塔计划V-BUS义工加油站木棉剧团零下四度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V乐益公益成长中心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启明星支教队NGO、基金会: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EDP基金会爱心车队健朗物流免费午餐组织校内: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合作伙伴

6.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支教课程

本队的支教课程包括知识性课程和创意类课程。知识性课程: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天文课,地理课,乡土文化课,心理课 创新性课程:戏剧课,手语课,体育课,绘画课,音乐课,体育课,生理卫生课,励志课

7.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支教队年表

年度  活动名称  累计帮扶山区学校数(所)  累计受益学生数(人)  累计支教人数(人)  累计支教小时数(小时)  累计支教行程(公里)  2007  梦,起航  2  245  32  4800  3800  2008  “心心”之火你我相传  6  1351  126  18900  12900  2009  爱与希望  8  1852  258  38700  23900  2010  爱点亮  12  2500  330  49500  34900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支教队年表

8.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的未来展望

在“心心之火”支教队的第六个年头,我们将在原有的成果上力求突破瓶颈,通过制度上与项目上的创新,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更丰富的课程与更实在的帮扶,同时也让参与进“心心之火”支教大家庭的成员拥有个人成长的机会与体验。孩子与孩子的“老师”们共同学习,享受半个多月的温暖时光,更充实彼此之后的生命旅程。未来规划:课程改革“心心之火”支教队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支教课程的整理、丰富与创新之上。2011年起,本队在东校区与北校区分队均设置了课程组,将在未来负责起“金牌课程展示——让新队员了解本队创意课程”、“心心之火课程库——整理5年积累的课程”和“孩子的老师也学习——新队员课程培训、试讲”等项目。同时,本队的支教课程将从知识性课程逐步过渡到创意类课程,戏剧课、阅读课、手语课、绘画课、生理卫生课等特色课程将成为支教过程的主打,培养孩子们广泛的爱好。当地调研在未来,“心心之火”将在原有1+1家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当地的实地考察,形成调研报告。2011年,“心心之火”在南校区首次开辟分队,以社会学与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的相关人员为依托,进行社会调研培训。同时北校区也将在公共卫生调研方面进行努力,争取将调研体系不断完善。绩效评估2011年至2012年,“心心之火”支教队将邀请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相关专家针对本年度支教活动进行相关的绩效评估,以更好了解支教成果。公益互动与合作在未来,本支教队将与更多的公益团体、个人展开沟通与合作,从而向优秀公益团体借鉴经验,同时拓宽为山区的孩子们争取更多资源的渠道。而在物资募捐(如图书、冬衣、鞋子等亟需品)、团队培训、免费午餐等方面,本队会更加注重与相关公益团体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