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呢?

2024-05-16

1. 孔子为什么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呢?

圣人孔子当时的心情,逝去了的一切就好比这滔滔不绝的江水,不分白天、黑夜,流走了也别想再复回……。

圣人之言,经历代传承下来,人们对此句名言解释的内含各有千秋。综合来看,存在着触及到了三个方面的感概!
一、关于时间:
时间如流水,岁月也如此。“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全樽空对月。”李白的《将军酒》就是明确地告诉人们,时不我待,人生短暂,该好好珍惜并享受吧!
古希腊哲学家也曾说过:“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己非前水。”虽然表面上说的是流水无情,但事实上隐含的道理是时间流逝得太快。
我们每个人无不生活在时间中,你‘无所事事、整天闲逛,他(她)忙忙碌碌,不得停歇。所用的时间都一样,得到的效果肯定是大不同。
孔子站在河上,望着这急流而去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断语,是一种惜时如金的感慨:自己周游列国,产生的效果究竟如何还不知道,但时间不等人,就像这河水般的逝去了。

二、关于事物:
佛曰:生也空空,死也空空。那人生在世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本体。
简单点即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生存,人们使出了浑身的伎俩,不择手段地夺取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饱腹外,还留着大量的财富。
俗话又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生的财富再多,也随着自己的老去无法再拥有。至此,我们不难想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静止的,你得到的本体,它也是在运动中。
孔子站河岸上,面对着河水的流去,发出“逝者如斯夫”的定语,是对自己努力结果不如意的看透。穷游列国,带着弟子受累,还实现不了理想啊!

关于学习: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认为“逝者如斯夫”是一种“进学不已”的感慨。这就表明了是孔子一生求学并好学而得到的真实感受。
想一想也是,再比对一下,也恰如其分。这种思考结果同孔子一生执念“学而时习之”和“学而不厌”一样,只有不断学习,多请教别人,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充分利用了时间,并强调了时时刻刻抓紧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他又明确指出“学而不思则罔”和“温故而知新”的道理。所以,学习比时间来得金贵。
孔子站在河沿上,望着逝去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誓言,就是告诫弟子们,要抓紧时间学习,重视学习的迫切性,做到师从他人,学以致用。

总之,“逝者如斯夫”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表面形容时间像流水般逝去,含有惜时之义,事实上是感慨人间世事变化之快,人们来不及去实现某种程度的理想状态。尤如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孔子为什么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呢?

2. 孔子之“死”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祭祀鬼神。孔子说:“你人都没侍奉好,怎么去侍奉鬼?”子路又问:“那人死后又怎样呢?”孔子说:“你活着的事情都没搞清楚,怎会知道死后的事情?”
  
 一个人开始思考“死”这件事的时候,就意味着向觉醒迈进了。我们人生活在世间,操劳忙碌,其实是需要对其赋予意义的,否则一切就是瞎忙活。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死的,就算你拥有得再多,临到死的时候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mzx戎马一生,带领中国人民创立了新中国,功高盖世,但老了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会见外宾时哈喇子直流,须得有人专门在旁边擦拭,平时也经常以泪洗面。像这样的伟人面对衰老、面对死亡时尚且如此,又何谈我们凡人呢?所以一个人必须要思考“死”,只有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当下才不会迷惑,将来也不至于太过悲伤。
  
  
 我相信子路一定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才问孔子的。子路是从怎么去对待鬼神开始问起的。他为什么要从这一点开始问起呢?因为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科学还不发达,民间巫术盛行,人们常常认为人死之后会变为鬼,而与鬼相对应的,就是神,那是更高一个级别的存在。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肯定不会轻易相信鬼神的存在,但限于时代的限制,他应该也不敢百分百肯定鬼神之不存在。那面对子路的这么一个问题,他该如何回答呢?他说的是:“人都没侍奉好,怎么去侍奉鬼呢?”言下之意是说先把人事搞清楚了,再去研究鬼事。这样的回答自然是令子路不满意的,于是他接着问道:“那么我想问一下人死后会怎么样?”这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可以说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就不会有第二个问题,或者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孔子避重就轻,没有直面回答他的问题,这第二个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岂知孔子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办法说道:“生的问题都没搞清楚,怎会搞得清楚死呢?”子路听后,没再继续追问,因为他知道,按老师这个回答,再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很多人承认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严格来说是伟大的伦理学家,教人为人处世、礼仪道德的,但不认为他是伟大的哲学家,原因就是他没有深刻地探讨过“死”这个问题。哲学是一定要探讨死的,没有探讨过死的哲学就如同一个瘸子。那我们崇尚千年的至圣先师真的是这样的吗?
  
  
 孔子曾经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举。”正如上面所言,他所处的年代致使他不可能确切知道人死后的事情,所以对于鬼神之事,他不能回答,强行作答既误人子弟,也违背了自己的信念。所以当子路问他的时候,按照他的为人,他大可以说:“我不知道!”但这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非答不可,于是只能曲线作答了。
  
  
 不可否认,他的这个回答是很取巧的,他巧妙地避开了子路的问题,把重点引向了另一个地方——人和活着的时候。那么这个回答有没有解决到问题呢?还是只是封住了子路的嘴而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学派对我们中国人影响至深,简直深入骨髓。但他本人的经历并没有像他的这个学派这样辉煌,相反,他活着之时,正是中国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他那一套什么“仁”啊“爱”啊,“礼”啊“信”啊的,都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兜售他的思想,但根本没人鸟他,偶有个别理会他的,也只是利用他,用他那一套来笼络人心而已,等利用完之后,又一脚把他踢开。后面还差点饿死在路上。所以很多人对于孔子的印象,就是一个不懂世故的老学究、酸腐儒,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就像一条没有家的狗!
  
  
 但是,他就是这样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那样的乱世,是不可为的,也就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这个道理孔子难道不懂吗?他当然是懂的。那懂了还做不是不识时务吗?不可为是天意,他就生在那样的乱世,有什么办法呢,但是,正因为生逢乱世,才可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不可为是天意,而他不得不为也是天意。
  
  
 命运让他投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生在了这样的年代,是不是就应该不讲仁义道德了?孔子用一生的践行告诉了世人,不是的,人任何时候都要讲仁义道德,就算是不得其时,不被人理解,混得跟狗一样,也要遵从内心的操守,这就是做人的“命”。
  
  
 儒家学派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跌宕起伏,最终还是以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征服了中国人。孔子所倡导的这一套要求非常之高,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他自己也看得很坦然,实际上他也没要求任何人都做到;但是他希望,至少在社会中,有一少部分人能做到,只要有这么一少部分人肯切实践行他的理念,那么这个社会就有救,这个国家就有救,乃至于整个人类就有救了。
  
  
 当然不负所望,的确有那么一部分人做到了,比如精忠报国却被奸臣陷害的岳飞、抵抗外敌却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自己都快饿死了还心系天下的杜甫、还有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却连名字都没留下的革命先烈等等。不是这些人在关键时刻的舍生忘死,中华民族早就亡国亡种了。
  
  
 说了这么多,似乎离我们讨论的问题越来越远了。其实不然,孔子的确不知道这个世上有没有鬼神,也不知道人死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他知道,如果人一生碌碌无为,或者只知道争名夺利,有什么好处都往自己身边扒,那他临死的时候必然要被恐惧无尽地折磨。而如果一个人懂得奉献,懂得成全别人,那么最终他也能成就自己,而他死的时候也必然走得轻快畅然。所以谨遵内心的道德是“死”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只有把自己奉献出去,献身人民、献身社会,甚至于献身天地万物最终人的心灵才能得到终极的抚慰。
  
  
 所以当孔子听到子路问他有关“死”的问题的时候,他作了那样的回答。

3.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因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个背景,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论语子罕篇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逝字,汉儒注,以及尔雅、说文,都当往字讲,而往字依古注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既往,一是前往。依照既往解,则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则逝字就是前进的意思。两者都有根据,究竟以何者为是,颇难推敲,这就要在字句以外寻绎了。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有,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所以李太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这样看来,逝字作消逝解,应当不错。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 “逝者如斯”出自哪里了。

出自苏轼的经典名篇《前赤壁赋》的第四段: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提醒大家一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这个句子极易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相混淆,大家要注意了。

5. 逝者如斯

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作者:苏轼;《前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出处:作者:刘辰翁,:“置之勿道,逝者如斯,甚矣衰久矣。”

逝者如斯

6. 逝者如斯

      论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水会为川;逝:过往;斯:(代词)这里、水流之川。
  
                                          
       朱子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生生不息),乃道体之本然(世界的本源)。然其可指而易见者(可是能指出来容易见到的),莫如川流(没有象川流这样显而易见)。故于此发以示人(所以在此处引以发论、感叹,给人以启示),欲学者时时省察(想要学道的人,应该时时用这个参照自己,反省自己),而无毫发之间断也(一刻都不能间断)。
  
                                          
       程子(程灏)说: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天体运行不停止),日往则月来,寒往则署来,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万物一体,周流不息),运乎昼夜,未尝已矣(从没有停下来)。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君子效法,自强不休息)。及其至也(等到达一定境界),纯亦不已焉(天人合一)。
  
                                          
      程子又说: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自汉代以来儒家的学者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此间圣人之心。纯亦不已(这里反应出圣人的境界已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了),乃天德也(这便是天德吧)。有天德,便可语王道(有了天德才可以谈论王道),其要只在谨独(这里的旨要就是“慎独”)。
                                          
     《朱子语类》里记载:明道(程子)说:“其要只在慎独。”朱子说:"固是。若不慎独,便去隐微处间断了。能慎独,然后无间断。若或作或辍,如何得与天地相似(所以,若不慎独,在隐微之处有间断,那怎么与天地一样了呢,做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语类》还记载:某(朱子)常记得旧作观澜记两句云:“观湍流之不息,悟有本之无穷。”
  
                                          
      《语类》还记载:有弟子问朱子:“明道(程子)说:'自汉以来,诸儒皆不识此',如何?”朱子说:“是他不识,如何却要道他识。此事除了孔孟,犹是佛老见得些形象。譬如画人一般,佛老画得些模样。后来儒者於此全无相著,如何教他两个不做大!”祖道(朱熹的学生曾祖道字择之)说:"只为佛老从心上起工夫,其学虽不是,然却有本。儒者只从言语文字上做,有知此事是合理会者,亦只做一场虖(虚)说过了,所以输与他。"朱子说:"彼所谓心上工夫本不是,然却胜似儒者多。公此说却是。"
  
                                          
       《语类》里还记载:因说此章(朱子讲学说到此章),有的人问曰:“今不知吾之心与天地之化是两个物事,是一个物事?公且思量(您给讲一下呗)。”良久(朱子沉思),乃说:“今诸公读书,只是去理会得文义(重在文字),更不去理会得意(会意)。圣人言语,只是发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吾身也在里面,万物亦在里面,天地亦在里面。通同(普遍性)只是一个物事,无障蔽,无遮碍。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即川之流,便见得也是此理,无往而非极致(无始无终)。但天命至正,人心便邪;天命至公,人心便私;天命至大,人心便小,所以与天地不相似。而今讲学,便要去得与天地不相似处,要与天地相似。(要和天地看齐,达到天人合一)” 
  
                                          
       朱子又说:“虚空中都是这个道理,圣人便随事物上做出来。”朱子又曰:“如今识得个大原了(事物的本原),便见得事事物物都从本根上发出来。如一个大树,有个根株,便有许多芽蘖枝叶,牵一个则千百个皆动。”
  
                                          
       《语类》里记载:(朱子)说到“子在川上”章,有人问:“明道(程子)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则无间断。'也是这意思?”朱子说:“固是天地与圣人一般,但明道说得宽。”
  
                                          
        钱宾四先生说:本篇多有孔子晚年语,如“凤鸟”章,“美玉”章,“九夷”章,及此章;身不用,道不行,岁月如流,迟暮伤逝,盖伤道也。宋儒以道体之说释此章,亦一解。
  
                                          
         钱穆先生解:夫子在川水之上,说:“去的就像这样呀!它不舍昼夜地向前。”
  
                                          
       逝者如斯,多有诗意的语言。到了我们知天命这个年纪,对这句话的感叹真的是太大了。大部分人唏嘘不已,流露出伤感和无奈,岁月蹉跎,时光流逝,就象流水一样,匆匆而去,寒暑有反复,韶华确不再来。曾经已不复,过去是永恒。
  
                                          
       世界的本源就是这样,时间的维度一加进来就会改变一切,时间信息便是无常,无始无终,无休无止,所有的相在时间的长河中都是昙花一现,瞬间而已。从这个角度看,“我执”便没有意义,“执着”的刹那可以忽略不计,太短暂了,流星或许也未必。这一瞬间的短暂时光,只有信息会留下印迹,在浩瀚的星空中划痕而过。
  
                                          
       这个信息或许是生命的流动、或许是能量的流动。这个信息的传递方式或许在时间还在的维度里可以传递下去,如果时间的维度不在了,他会以何种方式不舍,亦或未知。一万年太久,人类的文明还没有记载,50万年不长,人类的智慧已经出现。1000万年之前,那是一个未知的自然界,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今天的我们一定会有一万年前智慧人类的血脉,那便是信息的流动。
  
                                          
       未来1万年,我们当下的信息在那里?存在但无从知晓,那是个不确定的时空。川流不息也还在三维空间么,万物见到了我们,我们未必见到万物。万物感知有我,我未必感知万物。用有限的生命去感知无限的万物,对我们而言需要法门。这个法门不是身体,不是思想,而是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放在虚空中,和宇宙星辰放到一起融为一体,那个刹那或许可以有个见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没有彼此,天人不二。信即可,息自然流淌!
  
                                          
       然而时光流逝再短也有一刹那,刹那也是星辰闪耀。刹那也要善加护持,生命的力量在自性中发扬光大,自性能含万法,万法在自性中。人体的自性即是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生生不息是它自性的常态,成性存存是自性的常量。
                                          
       70年到100年的人类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的确是一刹那,其实200年又如何!有限的人类生命就是短暂的时间流动。但对个体而言,也要向奔流到海的川水一样,滔滔向前,不畏艰难险阻,百转曲折,奔流不息。君子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有此心,便有此世界。有此世界,便有我们的安身之处,有我们的安身之处,便可以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此世界,体仁可以长人,嘉会以合礼,利物以和义,贞固以正气。有此四德便有我们心安之宅。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此心安处即是故乡。
  
                                          
       正如素书楼主人所说:我们在身生活之外有心生活,便该在物质世界之外有精神世界。过去人的心能与现代人的心相通,上下古今融成一个“大心”。这个大心能通天地,亘古今,而自存自在。天地没有心,人类可以帮它安上一个心。身有限,心无限。若单从物的一面讲,则空间有限,时间也有限。若转从心的一面讲,则成为空间无限,时间也无限。从物世界过渡到心世界,那是人人可能的。若能进入此心世界,此心自安自乐。如孝,也是一精神,“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一切道德仁义,也全从人类心里流出。仰不愧,俯不怍,只是一心,即是一精神界。
  
                                          
       中国文化向极注重“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主要重心则在人的“心”。……一人之心可以影响转移到千万人之心。心转则时代亦然随而转。
  
                                          
       夫子告诉我们一个易简的认识自然的法门,观川水之奔流,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赋、比、兴,意境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无以言表。说了既不是,说不如不说,不说即是说。天人合一,自达其意为好!

7. 逝者如斯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猫
  
 时间是公平的,从速度来看,对于每个人,流逝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个人感受,却是另外一种体验。
  
 年轻的时候,人在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生命中的奇遇和偶遇比较多,变道和变调也比较多,在感受中,时间就过得慢。
  
  
 第一次说话
  
 第一次走路
  
 第一次骑车
  
 第一次上学
  
 第一次坐车
  
 第一次离家
  
 第一次工作
  
 第一次结婚
  
 第一次生娃
  
 ……
  
 每个人都有很多第一次,但注意到没有,大部分的第一次都是婴幼儿,童年,少年经历的。
  
 而随着年纪增加,经历越来越丰富,重复的事情就越来越多,需要探索的新鲜事物就越来越少了。在认知里面,时间就过得飞快。
  
 人提高自己生命质量的方法,甚至是获得实质性的长寿的办法,不是活得舒服、活得长,而是想办法在年长的时候,还保持好奇、保持变化、保持探索。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保持强烈好奇心的人会越来越有价值,而失去好奇心会让你的生活失去色彩,毫无趣味和快乐可言。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唯有坚持,不畏世间无常,
  
 唯有好奇,生命永不停歇。

逝者如斯

8. “逝者如斯”是什么道理??

这句话的翻译是:
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哲理是: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出处:宋·苏轼《赤壁赋》

扩展资料:
苏轼的生命意识与中国古老的“天命观”一脉相承而又脱颖于其中。文中无处不在地表达着一种复杂而又清晰的天命观,也即他个体的生命意识:一方面,由于超越与绝对的存在,人自身挣扎与奋斗的历程仅只延伸在天命的祭坛前;另一方面,天命的意义使人毫无遮掩地洞悉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从而在永无解脱的创痛中沉思与探索安身立命的止息。
生命的悲剧感撼动着人永无歇憩的怵惕与敬畏。由此,在生命的沉思中,可能又蕴藏着另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天命之庄严肃穆,不可违逆和它非道德才智所能制驭,人仍然尽力而为,奔走呼号,俯仰于日月、山川,求索于江河、湖海,绽现一分对生命的执着与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