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的人物经历

2024-05-15

1. 陈经纶的人物经历

 陈经纶于1925年出生,17岁随父亲做生意,并继承祖业。“父亲为了培养我成才,把当时因战争影响,被迫中断中学学业的我,叫到他身边,让我协助经营米业、房地产和建筑业。”陈经纶回忆说。小小年纪的陈经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经常风里来雨里去,和砖、泥、沙等打交道。有时还漂洋过海,奔走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越南、温哥华等地。陈经纶不辞劳苦,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努力增长知识,掌握本领,很快成了建筑业的行家了。后来,陈经纶又刻苦钻研电子计算技术,设计中文电脑打字程序,成功地研制出“陈氏中英电脑打字机”,成为一位电子计算机学者。1950年,他的父亲陈瑞祺病逝,那年陈经纶只有25岁,在香港的广利米业有限公司、广恒兴米业有限公司、广承兴米业有限公司、金满米业有限公司、正心置业有限公司和陈经纶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董事的重任便落在他的肩上。从此,他更加努力的工作,发展陈氏家族的事业。 陈经纶祖父陈澄波本是新会罗坑镇陈冲乡的一个农民,去香港后,给人打工,又做大米生意,渐渐家境殷实、事业繁荣,开始帮亲友乡民安居家业,办夜校扫盲,普及教育。陈经纶之父陈瑞祺秉承父亲遗志,兴学乡里。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在乡广办义校,恤老济贫,赠医施药,深得当地人们爱戴。还多次捐助广东省以及港澳各地的慈善机构、医院。办起20多家“澄波义学”,学生一律免费就读。父亲常常教育陈经纶说:“我们虽已是大树,但家乡是树根,不好好养护树根,再大的树也会倒下。”于是,像父辈一样,陈经纶也乐善好施,尽心尽力办公益事业,为大多数人谋利。年轻时陈经纶从事建筑业,历尽了人间辛苦,回忆起当年创立家业,他感慨的说:“那时的日子真苦,我虽是老板,工人做到哪儿,我就看到哪儿,每天至少要干十三四个小时。家里尽管不为吃饭发愁,但毫无奢侈之气。父亲后来做了大老板,也经常和工人司机职工同桌吃饭,而为公益事业他却慷慨解囊,从不吝啬。”艰苦的生活和家族长期形成的平民意识、与人为善的品格影响了陈经纶的一生,为他之后的善举作下了最好的注解。陈经纶及陈氏家族先后赈济四川水灾灾民、捐资兴建北京陈经纶中学、新会陈经纶中学、新会陈瑞祺中学、杭州陈经纶体校、江门五邑大学、陈瑞祺科学馆、罗坑镇侨联大厦、沉冲乡渡轮码头、陈冲乡山嘴乡两所澄波小学、变电站、陈瑞祺工业楼、陈钰书自来水厂、新会乡水泥路,此外还捐资新会市人民医院、华侨中学、环城中学、荷塘职高、潘宝芬敬老院等各项建设。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家族优秀传统的长期熏陶,养成了陈经纶先生敦厚善良、与人为善的优良品行。而他也以此来教育后人,广为善事。他自己常说“一人肥,肥层皮,大家肥,才算肥”。 虽然陈经纶先生只读到中学三年级时便辍学从商,但他深深明白教育的重要。陈氏先人是受过海外文化熏陶的一代中国中产阶级,不仅仅满足于建风雨亭、筑桥、修路、盖庙、造祠堂,而有着更久远的眼光,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兴亡有着更深刻的认识。陈氏先人有遗训:若改变中国,必先从七种不均开始——“教育不均、物理不均、才智不均、生活不均、文武不均、劳逸不均、男女不均”,实施六项改良“衣、食、住、行、教、医”。此乃为国为民之良方。这种家学渊源让陈经纶立志投资教育,树立了百年树人的博大胸怀。从祖父办夜校算起,陈家支持教育事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中国开放二十多年来,陈经纶先生已经捐资建造了多所学校,总额近一亿港元。陈家虽不是香港巨富,但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投资规模已为中国之最。他们捐资兴建了大中小学多项教育设施,而寄托着陈先生对振兴教育、振兴祖国的满腔希望的“经纶教育品牌”,更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鉴于陈先生的强烈民族责任心,他被评为北京、杭州、新会、江门的“荣誉市民”,并担任了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申奥顾问”、广东省旅港政协委员。其爱国爱乡、为国树人的博大胸怀,足为世人敬仰。

陈经纶的人物经历

2. 陈经纶的介绍

陈经纶,香港著名的实业家、爱国爱乡的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金满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祖籍广东省新会罗坑镇,出生于香港,拼音文字”道字“的推广人,自幼随父亲陈瑞祺在香港生活,秉承祖业,出巨资捐建了多所学校、医院等机构,被人们誉为“爱国爱乡的典范”、“兴学育才的旗帜”。

3. 陈经纶的人物成就

清末时期,新会籍香港米商陈澄波创造一种“道汉字体”文字,陈瑞祺在其父陈澄波创造的“道汉字体”的基础上,于1933年发明了一种拼音新字,并正式命名为“道字”。陈瑞祺之子陈经纶自1946年开始研究“道字”,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并将这种新字更名为“陈氏中国拼音字”。祖孙三代创造、发明、完善、推行这种新字,足足百年,为汉字拼音化谱写了一曲感动世人的赞歌。何为“道字”“道字”是新发明的拼音字,分国音、粤音两种,由声头声尾拼合而成。国音有声头二十五个,声尾三十三个;粤音有声头二十一个,声尾三十三个。每字均用一笔,写字快捷,其拼音方法完全根据人类自然发声的机能,所以学习容易,有如“道路之为人所共行,道理之为人所共晓,不外顺应自然之道,故名曰‘道字’”,没有涉宗教、政治、党派之色彩,纯以慈善为宗旨,“道字”的好处就是易学易识易记易用易写。位于新会区会城育才路的陈经纶中学换了新校牌,不少路过的市民惊奇地发现,云石制的大校牌上,除了“陈经纶中学”的汉字、英文标示外,还新增设了一些形状奇特的红色图形符号。据记者了解,原来这些符号是新会区荣誉市民陈经纶先生家族发明的拼音文字——“道字”。在陈经纶中学从事研究推广“道字”的张老师介绍说,道字符号是陈经纶先生家族发明创造的,校牌上的这些道字的发音与拼音字是一样的,叫“陈经纶中学”。据了解,“道字”有一百年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和振兴中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沉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陈经纶的爷爷陈澄波于是开始着手改良文字。至民国年间,陈瑞祺先生继承父志,成功发明了“道字”,并免费教育穷人。当时“切音字”的方案相当多,只有陈澄波创造的一两笔式的“道汉字体”传习于广东珠三角一带。后来由于遇遭战乱,“道字”的推广曾一度被中断。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陈经纶先生决心更大面积地推广“道字”,于是投入巨资研制程式。目前,“道字”已成了不少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内容,在全国10多所学校推广。陈澄波:“切音字”运动的先驱者之一陈澄波先生是清末新会的贫苦农民,后到香港谋生,生活有所好转,加入了爱国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的队伍,他意识到中国的落后源于中国人大部分是文盲,于是开始着手改良文字,成为“切音字”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据了解,中国人的汉字拼音运动就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据《中国佛山》网站记载:我国历代字体,留存于世的有甲骨文、蝌蚪文、钟鼎的金文、鼓、碑的石文和篆、隶、楷、草等文字体,但在清代光绪末年,佛山出现过一种类似蝌蚪文的文字,字形书法只用一两笔而成,例如“钟”字则写作“乙”字型,这类字便称为“道字”。当时在佛山镇黄伞大街潘巷斜对面,设立了一间“道字研究社”(现福贤路市保健院),由教师免费教授,并发给学员课本,字以d、i、sh等字母拼音声韵来读。当时还在栅下崇庆里设立澄波小学,专门免费招学生学习“道字”。当时入社入校学过这种文字的群众为数不少。约在民国十年(1921年)后,粤军占领梧州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受战争影响,“道字”社校停办。陈瑞祺:创办20多间“澄波义校”陈瑞祺先生是陈澄波之子,他30岁时总管香港和越南的米站业务,后来又开拓地产建筑,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和爱国人士。他在家乡罗坑、会城以及江门、广州、佛山、香港、澳门办了20多间“澄波义校”,免费教贫民识字。陈瑞祺在独资办义校的同时,又继续为改良文字作努力,于1933年在其父陈澄波创作的“道汉字体”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拼音 “道字”,并与儿子“音韵学”专家陈子民在民国期间推广“道字”,从中国到越南,从国内到国外,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并设立“道字总社”,陈瑞祺先生亲任社长。陈瑞祺先生在各种场合表示,发明“道字”目的是改良文字,普及教育,绝无政治、党派、宗教等色彩。陈瑞祺先生为发展教育和尝试推广“道字”,聘请了近千名雇员,耗资不计其数,于1933年先后在广州、佛山、江门、香港、澳门、新会等地办起了20多间“澄波义学”。为了纪念其父亲陈澄波,遵循其思想,陈瑞祺让学生一律免费就读,从而让贫民快速地识字写字。受过“道字”培训的学员可领取“道字毕业证”,凭此证可以到陈瑞祺先生创办的工厂就业。这种善行,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告结束。陈瑞祺此后还出版了《道汉字》等字典,收录一万多个字,这种“道字”增加5个调后还可拼读广州音。后来祖国大陆解放了,陈瑞祺先生却过早地在1950年逝世,陈氏家族的事业受到巨大影响,因陈氏家族事业集中于香港与东南亚,“道字”没有再在祖国大陆推广,“道字”从此在祖国大陆不为人所熟悉。陈经纶:结合计算机将其改良推广陈经纶是陈瑞祺的儿子,一直致力于“道字”的改良。抗战胜利后,他从1946年起,研究了60多年“道字”,并将其更名为“陈氏中国拼音字”。1978年,当时的计算机还难以进行中文字处理,陈经纶发明了“陈氏中国拼音字汉卡”,成为中文计算机化处理的先行者,打字速度比之前快了几倍。当时适逢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他多次带领专才前往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与研究所的学者一齐开发了“陈氏拼音输入法与CCED中文排版编辑系统”,力经几次版本,印刷了大量的学习与使用书籍,并完成了6000多个“陈氏中国拼音字”与汉字对照的GB2312字库码。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陈经纶在“陈氏中国拼音字汉卡”的技术基础上制造了“陈氏中英文电脑打字机”,为了能让祖国大陆熟悉计算机的人应用,陈经纶花了5000多万元在香港注册成立了“陈经纶有限公司”,专门研究推广此机的应用。2000年,陈经纶与专才们潜心在香港制作“陈氏中国拼音字”多媒体教学光盘,将“陈氏中国拼音字”的教学与使用融会在一片光盘中,使用的人都称十分好用。“道字”大范围推广1978年以来,陈经纶在全国各地推广“道字”,目前,在海内外有10多万学员。2007年9月,陈经纶回到家乡,亲自向学生推广“道字”输入法,为各校即将举办的“道字式”中国拼音字应用大赛作准备。当天,在陈经纶中学,83岁高龄的陈经纶兴致勃勃走上讲坛,向学生们介绍“道字”的发明和推广情况,并敲打起电脑健盘,演示道字输入法的使用。据介绍,早在1996年1月,新会陈经纶中学便举办了第一届“道字”班,香港的陈宝鸿先生专门为教师们讲课。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学习“道字”当作自己的第二课堂,学员们在家里的电脑上也装了“道字”程序。该校的学员们每星期上一次“道字”培训课。前几年,陈经纶向海内外中小学校长发出了学习“道字”的推介信,目前,学习“道字”的学生越来越多。

陈经纶的人物成就

4. 陈经纶的有关学校

 北京陈经纶中学分校。原陈经纶中学书记兼校长汪水明同志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并兼任董事长、校长。汪水明同志1963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已经30多年,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学校管理经验。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优秀学生和人才,有思路,有理念。实践证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做出突出贡献。 香港著名人士、北京市荣誉市民陈经纶先生为学校名誉董事长;原朝阳区教育部长、区委组织部长、崇文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侯山潜同志,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俄罗斯非线性科学研究院院士、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博士生导师唐云教授为顾问。学校采取“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核算、独立办学”的四独立办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朝阳区一所优质教育资源校。1999年7月,在朝阳教委的授权下,我校托管新建公办校——花家地西里中学。目前,陈经纶中学分校拥有在校生1369名,花家地西里中学拥有在校生482名,两校共有教职工150多名。我校的前任副校长刘永芬同时兼任花家地西里中学的校长。徐首美老师为现任副校长。 历年中考升学情况:2001届(首届)02届 03届 04届 05届 06届 07届 08届高级中学录取率 (历年均为100%)重点高中录取率 88% 83% 86% 88% 87% 92.5%93.04% 96.0%截至06届为止,陈经纶分校为市级重点高中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其中北京四中203人,人大附中18人,北师大实验中学34人,北京八中20人,师大二附中55人,北京二中120人,北京五中91人,八十中学519人,陈经纶中学418人,等等。据校长提出的“立足现在,着眼发展,总体构建”的原则,我校在环境建设上先后投入1248万元,装修教学楼,为教室安装空调,铺设高标准的操场,绿化美化校园,添置一流的教学仪器、设备,为老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建设高规格的校园网,使各个教室都实现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师生创建了一个整洁、安全、优美、现代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一条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一个坚持:坚持把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实践。·三个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艺术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四项任务:创设生动和谐、主动发展的育人 氛围;向上的班级精神,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 心理;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完成“做 人”与做事“的生命奠基班主任工作尊重学生人格,注意创设心里沟通的情景,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掌握五种能力|具备四种意识研究学生的能力 | 责任意识创建班级精神能力 | 服务意识信息处理能力 | 发展意识心理健康指导能力 | 科学意识工作研究的能力 | ·科学理论做支撑:·主体教育理论——教学工作的基点·多元智能理论——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课程设置校本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学生群体·关键环节抓课堂:·教学效率九字要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教学质量“四精心”: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精心批改作业、精心辅导每一个学生。·校本教研促师资:·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研究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带着课题研究教学促学科特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