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历史

2024-05-15

1. 井冈山的历史

历史沿革编辑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在东汉年间已开始有人居住。秦朝设郡县制时,为九江郡庐陵县的属地。
井冈山(4张)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年间为庐陵郡西昌、遂兴两县分治。唐朝显庆年间(658年)改为江南西道吉州府属地。明、清以来隶属于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龙泉(现遂川)两县分治。1927年10月--1939年2月间,湘赣边界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井冈山境内曾设“(永)新遂(川)边陲特别区”,直属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领导。1950年成立“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属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1966年——1976年时期“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属吉安地区管辖。1977年恢复省辖的“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11月,改为“井冈山县”,由吉安地区管辖。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井冈山市”,景区划归井冈山市管辖。

井冈山的历史

2. 老帽山的由来是什么

帽山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这里常年祥云缭绕,佛光普照,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仙峰和天堂传诵着仙人赐药的神奇传说;杵米石和将军石记载着古代民族战斗英雄的故事;情侣石和御赐贤良碑讲述的是古代的爱情故事。
帽山还是全国战斗英雄于庆阳的家乡,“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

3. 茅山革命老区的历史简介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茅山革命老区的历史简介

4. 小姑山的历史

小孤山俗称小姑山。屹立在安徽宿松县城东南60公里的长江中。一峰独立,故名孤山,圆形如椎髻,旧亦称髻山。名小孤山者,为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而言。南岸与彭浪矶(俗称彭郎矶)相对。江流至此,湍激如沸,海潮不得上,元天历中,曾立铁柱于山,曰“海门第一关”。半山有启秀寺,民称“小姑庙”,始建于唐,再建于宋,其后有圮有建,寺内供奉“小姑”像。山顶建有梳妆亭,相传“小姑”梳妆处。寺四周山中有龙角石、龙耳洞、龙眼石、琼岩滴翠诸景,有弥陀阁、界潮祠、送子塔、先月楼诸古建筑,以及御诗碑和名士题咏石刻诸古迹,寺红墙碧瓦,点缀翠竹绿树中,舟行上下,远望如菡萏出水,近观如芙蓉凌波,有若仙境。此山以独特形象,吸引着古今无数名人文士,唐代顾况、宋代陆游、明代刘基、解缙、清代朱书都曾来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解缙有诗曰:“半空岩石驾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革命烈士夏明翰诗云:“大孤山下停桡,小孤山上观涛,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 

编辑本段小孤山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南与西江彭泽县仅一江之隔,西南与庐山隔江相望 ,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被益为长江绝岛与彭泽县的龙宫洞、湖口的石钟山、鄱阳湖的大孤山(鞋山)相距只几十里。小孤山,原是长江中一座石屿,开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小孤山以其独立无依而得名。山形似古代妇女上的发髻,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上竹木郁郁葱葱,山下江水滔滔滚滚。海潮至此,不复而上,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 。小孤山地形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在此设过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王守仁与朱宸濠,清彭玉麟与太平军,均在此地对垒交锋,遂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称。  

小姑山
 
  自上而下,历365级石阶,迂回曲折,沿途可览一天门、龙而洞、弥陀阁、先月楼、圣母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 、御诗碑诸景。上东山险峰,可俯看郎君山与一滴泉。绕山麓行,看海眼,拦江石,龙角石,古生物化石诸景,美不胜收。历代帝王将相、文臣墨客登山有诗词楹联数百篇,大部分仍存供赏。山上启秀寺,是佛教名山之一,唐高僧马道一创立。北宋改名惠济庙,祀海神祖。妈祖系福建莆田湄洲屿人。父名林愿,宋初官都巡检。妈祖名林默,生于宋隆元年(906年)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十五岁成道,二十八岁升天。传说妈祖云游长江,觅小孤山这块宝地,化身溺水江中,被当地渔民詹公三在挣中捞起,安于山上,威灵显应,香火旺盛。历代皇封天妃、圣母等登峰造极之位。小孤山系妈祖的行宫,小孤山石刻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孤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启秀寺为安徽省重点寺庙。 
小姑山
 
编辑本段小孤山成名  小孤山成名,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它屹立在宿松城东南六十公里的长江中,秀峰独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海门石柱”、“长江绝独”、“江上第一景”均为世人对小孤山之赞誉。此山高八十六米,围仅一里许,因形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旧称髻山。舟在江中行,船身移动,山貌渐变。乡人云:“南望一枝笔,西看似悬钟,东看太师椅,北望啸天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小孤山南岸与彭浪矶相对峙,江流湍激如沸,海潮至此不得上,因有“海门第一关”之称,为横锁长江的“楚塞吴关”。小孤山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坐落在半山腰,青瓦红墙,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像,民称“小姑庙”。小姑,乃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亦名“彭郎矶”。山顶“梳妆亭”,传为小姑梳妆处。亭台甚雅,六角两层,且可凭窗眺云山沃野。亭后“长生树”,又称“梭罗树”,从石罅中生出,高壮葱茂。老者云:“此树酷似月亮里的神树。天上织女星用的那把梭子就是用这棵树剜的”。小姑庙历来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编辑本段小孤山景点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伊通满族自治县小孤山镇 小孤山镇面积168.86平方千米。人口27640。坐落在美丽的伊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七星山之一。民国时设警察分所,伪满时为小孤山村;国民党统治时为小孤山保;1948年解放,成立伊通县第八区人民人。辖13个行政村。 依小孤山山峰所在地命名。……

5. 圣山的历史沿革

 在希腊神话中,Athos 是在巨人与天神的战争时巨人族的一员。Athos将一块巨大的石头丢向海神波塞顿,使他跌入爱琴海,变成了 Athonite 半岛。根据另一个版本,波塞顿用此山埋葬战败的巨人。希腊历史学家 Herodotus 记述从 Lemnos 岛上来的皮拉斯基族人移民至此半岛,当时称作 Acte 或 Akte. (Herodotus, VII:22) Strabo 纪录半岛上的五个城市 : Dion (Dium), Cleonae (Kleonai), Thyssos (Thyssus), Olophyxos (Olophyxis), Acrothoï (Akrothoön), of which the last is near the crest. (Strabo, Geography, VII:33:1) Eretria 亦于 Acte 建立了殖民地。另外两个城市则建立于古典时期 : Acanthus (Akanthos) 及 Sane. 部分城市自己铸币。西元前483,半岛在波斯王泽克西斯一世入侵的路线上,他在地峡开通了一条运河,使得入侵舰队得以通过。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建筑家 Dinocrates (Deinokrates)提议将整座山雕成亚历山大的雕像。在近世纪的半岛历史缺乏纪录。考古学家无法确定 Strabo 纪录中城市的确切位置。据信,这些城市应被圣山的新居民,于七世纪左右开始迁入的僧侣们所废弃。 根据传说,圣母玛利亚和使徒约翰在乘船从塞浦路斯到拉撒路(Lazarus)的途中,因天候不好,漂流到亚陀斯半岛上,于是圣母玛利亚将此地定为神圣区域,宣告女性和小孩永远不得踏入这里,于是就有“圣山”之名的由来。历史上对古代圣山的记载很少。我们只知道公元4世纪修士们已经来到这里,很可能是更早的3世纪。在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时期(324年-337年), 基督教徒与异教徒均居住于此. 在背教者尤利安(Ιουλιανός o ∏αραβάτης, 361年-363年)统治时期, 圣山的教堂被摧毁,基督徒藏身于树林中或难以接近的地方. 后来,于狄奥多西一世的统治时期 (Θεοδοσιος ο Μεγας, 383年-395年) 摧毁异教徒的神殿. 辞典编纂者Esychios the Alexandrian (Ησύχιος ο Αλεξανδρεύς) 记载 : 在5世纪时, 仍有异教徒的神殿以及Zeus Athonite的雕像伊斯兰教征服埃及(7世纪)后,许多修士从埃及沙漠前往寻找另外的乐土, 一部分的人到了此地, 并于Athos 半岛生根。 一份古籍记载了修士们...用窄木板建造茅舍, 以稻草为顶, 从野地采集水果做为额外的食物... 坚信者圣狄奥法内斯(Theophanes the Confessor,Θεοφάνης ο Ομολογητής,八世纪末)及George Kedrinos (Γεώργιος Κεδρηνός, 11th century) 于726年写下了从圣山看见席拉火山喷发,提供当时已有居民居住于此的资料。史学家Genesios (Γενεσιος) 纪录了来自圣山的僧侣参加了第七次的 Ecumenical Synod of Nicaea (843年) (疑为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860年左右,著名的僧侣 Efthymios the Young (Ευθυμιος ο Νεος)来到圣山,在他的住处周围建起了一些僧侣庵社(skiti of Saint Basil),可能靠近于 Krya Nera. 在被称作马其顿人 (acedonian, Βασίλειος Α' ο Μακεδόνας)的皇帝Basil I 统治下,前克里特大主教 (后来是塞萨洛尼基大主教) Basil the Confessor (Βασίλειος ο Ομολογητής)在现今 Chelandariou Monastery的港口建起了一个小修道院。此后不久,一份883年的文件记载了 Ioannis Kolovos (Ιωαννης Κολοβος) 于 Megali Vigla 建起了修道院。在一枚885年的 Basil I 金币上, 声明圣山是属于僧侣的地方,俗人、农夫或牧人不得定居于此。次年,在皇帝Leo VI the Wise的王室布告中,我们可以读到:...so called ancient seat of the council of gerondas (council of elders)..., 指出在那已有某种行之有年的僧侣管理制度。887年,一些僧侣向皇帝 Leo the Wise 提出了劝告:Kolovos 修道院越来越成长而失去了和平。908年,第一位僧侣的存在被文件纪录下来,这位僧侣是修道院社群的领导者。943年,修道院省的边界被精确绘制成地图,当时Karies (or Karyes, Καρυές)已是主要城镇,拥有行政的一席,并有了 Megali Mesi Lavra (Big Central Assembly)的名字。956年,一份公告出示 Xiropotamou 修道院约1/4英亩的土地(2 500 m²),这意味着这座修道院已经很大了。958年,修士Athanasios the Athonite (Άγιος Αθανάσιος ο Αθωνίτης)到达圣山。962年,建造中心大教堂 of the Protaton in Karies。次年,得到朋友的支持,皇帝Nicephorus Phocas, Great Lavra修道院开始建造,到今天他仍是20个修道院中最大、最著名的一个。享受着拜占庭帝国皇帝保护,此修道院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财富与财产显著的增长。13世纪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产生了天主教的新霸主,直到Catalan 佣兵于14世纪的奇袭使拜占庭帝国复兴前,僧侣向教宗诺森三世抱怨并要求仲裁。14世纪中的于静修(hesychasm)的神学冲突:实践于圣山并由Gregory Palamas所保御的。963年,修士Athanasios在亚陀斯半岛正式兴建了大劳拉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Great Lavra)。今日大劳拉修道院依然是亚陀斯半岛20间修道院中最大的一所。在10世纪时,享有拜占庭帝国的保护。而且迅速的累积了许多财富。 拜占庭帝国崩毁于15世纪,1430年,新成立的伊斯兰教,奥斯曼帝国接管了圣山。他们向修道院征收重税for the most part left them alone.在16世纪,修士的人数和财富衰减,但在19世纪左右,又因捐献以及来自其他东正教国家(诸如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新血注入而渐渐回复旧貌,每个国家在个别修道院渗入他们的影响力。在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土耳其人被希腊海军逐出, 在希腊和俄国在短暂的主权冲突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此半岛才正式地归属于希腊。 根据由the Holy Community 于1913年10月3日通过的法令以及国际条约 :伦敦条约(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1913年), Neilly条约 (1919年),色佛尔条约(1920年)和洛桑条约(1923年), 圣山自治区域被认定为希腊的一部分。 之后内阁批准了由 Special Double Assembly of the Holy Community in Karyes 通过的圣山 Constitutional Map. 这个政体源自于修道院自治州(self-ruled monastic state), 载于一张由拜占庭皇帝Ioannis Tsimiskis于972年签署并密封的chrysobull羊皮纸上. 这份文件被保存于 House of the Holy Administration in Karyes。圣山的独立之后由皇帝Alexios Komninos 于1095年重新承认。根据希腊的 constitution,圣山(the Monastic State of Aghion Oros) 政治上自治, 并由20所主要的修道院所组成(组成 Holy Community 来管理此区域) , 而且首都兼行政中心的 Karyes是作为希腊一省代表的省长的居所。在希腊许可下,圣山的状态被特意的标明, 并交由欧盟批准。(当时是欧洲共同体).圣山的修道院有过反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纪录, 对于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的反对运动. 对于此观点, Esphigmenou 修道院特别敢言, 于1972年竖起黑旗抗议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 Athenagoras I 会议与保禄六世. Esphigmenou 随后被逐出了 Athonite Community 的代表团. 2002年, 冲突扩大,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 Bartholomew I 宣布 Esphigmenou 僧侣是不合法的修士会, 并下令将他们逐出; 修士们拒绝此逐出命令, 并封锁抵抗前来取代他们的修士会.圣山修道院多次的被野火侵袭。如1990年8月,以及于2004年3月,烧毁了塞尔维亚修道院Hilandar的一大块区域。由于修道院通常都位于丘陵顶部,地点幽僻,难以取得适合的灭火装备,使得这些野火通常造成颇大的损伤.2004年9月12日,亚历山大牧首彼得七世,在前往圣山的途中,与其余16人在半岛外的爱琴海上,于一场直升机坠机意外中去世。

圣山的历史沿革

6. 武夷山的历史沿革

后唐(923年~936年)时,现属武夷山市的区域原归建州建阳县管辖。官至左千牛卫上将军的邑人彭迁归隐后,召集乡人在现名为崇阳溪之东的潺口开荒垦田,凿湖筑坡,凡90处,灌田2000余顷,命名为新丰乡。这是崇安县最早的建置雏形。为此,新丰乡现仍为崇安县的民间泛称。以后,彭迁之子彭汉为台州军事判官,于闽王永隆三年(941年)上书闽王王曦,改新丰乡为温岭镇。彭迁之孙彭珰在南唐官至殿中监。于保大九年(951年)又上书朝廷,把温岭镇改为崇安场。 五代闽永隆三年(941年)划建阳县西北地置温岭镇,南唐保大九年(951年)为崇安场。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县。历属建宁军、建宁府、建宁路、建宁府、建安道。宋淳化五年(994年),改崇安场为崇安县。宋至道年间(995年~997年),开始建县署于营岭(现城关的中心区)。咸平元年(998年),建阳的上梅、下梅、会仙、将村、周村、黄村等6里划归崇安。元丰五年(1082年),建阳的从政、籍溪、五夫、建平、丰阳、节和、长平等7里又划进崇安县境范围之内。此时,连同城关的四隅里、南乡的黄柏里和西北乡的石雄里、吴屯里、石臼里、大浑里,共计19个里,形成当时崇安县的全部境域,一直沿袭到清代。 民国29年(1930年)2月,建阳的崇文、上里,包括城村、大渚、井前、杨厝等地划归崇安四区的文仙乡。次年(1931年)1月,县属的四区星村镇黎源乡与建阳长坪接壤的施家坪及源头一带(面积约288亩),划归建阳。1933年曾设苏维埃政府。 1949年5月9日解放,历属建瓯专区(建阳专区)、南平专区、南平地区。1951年1月,全县划为6个区:一区辖集贤、里仁、南兴、赤石、黄柏、公馆、下梅7个乡;二区辖星村、曹墩、桐木、黎源、枫林5个乡;三区辖兴田、仙店、城村、双西、澄浒、南树6个乡;四区辖五夫、大将、澄溪、上梅、白水5个乡、五区辖吴屯、旸角、大浑、大际、岭根、枫口、岚江、岚谷、横墩、客溪10个乡;六区辖洋庄、大安、村尾、坑口、东村、浆溪6个乡。 1951年5月,进行第一次行政区划整编。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崇安为乙等县编制,并将旧建制的保、甲分别改为村、邻,一般旧界不动。同时,原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被强制“移民并村”的一些自然村也重新恢复设置。 1952年9月,从第五区中划出岚谷为第六区,原六区改为第七区。1954年,以数序为区名的区依次同时称为城关、星村、兴田、五夫、吴屯、岚谷和洋庄区。是年8月,因原乡划较大,为了便利行使政权,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南平专署分配崇安县增划23个乡,缩小乡划范围。调整后,全县为7区77个乡,2个镇(四区的澄溪划归建阳县)。 1954年8月,崇安四区的澄溪划入建阳。1957年2月,五夫区白水乡西坑村划入浦城。1957年9月,浦城的樟树、甸坑、茶秀、东坑、碗厂划归崇安县。 1989年8月21日撤销崇安县建立武夷山市。国家民政部在批复文件中称:原崇安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为武夷山市的行政区域。

7. 太平山的历史

在开埠初期,由于交通不便,要靠轿子上落山,故当时居住山顶的人士不多,1880年代时只有约40户。随后因为山顶景色优美,气温清凉,所以逐渐吸引了更多的外籍人士居住。为应付交通需求,山顶缆车于1888年通车。其后于1904年,香港政府立例禁止华人在山顶居住,至1947年才废止。1867年,当时香港总督麦当奴选址山顶设立避暑别墅,即总督山顶别墅。该别墅曾于1902年重建,但在1930年代起开始停用,更于日治时期遭到破坏,最后在1946年拆卸,只剩下守卫室,原址辟作山顶公园。此外,1873年,山顶酒店落成启用,酒店经营者即是其后提出兴建山顶缆车建议的亚历山大·芬梨·史密夫。然而,酒店于1938年因火灾焚毁,之后一直未有重建。该处其后成为巴士总站,1989年12月才改建为山顶广场。

太平山的历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