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辉的从事科研项目

2024-05-16

1. 林宏辉的从事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及省市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曾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博士及中国植物学会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植物抗氰呼级的发生及其与交替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7-1999,主研 低温冷害引起水稻光系统Ⅱ功能损伤的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8-2000,主研 干旱对大麦光系统Ⅱ功能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2-2004,负责人 低温对植物抗氰呼吸的诱导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2-2004,负责人 干旱胁迫对作物光系统Ⅱ主要蛋白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2008,负责人 交替氧化酶功能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对光信号和质体信号响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9,负责人 脱水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克隆,四川大学创新基金,2005-2007,负责人 低温对水稻抗氰呼吸的诱导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2007,负责人 低温对交替途径的诱导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2004-2006,负责人 水杨酸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05-2007,负责人 作物抗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成都市科技攻关项目, 2005-2007,负责人 水杨酸与大麦抗逆性关系的分子机理研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单子叶植物光系统II蛋白磷酸化,周转及其蛋白激酶的研究,负责人,2010-201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叶绿体信号新通路及其生理意义的研究,负责人,2011-2013,国家自然基金重大方向培育课题: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与系统性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负责人,2011-2013

林宏辉的从事科研项目

2. 林光辉的科研课题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和海南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1983-1988)(主持人:林鹏)参加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岸湿地植物对海水入侵的反应(1989-1992)(主持人:L. Sternberg)参加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基金项目:荒漠植被对夏季台风降雨量增加反应的研究(1992-1994)(主持人:J. Ehleringer)主持美国环保署(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合作基金项目: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大气CO2增加和温度升高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1994-1996)共同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项目:树木年轮纤维素稳定同位素比率的生态意义(1995-1998)(合作者:J. R. Ehleringer)主持香港科技大学研究中心合作项目:红树林污水处理的生理生态学研究(1995-1996)主持美国空间生物圈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项目:大气CO2升高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1994-1996)主持美国生物圈2号中心重点课题: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实验和模型研究(1998-2001)(合作者:Joseph Berry)参加美国帕克基金会(Packard Foundation) 重点攻关科技项目:CO2, Coral Cottonwoods, and Coral: Investigating CO2 impact on ecosystem processes using experimental approaches(1999-2003)(主持人:Wally Broecker)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中国东北样带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CO2及水分交换的稳定同位素研究(2001-2003)(合作者:周广胜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项目: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创新研究组的建设(2003-2005)主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草原生态系统地下生态学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调控机理研究(2005-2007)主持农业部“948”项目:鉴定农作物产品品质和产地的稳定性同位素技术(2005-2008)主持深港创新圈科技项目“高效多功能、绿色立体式城市污水处理整合技术与示范工程”(2008-2010)主持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项目新兴经济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2009-2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外来植物影响下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机制”(2010-2013)主持“973”前期研究专项“东南沿海防护林功能维持与演变的基础研究”(2009-2012)

3. 林朝晖的科研项目

国家攀登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的课题、国家973项目专题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设计和试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面过程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国家部委项目土壤水份、风蚀和沙尘暴的模拟和预测试验研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创新面上项目等;同时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项目、国家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林朝晖的科研项目

4. 林建辉的科研方向

(1)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安全检测技术和试验研究。(2)机械设备故障诊断(3)信号分析与处理

5. 林建辉的科研经历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列车轮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59338150)”(2)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养资金“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研究(705044)”(3) 铁道部科技开发项目“摆式列车倾摆系统的研制(99J45-B)”(4) 铁道部科技开发项目“我国干线轨道谱及其应用研究(2002J031)”(5) 863子课题“高速磁浮列车乘坐舒适性测试与分析(99J41)”(6) 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称重调簧试验台”、“水阻试验台”、“电气牵引控制试验台”(7) 日本富士达公司“电梯中心运行轨迹测试系统”(8) 韩国ROTEM公司“G7高速转向架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轻轨车辆转向架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林建辉的科研经历

6. 林晖的主要科研成果

 1、《试析双重压力下党报面临的困难和对策》(第二作者),《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3)(核心期刊)。2、《垄断·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当代中国新闻媒介集团化趋向透析》(第二作者),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核心期刊),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G6)新闻学1999年第3期全文转发。3、《关于中国新闻媒介总体格局的探讨——关于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的构想》(第一作者),《新闻大学》2000年春季号(核心期刊),2001年7月获得上海市新闻论文三等奖。4、《受众·公民·消费者》(独立完成),《新闻大学》2001年春季号(核心期刊),被《中国新闻年鉴》(2002年)作为重要新闻学论文收录、转载。5、《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独立完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核心期刊)。6、《编营分离——媒介资本运营的前提》(独立完成),《新闻大学》2002年春季号(核心期刊)。7、《类型化——中国广播电视改革的必由之路》(独立完成),《新闻记者》2001(9)(核心期刊)。8、《中国电视频道化的困惑与改革之路》(第二作者),《新闻大学》2003年春季号(核心期刊)。9、《解读时代——中国媒体新闻报道的新跨越》(独立完成),《现代传播》2004(3)(核心期刊)。10、《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新变化》(独立完成),《新闻记者》2005(11)(核心期刊),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全文转摘,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2期全文转发。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11、《结束暴利时代中国报业的战略转型》(独立完成),《现代传播》2006(3)(核心期刊)。12、《数字化时代的深度阅读——谈网络冲击下的时政新闻周刊》(独立完成),《编辑学刊》2006(3)(核心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出版工作》2006年第8期全文转发。13、《媒体多元条件下的多元新闻框架———以企业报道等为例》(独立完成),《新闻记者》2007(4)(核心期刊)。14、《核心信息增值,带来纸媒的春天》(独立完成),《编辑学刊》2007(3)(核心期刊)。15、《全球化视野中的财经传媒与中国经济安全———从近期的股市报道谈起》(独立完成),《新闻记者》2007(8)(核心期刊),被《中华新闻报》全文转载。16、《民营经济的舆论困境》(独立完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3)(核心期刊)。17、《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核心期刊)。 教 材:1、参与编写《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本人参与全书的编写工作,独立撰写约30,000字,该书已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得2004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合作编写全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合著,第二作者),2003年6月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入选国家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在全部入选的115部各学科各类研究生教学用书中,新闻传播类教材只有两部,《当代西方媒体》即为其中之一。3、《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独立完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获得2006年度上海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专 著:1、《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独立完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与传统媒介融合研究”。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中国主流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 1、《关于中国新闻媒介总体格局的探讨——关于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的构想》,该文2001年7月获得上海市新闻论文三等奖。2、《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新变化》(独立完成),《新闻记者》2005(11)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3、参加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课题“新闻学概论”课程建设,资金共约60,000元,本人参与《新闻学概论》全书的编写工作(李良荣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独立撰写约30,000字,该书已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2004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独立完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获得2006年度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