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简介

2024-04-28

1. 孙中山的简介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894年上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孙中山的简介

2. 孙中山的简介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奋斗了终生。
  孙中山先生是广东香山市(今中山市)人。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l897年在日本曾化名中山樵,后名中山。早年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广州求学。l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于澳门、广州,从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走上了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政治家道路。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严重压力下解放出来,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清王朝末期,孙中山先生怀着强烈的救国救民愿望,于l894年北上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遭拒绝后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纲;l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进一步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从此,开始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四十年漫长而曲折的革命斗争道路,他探索真理,追求进步,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他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与改良派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提出了三民主义,制定了同盟会纲领,策划、组织和领导了十次反清武装起义;在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人民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以后,为维护民主政治,他以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领导了讨伐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尤其在晚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推动和帮助下,把旧三民主义重新加以补充,发展成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长期艰苦斗争使孙中山先生积劳成疾,l925年3月l2日在北京逝世。他留给人民的遗嘱中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开创的伟大的事业、建树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值得人们永远学习。他的革命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哲学上,他提出的“知难行易”说,有力批判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保守思想。尤其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后继者许多有益的东西。他的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选集》和《孙中山全集》等。
  在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学习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将激励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为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而努力奋斗!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新历史而共同奋斗!

3. 孙中山的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村亨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由于他后来在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焦”所以又叫孙中山。他在少年时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
1894年,中山甲午战争爆发,在民族危难中,他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同年冬,孙中山在香山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亲自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在1911年武昌起义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1924年1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他领导了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开拓了道路;他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共和国,他是辉煌的历史里程碑;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他指定的政纲不愧为正规的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他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而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他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他是一面旗帜。他的业绩得到了全人类的广泛认同。

孙中山的简介

4. 孙中山的简介

生平简介: 

孙中山先生(一八六六 ~ 一九二五)名文,字载之(乃自取「文以载道」之义),谱名德明,幼名帝象;十八岁在香港受教会洗礼时署名日新(乃自取「日新又新」之义),业师区凤墀据粤音「日新」为改号曰「逸仙」,自是中西师友皆以逸仙称之,渐以此号扬於国际;三十二岁至日本於投宿旅邸时,日籍友人为掩护革命领袖行踪而代署「中山」,先生旋奋笔续一「樵」字,示为中国山樵,后亦常於函笺自署中山,国人遂以中山先生称焉。先生以清朝同治帝五年丙寅岁十月初六日(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诞降於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县)之翠亨村。其先世本中原望族,自唐末屡迁,历江西、福建,至明初入粤;其高、曾、祖三代均业农,父达成公早岁务农尝致小康,后遭时难中落而出外劳工,后复返里重振旧业;至三十三岁始成婚,取杨氏,生子三女三,长子德彰,名眉;次子德佑,名典,早殇;先生其季也。 

孙先生七岁入私塾,凡七年而毕经业。时其长兄德彰先生在檀香山垦牧有成,获当地政府特许招徕华人前往助垦,母杨太夫人亦亟思一睹其事业,遂获父达成公之允诺,侍母随搭载运移民赴檀之轮船前往。先生本「志窥远人,性慕新奇」,此行「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其影响於毕生志业者至大。抵檀未久,太夫人回国,先生独留。初,德彰先生命入所营米店佐理商务,虽稍习即通,然志不在此;长兄知其有志於学,乃使进入英人所设之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就读。此己卯(一八七九)年先生十四岁时事也。

5. 孙中山的最简介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文名: 孙文 
外文名: Sun Yat-sen 
别名: 中山、逸仙、载之、日新、中山樵 
国籍: 中国(晚清、中华民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出生日期: 1866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25年3月12日 
职业: 民主革命先行者、“国父” 
毕业院校: 香港西医书院 
信仰: 民主、革命思想 
主要成就: 1905年8月20日成立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的最简介

6. 孙中山的简介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幼名帝象,谱名德明,字载之,号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称孙中山。生于满清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医师、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华民国奠基人,亦是中国国民党之创党人。提倡三民主义。
其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而有革命思想。28岁上书清朝重臣李鸿章建言改革,却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将兵遣师,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国民党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孙被推为总理,主张使用青天白日旗作为革命旗帜,反对使用黄兴提出的井字旗;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并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国民政府明令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永久保留其于党内的“总理”职衔。中国共产党尊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扩展资料:
政治
三民主义孙中山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族、民主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注释“人民之权”——政权应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
注释“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阐明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提出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建国方略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联俄容共
孙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三大政策是孙中山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中山

7. 孙中山的介绍

《孙中山》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北京大学联合摄制,刘效礼任总编导。

孙中山的介绍

8. 孙中山的介绍

两岸合拍的3D动漫电影《孙中山》将于2015年底制作完成,2016年将在两岸四地上映。动漫电影《孙中山》将以孙中山的革命经历为主线,以同盟会时期、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三个历史阶段为背景,讲述孙中山先生与陆皓东、黄兴、陈少白、林觉民、喻培伦、秋瑾等,为实现革命理想共同奋斗的故事,并展现孙中山等先烈意气风发、豪气干云的革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