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换的影响是什么

2024-05-13

1. 利率互换的影响是什么

(一)利率互换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
在对资产和负债头寸进行管理时,可以利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管理,而用利率互换则更具有优势。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进行的,即它可以不经过真实资金运动,直接对资产负债额及其利率期限结构进行表外重组。在负债的利率互换中,付固定利率相当于借人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务,会延长负债利率期限;付浮动利率相当于借入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务,会缩短负债的利率期限。而在资产利率互换中,收固定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权,会延长资产的利率期限,而收浮动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权,会缩短资产的利率期限。为此,积极扩大运用利率互换工具,有利于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二)利率互换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由于长期以来利率的制定完全取决于人民银行,本币存贷款利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是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制定的。其他银行都采用“盯住”的方式在基准利率上下小幅波动,利率的完全浮动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同业问的竞争,冲击传统业务,缩小存贷款利差,加大各类利率风险的暴露,减少净利息收入。
利率市场化将使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关键和焦点。而利率互换则是各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若预期利率上升,浮动利率负债的交易方,为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损失,就可以与负债数额相同的固定利率和交易者进行互换,所收的浮动利率与原负债相抵,而仅支出固定利率,从而避免利率上升而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同样,对固定利率的借款者而言,若预期利率下降,为享受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降低的好处,也可以将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
(三)利率互换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必然使中国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持续提高,目前已经超过80%;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1996就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005年实施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部分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居世界前列。随着中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债利率风险骤增。美国全国期货协会主席汉森曾经指出:“中国对其外汇贷款不进行套期保值而带来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过去在期货交易中受到的损失。”
(四)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产品和交易工具不断增加。截至2007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达12.3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33.2%;债券总成交量达到62.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63%;累计债券发行量为41805.03亿元,比2006年增长40%。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上都积累了巨大的利率风险需要对冲。以固定利率债券的平均持有期4.4年测算,利率每上升1%,商业银行固定利率债投资市值将损失1200亿元。作为规避债券利率风险的强烈需求,而利率互换是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工具。
一、利率互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利率互换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两个前提条件:
①存在品质加码差异;
②存在相反的筹资意向。
二、利率互换的报价方式是什么
在标准化的互换市场上,固定利率往往以一定年限的国库券收益率加上一个利差作为报价。
例如,一个十年期的国库券收益率为6.2%,利差是68个基本点,那么这个十年期利率互换的价格就是6.88%,按市场惯例,如果这是利率互换的卖价,那么按此价格报价人愿意出售一个固定利率为6.88%,而承担浮动利率的风险。如果是买价,就是一个固定收益率6.2%加上63个基本点,即为6.83%,按此价格报价人愿意购买一个固定利率而不愿意承担浮动利率的风险。
由于债券的二级市场上有不同年限的国库券买卖,故它的收益率适于充当不同年限的利率互换交易定价参数。国库券的收益率组成利率互换交易价格的最基本组成部分,而利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互换市场的供需状况和竞争程度,利率互换交易中的价格利差是支付浮动利率的交易方需要用来抵补风险的一种费用。

利率互换的影响是什么

2. 利率互换的信用风险在什么时候最大

利率互换是两个持有不同利率的企业交换,以达到双赢。其中一方支付固定利率,另一方支付浮动利率(通常是LIBOR加上一个浮动点数),当利率上升时,对于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有利,同时它将承受更多对方违约的风险,此时的信用风险最大。拓展资料1、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不履行到期债务的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结算方式的不同,场内衍生交易和场外衍生交易各自所涉的信用风险也有所不同。2、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即交易对手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只出现于贷款中,也发生在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表内、表外业务中。如果银行不能及时识别损失的资产,增加核销呆账的准备金,并在适当条件下停止利息收入确认,银行就会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3、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 。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明知还不起也要借,例如,许多国有企业决定从银行借款时就没有打算要偿还。据调查,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0%左右,其中有70%以上是银行贷款。这种高负债造成了企业的低效益,潜在的风险也就与日俱增。风险的长期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在当前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一过程将是长久的阵痛。切实培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契约”规则,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

3. 关于利率互换风险/收益的概念

你基本上是明白的,只是有个基本的小概念搞混了。我就说一句话,其余的你自己去体会。

X是固定利率支付方,浮动汇率接收方。这里所谓固定利率,是一开始就讲好了的,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11%,不管发生什么事情,X只是按照11%的固定利率支付,他获得浮动的收益。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的时候,X的收益增加,如果市场利率高于11%,X就是净获利;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降到11%以下,X就得不偿失,他还是支付11%的固定,但是得不到11%的补偿,所以就是亏损。所以那个表格中,当市场利率下降,注意,这里的利率都是市场利率,即浮动汇率,不是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始终不变,当市场利率下降,受损的一定是固定汇率支出方,因为他收到的浮动汇率下跌了。

其他的你自己体会,应该是很清楚的。

关于利率互换风险/收益的概念

4. 利率互换的影响

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分割监管的环境下,本身就可能存在利率互换交易发生的可能性。例如,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资产负债会出现一定的持续期缺口,每家机构都会保持一定的风险敞口,如果银行A保持较大的正的持续期缺口(资产的持续期高于负债的持续期),市场利率上升时,资产负债的净市场价值将下降较多,市场风险加大;而银行B恰恰相反,保持着较大的负的持续期缺口。为有效控制风险敞口,两家银行运用利率互换工具“互补遗缺”,在一定期限内,银行A浮动利率负债较多,但通过向银行B支付固定利率,将浮动利率性质的负债转换为固定利率负债,从而提高了负债的持续期。同样,银行B固定利率负债较多,通过向银行A支付浮动利率,将固定利率性质的负债转换为浮动利率负债,达到降低负债持续期的效果。这样,两家银行通过利率互换,就可以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缺口,从而减少利率变化环境中的风险敞口和经营压力。(一)利率互换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在对资产和负债头寸进行管理时,可以利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管理,而用利率互换则更具有优势。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进行的,即它可以不经过真实资金运动,直接对资产负债额及其利率期限结构进行表外重组。在负债的利率互换中,付固定利率相当于借人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务,会延长负债利率期限;付浮动利率相当于借入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务,会缩短负债的利率期限。而在资产利率互换中,收固定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权,会延长资产的利率期限,而收浮动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权,会缩短资产的利率期限。为此,积极扩大运用利率互换工具,有利于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二)利率互换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由于长期以来利率的制定完全取决于人民银行,本币存贷款利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是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制定的。其他银行都采用“盯住”的方式在基准利率上下小幅波动,利率的完全浮动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同业问的竞争,冲击传统业务,缩小存贷款利差,加大各类利率风险的暴露,减少净利息收入。利率市场化将使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关键和焦点。而利率互换则是各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若预期利率上升,浮动利率负债的交易方,为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损失,就可以与负债数额相同的固定利率和交易者进行互换,所收的浮动利率与原负债相抵,而仅支出固定利率,从而避免利率上升而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同样,对固定利率的借款者而言,若预期利率下降,为享受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降低的好处,也可以将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三)利率互换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必然使中国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持续提高,目前已经超过80% ;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1996就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005年实施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部分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居世界前列。随着中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债利率风险骤增。美国全国期货协会主席汉森曾经指出:“中国对其外汇贷款不进行套期保值而带来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过去在期货交易中受到的损失。”(四)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产品和交易工具不断增加。截至2007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达12.3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33.2% ;债券总成交量达到62.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63% ;累计债券发行量为41 805.03亿元,比2006年增长40%。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上都积累了巨大的利率风险需要对冲。以固定利率债券的平均持有期4.4年测算,利率每上升1% ,商业银行固定利率债投资市值将损失1 200亿元。作为规避债券利率风险的强烈需求,而利率互换是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工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