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代宫廷里的职位

2024-05-13

1. 欧洲古代宫廷里的职位

古代分:爵位和官位两种
公,侯,伯,子,男,这个是欧洲和中国都有的爵位划分,他们属于统治阶级,是贵族阶层,拥有自己的领地。
爵位分:大公爵(大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准男爵,勋爵等,其中男爵是最低级别的世袭爵位,而下面一直到最下层的骑士,是不世袭的。
以英国为例
除去英国皇帝外,还有苏格兰国王,威尔士国王等(一般是皇帝和国王兼任),下面设立各种爵位。
另外一种是官位
在欧洲,官位包括:宰相,大臣,军官等,各个国家是不同的,如罗马采用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将军等,而法国就有宰相,各类大臣,骑士团长等职务。
官职和爵位不同,和中国一样,不世袭,根据家族地位和个人实际能力,由国王任命。

扩展资料:
公爵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
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duchy;大公国,Archduchy)。
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duke)有所不同。
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很晚。1337年,爱德华三世把康沃尔郡升为公国,将公爵爵号授予年方7岁的“黑太子”爱德华。
该王储16岁参加百年战争,锋芒显露;1355年前往法国指挥作战,军功卓著。父王对他赏赐有加,使太子身兼多种称号,如 1343年封为威尔士亲王,1362年加封为阿基坦公爵。
侯爵
侯爵/侯爵夫人 Marquis/Marchioness
就词源而言,侯爵(Marquess,也做Marquis)是由德文Markgraf[堡侯;边疆殖民地总督;伯爵]演变而来。
侯爵原意与“方伯”词义相近,系指统辖一处的封疆大吏。在英格兰,拉丁语“侯爵”一词最初指威尔士边疆的领主。
那时只说明他们领地的位置靠近边界,并不说明其地位高于伯爵。1385年涵义变化,第9代牛津伯爵罗伯特·德·维尔被封为都柏林侯爵。1397年,萨默塞特伯爵约翰被封为多西特侯爵和萨默塞特侯爵。
侯爵的地位和尊荣程度不甚明确,大约在公爵和伯爵之间,一段时期内不被看重。亨利六世在位期间,约翰·德·比奥福特被国王免去侯爵爵位,下院为此向国王请愿,要求恢复比奥福特的爵位。
但他本人却反对乞求国王,并说:“侯爵乃是一个新的荣誉称号,完全不为先人所知。所以,应对此冷漠视之,并不认为接受它是明智之举。”
到了15世纪,这级爵号稳定地保持了它在贵族爵位中的第二级地位以后,才被贵族们所看重。与其他4个等级的贵族相比,侯爵的数目一向最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英国爵位

欧洲古代宫廷里的职位

2. 汉代诸侯国什么官职是由中央任命的?什么官职是诸侯自行任命的?

  汉初,有燕、赵、楚、九江等七个异姓王国。高祖以次翦灭异姓诸王,刑白马作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同时规定非功不得封侯(这一条后来没有奉行,汉朝丞相、外戚都例行封侯)。
  汉代诸侯国“大者夸(同“跨”)州兼郡,连城数十”。他们君国子民,自置官属。王国的置官略仿汉朝,按《汉书·百官公卿表》:“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绿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通典·职官典》: “汉朝唯置丞相,其御史大夫,皆自置之”

  孝惠元年,王国所辖诸郡太守的任免权力收归朝廷。景帝则彻底剥夺了诸侯王对封国的行政权力。按《汉书·百官公卿表》:“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

  汉武帝时,诸如郎中令、太仆等诸侯王的王宫官员的任免权也收归中央,并颁布《左官律》,规定在王宫任职的官员不得出任中央官员。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废诸侯王内史,以相治民。这时的相其实与郡太守没有区别(此时的王国的辖区大小也就相当于一个郡),仅仅是品秩为真二千石,高于郡太守而已。到此为止,诸侯王仅仅保留了通过汉朝派遣的官员征收租税供自己享用的权利。

3. 古代西夏王国的官位等级都叫什么

元昊自称‘兀卒’,党项语就是‘青天之子’,相当于宋朝的皇帝,蒙古的可汗。元昊时期的职官制度,都有明显的宋朝风格,但是都有匹配的党项名称。设立有12监军司,有别与宋的文官为首的制度…………

古代西夏王国的官位等级都叫什么

4. 古代埃及详细的官职名称

  法老;

  拥有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但事实上法老通常会委托他那庞大的官僚政府来行使司法权。

  维西尔,两位/也称首相:

  上埃及首相管理底比斯到南部边境的土地;下埃及首相则管理底比斯以北的中埃及以及下埃及。
  两名首相遵照国王的意志报告和管理各自下去的情况,起草和罢免法官,官吏,僧侣的命令;征收赋税。并以最高法官的资格主持会议和高等法院。其职能还包含了法律公文的盖印、保管法律和行政文书,接待外使和接受贡物并对宫廷作业以及阿蒙神庙有一定的约束力。。
  同时首相还有一个来源于古王国的工作,那就是负责领导建筑事业,征集军队以及对于国家资源进行调查,对宫廷的防御做出安排,对社会动乱进行防备等等。
  从第十八王朝开始,各王朝的政府行政发展不同于古王国时期,两个维西尔的制度主要是共同协助法老管理全国不同的地区,其中一位维西尔驻留在孟菲斯,另一位维西尔则管理底比斯,执行法老的命令,每位维西尔都拥有个人的管辖地区,负责监视各行各业的公共活动和关注皇室利益。“维西尔职责”记载着他们所要负担的各种繁杂任务。维西尔都深知所负责工作的艰巨,却仍以替伟大的法老工作为一种无上荣耀。。

  埃及的司法机关:。

  有高等法院和省级法院两级。高等法院由首相领导下的一个高级行政官员来行使审判工作,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军官和僧侣组成,高等法院通常主持的是重要案件,如叛国,盗窃王陵,后宫阴谋等等。

  最高祭师:。
  拉卡美拉(维西尔)为全国最高祭师,可以拥有控制政府和宗教事务的极大权力。

  国库监督:。
  首相被赋予了司法权和行政权,不仅意味着埃及庞大的官僚系统集团也归属于他管辖。也意味着国家组织机构也听命与他,而当中最重要的官员则是国库监督,他负责仓库以及国家财产的会计。(原本该职务也只有一个,但随着首相权力的被分化,其也随之变成了两个。)

  市长:
  除了中央部门的官僚和代理人外,新王国时代还有了一些市长,这些地方显贵权限包括了城镇本身,有些甚至达到了乡村,他们的主要职能是收集、运送谷物以及税收。。
  他们直接向首相负责,有些特殊城市也向神庙主持负责。他们也是地方法庭的参与者,参与地方法院的审判工作。。

  高级祭司可以担任的其他职务:
  总财务监督和法老首席传令官,其职权为保管所有税款,操控全国经济,还经常派遣使者探访全国不同部门和省份以了解运作情况。同时,南部维西尔办公室驻留了高级祭师、官员和军队。

  警察(麦德查人指挥官):。
  在城市的领导者下还有一个重要部门,那就是“麦德查人指挥官”他们是地方上的警察,负责各种刑事案件的侦破以及对案犯的逮捕,并且负责各地区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的情况下他们也是城市的防卫部队。。

  财务部和军事部:。
  在古王国时期,除了首相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财务部和军事部门。“对内剥削和对外剥削的机器”。其中财务大臣在早期负有重要的财政大权,到了新王国时代则着重负责王宫的粮食供应,已及矿山远征和贸易远征的事物。但这一职务仍在不断的丧失其重要性,其仅有的职能被“王宫总管”接替,到了拉美西斯二世时代,可怜的财政大臣的任务仅仅是后宫监督而已。。

  王宫总管:。
  随着财政大臣的衰落,原本碌碌无为的王宫总管这一职务被提升到了显赫的位置,他是法老及其家属的大量个人财产的管理人,因此在中央集权的年代常常会给国王以一种威胁感。(数百年后的西欧法兰克王国就发生了宫相夺权的事件)。因此,阿蒙霍特普二世继承了父亲的“划分”政策,将这一职务也划分为两者,一个驻扎于底比斯,另一个在孟斐斯,负责位于三角洲的王室地产。


  宫廷侍者:。
  王宫中还有“房屋大门”由宫廷侍者充当平时起居的普通管理人。。

  军事部(军械院/古称梅沙,现称军区):。
  此外,由于首相职务的分割而产生的结果是军队的分割,军队也被分为两部分,北方战区和南方战区,分别负责两方向的防御和进攻。在北方战区的将领中还诞生了一名法老,就是十八王朝的末代国王赫列姆赫布,他杀死了赫梯王子赞哈南什。。
  由于埃及首相的权力膨胀,到了新王国时期,法老们便开始尝试着约束首相的权力,除了分割首相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职务,一个是库什总督,一个是阿蒙高僧。。

  库什总督:。
  库什总督职务后期被库什亲王所掌握,他们接受法老的委任印章而世袭继承王位,代理法老关系努比亚和第四瀑布以北的区域,这一职务直接促成了努比亚地区的统一,并最终促进了努比亚的民族意识,使努比亚的第二十五王朝统治了埃及。。

  阿蒙高僧:。
  阿蒙高僧的重要性在与他的地位比一切其他神庙的“第一高僧”都高。成为了仅次于首相的宗教界领袖,在埃及这样的地区,宗教完全左右了舆论的走向。阿蒙高僧的职务最初是被用于约束首相的,随着其影响力的增强,后期的法老们又不得不再利用首相来约束高僧。。
  一些首相恢复了过去的传统继承了阿蒙高僧的职务。除了高僧这位第一先知外,而阿蒙的其他三位先知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从十八王朝建立开始,阿蒙的第二先知就与王后或国王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候国王还会任命其他神庙的僧侣来出任阿蒙高僧的职务,这一切都暗示着王权对神权的挑战。最后甚至出现了埃赫那顿的宗教改革。而在宗教改革失败后,阿蒙高僧的重要性变的更加突出,在十九王朝和二十王朝开始,他们已经成为了上埃及实际上的统治者,并最终与二十一王朝的建立者斯门德斯瓜分了埃及。。

5. 三国时期的官职时怎样的

三国时期的官职如下
文臣官职:
【一品】     丞相:可分设左右  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   
【二品】(九卿)   
卫尉   太常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光禄勋
大司农
大鸿胪
【三品】
侍郎(尚书郎)
侍中
中书令  
大尚书
大长秋
执金吾
京北尹
右扶风
左冯翊
【四品】(九卿辅官)   
卫尉丞
太常丞
太仆丞
廷尉丞
宗正丞
少府丞
光禄勋丞
大司农丞
大鸿胪丞   
【五品】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丞相主薄
丞相长史
光禄大夫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礼官大夫
黄门侍郎
从事中郎
【六品】
议郎
郡史
赞飨
食监
祭酒
御史员
右都侯
左都侯
左仆射
右仆射
【七品】(五史五掾)   
左长史
右长史
侍御史
丞相史
廷尉史  



[从]
五官掾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太常掾
【八品】(十辅丞)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卜丞
太医丞  
[从]  
中书丞
符节丞
尚书丞
明堂丞
灵台丞
【九品】
县尉
县丞
县史
县长
县令
钟官
导官
主事
御府
尚方   
[从]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仓曹,主仓谷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侍曹,主通报事  
※文臣除一品4(5)位、九品20位外,四品以上9位,以下10位  
武将官职
【一品】
大将军
大都督   
[从]  
左都督
右都督
卫将军
【二品】
骠骑大将军
车骑大将军
中军大将军
抚军大将军  
[从]  
辅国将军
镇国将军
辅军将军
镇军将军
【三品】
前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
后将军
【四品】
征东将军
征南将军
征西将军
征北将军
[从]
镇东将军
镇北将军
镇南将军
镇西将军
【五品】
安南将军
安东将军
安北将军
安西将军
[从]
平东将军
平南将军
平北将军
平西将军
【六品】
军师将军:掌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决断。荀攸、朱然、诸葛亮曾为。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高级将军名号。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并掌禁兵。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高级将军名号。与领军同时置,掌禁兵。
都护将军(都护):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从]   
伏波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七品】
羽林郎将    
立武郎将 
立节郎将 
绥南郎将
五官郎将
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虎贲郎将      
[从]      
偏将军
裨将军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
帐下督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
【八品】(汉武八校尉)         
长水校尉
掌长水宣曲胡骑。
屯骑校尉
掌屯骑。
越骑校尉
掌越骑。
步兵校尉
掌上林苑门屯兵。
射声校尉
掌待诏射声士。
中垒校尉
掌中垒。
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
虎贲校尉
掌轻车。      
[从](西园八校尉)      
典军校尉
上军校尉
中军校尉
下军校尉
左军校尉
右军校尉
助军左校尉
助军右校尉
【九品】
谒者仆射(大谒者):谒者之长
宾赞谒者:主宾赞受事
监冶谒者:掌管冶铁的专官
郎中谒者:郎中令属官
中宫谒者:大长秋属官
给事谒者:少府属官
通事谒者:使者
中书谒者:掌引见臣下,传达使命
持书谒者:侍御史辅官
持节谒者:掌符节   
[从]   
都尉:总领佐守典武职甲卒
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
散骑
黄门:司农属官
武库:执金吾属官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
督邮:掌管督察纠举、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若卢:主藏兵器
卫士:主警卫




【官职】
[太傅]不常置
一般为每帝初即位时置,称太傅录尚书事,等该名太傅死后,辄不再置。
[太尉]三公之一
太尉府下置官吏有:
1、长史:千石
2、掾史属:东西曹掾为比四百石,余掾为比三百石,属为比二百石。
3、令史:百石
4、御属
[司徒]三公之一
下置官吏与太尉同
[司空]三公之一
下置官吏与太尉同
[将军]视同三公,以大将军为第一,次为骠骑将军,次为车骑将军,次为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均不常置。
将军府下置官吏有:
1、长史:千石
2、司马:千石
3、从事中郎:六百石
4、掾属、令史、御属等则与太尉同
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屯(均为建制单位)。
5、校尉:比二千石,设于部
6、军司马:比千石
7、军候:比六百石,设于曲
8、屯长:比二百石,设于屯
[太常卿]中二千石、[太常丞]比千石
[太史令]六百石、[太史丞]二百石、[明堂丞]二百石、[灵台丞]二百石
[博士祭酒]六百石、[博士]比六百石
[太祝令]六百石、[太祝丞]
[太宰令]六百石、[太宰丞]
[大予乐令]六百石、[大予乐丞]
[高庙令]六百石、[世祖庙令]六百石、[陵园令]六百石、[陵园丞]、[陵园校长]
[光禄勋]中二千石、[光禄丞]比千石
[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五官中郎]比六百石、[五官侍郎]比四百石、[五官郎中]比三百石
[左、右中郎将]比二千石、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左、右仆射]比六百石、[左、右陛长]比六百石、[虎贲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节从虎贲]比二百石
[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羽林左、右监]六百石、[羽林郎]比三百石、[羽林左、右丞]
[奉车都尉]比二千石、[驸马都尉]比二千石、[骑都尉]比二千石]
[光禄大夫]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六百石
[谏议大夫]六百石
[议郎]六百石
[谒者仆射]比千石、[常侍谒者]比六百石、[给事谒者]四百石、[灌谒者郎中]比三百石
[卫尉]中二千石、[卫尉丞]比千石
[公车司马令]六百石、[公车司马丞]三百石、[公车司马尉]三百石
[南宫卫士令]六百石、[南宫卫士丞]三百石
[北宫卫士令]六百石、[北宫卫士丞]三百石
[左、右都候]六百石、[左、右都候丞]三百石
[宫掖门司马]比千石,掌守卫宫门,具体为设七人,为:南宫南屯司马,守平城门;宫门苍龙司马,守东门;玄武司马,守玄武门;北屯司马,守北门;北宫朱爵司马,守南掖门;东明司马,守东门;朔平司马,守北门
[太仆]中二千石、[太仆丞]比千石
[考工令]六百石、[考工左、右丞]三百石
[车府令]六百石、[车府丞]三百石
[未央厩令]六百石、[长乐厩丞]三百石
[廷尉]中二千石、[廷尉正]六百石、[廷尉左监]六百石、[廷尉左平]六百石
[大鸿胪]中二千石、[大鸿胪丞]比千石
[大行令]六百石、[大行丞]三百石、[治礼郎]
[宗正]中二千石、[宗正丞]比千石
[公主家令]六百石、[公主家丞]三百石
[大司农]中二千石、[大司农丞]比千石、[部丞]六百石
[太仓令]六百石、[太仓丞]三百石
[平准令]六百石、[平准丞]三百石
[导官令]六百石、[导官丞]三百石
[少府]中二千石、[少府丞]比千石
[太医令]六百石、[药丞]三百石、[方丞]三百石
[太官令]六百石、[太官左丞]三百石、[甘丞]、[汤官丞]、[果丞]
[守宫令]六百石、[守宫丞]三百石
[上林苑令]六百石、[上林苑丞、尉]三百石
[侍中]比二千石、[中常侍]千石、[黄门侍郎]六百石、[小黄门]六百石、[黄门令]六百石、[黄门署长]四百石、[画室署长]四百石、[玉堂署长]四百石、[丙署长]四百石、[中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黄门]比三百石、[掖庭令]六百石、[左、右丞]三百石、[暴室丞]三百石、[永巷令]六百石、[永巷丞]三百石、[御府令]六百石、[御府丞]三百石、[钩盾令]六百石、[钩盾丞]三百石、[永安丞]三百石、[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二百石、[濯龙监、直里监]四百石、[大长秋]二千石、[大长秋丞]六百石、[中宫仆]千石、[中宫谒者令]六百石、[中宫谒者]四百石、[中宫尚书]六百石、[中宫私府令]六百石、[中宫私府丞]三百石、[中宫永巷令]六百石、[中宫永巷丞]三百石、[中宫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宫署令]六百石]、[中宫署丞]三百石、[复道丞]三百石、[中宫药长]四百石。——这些职务均由宦官担任
[中藏令]六百石、[中藏丞]
[内者令]六百石、[内者左、右丞]
[尚书仆射]六百石、[尚书左、右丞]四百石、[侍郎]四百石、[令史]二百石
[符节令]六百石
[御史大夫]万石、[御史中丞]千石、[治书侍御史]六百石、[侍御史]六百石
[兰台令史]六百石
[执金吾]中二千石、[执金吾丞]比千石
[武库令]六百石、[武库丞]
[太子太傅]中二千石、[太子少傅]千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太子家令]千石、[太子仓令]六百石、[太子食官令]六百石、[太子仆]千石、[太子厩长]四百石、[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子洗马]比六百石、[太子中盾]四百石、[太子卫率]四百石
[将作大匠]二千石、[将作丞]六百石、[左、右校令]六百石、[左、右校丞]三百石
[城门校尉]比二千石、[城门司马]千石、[城门候]六百石
[北军中候]六百石
[屯骑、越骑、长水、步兵、射声校尉]比二千石、[司马]千石
[司隶校尉]比二千石
[河南尹]比二千石
[刺史]六百石
[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二千石
[太守]二千石、[郡太守丞]六百石、[有秩]百石
[郡都尉]比二千石、[郡都尉丞]六百石
[县令]千石、、[县丞]四百石、[县尉]四百石
[县长]四百石、[次县县长]三百石、[县啬夫]
[使匈奴中郎将]比二千石
[护乌桓校尉]比二千石、[护羌校尉]比二千石
[王国傅、相]二千石、[王国中尉]比二千石、[王国郎中令]千石、[王国仆]千石、[王国长史]六百石、[王国大夫]比六百石、[王国治书]比六百石、[王国谒者]比四百石、[王国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比四百石、[王国郎中]二百石
[侯国相]千石、[侯国家丞、庶子]
【爵位】
东汉的爵位制度大体沿袭西汉,但等级增多,设有王、公、侯三等。王、公只封皇子(末年的曹操是个例外),光武时不少皇子都没有直接封王,而是先封公,再晋封王爵。侯又分列侯和关内侯,其分别是列侯有封地、食邑,而且其封地、食邑可以传于子孙后代,而关内侯则无这些特权。如果再细分的话,列侯可以因食邑的大小而分成县侯、乡侯、亭侯,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勋臣。如汉初的云台二十八将,都封为县侯。
参考资料:《汉书·百官志》
太常(奉常):
光禄勋(郎中令):
卫尉:
廷尉(大理):
大司农(治粟内史):
尚书令:
中书令(秘书令):
尚书:
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散骑侍郎:
五官中郎将:
御史中丞:
将作大匠:
博士:
城门校尉:
中书舍人:
五兵尚书:
度支尚书(户部):
左民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
祠部尚书:
屯田都尉:
水衡都尉:
典曹都尉:
西园八校尉:
东观令:
武将官职:
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卫将军:
中郎将:
校尉:
八校尉:
四军将军: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四安将军:
四平将军:
大都督:
都督:
上大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监军(中监军):
奋武将军:
都护将军(都护):
骁骑将军:
越骑将军:
伏波将军:
厉锋将军:
中坚将军:
武卫将军:
荡寇将军:
讨寇将军:
灭寇将军:
游击将军:
折冲将军:
虎威将军:
平狄将军:
横野将军:
捕虏将军:
破虏将军:
威虏将军:
征虏将军:
讨虏将军:
平虏将军:
扬威将军:
振威将军:
奋威将军:
建威将军:
宣威将军:
讨逆将军:
立义将军:
中卫将军:
振武将军:
扬武将军:
建武将军:
绥武将军:
昭武将军:
冠军将军:
翊军将军:
镇军将军:
副军将军:
绥军将军:
抚军将军:
建信将军:
安汉将军:
秉忠将军:
昭德将军:
昭文将军:
怀集将军:
兴业将军:
辅汉将军:
镇远将军:
绥远将军:
忠节将军:
安汉将军:
抚戎将军:
奉义将军:
安远将军:
威烈将军:
扶义将军:
安国将军:
抚边将军:
辅国将军:
绥南将军:
横江将军:
别部司马:
牙门将军(牙门将):
偏将军:
裨将军:
门下督、帐下督:
地方(兼幕府)官职:
司隶校尉:
太守:
国相:
都尉(郡尉):
京兆尹:
令:
长:
长史:
留府长史:
东曹:
西曹:
别驾从事(别驾):
都官从事:
功曹从事:
簿曹从事:
兵曹从事:
治中从事:
典学从事:
劝学从事:
郡丞:
主簿:
主记:
记室:
参军:
军祭酒:
师友祭酒:
椽:
从事:
书佐:
从事中郎:
爵位:
列侯:
县侯:
乡侯:
亭侯:
都乡侯:
都亭侯:
关内侯:
名号侯:
建功侯。
关中侯:
历代职官表(三国、两晋、南北朝)
部门 官职 品级 职掌 说明
(相) 相国(大丞相) 第一品注:不是“一品”   佐理国政 三国均置
太傅太保 第一品   导皇帝以善德(无常职) 三国只置太傅
(三公)
(九卿) (略)同汉体制大体相同 “三公”,一品“九卿”,三品   三国均置
尚书台 执金吾 第三品   掌宫外巡戒 三国均置
将作大将 第三品   掌宫室宗庙等营建 魏吴置,蜀不详
尚书令 第三品   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三国均置
尚书仆射 第三品   尚书令之副手 三国均置
中书省 中书监 第三品   掌尚书奏事,掌机密 三国均置
中书令 第三品   平尚书奏事 三国均置
秘书省 秘书监 第三品   掌文艺图籍 魏蜀置,吴为秘书郎
御史台 御史中丞 第四品   掌受公卿奏事,察举非法 三国均置
都水使者 第四品   掌天下河渠水利 魏置,蜀吴不详
其它 大长秋 第三品   掌宫中诸事 三国均置
太傅少傅 第三品   掌辅导太子 三国均置
侍中 第三品   掌宾赞威护驾备顾问 魏置,蜀吴不详
散骑掌侍 第三品   掌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三国均置
城门校尉 第四品   掌护京师城门 魏吴置,蜀不详
司州 司隶校尉 第三品   掌察百官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并领一州 魏蜀置,吴无
州 刺史(牧)单东刺史 第五品   巡行郡国录,囚徒考殿录 三国均置
河南尹 第三品   掌京都之治 魏置
太守 第五品     
令、长 六至八品     
有秩、三老 八品     
各王侯封国 王国相 第五品   职如郡守   
侯国相 第八品   职如县令

三国时期的官职时怎样的

6. 古代一品官职有哪些

官分品级,自曹魏始


魏
第一品:相国(大丞相)
两晋
极品:丞相
第一品:公,开府,大将军
南宋、南齐:
第一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司(太尉、司徒、司空)、二大(大司马、大将军),相国丞相
北魏: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位高不列品)
第一品:二大(大司马、大将军),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北周
正九命:三公(“一命”最下、“九命”最尊)
隋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
唐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宋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三公三孤(政和以后)
从一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或称知院事),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金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尚书令
从一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都元帅,判大宗正事
元代:
正一品:三公,右、左丞相(元以右为上)
从一品: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宣政院使,宣徽院使,太常礼院使,将作院使,通政院使,行中书省丞相,行中书省平章
明代:
正一品:三公;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文武散阶);左右柱国(武官勋级)
从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文武散阶);柱国(武官勋级)
清代: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光禄大夫(文散阶),建威将军(武散阶)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各部院大臣,督察院左都御史,八旗满蒙汉军都统,巡捕五营统领,提督九门步军;荣禄大夫(文散阶),振威将军(武散阶);提督,驻防将军‍

7. 谁有游戏的官职啊

声望 官职 领俸

声望0 官职 布衣 0 
声望5 官职 里长 500 
声望10 官职 亭长 1000
声望20 官职 乡长 1500
声望40 官职 县令 2000
声望80 官职 中书令 3000
声望160 官职 尚书令 4000
声望320 官职 大司马长史5000 
声望640 官职 丞相长史 9000
声望1280 官职 郡都尉 13000
声望2560 官职 破虏将军 20000
声望5120 官职 中少府 35000 
声望10240 官职 郡太守 50000
声望20480 官职 州牧 100000
声望40960 官职 平西将军 150000
声望81920 官职 大司农 200000
声望163840 官职 镇西将军 250000
声望327680 官职 廷尉 250000
声望655360 官职 卫尉 250000
声望1310720 官职 骠骑将军 250000 
声望2621440 官职 太尉 250000
声望5242880 官职 丞相 250000
声望10485760官职 诸候王 250000

谁有游戏的官职啊

8. 明朝锦衣卫主要官职有哪些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职尚有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等。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对外有参口口事(缺两字,私参知某事,见朝鲜王朝实录)、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内有法庭和监狱,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锦衣卫平日为皇帝爪牙,镇压臣下时则罗织大狱,捕人,审讯和处刑。通常锦衣卫在逮捕嫌犯之前,会发给其“驾帖”,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逮捕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