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钢的研究成果

2024-05-16

1. 赵钢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科技部、国家“十一五”支撑、国家农业部以及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奖6项。选育出苦荞麦新品种2个、创新荞麦新品系5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发明专利受理6项。其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广大的农村和企业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SCI或EI收录20篇),发表译文42篇。为高等农业院校《遗传学》教材主编,主编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苦荞》、《荞麦加工与产品开发新技术》、《荞麦的营养与功能》等6本专著。

赵钢的研究成果

2. 赵钢的主要研究成果

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评论》、《中外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学杂志》、《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家》、《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十余家权威、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工具书数种,且为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民事诉讼法》(初版和第二版)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3. 赵钢的参加科研项目

1、“母语文化建设与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2005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20050242、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当下中国合唱艺术的现代性与多元发展研究”(2009年立项)

赵钢的参加科研项目

4. 赵刚的科研工作

在航运现代化管理,物流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有研究成果。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航海》、《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10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编写教材9本,著作3本。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国际航运管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供应链管理》。《航运企业经营管理》著作获2005年度NYK奖。负责的《国际航运管理》课程建设获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荣誉。获省部级奖项3项(全部排名第一)。

5. 赵刚的科研成果

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了《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治》等肛肠专著7部。在研课题5项。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赵刚的科研成果

6. 赵刚的研究方向

擅长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混、瘘、裂及溃疡性结肠炎、盆底失协调、肛提肌综合征、盆底紧张性肌痛等肛肠功能及器质性疾病。尤其在高位肛瘘、直肠脱垂、环状混合痔、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肛肠科疑难性疾病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肛管直肠部位有形病变具有独特的操作技巧,对肛肠科多种术式进行了改良并有所突破,如:“肛垫保留分段断桥缝合术”解决了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诸多并发证及难题、“内口切除对口开窗引流盲端旷置术”成为了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理想术式,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治肛肠疾病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在国内专业技能评比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荣获“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及“山东省杰出肛肠病专家”荣誉称号。所在科室被评为青岛市特色专科及山东省重点专科。

7. 赵德刚的科研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以及仁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科研项目7项;目前主持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计划、教育部“春晖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项目、贵州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以及茅台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7项。主要从事喀斯特山区资源植物重要功能基因克隆、鉴定和基于“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的转基因安全应用技术研究,以及茅台酒原料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高技术通讯》、《生物技术》、《植物生理学通讯》、《分子植物育种》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摘要70余篇, 参加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10余次,参与主持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参编专著、教材等3部,申请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获中国侨联创新人才奖1项。建立了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同行的科研合作。先后被评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是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协委员。

赵德刚的科研工作

8. 赵国刚的学术研究

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主持省部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期刊和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教育服务”、“三条线”、“四个转变”、“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等一系列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校办学实际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在科学研究方面,长期从事新材料开发及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科研开发项目1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0篇被EI、SCI、ISTP等检索,出版专著2部,先后获得多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技术奖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2012年作为技术总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现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理事、煤炭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表面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煤炭学报》编委、《煤炭高等教育》编委、俄罗斯远东国立理工大学名誉教授、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情研究与发展促进专家委员会科教文卫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