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造车资质却不造车,这些新兴车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24-04-29

1. 手握造车资质却不造车,这些新兴车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从2015年算起,新兴的造车势力保守估计也有了几十家,彼时汽车市场仍处在正增长阶段,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依然很大,资本市场上的各路财神也敢于在看到PPT后就砸钱……不过随着造车资质的停止审批,我国手握新能源造车资质的车企数量定格在18家,即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康迪电动、江苏国新新能源和山东国金汽车。


如果说2015年是造车新势力的元年,那么2018年可以算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洗牌元年,量产交付已经成为这些车企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能完成量产交付,即算是迈过了造车的第一道门槛;而如果无法完成量产交付,则很有可能因此而前功尽弃。与一些寻求传统车企代工、重金收购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相比,手握新能源生产资质的18家车企显然具有优势,但颇为诡异的是,这18家车企中,有些新兴车企造了几十辆车后便再无下文,有些新兴车企更是一辆车也没造出来。

2013年,李嘉诚“加持”的五龙电动车出资51亿对原长江汽车进行重组,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2016年,长江汽车拿到生产资质。成立3年便拿到“准生证”,这样的速度令人羡慕。不过根据交强险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长江汽车旗下的逸酷仅有13辆的上牌数, 且注册地都在杭州,其中意味不言自明。目前,长江汽车被爆出欠薪、拖欠供应商货款等诸多问题,而投资方五龙电动车的业绩也好不到哪去。据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2017年间,五龙电动车持续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22.3亿港元,2018年亏损20亿港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五龙电动车2018年财报显示,五龙集团依计划将业务重心从中国市场转至海外市场,换句话说,长江汽车很有可能在投资方亏损的局面下被放弃。

投资方放弃长江汽车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另一家造成新势力零跑汽车恰好就是长江汽车代工生产的,在没有生产资质但又想造车、卖车的矛盾之下,零跑汽车的这一波操作可谓是令人窒息。一旦长江汽车走向破产的边缘,零跑汽车又该怎么应对?继续寻找代工商还是出资收购长江汽车?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手握造车资质却不造车,这些新兴车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 吉利汽车开造汽车芯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18款博越在外观造型上,沿用现款车型的家族化设计,水滴涟漪格栅造型具有极高的品牌辨识度。前脸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全新设计的前保险杠上,源自J-20战斗机DSI进气道灵感设计的锋动套件与晶钻雾灯取代了此前“如意”造型的下格栅,整体视觉更加时尚动感。

车身侧面和现款保持一致,线条简洁流畅,勾勒出动感活力的车身。值得一提的是,2018款博越采用了全新设计的19寸三体炫动轮毂,搭配知名度更高的马牌轮胎,这款轮胎是马牌专为SUV车型设计研发,静音与操控兼顾,此次为首次搭载在中国品牌SUV车型上。尾灯和后保险杠进行了细节上的优化,后保险杠下包围采用宽体式设计,降低了视觉重心,提升了整车运动感,同时,熏黑的双C尾灯搭配高亮双出排气管,更加彰显时尚气质。


与外形相同的是,博越备受好评的内饰设计风格在新款车型上同样得到了延续。新款博越的内饰变化,除了新增了“雀茶棕”的全新内饰配色外,实用性配置方面也有着明显提升,包括配备8英寸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并集成了全新多媒体系统。新款博越液晶屏仪表盘的样式也有调整,全新的UI设计带来了更好的交互体验;原本被人诟病缺少的USB数据接口,在新款车型上增加到了6个,在同级别车型中非常少见。

动力系统部分,新款博越分别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高低功率版本1.8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04kW(141Ps),峰值扭矩178Nm。低功率版1.8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163Ps),峰值扭矩250Nm。高功率版1.8T发动机最大功率135kW(184Ps),峰值扭矩285Nm。传动部分,与之匹配6速手动及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顶配车型还配备一套四驱系统。

3. 我们真不造车!华为在内部社区发文称谁建言造车将调离

(文/彭科峰)连日来,互联网一直流传着华为要造汽车的传闻。11月25日,华为在内部社区发布《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下称《决议》),公开表示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作为互联网巨头,华为在5G方面的技术积累有目共睹。而业内普遍认为,5G技术将是智能网联汽车必不可少的一环。此前,华为也曾经成立了和智能汽车有关的技术公司,因此一直被外界解读为可能要参与造车。
此外,今年11月14日,在央视《第一发布》节目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公开宣布,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旗下高科技智能产品也即将推出。这也被一些人解读为华为打算全面介入造车业务。
不过,在《决议》中,华为方面表示,“华为董事常委会决议【2018】139号《关于应对宏观风险的相关策略的决议》明确: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因此公司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为了增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的技术、资源的互动,华为还表示,决定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和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且无权改变此战略。”华为方面最后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们真不造车!华为在内部社区发文称谁建言造车将调离

4. 抢占汽车产业制高点!华为重申\"不造车\":谁建言,调离岗位

近年来,关于"华为"造车的新闻不绝于耳,今天(11月25日),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出华为经营管理团队(EMT)文件(华为EMT决议【2020】007号),正式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该文件同时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甚至提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这份文件名称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华为创始人、CEO已经签发。
而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文件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但对于3年以后是否造车,则不得而知。
虽然华为一直强调"不造车",但是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上的投入一直在不断加码。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华为已经拥有了全栈汽车解决方案。
就在不久前的10月30日华为Mate4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希望为车厂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据介绍,HI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智能化部件。
与此同时,针对C端用户,华为还发布了搭载鸿蒙2.0系统的的首款汽车后装硬件产品车载智慧屏。至此,华为汽车已完成了包括HMS for Car、车内投屏HiCar以及后装产品车载智慧屏的C端多维布局。
应该说,华为入局但不造车的原因很好理解。
第一,从技术角度来看,相比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华为的造车经验几乎为零,它的优势并非建厂、造车、卖车,而是5G技术、芯片算力、智能驾驶研发等。
第二,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供应商造车相当于和自己的客户抢生意。以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来举例,比亚迪是唯一一个打通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的汽车企业,尽管其动力电池水平也收到行业认可,可由于竞争关系考虑,并没有其他汽车竞争车企采购其动力电池,反而让宁德时代坐收"渔翁之利",成为行业香饽饽。
第三,随着汽车产业与ICT产业的深度融合,汽车从过去仅用于出行代步,不断向智能移动终端演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更紧密,更具智能化与人性化,而华为在这一领域则具有先天优势。

今年5月,华为还与一汽集团(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东风乘用车、东风小康)、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客车)、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加快消费者感知的5G汽车推出。
《汽车年轮》认为,华为打造的生态圈中,几乎国内自主品牌均为企业也客户,而这也是将帮助自主品牌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互惠互利,进而犹如手机市场,逐渐抢占新一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整车,你怎么看?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整车,我认为这是华为董事会英明的决策,华为作为一个大公司,对整车市场肯定也有调研,现在中国百姓收入虽然提高了,但汽车销售也到了一个瓶颈时期,不会出现前20年那样的增长了,所以华为再次重申不到两车是对公司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

华为再次重申不造整车,你怎么看?

6. 北汽前高管加盟!华为真的要联手长安造车了?

本文为老司机侃侃车平台原创首发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近年来,华为造车的消息一直在坊间有所传闻,但是华为一直予以否定,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一场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尚未决定是直接造车,还是为智能汽车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直到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的现身,才间接表明,号称不造车的华为可能真的要造车了!

在前不久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了圆桌论坛,郑刚何许人也?曾先后任职北汽福田、北汽新能源、众泰等多家车企,在造车行业有着较为深厚的经验积累和人脉。同时,郑刚也是华为近年来广纳造车人才的一个代表,种种迹象表明,华为在汽车制造的布局已经渐渐发力。

作为最大的一家民营科技公司,华为在通信领域有着非常雄厚的技术积累,同时,华为在汽车界的动作频频,也备受业界关注。
2013年12月,华为正式推出车载模块ME909T,隶属于华为消费者BG业务板块中的一部分;
2018年,华为发布了MDC 600物联网平台,将满足L4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
在2019年1月,华为和长安汽车共同打造的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2019年5月27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


曾经有人认为华为会像博世一样,作为汽车系统技术提供商,作为车企的供应商存在,但是根据预计,华为在智能汽车电子零部件的销售有望在未来十来年的时间内达到500亿美元的量级,这说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制造方面,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华为愿意,凭借着华为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完全可以成为国内又一股强大的造车新势力。

有消息称,华为决定“重启”造车项目,并将与中国4大国有汽车集团之一的长安汽车展开合资合作。长安汽车曾在其2020-2025年战略规划中提到:公司将对旗下品牌进行重新梳理,打造中高端品牌
因此,华为很有可能跟长安携手打造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也许要不了多久,华为和长安携手打造的新车就将出现在市场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华为入局“造车”,它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崛起吗?

近期,由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在5月上旬,华为发布了王军拟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的行政干部任前公示,公示截止日为2019年5月17日,王军此前在华为日本运营商业务部任职。
华为是全球通信领域巨头,但并不是汽车行业资深玩家,此次正式宣布进入智能汽车领域,距离任正非喊出“华为永远不会造车”的口号不过半年。个中原因,内外有之,但不过是加快了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步伐。

华为不会造车,但在汽车四化的背景下,一定会利用核心优势,抓住汽车产业链变革中的红利。其中的奥秘全在任老的一句话里“跨界这个问题,我们是永远都是不会做的。”
这种风格在进入汽车产业链中也一脉相承,做自己擅长的,跟业内实力派选手合作,赚最多的铜板。
在中美贸易战激战正酣的时候,任正非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该文件指出: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ICT全称为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即信息通信技术)部件供应商,帮助企业造好车。

华为此番宣布,其实也是基于自身核心业务的拓展,并非跨行要进入汽车制造业、以及自动驾驶。对于BAT而言,事实上有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能力,长时间专注打磨,时间久了便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中国不缺车企,也不缺发誓要改变汽车产业链,助力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公司,华为的汽车战略之所以备受关注,还是在于华为真的在做事,任何一个行业都怕认真做事的公司,因为当他们进入赛道,其它的虾兵蟹将就会现原形了。

华为入局“造车”,它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崛起吗?

8. 华为智能汽车贵消费者业务,官方对此有何说明?

官方表示,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近日,华为汽车业务将与消费者业务整合,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这意味着,华为汽车业务负责人将由徐直军向余承东交接。其实早在2019年,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一直甚嚣尘上。同年4月,某高层在上海车展上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你付出的钱大部分将会用在新增的相关部分。未来汽车的形态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所以我们不会选择造车。虽然华为一直强调“不造车”,但是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上的投入一直在不断加码。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华为已经拥有了全栈汽车解决方案。在今年的10月30日的华为Mate4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华为还正式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介绍,华为HI带来了全栈汽车解决方案,包含1个计算和通信架构,5大通信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智能电动),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部件)。我们不难看出,今年以来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和布局正在不断提速,这也足见华为对于汽车业务的重视程度。在目前消费者业务发展遇阻的背景之下,华为将消费者BG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也确实存在一定可能,我们相信华为一定会越走越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