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派翠克大教堂经过了什么样的改变?

2024-05-13

1. 圣派翠克大教堂经过了什么样的改变?

派翠克诞生于今天的英国,他的父亲原本是罗马军人,后来成为一名牧师。幼年的派翠克被海盗掠走,作为奴隶卖到爱尔兰,六年之后终于设法逃脱。后来,派翠克皈依宗教,去了高卢,在那里他经历了不同的修道院的生活。公元432年,他被派往爱尔兰,以主教的身份完成前任帕拉迪乌斯的工作。公元461年,派翠克在北爱尔兰的亚尔马去世,享年76岁。


也可以这么说,是传教的使命促使派翠克来到都柏林,他在汩汩的泉水中给信徒施洗,后来人们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木结构教堂以示纪念。1190年,第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主教约翰·考米恩认可了它作为大教堂的地位,一座全新的建筑开始修造,并在1270年竣工。那时的圣派翠克大教堂采取了早期英式风格的样式。至今它仍是爱尔兰最大的宗教建筑物。现在施洗的泉水仍然在教堂围墙的正下方流淌着。当初用以覆盖泉眼的石头现在则成了大教堂里的展品。


圣派翠克大教堂建于中世纪鼎盛时期,英国的“无地王”约翰当政的时候。国王约翰备受来自贵族的压力,签署了英国大宪章。圣派翠克大教堂的主教亨利也是签署者之一。公元1362年教堂的塔楼和西部中殿的一部分被大火焚毁,八年后全部得到重建。


在部铎王朝的国王亨利八世执政的时候,英国教会脱离了罗马教权,这一变故影响到了圣派翠克大教堂,也在这里遭到了阻挠。教长爱德华·巴斯内特把反抗的教士锁在牧师会礼堂里,直到他们妥协。


由于所有权和收入都被王国攫取了,因此圣派翠克大教堂陷入了窘境。圣像遭到损坏,楼宇年久失修,中殿屋顶摇摇欲坠。在都铎王朝最后一个男性统治者爱德华六世执政时期,圣派翠克大教堂终于沦为普通的牧区教堂,部分房间还被移作法庭之用。之后修复工作曾一度继续,圣派翠克大教堂再次变成罗马天主教堂。


在伊莉莎白二世时代,圣派翠克大教堂最终隶属于英国圣公会。尽管在爱尔兰,尤其是南部,天主教势力强大,最大最重要的宗教场所是官方认可的国家大教堂,它也仍然属于圣公会新教。


胡格诺(法国人对喀尔文主义者的称呼)来到了爱尔兰,并很快就获准可以使用母语。启蒙时代初期以写作《格列佛游记》闻名于世的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是一名有很高建树的神学家,并且执掌圣派翠克大教堂教长办公室32年之久。他于1745年与世长辞,死后被安葬在大教堂里,与他的朋友以斯帖詹森相邻。斯威夫特的墓志铭是他自己撰写的,他的墓碑宣称他是自由的胜利者。


在斯威夫特掌权的那段时期,大教堂仍继续衰败。尽管房顶一度翻新,圣母堂却成了废墟。由于面临着坍塌的危险,1792年不得不停止礼拜活动,大教堂再度陷入房倒屋塌的困境。直到十九世纪、教堂得到了一笔来自啤酒酿造厂的资助,维修工作才得以继续。这个啤酒厂属于富有的吉尼斯家族,酿造著名的爱尔兰黑啤酒。


公元1865年2月,仍在施工维护中的大教堂再度向游客开放。


今天,圣派翠克大教堂既是一座国家纪念馆,同时也担负着教堂的职能。除了每天进行的两次礼拜,其余时间满是游客。这里的守护神和民族英雄的塑像彷佛用忧虑的眼神注视着前方。白花酢浆草是圣派翠克大教堂的标志,它象征神圣的三位一体,长久以来也被看作是爱尔兰的象征物。

圣派翠克大教堂经过了什么样的改变?

2. 圣派翠克大教堂是这样建成的?

细约市分为五个区,其中最著名的是曼哈顿,一座位于哈得逊河口的矛形小岛。土地在这里明显属于稀有资源,要想增加公寓住宅和商务空间,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不断地盖高楼以便纵向发展,这就把曼哈顿变成了一个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的区域。曼哈顿的城市街道规划彷佛棋盘的布局,大道直通南北,与东西走向的街成直角交错。


圣派翠克大教堂是纽约市最重要的天主教堂,位于第五大道,介于50街和51街之间。它是设有纽约主教座位的教堂。与之毗邻的是帝国大厦、萨克斯百货商店、沃尔多夫·阿里斯托亚酒店和无线城音乐厅。


在刚建成的时候,圣派翠克大教堂所处的位置还是远离城市中心的空旷地带。可是在今天,曼哈顿的地价在物价昂贵的纽约市已是首屈一指的。


圣派翠克大教堂的建筑工程开始于1859年,由大主教约翰·休斯全权负责。若非美国内战导致的中断,施工进展堪称神速。教堂的中殿完工于1879年,而两座塔楼直到1888年才建成。始建于1901年的圣母堂,在1927~1931年间经历了耗资巨大的修理工作,很多彩色玻璃窗甚至是在更晚的时候才安装上去的。


大教堂的建筑师詹姆斯兰威克的第一个宗教设计品是建于1843年的纽约神恩大教堂。三年之后,他向华盛顿特区著名的史密森学院递交了设计品,为瓦莎学院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供了设计作品。纽约市图书馆同样也是出自他之手。和大多数当代设计师一样,他也喜欢沿用欧洲恢宏的建筑风格。


兰威克在他能干的助手威廉·罗德里克的协助下督造的圣派翠克大教堂被认为是他最出色的建筑代表作。圣母堂是后来的建筑师查理斯·马太增建的。这座大教堂气势恢宏的天花板并不亚于中世纪欧洲中心诸如理姆斯、亚眠、科隆等大教堂所拥有的程度,就更不必说在英国位居一流的西敏寺、艾克希特大教堂或约克大教堂了。在这样的影晌下,兰威克建造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有五条走廊、两座塔楼和一扇圆花窗的长方形廊柱大厅式教堂,可容纳2200名会众。


著名的珠宝商蒂凡尼公司赞助了三架管风琴和一个主祭坛。在1893年,由十四幅耶稣受难图组成的连环图像被挑选出来,送往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参展。这里的“圣殇图”有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里那幅的三倍大,这是广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荣耀。


这座大教堂是奉献给爱尔兰传教士圣派翠克的,爱尔兰人构成了纽约市最古老且为数众多的非新教同种同文化民族。在计划和建筑工作刚开始的时候,爱尔兰人倾向于与天主教相类似的元素。这种情况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时,伴随着大量移民涌入纽约带来的新鲜气息而有所改变。随后这座城市里有了一个庞大的意大利人社区,到了二十世纪,又有了信奉天主教的波多黎各民族团体。这些人们都主张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堂和能够说各自民族语言的牧师。爱尔兰人自视为“纽约大熔炉”里的贵族,更关键的是他们掌握了警察机关,并以此来确立自己的权威。


圣派翠克日就是一个展现爱尔兰民族自尊感的绝好机会。每逢3月17日圣派翠克的斋日,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典。第一次集会是在1776年的时候,由参加美国内战的爱尔兰后裔举行的。


现今的游行部是沿着第五街,从第44街途经圣派翠克大教堂到达第86街中央公园的远侧,途中始终伴有风笛演奏。参加游行的人数通常会有15月人之多,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身着绿色服装,一方面是为了向绿色岛屿爱尔兰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也是遵从爱尔兰本土的传统——人们会在身上戴一枝三叶草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圣派翠克日的游行本来是对圣三一的纪念,但是至少在纽约,这一天已经成为更广泛的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