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药物喷洒的古代,古人们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2024-04-29

1. 在没有药物喷洒的古代,古人们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蝗灾从古至今,纵观国内国外都是人们的头号大敌,它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在蝗灾的治理上,古代人做出了他们历史探索性的每一步。即使在今天才有了完全抵制蝗灾的办法,但是古代人对于蝗灾所想出来的办法,集结的智慧也是可圈可点的,没有他们的一步步开拓,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在古代人类开始繁衍的时候,农作物开始生长的时候,人们的技术水平和农耕水平都相对落后,对于蝗灾其实也是束手无策。他们开始信仰鬼神,他们认为这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向神明祈祷,祈祷蝗灾的消除。这看起来荒谬无比,但是也体现了人们的迫切的心情。 
      到后来,陆陆续续的民间有很多抵制蝗灾的方法,有人对蝗虫进行了研究,利用了蝗虫对光的喜爱,就像飞蛾一样,他们喜欢光和热的地方,人们专门用火吸引田地里的蝗虫,然后将其烧死。 
      到了宋朝以后,才真正开始有现代治理蝗灾的雏形,人们开始着手于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对抗蝗虫,比如说一些中草药,利用蝗虫所讨厌的中草药把它磨成汁,再与其他的东西进行混合,据记载,有将草药汁与醋混合在一起,再对蝗虫侵害的农田进行喷洒,能够有效的治理蝗虫。这也对后世对蝗虫的治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元朝以后,人们的意识开始发生了转变,开始从源头上找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蝗灾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与环境的破坏,以及缺水干旱,所以人们开始挖河灌溉,种植森林,也因此减少了蝗灾的产生。
    
    

在没有药物喷洒的古代,古人们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2. “灭蝗有失天意”,姚崇是如何说服皇帝决心灭蝗的?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精明能干,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唐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姚崇从小就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勤奋好学,并且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他长大以后,进入朝廷当了官,主要是负责案件和刑狱方面的事情。姚崇由于执法公正,并且给很多人洗刷了冤情,于是受到了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给姚崇升了官。之后姚崇担任了夏官侍郎,并且可以在朝堂上参与朝政讨论了。
有一次上朝,武则天对群臣们说:“以前周兴和来俊臣等人审理案子的时候,很多大臣都会被牵扯进去,并且以反叛的罪名处置他们。既然国家法律制定了下来,那么即使是我也不能违犯律法。对于一些案件,我也曾经怀疑的确有人是蒙冤入狱的。对此我派心腹到监狱中去了解实情。可是他们也都签了字画了押,对自己的罪行是供认不讳。如今,周兴和来俊臣都死了,但是却是没有了有关谋反的案子。这难道说明,之前被他们杀死的人,是因为受到冤屈才会死的吗,”一时间,朝堂上的大臣都三缄其口、面面相觑。
姚崇因为曾经在刑部办过公,并且执法的时候很公正,办的案子都很公道。所以从他手中活下来的人很多。针对武则天的这个问题,他果断地站了出来,向武则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前被告谋反而被关进大牢,之后被残忍杀害的人,都是受到了冤枉,这一切都是因为酷吏的诬陷才导致的。告密的人通过告发别人能立下功劳,所以人人都忙着去给别人罗织罪名。这种情况和汉朝的党锢之祸相比,甚至还要严重啊!陛下派人到监狱中向犯人们查问案情。被派去的人也害怕自己不能活下来,因而他们不敢替犯人们翻案。
假如,他们要是翻案的话,那么就会被那些酷吏残忍地杀害。如今,陛下早已经看透了这种情况,并且给予那些酷吏以应有的惩处,国家因此走向了稳定。自此以后,我用自己和我全家人的性命向陛下保证,现在的官员之中再也没有谋反的人。万望皇帝陛下今后要是看到别人关于这样事情的奏报,把它放在一边,不要管它就行了。如果真的有证据能证明有人犯了谋反的罪,那么我就任凭皇帝您处置。”

姚崇的一番话可谓是对武则天的批评,并且还很尖锐。但是武则天听完之后,非但没有发怒,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她说:“以前宰相不敢违背我的意思,结果天下人都把我当成了一个滥行刑罚的君主。你现在所说的,很是符合我的心意。”
酷吏横行,朝中百官,人人自危,即使酷吏被武则天处置了,但是酷吏的遗风仍然使得群臣不敢说话。可是时任夏官侍郎之职的姚崇,不顾及自己官职卑微,冒着死去的危险向武则天进谏。武则天被他的这种智勇无私的精神所感动,之后果断废除了严刑峻法,这样稳定了武周政权,维护了国家法制。

唐玄宗继位后,姚崇被任命为宰相。开元三年的山东大地上,飞蝗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百姓的青苗瞬间就被吃光,旷野之中,任何草木的叶子都不复存在。如果不对蝗虫加以控制,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饥荒,到时候难免饥民遍野,会引起国家的动荡。
然而由于封建时代的迷信原因,从百姓到官员,大多数人都认为蝗虫是天灾,并非人力可以控制,如果捕杀蝗虫就会遭到上天的报复,从而引发更大的灾祸。面对这种情况,百姓只能在田间地头,焚香祷告,祈求上天,而地方的官员对此也只是愁眉不展,未见有任何行动。
这个时候,姚崇果断站了出来,他向唐玄宗建议:“事不宜迟,应该立即派出御史,前往各地捕杀蝗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唐玄宗也听信“灭蝗有失天意“的话语,在这时显得摇摆不定。
姚崇此时心急如焚,他以历史上的两次蝗灾为例,向唐玄宗指出灭蝗一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加重视,难免造成百姓相食的惨剧。看到唐玄宗仍在迟疑,而反对者提出蝗虫太多,不可能杀尽的时候,姚崇决然地说:“如今山东蝗灾横行,百姓流离失所,身为官员怎能坐视不管。蝗虫自然很多,即使一时难以除尽,却也该尽力为之,减少蝗灾的损失。而且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然可以消灭蝗灾。如果灭蝗不成,我愿甘当罪过,辞去丞相一职以谢天下!”看到姚崇有如此决心与豪气,唐玄宗也终于表示派人灭蝗,任何人再继续表示反对立即处死。

姚崇并不是空口说大话,他深知灭蝗并不简单,因此早有准备。他将“捕蝗使“派往各地监督灭蝗,同时也将他精心研究的灭蝗方法带往山东各地。他们利用蝗虫的向光性,在夜间点燃笼火,在旁边挖坑,蝗虫被火光吸引而来,他们然后将蝗虫全部杀死,埋于旁边的坑中。一时间,山东各地夜晚篝火不断,浓烟四起。最后终于消灭了蝗虫。
然而,第二年山东再发蝗灾,姚崇令各州像去年一样再次捕杀。然而有一个州的刺史却拒不从命。他还写信给姚崇说:“蝗灾乃是天灾,应该靠人们积累自己的德行来感动上天,否则越杀越多。”姚崇并不因为连续两年都闹蝗灾而否定自己的看法,他也修书一封,痛斥这位刺史。
他说:“如果蝗灾是因为德行的原因,那看来你以前是没有恩德吗?如今蝗灾遍布,你身为父母官却坐视不管,让百姓怎么生活呢。难道这样就是有恩德的?灭蝗一事,刻不容缓,如果出现半点差池,唯你是问!”这个刺史看到姚崇如此坚决,只得奋力灭蝗。最后也成功地消灭了这次蝗灾。
由于姚崇的坚持,虽然山东连续发生蝗灾,却没有出现以前蝗灾之后饥民遍野的局面。百姓对他十分地爱戴,甚至将他的画像供奉起来,姚崇成为了万古流芳的名相。

3. 唐玄宗迷信“灭蝗有失天意“,姚崇是怎样说服皇帝消除蝗灾的?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精明能干,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唐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姚崇从小就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勤奋好学,并且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他长大以后,进入朝廷当了官,主要是负责案件和刑狱方面的事情。姚崇由于执法公正,并且给很多人洗刷了冤情,于是受到了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给姚崇升了官。之后姚崇担任了夏官侍郎,并且可以在朝堂上参与朝政讨论了。
有一次上朝,武则天对群臣们说:“以前周兴和来俊臣等人审理案子的时候,很多大臣都会被牵扯进去,并且以反叛的罪名处置他们。既然国家法律制定了下来,那么即使是我也不能违犯律法。对于一些案件,我也曾经怀疑的确有人是蒙冤入狱的。对此我派心腹到监狱中去了解实情。可是他们也都签了字画了押,对自己的罪行是供认不讳。如今,周兴和来俊臣都死了,但是却是没有了有关谋反的案子。这难道说明,之前被他们杀死的人,是因为受到冤屈才会死的吗,”一时间,朝堂上的大臣都三缄其口、面面相觑。
姚崇因为曾经在刑部办过公,并且执法的时候很公正,办的案子都很公道。所以从他手中活下来的人很多。针对武则天的这个问题,他果断地站了出来,向武则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前被告谋反而被关进大牢,之后被残忍杀害的人,都是受到了冤枉,这一切都是因为酷吏的诬陷才导致的。告密的人通过告发别人能立下功劳,所以人人都忙着去给别人罗织罪名。这种情况和汉朝的党锢之祸相比,甚至还要严重啊!陛下派人到监狱中向犯人们查问案情。被派去的人也害怕自己不能活下来,因而他们不敢替犯人们翻案。
假如,他们要是翻案的话,那么就会被那些酷吏残忍地杀害。如今,陛下早已经看透了这种情况,并且给予那些酷吏以应有的惩处,国家因此走向了稳定。自此以后,我用自己和我全家人的性命向陛下保证,现在的官员之中再也没有谋反的人。万望皇帝陛下今后要是看到别人关于这样事情的奏报,把它放在一边,不要管它就行了。如果真的有证据能证明有人犯了谋反的罪,那么我就任凭皇帝您处置。”


姚崇的一番话可谓是对武则天的批评,并且还很尖锐。但是武则天听完之后,非但没有发怒,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她说:“以前宰相不敢违背我的意思,结果天下人都把我当成了一个滥行刑罚的君主。你现在所说的,很是符合我的心意。”
酷吏横行,朝中百官,人人自危,即使酷吏被武则天处置了,但是酷吏的遗风仍然使得群臣不敢说话。可是时任夏官侍郎之职的姚崇,不顾及自己官职卑微,冒着死去的危险向武则天进谏。武则天被他的这种智勇无私的精神所感动,之后果断废除了严刑峻法,这样稳定了武周政权,维护了国家法制。


唐玄宗继位后,姚崇被任命为宰相。开元三年的山东大地上,飞蝗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百姓的青苗瞬间就被吃光,旷野之中,任何草木的叶子都不复存在。如果不对蝗虫加以控制,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饥荒,到时候难免饥民遍野,会引起国家的动荡。
然而由于封建时代的迷信原因,从百姓到官员,大多数人都认为蝗虫是天灾,并非人力可以控制,如果捕杀蝗虫就会遭到上天的报复,从而引发更大的灾祸。面对这种情况,百姓只能在田间地头,焚香祷告,祈求上天,而地方的官员对此也只是愁眉不展,未见有任何行动。
这个时候,姚崇果断站了出来,他向唐玄宗建议:“事不宜迟,应该立即派出御史,前往各地捕杀蝗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唐玄宗也听信“灭蝗有失天意“的话语,在这时显得摇摆不定。
姚崇此时心急如焚,他以历史上的两次蝗灾为例,向唐玄宗指出灭蝗一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加重视,难免造成百姓相食的惨剧。看到唐玄宗仍在迟疑,而反对者提出蝗虫太多,不可能杀尽的时候,姚崇决然地说:“如今山东蝗灾横行,百姓流离失所,身为官员怎能坐视不管。蝗虫自然很多,即使一时难以除尽,却也该尽力为之,减少蝗灾的损失。而且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然可以消灭蝗灾。如果灭蝗不成,我愿甘当罪过,辞去丞相一职以谢天下!”看到姚崇有如此决心与豪气,唐玄宗也终于表示派人灭蝗,任何人再继续表示反对立即处死。
姚崇并不是空口说大话,他深知灭蝗并不简单,因此早有准备。他将“捕蝗使“派往各地监督灭蝗,同时也将他精心研究的灭蝗方法带往山东各地。他们利用蝗虫的向光性,在夜间点燃笼火,在旁边挖坑,蝗虫被火光吸引而来,他们然后将蝗虫全部杀死,埋于旁边的坑中。一时间,山东各地夜晚篝火不断,浓烟四起。最后终于消灭了蝗虫。
然而,第二年山东再发蝗灾,姚崇令各州像去年一样再次捕杀。然而有一个州的刺史却拒不从命。他还写信给姚崇说:“蝗灾乃是天灾,应该靠人们积累自己的德行来感动上天,否则越杀越多。”姚崇并不因为连续两年都闹蝗灾而否定自己的看法,他也修书一封,痛斥这位刺史。


他说:“如果蝗灾是因为德行的原因,那看来你以前是没有恩德吗?如今蝗灾遍布,你身为父母官却坐视不管,让百姓怎么生活呢。难道这样就是有恩德的?灭蝗一事,刻不容缓,如果出现半点差池,唯你是问!”这个刺史看到姚崇如此坚决,只得奋力灭蝗。最后也成功地消灭了这次蝗灾。
由于姚崇的坚持,虽然山东连续发生蝗灾,却没有出现以前蝗灾之后饥民遍野的局面。百姓对他十分地爱戴,甚至将他的画像供奉起来,姚崇成为了万古流芳的名相。

唐玄宗迷信“灭蝗有失天意“,姚崇是怎样说服皇帝消除蝗灾的?

4. 对蝗虫的防治方面,唐代宰相姚崇采取了什么措施?

汉代由于神学盛行,对治蝗主张德化。唐初亦相沿,朝野形成了对捕蝗的阻力。贞观二年(628)六月,京畿旱蝗,吓得唐太宗下诏罪已说:“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但当蚀我,无害百姓。”以为自己吞个蝗虫就可以除灾,这当然是十分可笑的。开元四年(716)山东蝗虫大起,当时任宰相的姚崇力排干扰,坚持人定胜天,蝗灾可治的思想,领导百姓采取开沟陷杀蝗蝻和火烧成虫等积极办法,战胜了蝗灾。仅汴州一地就“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者,不可胜记”。这一壮举不仅当时取得了灭蝗的重大胜利,也为以后灭蝗打开了局面,奠定了基础。

5. 山东出现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是如何治蝗的?

提到蝗灾,相信很多人对它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纵观人类的历史,蝗灾似乎是一直跟随着历史发展的,翻开史籍,处处可见蝗灾的身影,但很多人对蝗灾的认识又是不足的,仅仅知道蝗虫和蝗灾,但对蝗灾的认识多依靠对文字和图片的想象,却很难真正知道蝗灾究竟有多可怕。

实际上,远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记载蝗虫和蝗灾,之后每个朝代都会不断出现蝗灾,据《中国救荒史》记载,秦汉时期的蝗灾频率是8.8年一次,到了两宋时期就达到了3.5年一次,元朝更是凶猛,平均1.6年就出现一次,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就是在至正四年的那场蝗灾过后的大饥疫中去世的。
元朝之后,明清时期情况略有好转,但也达到了2.8年一次,远的不说,就2020年的春天,蝗灾再次以强势姿态降临,让人闻之色变,蝗虫飞过,寸草不生,紧接着带来的就是饥荒。
也因此,蝗灾对人类来说一直是很大的一场灾难,而且这灾难并不是单一的,蝗灾过去多伴有饥疫。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担心的。但古代的百姓对蝗灾的认识更加有限,他们多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惩罚。

因此,在蝗灾来临的时候,百姓想的不是怎么灭蝗,而是对蝗虫进行祭拜,祈求蝗虫们赶紧离开,能够给他们留下一点庄稼,这种思想并非是部分人持有,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持有的,也因此,古代的蝗灾会很频繁且难以将其除掉。但总有一些人认为蝗灾应该依靠人来灭掉, 而不是无所作为的祈祷,比如唐朝时期的宰相姚崇。
姚崇是唐朝时期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齐名的四大贤相之一,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救时宰相,李隆基当初结束了唐朝时期的女人干政,开启了大唐新气象,而姚崇在提出“十事要说”后成为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手段强硬,也正是因为这样,得以迅速改革时弊,裁汰冗员,整顿吏治,推行新政。
有这样一位宰相坐镇,另一位宰相基本就成了执行者,这倒也能保证姚崇的政策能够得到彻底的执行,当时的副宰相正是卢怀慎,一正一副配合默契,卢怀慎乐得支持姚崇,但在一件事上,两人起了冲突,应该说姚崇与所有人都起了冲突。

开元四年,山东出现大蝗灾,百姓对此束手无策,只能不断进行祭拜祈求灾难赶紧过去,这个时候,姚崇上疏请求灭蝗,他的办法是:“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
在得到唐玄宗的许可后,姚崇派出御史做捕蝗使,到蝗灾发生的地区去敦促各地灭蝗,对于这件事,有了捕蝗使根本不理解姚崇的行为,其中汴州刺史倪若水拒绝担任捕蝗使,他上奏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刘聪时,除既不得,为害滋深。"
朝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在蝗灾发生的时候,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蝗灾的可怕,就是因为太知道,所以不敢真的对抗蝗灾,反而寄希望于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能够重新自省,自查是不是在执政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以至于引来了天灾,全国上下都希望皇帝能够“省咎责躬”,而没有几个人去思考如此从根本上灭蝗。

姚崇针对倪若水的上奏做了回复,他反驳了倪若水,并且斥责倪若水,如果现在坐视不管,一旦出现饥荒,那么他倪若水能不能负起这个责任呢?
倪若水不敢和姚崇硬碰硬,不得不下令捕蝗,在几位御史的忙活下,“得蝗十四万石”,掩埋工程太大,因此都将它们投进了汴河中,这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即便是唐玄宗都开始犹豫,做成如此大的杀生,是不是会有违天道?姚崇则说:
“凡事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彼庸儒不足以知之。纵除之不尽,犹胜养之以成灾。"
为了彻底说服唐玄宗,姚崇还说:“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蝗虫的繁殖力很是惊人,一旦形成蝗灾,紧接着就可能是饥荒,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时候就可能动摇社稷,姚崇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唐玄宗怎么可能还会反对?

唐玄宗不反对了,姚崇的副手卢怀慎又站出来反对:“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愿公思之。”
姚崇则认为现在完全可以对蝗虫进行灭杀,如果纵容不管,那么庄稼会颗粒无收,到时候百姓只能忍饥挨饿,为了打消卢怀慎的最后一丝疑虑,姚崇说:“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诿公也!”
如此话语也只有姚崇敢说的出口,也是真正为了百姓好。最终,姚崇力排众议将灭蝗进行到底,在他的坚持下,这一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蝗灾,之后也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饥荒。

其实,古代灭蝗史上,如姚崇这样的鉴定灭蝗者并不多,但百姓也逐渐开始进行力所能及的灭蝗,而不是束手无措的祭拜。就灭蝗的办法来说,有姚崇这样让百姓夜间烧火引蝗捕杀掩埋的和抓捕扔进水中的,还有抓捕后进行烹食的。
还有一种就是蝗虫出现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蝗虫的天敌:一种飞鸟。但这种情况并不多,也是看运气,比如同样是唐玄宗执政期,有一年贝州出现大量蝗虫,然后“有白鸟数万,群飞食蝗,一夕而尽。”这算是百姓的福音了。
但这样的福音毕竟很少,大部分时候还是。应该依靠人力去治蝗,如果能出现姚崇这样的实干家,从实际出发,解决真正的问题,才能让蝗虫不成灾,让蝗灾迅速远去。姚崇治蝗正应了一句话:只有直面灾难,灾难才能过去。

山东出现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是如何治蝗的?

6. 姚崇灭蝗的平息

由于姚崇考虑到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不顾许多人反对,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7. 姚崇灭蝗的开元之治

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二十多年里,除了姚崇以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像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他还比较肯接受宰相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财政充裕。据说,当时各州县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布帛,长安和洛阳的米和帛都跌了价。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开元之治”(“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

姚崇灭蝗的开元之治

8. 姚崇灭蝗

唐中宗复位以后,让他的妻子韦后掌握政权,重用武三思,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公元710年,中宗死后,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了韦后,拥戴睿宗复位。过了两年,睿宗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

二十多岁的唐玄宗刚即位的时候,一心想恢复唐太宗的事业。他任用姚崇为宰相,整顿朝政,把中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扭转了过来。唐王朝重新出现了兴盛的景象。

正在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河南一带发生了一次特大的蝗灾。中原的广阔土地上,到处出现成群的飞蝗。那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大片,连太阳都被遮没了。蝗群落到哪里,哪个地方的庄稼都被啃得精光。

那时候,人们没有科学知识,认为蝗灾是天降给人们的灾难。再加上有些人有意搞迷信宣传,于是,各地为了消灾求福,都烧香求神。眼看庄稼被蝗虫糟蹋得这样惨,人们拿它一点没有办法。

灾情越来越严重,受灾的地区也越来越扩大。地方官吏不得不向朝廷告急。

宰相姚崇向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没有不能治的。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灾是可以扑灭的。

唐玄宗十分信任姚崇,立刻批准了姚崇的奏章。姚崇下了一道命令,要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点起火堆。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边打边烧。

这个命令一下去,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倪若水拒不执行。他也写了一道奏章,说蝗虫是天灾,人力是没法抗拒的,要消除蝗灾,只有积德修行。

姚崇看到倪若水的奏章,十分恼火,专门发了一封信责备倪若水,并且严厉警告他说,如果眼看蝗灾流行,不采取救灾灭蝗措施,将来造成饥荒,要他负责。

倪若水看宰相说得很硬,不敢不依。他发动各地官民,用姚崇规定的办法灭蝗,果然有效。光汴州一个地方就扑灭了蝗虫十四万担,灾情缓和了下来。

倪若水在事实面前服输了,可是在长安朝廷里还有一批官员,认为姚崇灭蝗的办法,过去从来也没人做过,现在这样冒冒失失推行,只怕闯出什么乱子来。

唐玄宗听到反对的人多,也有点动摇起来。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做事只要合乎道理,就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大蝗灾的年头,都因为没有很好扑灭,造成严重灾荒。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国家就危险了。”

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要威胁国家安全,也害怕起来,说:

“依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姚崇说:“大臣们说我的办法不好,陛下也有顾虑。我看这事陛下且别管,由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意受革职处分。”

唐玄宗这才点头同意了。

姚崇出宫的时候,有个宦官悄悄扯住他的衣袖,说:“杀虫太多,总是伤和气的事,希望相公好好考虑一下。”

姚崇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请你不必再说。如果不杀蝗虫,到处都是荒地。河南百姓,统统饿死,这难道不伤和气吗?”

由于姚崇考虑到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不顾许多人反对,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姚崇办事干练是出名的。有一次,姚崇家里有丧事,请了十天假,朝廷的公事就积压了一大堆。另一个宰相卢怀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急得团团转。过了十天,姚崇回朝,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把案头的积件处理完了。旁边的官员看了,没有一个不佩服他。姚崇自己也有点得意,问一个官员说:“我这个宰相,能跟古代什么人相比?能不能比得上管仲、晏婴?”

那官员说:“跟管仲、晏婴似乎比不上,但是也可以称得上‘救时宰相’了。”

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二十多年里,除了姚崇以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像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他还比较肯接受宰相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财政充裕。据说,当时各州县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布帛,长安和洛阳的米和帛都跌了价。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开元之治”(“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