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是位怎样的作家?

2024-04-27

1. 艾略特是位怎样的作家?

艾略特是位学者型作家。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清华国学院的主任吴宓是同学,而且同宗一位导师,即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欧文·白壁德。白壁德是上个世纪初最有影响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略特在理念上也是鼓吹古典主义的,但是,他的诗歌却属于现代主义。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是统一的。现代主义的先锋意识,有许多来自于逝去的历史,是最为古老的、被近代理性抛弃的东西。吴宓在西南联大讲授英美浪漫主义诗歌课程时,总要讲到他的这位同学的《荒原》,但是,吴宓的诗歌主张与艾略特相差甚远。在文化人中问,这种复杂而充满矛盾的现象很多,不能简单化地理解。


把但丁的《神曲》和艾略特的《荒原》加以比较,是颇有意味的。两部作品都产生于历史发生转折和动荡的时期,都具有恢宏的史诗气度和神秘的宗教意识;他们都试图描绘出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图景并为人们指出拯救自己的道路。但《神曲》给人们提供的世界图景是严整而明晰的:地狱(九圈)、炼狱(七层)、天堂(九重),每个人都可依据自身的行业在这个图景中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或拯救自己的方式。这种世界观念的严整性和明晰性,决定了它在艺术形式上的严整和明晰。全诗loo曲,除序诗外,每篇33曲,全部用三行连环体写成。形式上的“三”是世界本原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的投射。内容和形式上的这种高度适应性,使这首史诗达到了几乎无法比拟的完美程度。而《荒原》的情形却相反:它所提供的世界图景是模糊而混乱的,人们从中无法探寻出世界运行的图景;这种模糊和混乱是近代理性在西方走向衰落的标记;全诗使用的晦涩、混乱的语言结构也恰好同这种世界图景相适应。《神曲》的字面意义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荒原》却是恶欲横流,善良死灭;《神曲》表现出对“恶”的强力意识,《荒原》却是软弱无力;《神曲》引导人们走向“乐园”耶路撒冷,而《荒原》却让人的灵魂感到无家可归;《神曲》追求个人完美,《荒原》追求的是死亡意识。两者都以基督教为皈依,但《神曲》充满乐观精神,《荒原》却渲染浓厚的灰色意识。


请各位注意:当社会出现信仰上的“断裂带”时,往往产生“荒原文学”。在西方历史上,最典型的荒原期是四五世纪——古罗马行将灭亡时期和17世纪初——所谓“巴罗克时期”,还有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低谷”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精神上的“荒原”期未必是文学的衰颓,而常常是相反。荒原期的文学所揭示的心灵是破碎的,氛围是悲观的,思想是神秘的,结构是梯突的,语言是诡谲的,从总体上说带有精神病人的那种心理变态。


《荒原》同《神曲》一样,大量使用神话,但《神曲》多用古希腊荷马时代以后的材料,这些材料反映人类童年时代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宇宙规律的最初思考。这种思考本身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的分离。而《荒原》引用的多属“神话时代”即蒙昧时期的神话。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尚属“脐带联系”时期,人和自然交混为一,个体意识有如胚胎,躁动于大自然的母腹之中,人和自然都显得更加混沌和无秩序。艾略特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物质废墟和精神废墟促使人们返回了那个比希腊文明更早的神话时代。那个时代的世界图景在两本著作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这就是魏士登女士所著的《从祭仪到神话》和弗雷泽所著的《金枝》。在这两部著作中,作者大量记述了原始时代灾难流行导致山野荒芜、植物不再生长、动物几尽灭绝、妇女神秘地失去生育能力的传说。按照原始初民们的理解,那一定是主繁殖的神(如渔王)患了病或被害了(耶稣也是主繁殖的神,《金枝》中有关于他被害的传说)。只有少年英雄出现,手执利剑去寻找“圣杯”,才能治愈渔工的病,使荒原复苏。这里的“利剑”喻男性,“圣杯”喻女性(纸牌中的“黑桃”和“红桃”分别从剑和圣杯转化而来)。寻找“圣杯”的故事又源于人们对于宇宙间一切生命本源的最初觉悟,只是用神话的形式来表现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经常以“荒原”作为象征,比喻人类精神的被毁灭。《圣经》中《以西结书》有对以色列人因崇拜异教偶像,上帝耶和华命令将家园变为废墟的记载。古罗马灭亡前,罗马城五次遭焚,“神圣之都”化为废墟,是上帝对荒淫的罗马人的惩罚。“荒原”是人类犯罪结下的恶果。到了文艺复兴末期,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把人世间比喻为“荒芜的花园,到处长满恶毒的萎草”,使“荒野”成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在《李尔王》里,疯了的李尔流落于荒原之上,荒原具有了宇宙本体的意义。所以,本世纪初,艾略特以荒原喻死亡不算是发明,但他在极其广阔的历史跨度上展开“荒原”的精神内涵,使得“荒原”成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毁灭的象征性符号。


这是一首需要用“智力”来阅读的诗,像但丁的《神曲》一样,充盈着各种典故而且晦涩、朦胧“混乱”。然而,一旦突破这些“障碍”,一股强大的情感激流就会淹没你的身心。


全诗的“题词”就画龙点睛地提到“死亡”这个主题:


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儿(译注:女先知)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儿,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三《荒原》


《荒原》表现了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的心灵世界;马尔罗还宣布:“人已死去”,即人所追求的主体观念已化为泡影。“人已死去”,使得人的异化无以复归。


关于异化的哲学理论,不是我们讨论的内容。就文学作品而言,从莎士比亚时代开始就关心“人变成非人”的问题(如《李尔王》),这在17、18、19世纪的西方作品中有大量的、深刻的艺术揭示。但这种揭示往往是局部的、具体的,如《李尔王》揭露了“权力”怎样导致“父放逐女、女杀死父、兄弟仇杀、姐妹相残”,而巴尔扎克杰出地表现了“金钱”导致人性的变异等等。从总体上讲,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异化的揭露远不如现代派那样全面、尖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品表现了物质世界对人的压迫和报复,在一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人怎样变成了动物,变成无生命的桌椅板凳。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从“个性自由”出发全面探讨社会结构(包括当代的“操作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以局外人、流亡者、精神贵族或刑事犯的身份向西方社会的一切价值观念,包括宗教信仰、伦理观念、自由主义教育、商业文明、审美观和性道德提出全面质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把个人意识看作宇宙和人生的中心,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冲突。“他人就是地狱”,永生无法从这地狱中解脱。在人和自我的关系上,他们崇尚本能和下意识,而这种本能和下意识又是神秘朦陇、不可捉摸的。现代派对“异化”的揭示,由于没有触及到产生异化的经济动因,看不到消灭异化的现实道路,因此带有沉重的悲观色彩。他们寻找自我的努力进一步拓展开了人类心灵中那些没有开垦的处女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深邃和充满各种神秘骚动的内心宇宙。所有这些,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人”的心灵困惑。杰出地、全面地表现这种困惑的第一位大师级的作家便是奥地利人弗朗兹·卡夫卡。


英国诗人奥登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令人想到的名字。卡夫卡确乎堪称本世纪上半叶的精神代表。正是他最先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并且在艺术上作出了令人瞠目的杰出创造。他的代表作品首推小说《变形记》。


关于《变形记》的评论文章已经连篇累牍,各位很容易在各种刊物、论文集中找到,我不想在这里重复。我只想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探讨这部作品震撼心灵的内在秘密。


卡夫卡的《变形记》与古罗马的一部名著同名,即奥维德的《变形记》。这本身就意味着作者认为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奋斗,并没有使自己从动物中升华出来,人们所创造的升华条件反过来变成束缚人自身的绳索。用《浮士德》中魔鬼的预言来说,是“比畜牲还要畜牲”。不同之处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是双向的,人(神)可以变动植物,动植物又可变为人(神)。统观全书虽有悲苦,但还有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自由感。卡夫卡的同名作品却是单向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虫,不可能再变为人,只有人的倒退而没有人的升华,因此显得更加绝望。近代西方对人的困境的揭示早已有之,但《变形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符号,以惊人的荒诞框架和惊人的细节真实再现了人的异化主题。作者不像巴尔扎克那样鲜明地指出造成人类沦落的社会条件,而只是深人探索被异化的内心感受。而这些感受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诱导读者进入主人公的虫体世界,读后仿佛自己也变成虫了。


德国费肖尔父子认为:审美过程是“移情”过程,并把这一过程解析为“前向情感”、“后随情感”、“移人情感”三级。


依费氏父子的观点,我们试着对《变形记》作一分析。


人居然变成了虫,这同人们的生活常识相悻谬,因此造成接受的困难。如果不克服这个困难,读者终认为故事是虚假的,就不可能发生“移情”的审美过程。


一个平庸的作家如果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写他的主人公变成了“虫”,必先费很多笔墨渲染奇诡、神秘的环境(惊雷、浓雾、乌云密布、火光闪闪……),而后写他在变成虫的过程中种种奇异的感觉和变虫后的惊恐,以致晕厥……总之,写一个惊奇的事实,必需种种令人惊奇的因素和后果来加以烘托。而卡夫卡的《变形记》竟然开始得如此平淡: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这个开头平淡得就像在讲一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作者这种平淡的语气,同人们的习惯性心理反应之间产生了距离。读者发生了疑惑,也就是作家的镇静态度使读者感到疑惑。这种疑惑构成“前向情感”,引导读者跟着作者向前走。反之,如果依照前面平庸作家的写法,作品与读者的习惯性心理(也许来源于众多诸如此类的作品)之间有距离,没有“陌生感”,尽管你笔下吞云吐雾,读者只会索然无味,甚至不能读下去。


按照习惯性逻辑,一个人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他该是何等惊恐?他可能会大叫,会挣扎,会晕厥。如果照此写下去,读者依然会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冷眼旁观。而在卡夫卡的作品里,这些都没有发生。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虫时,他并没有惊恐,因为他怀疑这是个梦。作为一个终日辛劳的小职员,他多么需要睡眠呵。这样把意想不到、突然发生的事疑为梦境,是一般读者都易于接受的。此时,读者心态已从疑惑转人与格里高尔的心态暗合。这种暗合是情感移人的先导。想起床,起不来,以为只是太累了,……读到此,读者的心境开始从疑惑转为萌发对这个小职员的怜悯和同情,……一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幸的不幸者往往会博得更多的同情。此时,虽然书中的格里高尔还未意识到自己真的变成虫,而读者的心境却先于他体味这种情感。此时“前向情感”已转向“后随情感”。


快7点了,母亲催他起床去上班,他要回答母亲呼喊,却发不出人的声音,只会吱吱叫。这个现象仍未引起格里高尔注意自己变虫的事实,因为他被一种可怕的焦虑淹没了:万一赶不上火车,耽误了老板的事,自己被革职怎么办?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何以为生?这种心态对一个小职员来说,非常真实。此时,读者被震撼了:人在变成非人之后,不是为自身的不幸痛苦,而是焦虑他变成虫给其他亲人带来的后果。经理派秘书来催他去火车站而发现他已变成虫时,吓得从楼梯上滚下去了。这件事加深了格里高尔的焦虑:丢职似已无疑。而读者的情感开始同他产生“间离”:主人公的心境是焦虑,读者的心境是悲哀。当读者产生如是感觉时,表明读者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人变成虫”这一荒诞的框架,并已开始为变虫的格里高尔而悲哀了。

艾略特是位怎样的作家?

2. 哪部文学作品对艾略特的影响很大

对艾略特影响最深的是塞门兹(Arthur Symons)的书《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一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
一九二二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一九二七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一九四三年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并确立了当时在世的最伟大英语诗人和作家的地位。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一九六五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

3. 西方文学·艾略特

 西方文学·艾略特
   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诗人,戏剧家兼批评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88年9月26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建人,父亲是一位殷实商人,母亲来自新英格兰名门,艾略特的才赋,勤勉,对诗歌的爱好都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在这样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家庭里度过了童年时代。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专攻哲学,他兴趣极广,除哲学外,还修习了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中世纪史、比较文学、东方哲学和宗教等,他潜心研究布莱德里,博士论文为《经验和知识的目的: 布莱德里哲学》,布莱德里的哲学思想对艾略特诗歌创作起了深远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已成名的庞德,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开始专心致力于诗歌创作。艾略特作过中学教师,银行职员,1925年进入费边和哥威尔出版社(后来成为费边和费边出版社)。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入英国国教会,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5年1月4日在伦敦逝世。艾略特曾自称他在宗教上是英国国教徒,政治上是保皇派,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在诗歌创作上,他深受玄学诗人,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雅各宾时代剧作家影响。艾略特诗歌作品在数量上并不大,但在现代文学界,诗歌界却无可争辩地成为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诗作“具有严格的责任感和作风的自我约束力,摒弃了所有抒情的老调,完全着墨于实质性的事物上,严峻,硬朗,质朴,但又不时地为来自奇迹与启示的永恒空间的光芒照耀。”
  从1915年《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发表,到1922年《荒原》发表前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第一阶段。艾略特看到的西方世界危机四伏,腐化堕落,而西方社会中生活着的人们只是有体无魂的行尸走肉。《普鲁弗洛克情歌》、《小老头》等作品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知识分子的情况,他们痛感西方世界已日薄西山,现代文明枯竭无力,但却不愿陷入肮脏罪恶之中,苦于无能为力,只有冷眼观望。早期作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位夫人的画像》、《—个哭泣的年轻姑娘》、《海伦姑娘》等收入《普鲁弗洛克及其它》。
  1922年到1925年《空心人》发表,是艾略特创作的第二个阶段。《荒原》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篇,它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和绝望,昔日文明和传统价值衰落。它的成就正在于捕捉了处于一片混乱和衰退中现代社会荒原般的“时代精神”。诗人大量运用典故和神话传说,时而现实时而神化,各种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神秘的完整画面。《空心人》描写一切都已毫无意义,荒原中的人们成了空心人,这首诗代表了诗人精神历程中死气沉沉的中心。
  从《灰星期三》 (1930) 到《四个四重奏》 (1942),是诗人创作的第三阶段。《灰星期三》描述宗教皈依道路上的艰辛和思想斗争,其它宗教题裁作品有《三圣人之旅》 (1927),《西蒙之歌》 (1928)。《四个四重奏》是诗人一生创作的高峰,全诗分为四部分,都是对时间、历史、皈依等主题的沉思默想,分析深刻,同时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作品音乐美的兴趣。诗人皈依宗教的另一结果是几部诗剧的创作:《磐石》 (1934)、《大教堂里的谋杀》 (1935)、《合家团聚》(1939)、《鸡尾酒会》 (1950)、《机要秘书》 (1954)、《政界元老》(1959),其中主要主题为在自然和超自然组成的世界中对精神宁静的追求,诗人认为宗教能使分崩离析的西方社会复兴,人们能在神秘的世界里找到精神寄托。
   
  艾略特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1922年至1939年,他在《自我主义者》、《泰晤士文学刊》、《标准》等杂志任编辑,成为类似于19世纪马修·阿诺德那样的评论权威。他学识渊博,比较分析客观深刻,擅于旁征博引,这些使他的判断评价更加有力。他的主要论文集有《圣林》(1920)、《论文选集》 (1932)、《诗的功能和批评的功能》(1933) 、《论诗与诗人》(1957) 等。艾略特是一位有意识进行实践的诗人,他有自己的文学理论,而他的诗正是他诗歌理论的具体体现。他善于运用内心独白,把意识和潜意识中的思想写进诗中。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化,用鲜明的意象使思想形象化。用典故是他诗作又一大特点,典故既含蓄地暗示出古今对比,发人深思,同时也增大了作品的容量。艾略特作品十分难懂,有时甚至是晦涩的。关于这点,诗人曾作过说明,揭示我们的文明是复杂多样的,诗人必须隐晦地、间接地去表达他的意思。而当诗人晦涩而纯熟的文字形式被人理解后,它们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学·艾略特

4. 艾略特文学奖获奖作品有哪些?


5. 世界文学史上,谁是最伟大的小说家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俄国文学家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代表作《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代表作《呐喊》《彷徨》

世界文学史上,谁是最伟大的小说家

6. 艾略特名著集的作者简介

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在1978年与人合著了《艾略特波浪理论》,并在1979年开始出版《艾略特波浪理论家》。普莱切特先生被《时机选择者文摘》称为“股票市场历史上首要的市场时机选择者之一”,被《财富》称为“冠军市场预测家”,被证券学院称为“艾略特波浪研判的世界领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第一流的艾略特波浪预测法的倡导者”。普莱切特先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在1971年以心理学学位毕业。现在,他是艾略特波浪国际公司(EWI)的总裁,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分析公司。EWI为机构客户提供每天24小时的所有主要的全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利率与货币市场,以及金属与能源市场的分析。译者陈鑫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1998年进入证券界。2000年,他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从事信托产品/业务的设计、市场推广及销售工作,这使他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金融领域。他还是上海东方广播电台金融频道“基金广场”专栏的嘉宾主持,为基金的中小投资者提供咨询。目前,他在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从事信托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