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企业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2024-05-14

1. 如何理解企业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不符合伦理的行为.这也有个名词就叫做企业的伦理管理.    企业的伦理管理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全过程中,应主动考虑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其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发展战略、职能权限设置等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处理好企业与员工、股东、顾客、厂商、竞争者、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建立并维系合理、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   伦理管理要求企业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具体来说要做到:
(1)就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来说,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爱护员工,视员工为企业的生命,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企业应当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为员工提供平等的上岗就业、工资分配和接受教育、职位升迁的机会;企业应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为员工创造自我管理企业的机会,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使员工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努力工作。
(2)就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应当支持政府的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服务社会。
(3)就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安全、舒适和耐用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诚信”应当成为企业为消费者服务、对消费者负责的基本价值理念。“诚信”指诚实守信,企业应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安全可靠的产品,不制造或销售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中不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不搞虚假广告等。
(4)就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来说,企业与原料厂商、销售厂商之间要诚实守信、互利互惠;企业与同行之间要公平竞争、互助合作,不能靠特权和关系、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等手段强行销售自己的产品。
(5)就企业与社区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尤其是帮助残疾人就业,为社会排忧解难;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慈善事业,救助无家可归人员,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支持老少边地区发展经济,资助社区的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等。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企业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作的努力,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6)就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维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许多企业掠夺式的发展而导致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土壤退化、全球变暖等问题,不仅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对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企业作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必然要对其负责。伦理管理要求企业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发挥更加主动积极的作用。

 事件:远的有南京冠生园事件,近的有三鹿奶粉事件
2001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消息,举国震惊。当年,各地冠以“冠生园”的企业更深受连累,减产量均在50%以上。其中,上海冠生园所受影响最大。 “南京冠生园事件”影响了6成多消费者2001年购买月饼的意愿;有14%的消费者表示今年不会买月饼。这是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透露的信息。并有学者提出,要警惕短视的商业行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负面影响。

如何理解企业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2. 捐款符合还是违反了基本商业道德

  一、在世界观方面,儒家思想是一种理性的文化,同现代社会的理性世界观有着一致性,它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社会政策制定的原则,同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是相通的,所以,它能够迅速理解并接受现代的理性文化,从而使东亚社会先于其他落后地区,选择了现代化道路。

  二、在人生目的方面,儒家思想是功利的,东亚的儒家思想把人生的目标放在现世,追求现世的成功,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这同现代社会价值观有共通之处。

  三、在社会关系方面,儒家文化统治下的东方社会,重法治,但更推崇礼治,因而具有教强的和谐性与稳定性,这种方式有利于社会化的、分工合作紧密的现代社会,这种高度的社会整合性是东亚经济起飞的秩序保证。

  综上所述,在世界观方面,儒家思想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观方面,是功利的;在对社会关系的处理态度方面,是和谐的。儒家思想的这些基本观念是可以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同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有其共通联接的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的一些观念具有现代性的一些合理内核。正因为儒家思想所具有的现代性一面,才使得东亚地区先于其他后进地区,选择了现代化道路,先于其他后进地区取得了现代化的成功。也正因为儒家思想所具有现代性合理内核,才使得深受儒家文化濡染的海外华人在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很大成就。

  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价值,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重要源泉,对市场经济有着积极影响,其具体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儒家“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向着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前面说过,孔子承认致富达贵的欲望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但是反对不义之财。儒家“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生财有道”的正当经营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遗产,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依则,无论在过去或现在都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在新时代条件下,阐扬“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有助于弘扬奉公守法、文明经商,讲究商业道德,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的关系,在今天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更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伦理道德观对市场经济发展有着正面的价值。

  1、诚与信

  儒家强调最根本的君子人格就是诚信。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9]。以诚待人,不仅是儒家君子人格的重要修养,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商业道德。签订合同、协议的双方,必须履行承诺,恪守信用,坚决执行。在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有不少违背诚信道德、弄虚作假的缺德行为,假发票、假证件、假学历、假身份证……这些“假”与不守信用的现象,都是同诚信待客的社会主义商业道德背道而驰。市场经济,商品竞争,呼唤着儒家伦理道德中的诚信品格,儒家的诚信待人的道德规范,应该而且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2、和为贵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和气相待,和睦相处。儒家认为,“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正所谓“和也者,天之达道也”。把儒家的“和为贵”的伦理道德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就要提倡“和气生财”的新商业观。有人说:“商场如战场,同行如敌国,市场竞争不可调和。”这种看法是片面、有害的。战场、敌国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而社会主义社会里的商业竞争,属于人民的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死”与“伤”,和“敌国”、“战场”的“死”与“伤”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和儒家“以和为贵”的伦理道德办事,那么,就可以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减少商业摩擦和阻力,建立一种广泛的内外和睦协作的商业关系网络,以广开财路,广辟财源。可见,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是搞好市场经济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实行良性竞争循环的法宝。

  3、节且俭

  儒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腐化,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在市场经济,商业交往中,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浪费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品质问题,资源的浪费最终会害了浪费者自身。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人们生活逐步富裕的情况下,仍要发扬儒家关于“节财”的俭朴思想,坚持勤劳节俭,不断增加积累,扩大再生产,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仁和爱

  “仁”是什么?孔子说:“仁者,爱人。”[10]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1]在孔子看来,“仁”就是“爱人”,“泛爱众”。从积极而言,“仁”就是“立己达己”,“立人达人”;从消极而言,“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仁”是儒家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仁”字“从人从二”的“二”字,包括有正确处理好“己”与“人”的两方面关系的意思。一方面,对自己“立己达己”,对他人“立人达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就是“立己达己”,“立人达人”的统一。我们把这种“仁爱”的道德观应用到市场经济领域去,就要求人们做到“互利互惠”。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争取个人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应当公平合理,利他利己,兼顾各方。

  以上“诚与信”、“和为贵”、“节且俭”、“仁和爱”四种儒家道德行为规范,是四味颇为有效的、能医治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常犯的弊病的良药。对上述传统道德规范做出新阐述、新改造之后,使其基本内涵同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在价值取向上趋于一致。使之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思想的对待思维方式对现代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所谓对待思维的观点,即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涵。儒家经典中的“义与利”, “经与权”, “修已与安人”等思想,就体现了这种对待思维的观点。今天,在审视儒家文化的时候,其对待思维方式,对现代管理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义以利生”:义与利的对立统一

  这里利是收获财物,义是分配产品。义利关系好比是生产和分配关系,在一个企业当中如果管理者私心很重,在分配中不合理地多占了财物,那么下属和职工必然会产生怨愤,反之职工则会心情舒畅,积极性提高,产生更多的利。义是手段,利是目的,两者对立统一。礼就是制度,礼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合理的分配,也即是义,实行合理的分配,就能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能更多满足百姓的需要,人们也就能安居乐业。儒家将“义以利生”作为管理价值论,首先强调的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乃是人之常情。其次强调取物应当取之有义,符合公认的道德标准,不能多占他人的物质财富。在我国一方面是生产力比较落后,人口绝对数较大,十多亿人共同享有这有限的物质财富,有平均主义的心理倾向,如果差距太大,有一部分人得不到温饱,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另一方面,对于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不能持一刀切,人人平均,否则调动不起人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有才能的、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这部分人的积极性,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社会发展停滞。因此,管理者怎样合理地处理“义利”关系制约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使企业既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又能使其中每一个成员不致因收入或分配上的差距太大而怨声载道,这就要求管理者正确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合理摆正两者的位置。

  二、“执经用权”: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经”与“权”是一对矛盾, “执经用权”表明应该如何合理的解决这对矛盾。何谓“经”与“权”?“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13]。意为男女不亲手交接东西,这是古代的礼,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是经。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嫂子掉进河里,不用手去接她,她会被淹死,这样用手去接她不但不违犯经、礼,而且还合乎情理,是权。相反,一时拘泥于礼,不伸手去救她,形式上尊礼,而实质上连野兽都不如。这是儒家对“经”与“权”的朴素阐明。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很多管理内容是有章可循的,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这按照儒家的解释即可为“经”,这里的“经”是管理学中的“经”,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先循照依据,照章办事,往往是事与愿违,犯教条主义,例如在组织规模上,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由两人增加到二十人时,团体绩效会发生许多变化,这时管理者不能总是一成不变,一味采用原来的管理态度和方法。我们常见在规模很小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得头头是道,一但规模扩大,顿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这就说明虽然掌握小企业规模运作的“经”,但规模、人数发生了变化时,却不知怎样转化这种“经”,即不知如何运用“权”。现代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提出环境的变数与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在通常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经营,宜采用集权的组织结构,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经营,采用分权的组织结构更好一些。现代管理中的“权变理论”与中国传统儒学中的“执经用权”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传统中的某些成份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其发展与存在的合理空间。

  三、“修已安人”:自我管理与管理他人的对立统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提倡的管理四步曲。“知所以修身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修身作为管理实践的开始,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安人。安人就是满足人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需要,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组织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安,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作为企业经营者则应通过“身教”将企业文化、经营哲学传递到每个员工身上。“修身”是现代领导者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儒家提倡的“修身”,就其内容上讲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来说,与对现代管理者的要求相去甚远,两者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儒学倡导的“学而不厌”的精神仍为现代管理者所推崇。现代管理学认为领导者的素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品质、知识素养、良好的作风、健强的体魄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可见修身的内容不可谓不博。当然具备了这些条件也不一定都能使管理获得成功,因为现代管理活动对管理者,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动态发展的。“修已安人”其本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而在一个企业的所有资源中,人是最宝贵、最有潜力的资源。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最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前提必须是满足员工的精神与物质的需求,即如何“安人”。事实证明,我国凡是富有活动能力、生命力强的企业都很注重人本管理,如青岛海尔集团的“OEC”管理模式、宝山钢铁公司的“四成教育”和“五种精神”等都是我国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成功范例。

  当然,论说儒家思想的积极世一面,并不是说,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已经完成。事实上,儒家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首先,封建主义的儒学传统阻止了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进程.儒学思想的逐渐政治化、社会化,强化了君主专制正统性意识和家国同构稳定性意识。以“复礼”为社会目标之终极追求,以“天命”为君权神授思维的最高范畴,以“仁爱”为宗法关系的天赋道义,以忠君爱国为政治伦理的最高信念,由此,形成治国平天下的固定规范,君主专政、精英文化、小农经济三位一体,本能地抵抗着“礼崩乐坏”性质的社会变动。这种国家道统到了清代积淀深厚,臻于顽固腐朽,强有力地拒斥西方民主政治、科学文化的传播。守旧派正是以政治化的孔孟之道、封建纲常做武器,对抗“师夷长技”的洋务派思想,重复闭关锁国的老调。认为只要忠于君主、忠于封建纲常,就能自强制敌,就能“收民心以固国本”。戊戌之败、科学与民主的偃息,十足印证了儒学政治思想在中国精英士人阶层以及民众之间的顽固守旧力量和牵制力量,印证了国民对西方资本主义挑战的反映迟钝和心理抵触。“五四”之后封建主义儒学传统变换现代面孔,继续阻碍中国现代进程。

  第二,儒学传统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也有许多负面效应。有人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的显著特点是封建主义留下的落后东西太多,而资本主义带来的优秀成果太少。诚然在政治层面上废除了封建主义道统,但是,社会的各个层面、人们的各种活动,都留着传统的痕迹。

  1、缺乏民主意识的政治倾向,是封建主义形态下儒学的统一特征。虽然儒学也有“民贵君轻”的民主主义主张,但这个民主是为了“主民”专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权力至上的领袖治国方略,威权主义的整体主义主张,使现代领导者在国家实践中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2、拒斥科学的思想倾向,是儒学传统的显著弊端。从荀子开始,儒家学者一向缺乏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思想,“强本抑末”、“重农抑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小农经济传统的弘扬,迫使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停留在经验科学和工匠技术水平上。尤其导致近代现代当权者、知识阶层重政治教化、轻经济实业、轻科学技术的不正常倾向,整个社会淡薄的科学意识迟滞了现代化。

  3、“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给中国现代社会带来排斥经济利益的沉重损失。不论董仲舒阐释孔孟“喻义”、“喻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思想如何缜密深奥,但它对后人的影响是直觉地强化了只重义不言利、只重政治排斥经济的“倒过来”心理。而到了建国后“左”倾主义猖獗之际,就更简单化了,只要政治之义,不要经济之利。“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的可笑逻辑,只有封建主义愚昧传统才能孕育出来。

  4、儒家思想中的等级观念是一种剥夺人格权力、抵制平等竞争、泯灭创造个性的绳网。儒家历来的“牧民”之说,先天智愚人格论,造成人际拘于等级,身份固于贵贱,社会进步受害于“官本位”之陋弊延续至今,尤未能尽除。

  5、儒学的负面作用还长期地表现在德治人治对于法制规范的替代排斥方面。儒家重礼轻刑,重道德教化,轻法纪规范,以情代法,政治专断,惟我独尊,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恶劣影响。

  6、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再三强调大一统的传统思想,不能不说反映了社会的客观要求。因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华夏族赖以生存下去的先决条件,保卫华夏文化就要坚决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这种思想甚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演化成我们民族的心理定势。而正是这种牢固的心理定势使我们在历史上多次战胜分裂,维护了统一与强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儒家所鼓吹的政治大一统本质上乃是专制主义的政治统一,是超乎经济力量之上的一种政治强制联合,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又会成为我们民族向前发展的阻力,产生某种消极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改革开放的今天与春秋末期已是天壤之别,但其依然具有生命力,这缘于随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企业文化建设也并非一劳永逸,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适时调整自己才能更好。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应及时把握各种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在旧有的传播途径外注意开辟新的通道,让员工在接受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及时获得新的观点。而所有这些都可归为:创建以团队协作为基本形式,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基本方法,以实现共同远景而全力以赴为基本特点的学习型组织。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自创立之日起就颇受瞩目,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长期作为社会正统思想,它久经岁月风云的洗刷,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涵养、陶冶着历代知识分子的高贵人格和浩然丈夫气,今天仍然闪耀着其灿烂的光芒。我们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解读、研究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古老的儒学为今天、今后的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礼”是儒家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儒学有时也被人们称之为“礼教”。然而,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尤其是毛时代,将儒学当成是封建迷信,将“礼”看成是繁文缛节,甚至是禁锢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那些倡导诞生于西方的民主法制者,也对儒学不屑一顾,认为儒学阻碍了中国人思想上的开放进步,认为儒礼禁锢了中国人的生机与繁荣。其实,无论毛左还是西右,对儒学的看法都谬以千里。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儒学居功甚伟。今天我们重温儒学,对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自然功莫大焉!

  儒学甚为浩瀚深奥,百草止水短短的一篇帖子难以涉猎多少。可是,为了激发众人的兴致,特抛砖引玉,借着儒学热和电影《孔子》热播,简单地探求一下“礼”在现实生活中的含义与美妙。

  “礼”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为人处事的言行规范,它揭示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内在规律,是为了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和社会的正常结构。从社会整体秩序来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兄兄弟弟、姐姐妹妹、朋朋友友、邻邻居居等等,各安其位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能稳定与和谐。过去我们常常批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封建秩序,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可是,如果君臣异位,臣凌驾于君之上,天下岂不大乱?如果父子异位,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家庭还能和谐?将君臣关系引申到现在,其实就是上下级关系。如果上下级关系异位,下级凌驾于上级之上,相应的社会领域就必然混乱不堪。比如庐山会议期间彭大将军上书老毛时说了不少骂娘的话而成为老毛整治他的罪证之一,这其实就是未理顺上下级关系而对上级的无礼表现,老毛借机震怒并发难也就顺其自然。再比如,文革的浩劫就是下级颠覆上级、群众颠覆政府的结果,这种只忠于老毛一个皇帝而彻底颠覆所有上下尊卑关系的结果就必然造成全国处于“无礼”的混乱状态。

  从“礼”的实际内涵来看,它体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比如在儒礼“君臣父子”关系中,就特别强调了臣子对君父的尊重,否则不仅导致混乱,还有可能出现祸患。别说君臣父子,就是平常人相处,相互不打招呼或不重彼此礼节,不仅容易滋生隔阂,还会因相互猜忌而出现层层矛盾。比如,一个人对你表示礼貌问候,而你无所因应不予还礼,他自然就会认为你不尊重他,轻则生闷气疏远你,重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史上着名的“二桃杀三士”典故,就是因为晏子向三位有功武士致敬却得不到回应而怀恨在心,于是说服国王用二桃奖赏三名武士,并引发三名武士因争功不和但又怕伤害彼此的义气而接连自杀谢世。

  儒礼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非常重视,所以“礼尚往来”才会成为中国古往今来的至理名言,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谚语又成了“礼尚往来”的最好注解。设若你对他人有礼,或者给他人送礼,而他漠然不应,你还会认为他尊重你吗?当然不会,于是接下来你就很难与之继续往来,如果心气过于不顺甚至还会报复人家。

  人是很容易傲慢、自私或偏见的,在这种状态之下,人是很容易对他人无礼的,而无礼是最容易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的。所以儒家为避免因为傲慢、自私或偏见等恶习而滋生无礼,就不断地倡导人们进行“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制自己那些不恰当的欲望,包括各种傲慢、自私、偏见、愚痴等等。“复礼”就是学习恰当的待人接物的礼仪,从而严格按照礼学规范要求自己,从而尽可能避免一切可能得罪他人的“非礼”之举。如果人人都能“克己复礼”,这个世界还真的就能和谐太平了。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并不总是“克己”,世界也并不总是“复礼”,所以才会灾祸连年动乱不止,这也许就是人类的本性。不过由于儒学的存在和发达,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虽然战乱不断混乱不止,但相较其他文明总还是和谐、稳定、祥和的。

  有人说,近二三百年,西方主宰了世界。他们没有儒学,仅靠科技、民主、法制就维系了和平发达的社会数百年,而同期的中国却日趋衰败和混乱不堪。这又作何解?其一,近代中国的衰败与儒学无关,那个时候恰恰是中国儒学社会分崩离析的时候。而传统儒学社会的分崩离析,恰恰与列强入侵有着直接的关联。自从遭受西洋枪炮的重创,中国人对自身的文明传统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于是便主动拥抱各种各样的西洋学说,从而招致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和铁板一块的马列主义在神州大地上的捉对厮杀,传统的儒家学说于是更加日趋式微。

  其二,儒家文明与西方的民主法制并不矛盾,前者不过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仪道德化,而后者却用法律制度来固定和保护;前者主要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让人“克己复礼”,后者却通过制度制衡和法律后盾迫使人们去遵守最起码的人类道德规范。因此,百草止水认为,儒家文明与西方的民主法制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缔造一个最良好的社会秩序。比如对“礼尚往来”的理解上,民主法制侧重于对权利义务上的对等界定以及对合理合法契约合同的保护。再比如“克己复礼”,现代民主法制不过是用威力强大的法制体系,迫使人们不得轻易以身试法,从而在最低限度上保证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儒礼更倾向于人们思想上的自觉,而民主法制则侧重于行为上的惩戒,前者治“未病”,后者治“有病”。

  然而,尽管儒学更胜一筹,可人类道德水平早就严重滑坡,所以通过“克己”治未病就失去了应有的市场,而民主法制才不得不成为对治时下人类顽疾的唯一有效药方。中国如今出现儒学复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重回过去的时代,思想顽固道德散漫的现代人是不可能“克己复礼”的,所以唯有将儒学合理内核进行民主法制化,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才会找到出路。尽管如此,儒学在日常生活中也并非一无是处,通过将繁琐的儒礼简化以规范中国人的待人接物,将是迅速提高中国人素质和减少人与人之间日常冲突的的最好方略。

3. 如何理解有些行为外医学伦理学上是可行的道德行为但在法律上却是不合法的

道德行为是讲究适用场合的:
在医学上,由于治病的需要,有些行为即使平时看起来是不道德的,也是合法的,因为我们都要把治病救人放在首要位置。比如给女性检查身体的时候要听胸,摸腹。如果抹胸在任何场合都算是违法的话,那么得了乳腺癌的女性该咋办。还有医院里只有男性的接生员咋办。难道就让病人死掉,难道孩子就不生了。
另外,道德行为跟合法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德行为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行为,谁违反了就会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谴责,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无形的规定。而合法行为是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是有形的,违反了不仅是受到谴责那么简单,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变大,也可以写入法律条文变成法律行为。

如何理解有些行为外医学伦理学上是可行的道德行为但在法律上却是不合法的

4. 针对某些不良企业的不道德商业行为,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避免这些行为的再次发生?

小企业国家管不过来。大企业最怕央视3.15晚会。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5. 有关商业道德的论文,一千字

  商业道德,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家及其成员从事经营时,完善其素质和协调商业内外部利益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在行为上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本文所谈的商业道德问题,由企业人对某些商业道德规则的违背谈起,同时涉及到企业人对企业的管理与经济制度的道德性问题。

  商业道德虽然涉及到商家及其成员对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的遵守问题,商业道德并不等同于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后两者带有浓厚的强制性、他律性特点,而商业道德则属于道德范畴,有着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简单讲,商业道德对市场经济领域的商家及其成员的要求,包括诚实经营、平等交易、公平竞争、合法谋利、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树立商业道德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市场经济中商家的平等竞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借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同时通过培养个体的商业道德完善个体的道德人格。
  二、商业道德缺失的危害性分析
  1.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市场营销的本质在于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的财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但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漫天要价,乱“宰”顾客;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诈,骗买骗卖等,对广大消费者而言,不仅造成了他们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这里,消费者的权益被破坏殆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难以实现。

  2.破坏了公正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

  公正性是市场竞争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正常的市场背景下,每一个企业都是平等的,人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并通过正当的手段赢得竞争和优势,由此获得的利益也才是正当的、合法的。然而,有些企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则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他们的商业秘密;用贿赂的方式推销商品;在广告或宣传中诋毁、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产品声誉;用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等,所有这些行为的出现,无不有损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原则,使市场竞争秩序受到破坏,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使之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其正当利益遭受损害。

  3.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市场营销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并遵守社会公德。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增进社会的福利和健康发展做贡献。但打量假冒伪劣产品对名优产品的冲击,不仅使名牌企业利润减少,造成国家利税下降,而且国家为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还得支付巨额资金,损失巨大。同时,某些不法分子为了使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合法化,不惜重金贿赂政府官员,或在销售过程中拉关系、走后门,加剧社会风气的败坏,妨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严重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

  无论是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还是用虚假广告进行骗买骗卖,以及采用其它不正当营销手段,从短期看,企业由于欺骗消费者,引诱消费者上钩而获取了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其违法活动一旦被揭露、曝光,必然危及本身的声誉和信誉,遭受社会舆论的谴责,受到消费者的唾弃,最终失去顾客,失去市场。
  三、商业道德重构的对策
  1.重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营造道德氛围

  首先,作为消费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既能唾弃、遏制不道德行为,使违反商业道德者没有市场;又能文明、诚实、守信,给商家良好商业道德行为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消费者要学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遏制不道德行为蔓延。对违反商业道德行为不予投诉,就是助纣为虐,推波助澜。其次,作为商家要恪守商业道德,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特别是企业经营者,要把商业道德当作无形资产,不断强化商誉意识和经济信用意识,真正认识到讲商业道德可为自己创造更多商机。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商业道德意识深深植根于全体职工心中,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坚决不搞只顾自身眼前利益的狭隘满足,而失去商业道德,失去市场和失去未来的短期的“自杀”性行为。

  2.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强调依法治市。而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因此需要加快立法和修订,健全法律法规。一要积极健全合同监督管理法规,加强打击合同欺诈工作的可操作性;二要完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以杜绝企业违反商业道德行为发生;三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立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要加快建立信用制度,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信用经济;五要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使所有从业人员都有法定的“从业资格证”,便于执法机关检查、控制,同时也能有效遏制不法行为发生。

  3.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改革传统的地方和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方式,即除了经济总量指标以外,还应注重考察其市场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一个地方的市场开放程度和环保水平也能够反映出其领导人的水平与能力。为追求经济增长指标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不惜以牺牲一个地区的环境为代价,这样的“政绩”又怎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清除地方保护主义这个信用和道德建设中的最大障碍,其关键在于改革对地方领导人考核的单纯数量指标,这样才有利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4.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遏制短期行为

  目前,很多企业产权不清,“婆婆”非常多。尤其是国有企业,国家是通过政府官员系统来实现所有者利益的,而政府官员是要换届选派的,从而导致经营者出现短期行为,往往置商业道德于不顾,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对此,要明晰产权,解除政府的约束,把企业转由企业家经营。因为企业家是以终生经营企业为职业的,关心企业长远利益和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故而能够恪守职业道德。

  5.大力推动名优产品的促销活动,实施名牌战略,使重质量、守信用的良好商业道德蔚然成风

  通过由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名牌对市场的挤占,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扩大市场销售,同时使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更为困难。现阶段名牌的形成和发展单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应对其予以必要的扶持。

  6.加强执法力度,切实严惩违反商业道德行为,做到天天都有“3.15”

  对违反金融、外汇、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违反市场管理条例,非法从事工商活动,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必须彻底查办。同时,坚决打击执法犯法,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商业道德健康发展。

有关商业道德的论文,一千字

6. 管理伦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理解企业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

  [摘要]管理伦理不仅具有社会价值、生态价值、道德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价值。我国很多企业不重视管理伦理,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提高效率、开拓市场、增强凝聚力、构建和谐发展环境等方面。管理伦理经济作用的发挥,需要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充分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关键词]管理伦理;经济价值;企业管理

  管理伦理是管理学和伦理学相互融合的产物。管理伦理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效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尊重消费者权益,关注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当前,我国很多企业不重视管理伦理,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不少经营管理人员只看到管理伦理代表的社会责任这一面,错误地认为重视管理伦理是在“务虚”,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束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阐述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并探索企业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具体方法。
  一、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
  管理伦理不仅具有社会价值、生态价值、道德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
  1.管理伦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既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要采取很多措施来防止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不相符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可看作由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构成的组织。所有者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同时,上级领导是委托人,下级员工是代理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激励不相容?穴利益不一致?雪、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委托代理关系会产生代理问题并引起由此而增加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就是委托人采取很多管理措施来监控和限制代理人的活动而产生的管理成本。企业通过加强管理伦理建设工作,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增强相互信任,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2.管理伦理可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了当前的“买方市场”,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售后服务外,还要注重树立企业良好的企业伦理形象。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做购买决策的时候,不仅考虑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精神文化和伦理方面的因素。美国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在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的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爱与归属、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基本的物质生活有保障后,人们更乐于接受具有社会责任感、重视消费者权益的企业的产品。当人们知道某家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之后,一方面可能因对该企业产品质量及各项承诺产生疑问而拒绝购买,一方面还可能因自我道德要求而不愿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以免成为不道德行为的帮凶。
  3.管理伦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伦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对伦理规范的重视和是否按伦理规范行事对员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心理契约理论,员工在与企业确定正式的劳动合同之外,还会形成自己的心理契约。员工的心理契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正式合同中的条款外,企业的各种行为都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重要因素。如果员工感觉到企业讲究社会公德,公平地对待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权利,对员工负责,员工就容易形成关系型的心理契约。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归属感和忠诚感将大大增强。员工会感觉“有责任”回报企业,自发地努力工作。在关系型心理契约下,员工将更重视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更愿意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不过分看重短期物质利益。
  4.管理伦理是推动企业管理发展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管理伦理属于社会意识,它对企业管理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管理伦理道德的作用,必然推动管理实践的发展,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首先,进步的伦理道德能够为管理的变革做舆论准备,论证管理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批判腐朽落后的伦理道德观念,从思想理论上阐明改革的重要意义,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在同错误伦理道德观念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提高管理实践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管理者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法都必须不断创新,更需要进步的伦理道德作为指导,予以保证。其次,伦理道德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作为制定政策法规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管理法规的制定,由于不同的道德观念,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看法截然不同,会制定出完全不同的管理法规。
  5.管理伦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环境中从事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管理伦理对企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正确的管理伦理的指导下,能够建立一个竞争有度、互助合作、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使个人的生活、工作、事业、理想等和整个组织统一起来。任何企业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为了使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管理者往往使企业内部的管理伦理和社会的伦理相适应,使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一致的伦理关系而保持和社会的协调,这样,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当企业的管理伦理与社会伦理相一致时,也有利于企业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因为企业的行为符合社会伦理的要求,也一定符合管理伦理的要求。比如,符合企业管理伦理的“善”的行为,也是社会伦理所认同和倡导的“善”的行为,这种“善”的行为越多,对社会的感召力越大,美好的形象自然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来,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的兴盛发展。因此,良好的管理伦理是促成个人、企业、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强有力的纽带和桥梁。
  二、企业实现伦理管理的方法
  近年来,美国和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即无论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开始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与实践,并逐步形成一个新学科——企业伦理学;同时,伦理向企业活动广泛而全面的渗透也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一个新的趋势。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相融合的现代管理阶段,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管理伦理阶段。H·艾伦·雷蒙德博士在其《第三次浪潮中的经营管理》一书中指出,第三次浪潮型企业是未来企业成功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机式管理取代公式化管理成为第三次浪潮型企业的基本模式。而有机管理除了关心产品、组织外,特别关心伦理。因此,第三次浪潮型公司实质上就是伦理型公司。美国学者爱德华·福瑞曼和丹尼尔·R·吉尔伯特在《公司战略与公司伦理》中指出了当代管理学革命的两个前沿:第一,组织是由人组成的,而且有着复杂的价值网络。因此,管理者应采用价值管理和文化管理。第二,组织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他们认为,寻求卓越实际上就是寻求伦理,经营伦理一体化是正在发生的管理科学革命的关键所在,伦理经营是管理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企业要想真正做到伦理管理,就必须在各种管理活动中充分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对利益相关者负起道德责任。企业道德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其他活动中所应该承担的对员工、客户、社会和环境保护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企业无论是作为人格化的社会经济组织还是作为由许多个人因共同利益有意识组合而成的群体主体,总体上都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产物,也必然结成诸种社会关系并在协调和解决这些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因此,企业在创造自己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受到这些社会关系的制约。每一种社会关系及其主体都有特定的利益和伦理要求,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自己的生存发展中必然承担着特定的道德责任。
  伦理管理要求企业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具体来说要做到:(1)就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来说,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爱护员工,视员工为企业的生命,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企业应当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为员工提供平等的上岗就业、工资分配和接受教育、职位升迁的机会;企业应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为员工创造自我管理企业的机会,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使员工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努力工作。(2)就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应当支持政府的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服务社会。(3)就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安全、舒适和耐用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诚信”应当成为企业为消费者服务、对消费者负责的基本价值理念。“诚信”指诚实守信,企业应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安全可靠的产品,不制造或销售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中不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不搞虚假广告等。(4)就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来说,企业与原料厂商、销售厂商之间要诚实守信、互利互惠;企业与同行之间要公平竞争、互助合作,不能靠特权和关系、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等手段强行销售自己的产品。(5)就企业与社区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尤其是帮助残疾人就业,为社会排忧解难;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慈善事业,救助无家可归人员,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支持老少边地区发展经济,资助社区的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等。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企业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作的努力,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6)就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维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许多企业掠夺式的发展而导致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土壤退化、全球变暖等问题,不仅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对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企业作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必然要对其负责。伦理管理要求企业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发挥更加主动积极的作用。


  事件:远的有南京冠生园事件,近的有三鹿奶粉事件
  2001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消息,举国震惊。当年,各地冠以“冠生园”的企业更深受连累,减产量均在50%以上。其中,上海冠生园所受影响最大。 “南京冠生园事件”影响了6成多消费者2001年购买月饼的意愿;有14%的消费者表示今年不会买月饼。这是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透露的信息。并有学者提出,要警惕短视的商业行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负面影响。

7. 应如何正确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要联系实际讲!!

  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三大类,前两类是企业必须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公共责任和道德行为是指法定的必须承担的责任,其特点是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因而这种责任企业是否真正履行,直接涉及到法律问题,所以它属于法制性责任。一般来说,企业的公共责任和道德行为包括三大内容:
  第一,为政府提供税收。这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勇于承担这个社会责任,要坚决按照法律规定为政府缴税。企业可以合理合法地避税,但绝不能偷逃税收,因为前者是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不法行为。所有企业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纳税是自己应该履行的法定的社会责任。
  第二,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这也是企业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不过,这种就业机会是指合乎法规的就业机会,例如在生产条件和劳动条件等方面是合乎法律规定的,不能是有害于就业者健康甚至摧残就业者生命的就业机会;又如就业机会必须体现责权利对称的原则,就业者应该在就业机会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而不是克扣劳动者的应有收入和无视就业者社会保障的就业机会。总之,就业机会应该是符合法规的就业机会。
  第三,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企业的这个社会责任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关乎到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因而企业的这个社会责任,要求它必须保质保量地为市场提供优良产品和优质服务,绝对不能搞伪劣产品和虚假服务,否则,就是缺少起码的道德行为,就是根本没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些为市场提供劣质产品的企业,实际上是在践踏自己应有的法定的社会责任,是违法行为。

应如何正确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要联系实际讲!!

8. .如何理解企业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答: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不符合伦理的行为.这也有个名词就叫做企业的伦理管理.    企业的伦理管理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全过程中,应主动考虑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其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发展战略、职能权限设置等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处理好企业与员工、股东、顾客、厂商、竞争者、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建立并维系合理、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   伦理管理要求企业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具体来说要做到:(1)就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来说,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爱护员工,视员工为企业的生命,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企业应当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为员工提供平等的上岗就业、工资分配和接受教育、职位升迁的机会;企业应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为员工创造自我管理企业的机会,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使员工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努力工作。(2)就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应当支持政府的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服务社会。(3)就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安全、舒适和耐用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诚信”应当成为企业为消费者服务、对消费者负责的基本价值理念。“诚信”指诚实守信,企业应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安全可靠的产品,不制造或销售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中不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不搞虚假广告等。(4)就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来说,企业与原料厂商、销售厂商之间要诚实守信、互利互惠;企业与同行之间要公平竞争、互助合作,不能靠特权和关系、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等手段强行销售自己的产品。(5)就企业与社区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尤其是帮助残疾人就业,为社会排忧解难;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慈善事业,救助无家可归人员,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支持老少边地区发展经济,资助社区的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等。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企业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作的努力,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6)就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说,企业应当维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许多企业掠夺式的发展而导致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土壤退化、全球变暖等问题,不仅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对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企业作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必然要对其负责。伦理管理要求企业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发挥更加主动积极的作用。


事件:远的有南京冠生园事件,近的有三鹿奶粉事件
2001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消息,举国震惊。当年,各地冠以“冠生园”的企业更深受连累,减产量均在50%以上。其中,上海冠生园所受影响最大。 “南京冠生园事件”影响了6成多消费者2001年购买月饼的意愿;有14%的消费者表示今年不会买月饼。这是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透露的信息。并有学者提出,要警惕短视的商业行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负面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