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两极分化?

2024-04-27

1. 什么是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 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趋势。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像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那样,把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 “共同富裕”,国家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公民收入的差距保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消灭两极分化。

什么是两极分化?

2. 如何看待两极分化

中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达到如此程度,不是偶然的。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与主流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如所谓这是“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见《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7日经济新闻版,樊纲短文《收入差距为何拉大》)试问经济体制改革二十多年了,把改革后出现的现在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归罪于旧体制,这怎么说得过去呢?还有所谓产生的原因,是“发展问题”。如樊纲此文认为,只有通过持续长久地发展,才能解决差距拉大的问题。也有人说:“只要抓总量增加,不必管分配。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切问题都会解决。”(北大教授张维迎)把当前严峻的分配问题,推拖到未来的发展,这是不负责任,不想解决问题。事实是,从1978年至2006年,28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2倍多,在世界上的位置由第10名上升为第4名。试问发展的时间,还不够持续长久吗?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吗?在世界上排名的地位,还不够高吗?只追求发展,不管分配,蛋糕即使做得再大,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试问这样下去,要拖到哪年哪月才解决问题呢? 我认为,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西方经济学新自由主义误导了我国的改革。我国著名的已故老一辈经济学家陈岱孙,曾经指出:“在 我国经济学界,这些年又渐渐滋长了一种对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一概肯定的倾向。…我们面临的危险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经济学对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二是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方向的误导。弄得不好, 西方经济学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都可能产生悲剧性的后果。”(为丁冰主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说》所写的序言,此书1995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认为,陈岱老的估计不幸而言中。由于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改革的误导,当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就是这种悲剧性后果的一种表现。 面对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的汹涌浪潮,我国的正派学者 和有关部门也曾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如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高校理论战线杂志社,1994年起组织召开了多次西方经济学学术报告会,出版了《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两本书(高鸿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和1996年出版),收集了与会学者包括陈岱孙、陶大镛、高鸿业、吴易风、胡代光、范家骧、李成瑞、奚兆永、杨德明、丁冰等学者几十篇文章,也有本人三篇文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与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与产权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这两本书破除对西方经济学的迷信及其对改革的干扰,起了一定作用。 中宣部1990年5月出版的《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尖锐地指出:“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极力反对我们揭露和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甚至主张加剧两极分化,期望中国出现更多的百万富翁以至亿万富翁,培植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即他们所谓的中产阶级,认为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他们宣称:“中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民主社会的形成,有赖于中产阶级的形成。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其实,以所谓的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民主和民主社会,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和资本主义社会。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的目的就是要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培植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这里把我国那些信奉西方经济学搞自由化的人,他们要加剧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政治目的,说得再清楚不过的了。由于高层领导的自由化倾向,反对这种正确意见,不择手段把它压下去了,结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态势愈演愈烈。 2、最为严重的是假经济体制改革之名,加速推行 私有化,加剧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态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原来本意是要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下放管理权限,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动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更快发展。这在全会的公报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时的著作中都讲得很清楚。 但后来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西方经济学传入我国,与资本主义改革派结合起来,把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弯曲为经济制度的改革,大搞西化、私有化,变公有制为私有制。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分配的经济基础。 
采纳哦

3. 两极分化的特点

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表现出非常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但目前的中国,却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社会的共同特点。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社会和两极分化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当代中国,或者是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或者是完全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必居其一,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两极分化的特点

4. 两极分化的现状

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不但普通老百姓都看到了,连官方媒体都做了相当充分的报道。财政部的调查指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什么是“高度不平等”?就衡量总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说,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而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就超过了0.4,到2007年已达到0.473。在城市中,10%的富裕家庭占有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只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最近发行的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创刊号所公布的、名为“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的、对包括资改派吴敬琏、厉以宁在内的50位知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中,“收入差距过大”,位居前十位主要问题的首位。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布的公告中说:“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这说明,中央已经注意到并默认了由收入差距“高度不平等”所带来的贫富差距过大。总之,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民大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人民群众当家做了主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在全国范围没收买办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这样做,迅速地消除了旧中国的两极分化,但不能保证不再产生两极分化。因为,城市中资本主义还存在,土改后的农村是汪洋大海般的小农个体经济,而小生产每日每时都在产生资本主义。所以,中共中央、毛主席及时地制定和贯彻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实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杜绝新的两极分化。经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建立;以后又经过十几年的调整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逐步巩固起来。在此基础上,不但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而且消除了两极分化。从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着,而标志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到1984年稳定在0.16的水平,在此之前更不会高于这一水平(一般说基尼系数0.2之下叫‘高度平等’)。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农村推行包产到户,把集体经济重新改变成个体小农经济,城市企业实行改制,把大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重新改成名为民营实为私有制经济,由此拉开了两极分化的帷幕。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07年已达到0.473。至于2007年以后,我国的基尼系数又达到了何种“新高”,所有的媒体和统计部门全都保持沉默。

5. 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最核心原因是:老爸和高考造成的!

基尼系数、马斯诺需求理论、资源分配不合理、税收制度等等各方面都分析,都太理论化,不容易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老爸和高考。

老爸

老爸泛指家庭出生,有个牛逼的老妈其实也一样。看个图就知道这个老爸重要性:



“有些人命好”,这大概就是形容这样的人。王健林随便可以抽出5亿给儿子投资做生意,换普通老百姓得好几辈子才能挣得一亿!

不用想象,一个好的家庭,给的格局,见识,教育完全不是一般普通家庭能够触及的。

这两天遇到一位财经的自媒体人,自己粉丝有40万左右(财经粉丝价值较高,容易变现),算是大V。大V对接个广告,卖点产品都没太多兴趣。“每个月多赚10万意义不大”。希望能够融资,做一个财经媒体平台,已经通过家庭关系和自己的社交圈在找融资,相信很快就能找到,因为出生很棒。大学刚毕业(美国留学回来)就开着宝马X5,至少行业里很多人觉得有实力,人之常情,大家都喜欢同有实力的人合作。经济基础好的,事业格局就不同,最后结果当然不一样,起步高,这些通过后天学习非常难。



好老爸,是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不励志,但是这是个现实。

高考

普通老百姓走向更高阶层,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劲,就是【高考】。


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陪女儿高考》闺女在北京高考,还担心得全家出动陪考。可见,高考现在不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几乎是决定命运的机会。

考得好考得差,人生截然不同。会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师友,机遇和挑战都不同,命运也就不同。高考不是改变命运,而是高考决定命运。清华、北大毕业的活得差的人少得很。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一起通过窗,211、985大学的同学,最后一起创业,做事业信任基础无法比拟。

最后贫富差距造成的原因就是机遇了。

机遇

每个人的机遇是均等的,一年几个小机会,人生几次大机会。

不科学统计:人生有七次成功的机会,两次机会之间相隔大约7年,大概25岁以后开始出现机会,经过50年的时间,75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第一次因为太年轻资历不深通常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因为年岁已高 无力再操控。

结婚对象,房市,股市,创业机会等等,都是大机会。

另外还有漫长的人生路会无意与两次机会失之交臂,真正属于个人的成功机会只有三次。因为一生时间太有限。



大部分人都抓不好,只要抓住一次,阶层就能升级。

活得长,本身就是竞争力!

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6. 两极分化的介绍

两极分化 ,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 趋势。

7. 如何解决两极分化

初中二年级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
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升到初中二年级后,增加了平面几何、物理等课,学习负担比初中一年级重,教材的内容也广泛、复杂得多,要求相应地有了提高。
二是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到了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
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特别是对新教材既缺乏教学方法,又缺乏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把初中一年使用的听说领先的方法丢弃不用,而采取一味领读,叫学生背诵、默写、翻译等,学生整天疲于奔命,毫无兴趣可言。
根据分化原因的分析,在初中二年级阶段,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
一、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信心,而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基础是无“忧”无“难”,其具体做法:
1 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首先确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对学生的认识,学生具有主动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提高,把起点、进度、训练量定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身上,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且特别注意给原来不及格的学生多跳一跳的机会,也能摘到几个果子。尖子学生要从速度和分量上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也感到摘果子并不那么容易。
2 创造语言情景。一是继续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让学生在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关系,学得轻松;二是以手势、表情、动作配合教学;三是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四是组织对活表演,让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五是坚持少讲汉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上几项可总的概括为:初中二年级的英语教学始终要做到“假戏真演”,学生“乐在其中”。
3 语言知识系统化。初中二年级一定要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最常用的是图表法,把学过的知识用线条或者图表表示出来,让学生记忆深刻。
4 指点学习方法。如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总觉得单词难记,那么就要及时地教给他们“听懂—读准—辨形—归类”的记忆方法,经常不断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法,有了苦干的决心,加巧干的方法,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5 要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作业最好放到课堂内完成,这样至少有四点好处:
一是学生精力集中;
二是可以对差生进行辅导;
三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四是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1 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察觉,学生的行动还是受自己情感的支配,因此,不间断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爱好,是激发初中二年级学生求知欲的主要途径,应当从得益感和创新感上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学生的得益感主要来自会运用英语。初中二年级学生要是能听懂老师和别人说的英语,自己能用几句英语来表达简单的思想,能看懂课外的几段简易英文,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盎然。要保证学生每节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练功夫(包括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学生的语言技能才得以形成,得益感也就油然而生。 学生的创新感主要取决于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尖子学生由于基础比较扎实,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教师要允许他们在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有独特的见解和新的运用,让这些人的兴趣不受到抑制。
2 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批评也要考虑场合,特别是要与事实相符。课堂提问要因人制宜,循循善诱。
3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知识主要是学会的,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端正学生的动机。我们还让学生成立外语课外活动小组,发挥每个人外语方面的优势,对外语从不感到无味。
三、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保持言语技能的延续和发展 学生在初中一年级获得的十分薄弱的言语技能,能否在初中二年级得到延续和发展,是防止两极分化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抓住以下几点:
1 侧重听说训练。初中一、二年级同属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听说仍然是训练的侧重点。对词汇、句型和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和初中一年级一样,通过听说的方式进行,只是在内容上要有所增加,面要有所加宽。
2 继续开展会话活动。继续坚持在课内进行,每次三五分钟,费时不多却有较大收获。
3 听写训练。听写内容要源于教材,也要活于教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英语和写英语的能力。原原本本地照搬教材只能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
4 及时地进行课文问答和课文复述。在各项训练中必须抓住“及时”二字。比如,在学生预习之后,听一遍课文录音就要求学生作口头问答练习。听两遍之后就要求尖子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听三遍之后就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英语把课文内容记下来。这样训练可大大加快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而掉队现象也并不明显,减少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研究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缩小两极分化。建议每位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试验,总结经验教训,来推动教学工作的改进。

如何解决两极分化

8. 如何解决两极分化

极化
原本是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

不断小商品生产者产生较少

号劳动资本家和出卖劳动

供电等大量的打工仔这两种极端

的趋势。极化的法律价值

 

私人推论水果的商品经济制度。这种两极分化的小生产者,

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结束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领导和推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导致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 

级阶段,开始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学位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配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部分

人先富起来。然而,社会主义制度

像资本主义私有制

样的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手中的几

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共同繁荣”,国家宏观调控法律和

居民收入差异
距离保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的政策,消除了两个 />极分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