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2024-04-29

1. 如何编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我一直在想,作为测试人员应该用脑袋去测试,也就是说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把自己的发现应用到测试中去,这样你才能有真正的提高,你所具备的理论和能力才有竞争力。
  回到测试用例中来,我觉得做好以下三点就是一个好的用例。
  第一:依据分明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首先立项,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动作到了需求分析,昨晚需求分析后,测试就可以做测试需求,然后就可以写测试用例了。所以写测试用例的依据就是需求。这么说太笼统,举一个例子。一个系统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模块设计等一系列的动作,最后生成了详细的需求说明和详细设计文档等等,在这些文档中,已经很详细的描述了所有的需求点和功能点,也有较详细的技术说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怎么把这些功能点和需求点变成测试点,这就需要做好测试需求分析和测试方案工作,生成一个个可测试的测试点。这也是需求必须可测的一个体现。
  假设经过上一步工作,分析出这个系统有5个模块,50个大的功能点,500个具体需求点,最后生成了5000个测试点。那么 ok,我们就要写5000个测试用例。还是那句话,一个测试用例只能对应一个测试点,测试点和用例是1对1的关系;一个需求点可以对应多个用例,需求点和用例是1对多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在统计中讲。
  第二:目的明确
  用例都有个测试目的,这就是要目的明确,并且也只能有一个目的。前面无论多少步骤,都是为了找到这个目的途径。功能从大到小有层次的划分,我们做测试用例也是有层次的,不然你怎么定义用例的优先级呢?等到测试最小的功能点是,支持这个功能点的其他上层功能点,我们都默认正确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的预期,所以在测试步骤中不用对上层的功能专门考虑测试数据,只把他当成一个正确的找到目前的功能点的途径就行。换句话说,你要测试的功能点需要点10个连接才能找到,那么前9个连接我们再以前就应该设计了用例,在第10个连接中默认他们正确就ok,这个用例的前9步,只是告诉你如何找到第10步。就是这样。
  第三:便于统计
  测试用例对整个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做测试需求覆盖分析。这样如果一个用例写几个测试点,那么就无法完成需求覆盖分析工作,至少是不符合规则的。
  你还可以通过模块划分,来分析哪个模块存在的问题较多,还有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应为程序员不同,能力就不同,缺陷喜欢扎堆分布,这个大家都知道),存在问题较多的模块需要做进一步的测试或者下一次作为测试重点。如果你统计的数据不准确,会误导结果的。
  三,做缺陷分析。用例失败了,就生成一个缺陷。

如何编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2. 如何写出好的测试用例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每个人都能执行的测试用例,不管你是否是测试人员,不管你是否了解整个软件的工作流程,你都能顺利的执行完测试用例,并对这个测试用例覆盖到的功能点有了大概的了解。 好的测试用例的设计相当了软件开发中的详细概要设计,要写出好的测试用例首先要对所测试的软件很熟悉,熟悉软件的每个功能点和系统的整个业务流程。其次,对整个测试用例有个好的规划,理清主线,功能点的在哪个地方被覆盖都是需要考虑的。最后,需要良好的心态,写测试用例是个繁琐的过程,测试用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好的测试用例更需要你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去理清思路,并把每个功能点都恰当的写进去。 测试用例的规划: 用例的规划非常的重要,它决定整个测试用例的思路、风格、覆盖率。即对整个测试用例的成败都有直接的响。对测试用例的规划我个人总结出两条思路:一条是用例的线性规划,另一条是功能点覆盖型。这两条思路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线性的测试用例的要点是在理清每一条思路,即以业务线和流程线为主,每一条线都是一个流程,然后把功能点穿插到每条线里去。把每条业务流程比作竖线,功能线比作横线,那么功能点就是横线和竖线的节点,这样整个用例就是一张大网,我们可以随时向网中添加横线或竖线,使得覆盖率不断增加,“漏网之鱼”越来越小。 另一种思路是功能点覆盖型。在设计之前把要整套软件的功能点理清楚,这当然是非常的难的。但我们可以参考系统设计的功能流程图,软件的需求来进行分析和提取。还有一点就是测试人员的经验来完善所需要的功能点。这种思路的重点是把每个功能点都要在设计中体现出来,以功能点覆盖为主,不管工作的业务流程。也就是说是按照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的,分模块进行用例的设计。 两种思路相辅相承,各有各的优点。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有时以业务流程来编写比较容易,有时以功能模块编写比较容易。一个是以线为主,一个是以块为主。 测试用例的设计: 规划好测试用例的整体思路之后,就是测试用例的具体设计设计了。用例的设计的格式主要由测试环境,准备数据,前置条件,用例ID,预期输入值,期望输出结果,测试执行结果和优先级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余的还有一些统计页,打印输出的模板等。个人认为用excel设计比较简便,excel可以有多个页面,一个页面为统计测试结果和用例维护,一个为测试用例的主页面,还有一个页面可以放一些打印后的模板。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用例的维护。 用例的预期输入值和操作步骤是用例设计最重要的部分。设计好这两个部分对经后测试用例的执行至关重要,特别是操作步骤的描述,要描述清楚每一步的操作步骤,这样才能让测试的执行者准确操作,不会产生歧义。用例所写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清晰的,没有歧义的,否则就会出现用例维护时,其他测试人员看不懂你写的是什么,测试用例执行的时候,看着很费力,达不到文中刚开始的要求。 测试用例的维护: 每个测试用例都要在经后执行的过程中去维护修改,使得测试用例的覆盖率不断提高。特别的测试用例的第一个版本时,需要维护的量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边测试边修改测试用例,也可以根据需求添加测试用例。每维护一次测试用例,就必修记录下你修改的内容,以便于经后的阅读和别人的维护。 以上是我近期对于测试用例设计的理解,也是我近期工作的一个总结和体会,测试用例设计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也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经验来不断提升用例的质量,设计出好的测试用例。

3. 如何编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我一直在想,作为测试人员应该用脑袋去测试,也就是说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把自己的发现应用到测试中去,这样你才能有真正的提高,你所具备的理论和能力才有竞争力。
  回到测试用例中来,我觉得做好以下三点就是一个好的用例。
  第一:依据分明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首先立项,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动作到了需求分析,昨晚需求分析后,测试就可以做测试需求,然后就可以写测试用例了。所以写测试用例的依据就是需求。这么说太笼统,举一个例子。一个系统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模块设计等一系列的动作,最后生成了详细的需求说明和详细设计文档等等,在这些文档中,已经很详细的描述了所有的需求点和功能点,也有较详细的技术说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怎么把这些功能点和需求点变成测试点,这就需要做好测试需求分析和测试方案工作,生成一个个可测试的测试点。这也是需求必须可测的一个体现。
  假设经过上一步工作,分析出这个系统有5个模块,50个大的功能点,500个具体需求点,最后生成了5000个测试点。那么 ok,我们就要写5000个测试用例。还是那句话,一个测试用例只能对应一个测试点,测试点和用例是1对1的关系;一个需求点可以对应多个用例,需求点和用例是1对多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在统计中讲。
  第二:目的明确
  用例都有个测试目的,这就是要目的明确,并且也只能有一个目的。前面无论多少步骤,都是为了找到这个目的途径。功能从大到小有层次的划分,我们做测试用例也是有层次的,不然你怎么定义用例的优先级呢?等到测试最小的功能点是,支持这个功能点的其他上层功能点,我们都默认正确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的预期,所以在测试步骤中不用对上层的功能专门考虑测试数据,只把他当成一个正确的找到目前的功能点的途径就行。换句话说,你要测试的功能点需要点10个连接才能找到,那么前9个连接我们再以前就应该设计了用例,在第10个连接中默认他们正确就ok,这个用例的前9步,只是告诉你如何找到第10步。就是这样。
  第三:便于统计
  测试用例对整个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做测试需求覆盖分析。这样如果一个用例写几个测试点,那么就无法完成需求覆盖分析工作,至少是不符合规则的。
  你还可以通过模块划分,来分析哪个模块存在的问题较多,还有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应为程序员不同,能力就不同,缺陷喜欢扎堆分布,这个大家都知道),存在问题较多的模块需要做进一步的测试或者下一次作为测试重点。如果你统计的数据不准确,会误导结果的。
  三,做缺陷分析。用例失败了,就生成一个缺陷。

如何编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4. 如何写好测试用例


5. 如何写好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指导;是测试执行的实体,是测试方法、测试质量、测试覆盖率的重要依据和表现形式;是团队内部交流以及交叉测试的依据,便于测试工作的跟踪管理,包括测试执行的进度跟踪,测试质量的跟踪,以及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的跟踪和考核;在测试执行工作开展前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可以避免测试工作开展的盲目性;测试用例是说服用户相信产品质量的最佳依据,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客户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以上可以看出测试用例在整个测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下编写了关于如何写好测试用例的一些个人建议:
  1、要参与需求评审,评审需求的过程实际也是熟悉业务需求的过程。只有对业务比较熟悉了,才能更好的,更充分的设计出高质量的测试用例。
  2、要多阅读文档,其中包括产品策划书、规格说明书、需求文档,接口文档等,我们可以收集一切相关的文档来帮助理解所要测试的产品需要完成的目标。
  3、尽量多参加项目组内的会议。比如需求讨论、设计讨论、计划讨论等会议,这样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产品的理解。
  4、要善于沟通,多和客户、开发、测试人员进行沟通。遇到不明确的问题、有疑问的需求,可以咨询项目负责人或者客户等。这样才能提前解决需求理解偏差等。
  5、测试用例名称,也叫测试用例标题,一定要写得简洁、明了,需要用概括的语言描述该用例的出发点和关注点,使得测试人员第一眼看到测试用例名称就能够明白测试用例的目的。用例名称中一般要求不能存在假设性的语句,并且原则上每个用例的名称不能重复。
  6、预置条件要明确,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数据、测试场景。因为许多BUG只有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景下才可以重现。没有正确的前提条件,就无法进行后面的测试步骤或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
  7、测试步骤描述要简单、清晰,并且要清楚每一个步骤的描述,我们平常的鼠标和键盘的每一动作都代表一个操作步骤。比如:第一步,输入用户姓名;第二步,输入登录密码;第三步,用户点击登录。步骤写的明确时就利于提高用例的可操作性。
  8、用例的预期结果要完整而且清晰,并且要将各个输出的结果写出来,包括:返回值的内容、数据库相关字段的记录、界面的响应结果、输出结果的规则符合度、日志的检查和对其它业务影响的检查。
  9、测试用例级别要划分清楚,这样在测试执行时有主次之分。
  10、测试用例的划分也要单一,一个测试用例只检查功能点的一种情况。一个用例检查的情况太多,会导致用例的目的不明确。而且这样组织用例,有利于需求覆盖率的统计。一个功能点我们测试了哪些情况,以及哪些功能点我们在重点测试,一目了然。

如何写好测试用例

6. 如何编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我一直在想,作为测试人员应该用脑袋去测试,也就是说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把自己的发现应用到测试中去,这样你才能有真正的提高,你所具备的理论和能力才有竞争力。
  回到测试用例中来,我觉得做好以下三点就是一个好的用例。
  第一:依据分明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首先立项,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动作到了需求分析,昨晚需求分析后,测试就可以做测试需求,然后就可以写测试用例了。所以写测试用例的依据就是需求。这么说太笼统,举一个例子。一个系统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模块设计等一系列的动作,最后生成了详细的需求说明和详细设计文档等等,在这些文档中,已经很详细的描述了所有的需求点和功能点,也有较详细的技术说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怎么把这些功能点和需求点变成测试点,这就需要做好测试需求分析和测试方案工作,生成一个个可测试的测试点。这也是需求必须可测的一个体现。
  假设经过上一步工作,分析出这个系统有5个模块,50个大的功能点,500个具体需求点,最后生成了5000个测试点。那么 ok,我们就要写5000个测试用例。还是那句话,一个测试用例只能对应一个测试点,测试点和用例是1对1的关系;一个需求点可以对应多个用例,需求点和用例是1对多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在统计中讲。
  第二:目的明确
  用例都有个测试目的,这就是要目的明确,并且也只能有一个目的。前面无论多少步骤,都是为了找到这个目的途径。功能从大到小有层次的划分,我们做测试用例也是有层次的,不然你怎么定义用例的优先级呢?等到测试最小的功能点是,支持这个功能点的其他上层功能点,我们都默认正确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的预期,所以在测试步骤中不用对上层的功能专门考虑测试数据,只把他当成一个正确的找到目前的功能点的途径就行。换句话说,你要测试的功能点需要点10个连接才能找到,那么前9个连接我们再以前就应该设计了用例,在第10个连接中默认他们正确就ok,这个用例的前9步,只是告诉你如何找到第10步。就是这样。
  第三:便于统计
  测试用例对整个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做测试需求覆盖分析。这样如果一个用例写几个测试点,那么就无法完成需求覆盖分析工作,至少是不符合规则的。
  你还可以通过模块划分,来分析哪个模块存在的问题较多,还有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应为程序员不同,能力就不同,缺陷喜欢扎堆分布,这个大家都知道),存在问题较多的模块需要做进一步的测试或者下一次作为测试重点。如果你统计的数据不准确,会误导结果的。
  三,做缺陷分析。用例失败了,就生成一个缺陷。如果一个用例中写了多个测试点,回归的时候,这几个测试点也有回归,有些可能与缺陷毫无关系的测试点,都被你回归了。

7. 如何写好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指导;是测试执行的实体,是测试方法、测试质量、测试覆盖率的重要依据和表现形式;是团队内部交流以及交叉测试的依据,便于测试工作的跟踪管理,包括测试执行的进度跟踪,测试质量的跟踪,以及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的跟踪和考核;在测试执行工作开展前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可以避免测试工作开展的盲目性;测试用例是说服用户相信产品质量的最佳依据,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客户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以上可以看出测试用例在整个测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下编写了关于如何写好测试用例的一些个人建议:
  1、要参与需求评审,评审需求的过程实际也是熟悉业务需求的过程。只有对业务比较熟悉了,才能更好的,更充分的设计出高质量的测试用例。
  2、要多阅读文档,其中包括产品策划书、规格说明书、需求文档,接口文档等,我们可以收集一切相关的文档来帮助理解所要测试的产品需要完成的目标。
  3、尽量多参加项目组内的会议。比如需求讨论、设计讨论、计划讨论等会议,这样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产品的理解。
  4、要善于沟通,多和客户、开发、测试人员进行沟通。遇到不明确的问题、有疑问的需求,可以咨询项目负责人或者客户等。这样才能提前解决需求理解偏差等。
  5、测试用例名称,也叫测试用例标题,一定要写得简洁、明了,需要用概括的语言描述该用例的出发点和关注点,使得测试人员第一眼看到测试用例名称就能够明白测试用例的目的。用例名称中一般要求不能存在假设性的语句,并且原则上每个用例的名称不能重复。
  6、预置条件要明确,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数据、测试场景。因为许多BUG只有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景下才可以重现。没有正确的前提条件,就无法进行后面的测试步骤或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
  7、测试步骤描述要简单、清晰,并且要清楚每一个步骤的描述,我们平常的鼠标和键盘的每一动作都代表一个操作步骤。比如:第一步,输入用户姓名;第二步,输入登录密码;第三步,用户点击登录。步骤写的明确时就利于提高用例的可操作性。
  8、用例的预期结果要完整而且清晰,并且要将各个输出的结果写出来,包括:返回值的内容、数据库相关字段的记录、界面的响应结果、输出结果的规则符合度、日志的检查和对其它业务影响的检查。
  9、测试用例级别要划分清楚,这样在测试执行时有主次之分。
  10、测试用例的划分也要单一,一个测试用例只检查功能点的一种情况。一个用例检查的情况太多,会导致用例的目的不明确。而且这样组织用例,有利于需求覆盖率的统计。一个功能点我们测试了哪些情况,以及哪些功能点我们在重点测试,一目了然。
  11、评审用例很关键,因为经过测试用例的评审可以发现:用例设计的结构安排是否清晰、合理;是否覆盖所有的需求功能点;是否存在冗余的用例;是否具有很好的可执行性;是否存在对需求理解上的差异等。评审需要项目经理、需求分析人员、架构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参与,也需要客户方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12、召开测试用例评审会议,在会议上大家可以提问互答,对模糊不清的地方可以进行讨论。这样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站在很多人的思维和思考方式下设计用例。
  13、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设计用例,以用户的使用逻辑及操作习惯为出发点,从用户实际可能的操作场景考虑,一定要脱离系统提供功能。
  14、测试用例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不要认为测试用例的设计是一个阶段,测试用例的设计也需要迭代,在软件开发的不同的阶段都要回来重新审视和完善测试用例。并且需要在测试执行时利用发散思维不断的构造和完善测试用例。
  总的来说,写出好的测试用例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完善,需要我们不断的在工作中去总结。写出好的测试用例没有简单的公式或规定可以遵循。即使是多年以来在测试方面感兴趣的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如何写好测试用例?

8. 如何编写有效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一份关于具体测试步骤的文档,它描述了测试的输入参数、条件及配置、预期的输出结果等,以判断被测软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设计、书写和执行测试案例是测试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测试案例通常由测试案例管理系统或工具进行管理。
  
 测试用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软件测试全部过程的核心,是测试执行环节的基本依据。测试用例编写应该遵循的原则:
  
 特性: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应该具有较高的发现某个尚未发现的错误的可能性,而一个成功的测试案例能够发现某个尚未发现的错误,通常一个好的测试案例有以下特性:
  
 测试用例不可能设计得天衣无缝,也不可能完全满足软件需求的覆盖率,测试执行过程里肯定会发现有些测试路径或数据在用例里没有体现,那么事后该将其补充到用例库里,以方便他人和后续版本的测试。
  
 测试用例的信息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增删,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测试用例应该包含以下信息:
  
 这些信息建议可以由测试案例自动生成。
  
 测试级别进行说明:
  
 6.测试类型: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兼容测试、安全测试、恢复测试、安装测试、界面测试、启动/停止 测试、文档测试、配置测试、可靠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多语言测试。
   7.预置条件:对测试的特殊条件或配置进行说明
   8.测试步骤:详细描述测试过程,案例的操作步骤建议少于15个。
   9.预期结果:预期的测试结果
  
 例如:假设目前测试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是否能正确发送短信给中国联通互联网关,测试用例的设计如下:
   (1)测试用例ID:TC000001
   (2)测试用例名称:中国移动全球通手机用户成功发送短信给中国联通手机用户
   (3)测试功能点:中国移动全球通手机用户成功短信给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中国联通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4)测试目的:
   A、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能否正确处理全球通用户发送给中国联通用户的短信;
   B、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能否正确处理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的情况。
   (5)测试级别:基本功能测试
   (6)测试类型:功能测试
   (7)预置条件:各网关实体按照组网图中的关系连接好,各实体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正常。
   (8)测试步骤:
   A、中国移动全球通手机用户(13901000001)给中国联通手机用户(13001000001)发送MO短信,内容为“测试”,目的号码填为中国联通手机号码;
   B、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把短信下发给中国联通用户成功后,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返回一个标识成功的状态报告。
   (9)预期结果:
   A、中国联通手机用户(13001000001)接收到了短信,内容为“测试”,源号码为中国移动全球通的用户号码(13901000001);
   B、在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上产生SMO话单,其中“短消息发送状态”填0(表示成功),“源手机号码”13001000001,“目的手机号码”为13001000001。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的模版:
  
   
                                            
 
  
 对一个全新的产品来说,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产品需求文档和产品模块之间的关系。然后需要从需求文档中书写与所有需求相对应的主路径测试案例和烟雾测试案例, 这个时候也同时会包括一定的基本路径测试案例甚至是详细测试案例。在这个时候,因为对产品没有直接的使用感受,书写测试案例要考虑面广而不要太过精细。继 续阅读产品功能定义文档,将所有的功能定义直接对应写相关的测试案例,这个时候,最好能够对程序的本身有一定的接触,加深对程序的了解,以便写出更好,更 全面的测试案例。最后,在实际测试中,还需要不断扩充,修改以前的测试案例,得到完整的基本功能测试案例和详细测试案例。如果对于一个已有一定或大部分案 例的产品来说,不管测试者是否本身熟悉这个产品,其主要的任务就是阅读,检查需求及相关的变更,然后对原有的案例进行理解,扩充和修改。这就是案例的重用 /复用。设计测试案例的时候,需要有清晰的测试思路,对要测试什么,按照什么顺序测试,覆盖哪些需求做到心中有数。测试用例编写者不仅要掌握软件测试的技 术和流程,而且要对被测软件的设计、功能规格说明、用户试用场景以及程序/模块的结构都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测试用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测试需求分析从软件需求文档中,找出待测试软件/模块的需求,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整理成为测试需求,清楚被测试对象具有哪些功能。测试需求的特点是:包含软件需求,具有可测试性。
  
 测试需求应该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或细分,方便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中的测试集与测试需求的关系是多对一的关系,即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集对应一个测试需求。
   2、业务流程分析软件测试,不单纯是基于功能的黑盒测试,还需要对软件的内部处理逻辑进行测试。为了不遗漏测试点,需要清楚的了解软件产品的业务流程。建 议在做复杂的测试用例设计前,先画出软件的业务流程。如果设计文档中已经有业务流程设计,可以从测试角度对现有流程进行补充。如果无法从设计中得到业务流 程,测试工程师应通过阅读设计文档,与开发人员交流,最终画出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可以帮助理解软件的处理逻辑和数据流向,从而指导测试用例的设计。
  
 从业务流程上,应得到以下信息:
  
 A、主流程是什么
   B、条件备选流程是什么
   C、数据流向是什么
   D、关键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3、测试用例设计
   完成了测试需求分析和软件流程分析后,开始着手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设计的类型包括功能测试,边
  
 界测试,异常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在用例设计中,除了功能测试用例外,应尽量考虑边界、异
  
 常、性能的情况,以便发现更多的隐藏问题。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划分、因果图分析和错误猜测,白盒测试的测试用
  
 例设计方法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多重条件覆盖。在这里主要讨论黑盒测
  
 试。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可以使用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结合前面的需求分析和软件流程分析进行设
  
 计:
  
 功能测试:测试某个功能是否满足需求的定义,功能是否正确,完备。
  
 适合的技术:由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功能测试、等价类划分
  
 边界测试:对某个功能的边界情况进行测试。
  
 适合的技术:边界值划分
  
 异常测试:对某些功能来说,其边界情况无法简单的了解或某些操作不完全是正确的但又是可能发生的,
  
 类似这样的情况需要书写相关的异常测试。
  
 适合的技术:由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特殊业务流程、错误猜测法、边界值分析、内部边界值测试、
  
 性能测试:检查系统是否满足在需求中所规定达到的性能,性能主要包括了解程序的内外部性能因素。内部性能因素包括测试环境的配置,系统资源使用状况;外部因素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适合的技术: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测试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又称强度测试,主要是检查系统运行环境在极限情况下软件运行的能力,比如说给一个相当大的负荷或网络流量给应用软件兼容测试:测试软件产品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工具,相同工具的不同版本下功能的兼容性。
  
 4、测试用例评审
  
 测试用例设计完成后,为了确认测试过程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的测试点,需要进行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用例评审一般是由测试leader安排,参加的人员包括:测试用例设计者、测试leader、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其它相关开发测试工程师。测试用例评审完毕,测试工程师根据评审结果,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并记录修改日志。
  
 5、测试用例更新完善
  
 测试用例编写完成之后需要不断完善,软件产品新增功能或更新需求后,测试用例必须配套修改更新;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设计测试用例时考虑不周,需要对测试用例 进行修改完善;在软件交付使用后客户反馈的软件缺陷,而缺陷又是因测试用例存在漏洞造成,也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完善。一般小的修改完善可在原测试用例文档 上修改,但文档要有更改记录。软件的版本升级更新,测试用例一般也应随之编制升级更新版本。测试用例是“活”的,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更新与完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