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育讲座有什么收获

2024-04-28

1. 听教育讲座有什么收获

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会更好地和子女沟通,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过教育讲座,可以直接咨询教育权威人士自己的问题,对症下药,效果更为显著。
可以让家长提升自身素质,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受教育的时候能够不产生叛逆心理。
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让家长把更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

扩展资料:
一关于家庭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及威信的确立
集体主义教育观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如何组织和培养儿童集体是马卡连柯全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马卡连柯同样强调了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马卡连柯认为,旧式的家庭是一种父权的家庭,孩子的生活完全服从父亲的意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首先是一个苏维埃的集体,它与旧家庭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每个苏维埃家庭,“都是由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成员构成的集体,家长与儿童的区别在于家长领导着家庭,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儿童将成长为怎样一个人,取决于儿童本人的能力和所受的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得以顺利地进行,马卡连柯要求家长们懂得,第一,在家中他们“不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主人,家长必须从孩子幼年起,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在孩子的游戏中培养他集体生活的习惯,不可让孩子成为“利己主义者”。
第二,家长要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对“苏维埃的法律承担责任”。每个做父母的都应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任何移情别恋造成的家庭的破裂都会病态地反映到儿童的教育上。第三,家长应通过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产生兴趣,让孩子为家长对社会作出的成就感到自豪,从而把孩子从小就融入社会的大集体中。第四,家长是家庭集体的领导成员,他必须以身作则,这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第五,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质不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而在于家长是如何组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孩子的生活。
没有威信就不可能进行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就是父母的价值与力量所在。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听话就说明家长有威信,于是为了达到听话的目的而去追逐自己的威信,从而培养出了懦弱的孩子。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分析了几种建立在这种错误基础上的威信。虚假的威信尽管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但都是“以故意做作为原则,力图用任何手段制造‘听话’的假象”。马卡连柯指出,真正的威信应该是以了解、以帮助、以责任心获得的威信。
二、关于百分之百成功的教育
马卡连柯的以下两个观点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的。
第一,马卡连柯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 “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在他5岁前把他造就成什么样子。如果孩子在5岁前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那么以后就不得不进行再教育。”马卡连柯认为,“这种再教育工作,并非每个家长都能做到。”因此,马卡连柯忠告每位家长“要始终做好教育工作,力争将来不必再做任何改造工作,力争在一开始就把一切都做对。”
第二,马卡连柯坚定地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不合格品,不使任何一个儿童由于不良的教育而成为废品。
三、关于教育中的尺度和分寸
马卡连柯强调进行教育工作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具有健全的理智就可以了,健全的理智表现为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一方面家长本人要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另一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掌握尺度与分寸。马卡连柯直截了当地说,对孩子的爱“需要有尺度,有分寸”。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但是,爱超过了限度就成了溺爱,成为 “造就拙劣的人”的原因。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去追求为父母带来幸福,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应首先有权享受幸福。马卡连柯说:“必须教育孩子关心父母,培养孩子产生一种纯朴的自然的愿望,让他们在父亲或母亲的愿望没得到满足之前自愿放弃自己的欲望。”
具有分寸感,善于掌握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家长要善于掌握对孩子的慈爱与严厉的尺度;在干预孩子的生活的程度上家长既要放手,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家长既要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又不可以放任不管,必须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不仅仅是想什么就得到什么的本事,还是一种迫使自己拒绝不需要的东西的能力。
四、关于纪律与制度
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教育的结果,而制度是教育的手段。
为了培养出守纪律的人,必须做许多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合理的制度。家长在制定家庭的生活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和目的性,还必须具有确定性。马卡连柯提请家长们注意,“没有正确的制度,惩罚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而如果有了好的制度,即使没有惩罚也能如鱼得水,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
马卡连柯在自己的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著和讲话中,还对儿童的游戏,对儿童的劳动教育、经济教育、性教育和文化修养的培养等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讲座

听教育讲座有什么收获

2. 听教育讲座有什么收获

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会更好地和子女沟通,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过教育讲座,可以直接咨询教育权威人士自己的问题,对症下药,效果更为显著。
可以让家长提升自身素质,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受教育的时候能够不产生叛逆心理。
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让家长把更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

扩展资料:
一关于家庭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及威信的确立
集体主义教育观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如何组织和培养儿童集体是马卡连柯全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马卡连柯同样强调了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马卡连柯认为,旧式的家庭是一种父权的家庭,孩子的生活完全服从父亲的意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首先是一个苏维埃的集体,它与旧家庭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每个苏维埃家庭,“都是由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成员构成的集体,家长与儿童的区别在于家长领导着家庭,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儿童将成长为怎样一个人,取决于儿童本人的能力和所受的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得以顺利地进行,马卡连柯要求家长们懂得,第一,在家中他们“不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主人,家长必须从孩子幼年起,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在孩子的游戏中培养他集体生活的习惯,不可让孩子成为“利己主义者”。
第二,家长要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对“苏维埃的法律承担责任”。每个做父母的都应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任何移情别恋造成的家庭的破裂都会病态地反映到儿童的教育上。第三,家长应通过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产生兴趣,让孩子为家长对社会作出的成就感到自豪,从而把孩子从小就融入社会的大集体中。第四,家长是家庭集体的领导成员,他必须以身作则,这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第五,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质不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而在于家长是如何组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孩子的生活。
没有威信就不可能进行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就是父母的价值与力量所在。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听话就说明家长有威信,于是为了达到听话的目的而去追逐自己的威信,从而培养出了懦弱的孩子。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分析了几种建立在这种错误基础上的威信。虚假的威信尽管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但都是“以故意做作为原则,力图用任何手段制造‘听话’的假象”。马卡连柯指出,真正的威信应该是以了解、以帮助、以责任心获得的威信。
二、关于百分之百成功的教育
马卡连柯的以下两个观点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的。
第一,马卡连柯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在他5岁前把他造就成什么样子。如果孩子在5岁前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那么以后就不得不进行再教育。”马卡连柯认为,“这种再教育工作,并非每个家长都能做到。”因此,马卡连柯忠告每位家长“要始终做好教育工作,力争将来不必再做任何改造工作,力争在一开始就把一切都做对。”
第二,马卡连柯坚定地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不合格品,不使任何一个儿童由于不良的教育而成为废品。
三、关于教育中的尺度和分寸
马卡连柯强调进行教育工作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具有健全的理智就可以了,健全的理智表现为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一方面家长本人要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另一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掌握尺度与分寸。马卡连柯直截了当地说,对孩子的爱“需要有尺度,有分寸”。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但是,爱超过了限度就成了溺爱,成为“造就拙劣的人”的原因。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去追求为父母带来幸福,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应首先有权享受幸福。马卡连柯说:“必须教育孩子关心父母,培养孩子产生一种纯朴的自然的愿望,让他们在父亲或母亲的愿望没得到满足之前自愿放弃自己的欲望。”
具有分寸感,善于掌握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家长要善于掌握对孩子的慈爱与严厉的尺度;在干预孩子的生活的程度上家长既要放手,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家长既要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又不可以放任不管,必须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不仅仅是想什么就得到什么的本事,还是一种迫使自己拒绝不需要的东西的能力。
四、关于纪律与制度
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教育的结果,而制度是教育的手段。
为了培养出守纪律的人,必须做许多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合理的制度。家长在制定家庭的生活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和目的性,还必须具有确定性。马卡连柯提请家长们注意,“没有正确的制度,惩罚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而如果有了好的制度,即使没有惩罚也能如鱼得水,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
马卡连柯在自己的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著和讲话中,还对儿童的游戏,对儿童的劳动教育、经济教育、性教育和文化修养的培养等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讲座

3. 教师随笔|一场讲座一场收获

学习收获1| 彭贤智教授与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深刻见解,于我而言受益匪浅,尤其是校园仪式感、老师的自身素养、心灵的境界以及制度化的管理于细微处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作为老师愈发意识到任何时候学习与提升自己的必要性,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事做、有希望、能爱人的幸福的人,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信仰、有精神气的模样。
  
  思考感悟| 教师要积极学习提升自己,成为优秀的学习者。如是:怀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能胜任工作之需,学习目标明确并能自我约束,遇事从问题的根本出发能牵牛鼻子,善于自我反思并实践跟进,不畏衰老笔耕不辍。
  
 日常管理学生于细微处体现仪式感,并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实现从他律、自律到律他的蜕变。比如:上课、下课、升旗、入校、形象等文明礼仪的规范和要求,让美的仪态、仪表、仪风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
  
 学生素质的素养:漂亮的硬笔字,参加仪式活动,懂文明礼仪、有技能,读名著写成长反省,参加文化体验活动。最后,分享关于大语文的211教学模式,别具一格的写作教学模式,训练中发现孩子的无限潜力,引领他们体验未知的、迷人的新领域。
  
 
                                          
  学习收获2| 枣庄市实验小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乐园,在重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兼顾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己任,同时以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秉承立德树人风范从课堂入手丰富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思考感悟|引用“教育即痛苦”的教育现象,反面深省“教育是什么?”学生应该以怎么的姿态去学习?论证枣庄市实验小学的办学使命:为学生创造最恰当的成长环境,为教师提供最有利的职业发展路径,为社区提供最有效的教育平台。
  
 如何把一所新学校打造成教学一流、经验示范、文化卓越的优质学校?枣庄市实验小学给了一份完美答卷——实现育人目标、承载时代使命、传承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突出校本特色,凝练校本文化;在课程中实现以文化人,贯彻教育家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将课程分为三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延伸课程、成长体验课程;在教学变革中强化学科育人,让孩子说真话,让课堂真实——有笑声、掌声、质疑声、辩论声。
  
 要懂你的学生,教师要掌握全面认识、关爱理解、尊重善待、欣赏信任、剖析帮助 、宽容感化学生的智慧和技巧。
  
                                          
  学思用| 通过一天半的学习,让我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想要构建一个有亲和力、学习力、精神力、品味力、执行力、持续力的好学校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而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个人是否清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是否有开放的思维、有规则意识、有反省与实践?是否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着力点?彭教授都一一作了解答并详细阐述了弄清校园文化建设的9大理论,以及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的思路和策略,讲座可谓深刻而发人深省。作为班主任,我只是粗浅的阐述自己于班级文化建设上的理解与感悟:
  
 一、深化仪式感教学,规范学生的行为。具体而言,1.入学:每日清晨,班主任门口迎接每一位入校的同学,值日生先到进入教室打扫卫生,做到地面整洁、桌椅整齐、阳台物品摆放整齐又整洁,其他同学楼道内安静等待并整理自己的仪表(衣着得体、美观整洁,脸洁发齐、手净鞋净,抬头挺胸、收腹腿直),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拿出英语或者语文默记知识点,等到卫生班长确定教室打扫干净之后,每位同学有序进入教室,摆放好学习工具(书本摆放一条线)。2.开始每日口号:由纪律班长领读,全体起立宣读班级的“八字箴言”、三句“学习格言”、一句“班级口号”。3.开始晨读:由学习委员领读老师让掌握的知识点,全班齐读,做到声音洪亮而整齐。4.上课:教师喊上课,学习班长喊起立,全班向老师问好并鞠躬,在上课的过程中坐姿要端正、认真倾听(眼到、手到、不打断)、积极交流(先思考、举手发言、声音洪亮有条理)、尊重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课堂充满笑声、质疑声、辩论声。5.下课:老师喊下课,学习班长喊起立,全班喊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并敬礼。6.课下:熟记六句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坐立行走有要求(抬头挺胸、目视前方、上身不晃、自然摆臂、脚步轻微、速度协调),五项规范要做到(不大声喧哗、不乱跑大闹、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刻乱画)。7.放学:十分钟展示与总结时间,各小组口号和队名,由卫生班长、纪律班长、学习班长点评出今天在卫生、纪律和学习表现突出的和进步较大的学生,一周超过三次张贴小红旗,卫生及物品摆放不规范者与值日生一起打扫教室整理桌椅。8.路队放学:站成一条线,走为一条线,背诵整齐而声音洪亮。
  
 二、学生管理学生,约定监督。1.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清楚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人,同时引导学生民主意识和荣誉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有对班级的话语权、监督权、决定权、管理权,并且愿意为小组添荣誉,为班级争光彩,为学校树形象。2.班主任着重培养组长的责任意识,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小组负责、对班主任负责和对学校负责,具体如下:首先要做到学习认真刻苦、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课堂积极发言,模范带头遵守学校、班集体及小组的规章制度或约定,并且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诚恳待人、不说粗话、对待检查大胆认真负责,然后做事细心、为人谦虚、谨慎、不骄傲、好读书,最后遇事机敏、讲究方法、做好本职工作。3.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之下,相互学习与监督。每个小组可以集合组员的想法创意本组组名和口号,每日上学和放学宣读展示,通过仪式感强化自己的行为决心,同时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并接受任何人的监督,根据本组成员情况制定本组的学习、卫生、文明礼仪、读书契约,以此律己律他。在每天的中午放学后小总结,下午放学后10分钟大反思小组成员是否做到自己约定的契约内容,做到的同学赢得全班掌声,未做到的同学思考明天你会怎样做?适当细化契约内容。对于认真遵守并保质保量完成契约的同学给予评选达人资格,每周有4天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有周三一科无作业的的特权。
  
 同时重点管理卫生和文明礼仪两个模块,小组长课前课后检查本组员的卫生习惯,表扬不乱扔纸屑、破坏环境的同学并反馈到卫生班长,纠正本组员的不良卫生习惯,至于在楼道及教师乱跑、喧哗影响他人的同学给予警告。一月一评,评选出一名优秀的监督组长和表现优秀的小组并由班主任宣读优秀事迹。
  
 三、树立目标意识,建立学习信仰。引导每一位同学争做“学习好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好学生”,再把目标细化为:1.认真预习。以数学为例,课前预习新知,联系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多角度思考做题的思路。2.认真听课。理清知识的脉络,举一反三深化理解知识点。3.及时复习。当天梳理老师讲到是知识点,再看一遍例题并动手做一做总结做题的方法。4.加强巩固。及时完成当天的作业,仔细审题在题目中灵活运用知识点,有盲点先看课本,尽量自己解决,养成认真检查和书写规范的学习习惯。5.分享学习。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的理解,碰撞出新的解题思路,感受数学的魅力,提升学习数学的乐趣,实现同组内共同进步。
  
 同时班主任平时多给他们讲一讲关于“学习改变命运”的小故事、名人趣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仰,并有意识通过一些简单的体育或者社团活动,分析、分享、总结深化出坚持与拼搏于成功的重要意义,成功绝非偶然,想要出彩的人生需要坚持与拼搏。
  
    最后, 一个好的班集体,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老师所共同期待并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师更应当恪守终身学习理念、笔耕不辍、砥砺前行。成长自己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让孩子看一看这绚烂多姿的世界,外边的风景很精彩,去发现自己身上的无限可能性,去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甚至是一个世界,那么你也就创造了你自己。

教师随笔|一场讲座一场收获

4. 听了讲座的收获和感受怎么写?

听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听z老师的演讲第一感觉是原来“快乐教学是可以做到的”。本以为小学的数学就是灌输性的,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可是z老师却是把很难完成的任务实实在在地搬进课堂,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快乐数学教学法。
现在我已经上了几天课了,和学生们在课堂上也过了过招。明显地感觉到只用严格来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那样会慢慢造成学生们被迫接受知识紧接着会出现厌倦课堂甚至排斥课堂。
z老师让学生参与教学并尝试给学生以直接进行教学的机会,这样学生们在“做中学”,自己学习知识再讲解给大家,老师在难点或关键时候加以引导,这样在同学们之间的自我考评中,不知不觉知识学会了而且还会举一反三。
比如王老师讲“轴对称图形”,在学生的“讲与问”的“教学中”,老师只是在学生无法继续讨论的时候进行了提示,我认为他们会永远记住这节课上的每个瞬间。给学生以情境,让其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就是在传递快乐的知识。

“每个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方法,优秀的老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发现真理;平庸的老师照本宣科,直接传授学生知识。”新课改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而怎么换就是体现方法的独特性。照本宣科没听讲的学生无法受到关注,即使受到了提问,他们也无法真正领会课文中的每一个重点。
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操作、自主交流、主动思考、踊跃发言;他们在快乐中领悟知识,自信心得到提升、学习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和释放。而老师们努力扮演同学们的“合作者”、“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这样做也是达到“轻负担重质量”的高校途径。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基本任务,怎样使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的接受知识是作为教师最不知所措的一方面。z老师的快乐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思考,努力用新颖有效的方式装饰教学过程,能够让快乐真正走进课堂。

5. 聆听了本次讲座您有什么收获

12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锦江剧院举行的曹萍老师的名为《成功的家庭教育,培养成功的孩子》的专题讲座。说实话,在听讲座以前,我也就是报着姑且听之的态度去的,但是曹萍老师以她生动而且细致的讲述,让我感觉蒙在自己头上的那层纱被人掀开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悠然而生。
我专注地听完了整场讲座,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都有了思路,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已经有了脉络可循,比起自己在迷茫中探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整场讲座都是围绕着“家长如何有效的表达自己对于儿童的关爱”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的,用曹萍老师的话说就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爱”。讲座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的话题是如何让孩子接受或者感受到你的爱,下半场的话题是如何让你的爱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一、如何让孩子接受或者感受到你的爱。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所有家长都认真思考的问题。“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我很讨厌慈禧这个人,但是她的这首祝寿诗道出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关爱是真心实意的,但是父母的付出却不一定就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心,没有意识到父母平时的作为都是在爱自己,所以他们坚持自己的做法而不会有改变。
曹萍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八个字:温暖、舒服、少言、正向。
1.      何为温暖,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温暖,还包括心灵的温暖。生命的铁三角,指的是“父、母、孩子”在心灵层面形成的稳固三角关系,给予一个人爱的能力和饱满的幸福。从母亲身上学习爱、从父亲身上感受力量,父母同等重要,不可或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父母的爱,是一种天生的渴望和需求,爸爸,妈妈,对于孩子同等重要。但决定铁三角稳固与否的,是父母的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父母所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只有父母感情和睦,家庭和谐才会有温暖的感觉。而相反,破碎的不完整家庭,破碎的铁三角变成了跷跷板,孩子成为这个跷跷板的支点,他将是这场较量中的最大受害者。
2.      何为舒服,就是要让与孩子能舒服的进行,而不是充斥着责骂和反抗。这是一个理解层次的话题,所谓理解层次,是神经语言程序学(NLP) 大师罗伯特·迪尔茨逻辑层次整理出来的理论,他认为,在任何人的生活和活动,都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和理解,它们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观、身份、精神。用简单的词来解释这6个层次:精神(还有谁)、身份(我是谁)信念和价值观(为什么)、能力(怎样做)、行为(做什么)、环境(何时、何地)。例如,父母吩咐孩子说:“吃饭之前要洗手”,这句话包括了环境和行为两个层次。父母和孩子在谈话的时候,是否处于同一个层次上。是,那么谈话可以舒服顺利的进行;不是,那么这次谈话将进行的很困难。
例如,孩子告诉你说:“我今天上学迟到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回应他呢?其实孩子就是告诉你这件事,说的是环境和行为的层次,家长也应该在这两个层次上去回应才好。“那是因为你动作太慢了”,这个已经是信念和价值观的层次了;“明天你动作快些,就不会迟到了”,这个是能力的层次;“明天早上我叫你起床的时候,你就马上起来,这样才不会迟到”,我个人觉得这个回答的层次正好,是环境和行为的层次。
3.      何为少言,就是用尽量少的言语来表达关爱。其实也就是说提高沟通的效果。据调查,人在谈话的时候,讲话人用的“词语”“语调”及“肢体动作”,对于听话的人来说效果是不一样的。听话人关注讲话人讲的“词语”只占7%,关注讲话人讲话时的“语调”占38%,关注讲话人讲话时的“肢体行为”占55%。父母在孩子耳边不停的唠叨,有时还不如一个眼神管用。
4.      何为正向,就是要用肯定句来表达爱,尽量少用,最好不用否定句。在谈话的时候,孩子们关注的往往是话语中提及的事情,而很少关注否定词。当你用否定句和孩子强调的时候,例如,“上课不准说话”,他们接收到的是“上课说话”,而否定词“不”被忽略了。其实存在都是肯定性的,都是正向的,肯定性存在、正向存在不需要对立面,他们自身就能存在,肯定性存在是自立的自足的,存在是自立自足的,正的是自立自足的,是独立存在的。这是最为关键的认识,根本的认识。只要和存在不同的,那么都是错误的。
我们只需要正向引导,那么和我们引导的内容矛盾的事情都是错误的。就以“上课不准说话”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应该说上课应该做的事情,“上课要保持安静”、“上课要把手放在桌子上”、“上课要仔细听老师说话”等等。
二、如何让你的爱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很多父母都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所谓的好,可以理解成进步,长进之类的意思。但是你所做的真的有效果吗?曹萍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精彩的讲解,父母所做的都应该以孩子成长为中心;坚持鼓励和赞美,让孩子找到成功的品质;坚持正向引导,让孩子找到正确的选择。
曹萍老师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陈述事实、表达感觉、寻找选择、提出希望。
陈述事实,父母需要让孩子叙述事情的情况。事实是后续动作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一定不要用封闭性问题来限制孩子的叙述,应该多用开发性问题,让他们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就是说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比如说:“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反之,封闭性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比如说:“5分钟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就像积极倾听一样,开放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交流,而封闭式的问题则切断了交流。
表达感觉,父母应该表达自己对事情的感觉。比如,我很生气。需要让孩子清楚的了解到父母的情绪,而不是靠看脸色来猜测。正常的情感表达,可以很好的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不是让家长做情绪的宣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感同身受”,就要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情绪都是为了什么。有一个比较好的技巧,在表达感觉的时候,在前面加上“为你”这两个字,“我很难过”、“我很高兴”改成“我很为你难过”、“我很为你高兴”。
寻找选择,对事情的后续处理寻找更好的选择。父母应该关注的是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纠结于此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父母更多的应该是对后续处理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选择。在成功或者失败中,总结孩子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从中发现孩子成功的品质。
提出希望,对孩子以后提出希望。许多父母都会为孩子提出更高的目标,但是你确定孩子们知道达到更高目标的办法吗?我觉得父母应该做的是提出希望,告诉孩子成功的方法,而不是目标。例如,“希望你以后每次考试都能考满分”,这个是提出的目标,但是如何才能考满分呢,父母没有说,孩子也许明白,也许不明白。如果我们说:“希望你以后能继续保持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天复习的好习惯”,这个希望其实也就是考满分的方法。
听完这个讲座,我感慨颇多,原来我以前的很多做法都是欠妥的。这次讲座就如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心头的迷雾,又如一点火星,点燃了指路的灯塔,心中有感而发,限于文笔水平,能够表达出来也只是很少一部分。最后,我要感谢吴薇老师,是她为我提供了参加这次讲座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真的很感谢她。

聆听了本次讲座您有什么收获

6. 讲座心得体会

 关于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讲座心得体会1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它记载并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赞美并谱写着社会进步的辉煌篇章。等待着,期盼着,终于迎来了一位老牌音乐人对音乐的独到赏析:20xxx年1月8日,西岸艺术馆的郭老师继续推出他的经典系列讲座“大正音乐讲堂”,熟悉的旋律背后的罕见故事、探索音乐要义的艺术光芒,整整两个小时的公益沙龙,近百首古典怀旧音乐毫无保留的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愉悦着诸位听者的身心!自古到今,无论是摇篮边的催眠曲还是葬礼中的哀乐,无论是宗教仪式中的祭祀音乐还是劳动中的呼喊号子,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那么,问题来了:音乐如此陪伴我们的人生,听了如此多的好音乐,我们到底听出了什么?
    这也是郭老师一开始最先抛出的一个话题。当节奏震动着我们的耳鼓时,生活中的一切仿佛融进了一个个的音符之中,可我们是否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象或情感?当听完维瓦尔第的《四季》,看着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汇入了旋律,我们突然发现,只要能将因为细心聆听而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保留下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就够了——何必懂得太多音乐内部的一切?或者,只要培养出了具有音乐的耳朵和热爱音乐的兴趣,能够倾心的去感受音乐——我们自然能听懂音乐!讲座当中穿插了很多情感之声、自然之韵,正是因为千百年来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就如战国时期的荀况曾经说,“夫乐者,乐也。
    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之,故人不能无乐。”磅礴的气势、恢弘的音响,感谢郭老师的巧妙搭配,使我们听得满意十足,就连良久之后的回味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如果非要用挑剔的眼光再评价一句的话,那便是时间为何不能再过得慢一些呢?
    讲座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更深的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培训虽短,但让我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又增加了许多有益的知识,理论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她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更新知识的学习者。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是羁绊,这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太多教师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而排斥对新知识的接受,虽然能一时地掩盖新知识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而大多数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旧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我惭愧的觉得我们的教育一线领导和教师,现在最急需的应该是观念的真正转变!张老师的智慧就在于她善于自我更新知识,敢于挑战、勇于打破如坚冰一样的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在其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种执着追求与快乐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使我体会到,即使再平凡,也能凭着信念和追求抵达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来,步步都会有风景、步步都会是享受、步步都会有发展。
    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新课改教师的引领者、学校课程改革的践行者、与全体教师共同寻求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努力成为教育的智者。
    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态度,实现高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讲座心得体会3    20xx年岁末,20xx级的考研战斗趋于白热化,20xx级的考研战线已然拉开。今天去x大学听x考研讲座就是20xx年考研战斗的序幕。坐车来回免费,中国考研顶级辅导专家xx博士专场讲述考研的形势和策略,足以吸引我的眼球。
    宽敞的学术报告厅人满为患,xx博士年轻令我吃惊,而他的满腹经纶更让我听的瞠目结舌。xx博士以他诙谐幽默的演讲风格博得在场学子的阵阵掌声。他从20xx年考研结果分析了考研的低录取率的原因和20xx年的考研形势,接着他又分析了报考研究生院校的诀窍,权衡了专业和院校选择的准则,根据学术性和应用性的分别合理选择专业方向。接着xx博士有又对考研公共课程的题型和应对策略作了大概的分析,使我对于考研的题型有了一定的认识。xx博士还特别对英语考研与四六级考试的不同做了具体的分析。他幽默的演讲风格令现场的氛围很是活跃。最后xx博士结合自己的考研经历给大家阐述了考研的艰辛和如何处理考研所面对的各种困难等等。
    报告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最后同学们有的报名参加海文的培训班,有的还围着量博士问这样那样关于考研的问题。我也买了关于考研的一些参考信息资料。同时还结识了几个一起考研的战友。感觉还是不错的啊!
    最后从报告厅出来的时候又碰到文都考研的工作人员在散发传单。我感觉考研不只是我们学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有考研的辅导机构的明争暗斗。坐上回去的班车给几个同学侃了一番考研的`理想和目标,以及自己的现状,了解了以下他们对于考研的见解还是让我很有体会。
    讲座心得体会4    XX教师的讲座使我与人交往的意义,也注意到了一些平常要与人交往时容易忽略的问题,让我及时地了解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告诉我怎样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让我更加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陈教师更是经过游戏的方式告诉我们,手机里的并不是朋友,身边的人才最重要。陈教师的话,使我更加了解与朋友之间交往的方式:尊重和理解。
    上了大学的我们多少都会有些迷茫,大学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我们要学着怎样在这个小社会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当我听完陈教授的报告,我心里明朗了许多。首先我们要多和别人沟通,把握人际交往的几大原则,待人尊重,真诚。其次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你越退缩,困难就会离你越来越近,而是坦然应对,尽最大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好;最终我们不要忽略眼前人,我们能够特立但不要独行,如果有羞怯,就放下包袱勇敢迈出第一步,如果有敏感,就放平心态,接纳包容。带着微笑生活,带着赞美远航,仔细聆听那远方的声音。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正处在从学校到进入社会的磨合阶段,最需掌握的是时刻都需要到的人际交往。在人生中,获得得社会支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满足交往的需要,是身心健康的保证;完成社会化,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必然经历。所以,学会恰当的人际交往是必然的。其次,在人际交往中,最常用到的就是与人沟通,陈教师给我们列举了在沟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让我们更清楚在与人沟通中该注意到的问题。经过陈教师的讲座,我更加了解、学习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在与人交往中该把握住的原则。
    讲座心得体会5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贤圣无处不在践行着文明与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愈加显得举足轻重。文明礼仪已然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良好教养的体现。
    开学初,文明礼仪讲座,使我获益匪浅。
    老师通过她细致的讲解,为我们讲解了作为二中学生方方面面的礼仪,几乎涉足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校园礼仪安全方面,身体锻炼等,都是我们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方面。通过这次的讲座,我明白:得体的仪表会使我们精神焕发;见到老师一句亲切的“老师您好”会给老师一天的工作带来力量;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不知不觉中拉近我们与同学的距离;得到帮助时的一句“谢谢你”是他人的付出得到的最好回报......这一切的一切,无形中都在体现我们作为学生的素养,让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要求自己遵守文明礼仪,心怀感恩。
    试想,如果我们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仪表不得体,说话不文明,行为不规范,觉得他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那么,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的糟糕,我们的班级该有多么冰冷.....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又怎样去安心的学习呢?所以,我认为这堂文明礼仪课比文化课还要重要,是入学教育最为关键的一课。
    新的学期,新的校园,新的生活。我们每位同学怀着新的希望,踏进了校门,将在这里放飞我们的理想。让我们一文明礼仪为伴,为我们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做合格的高中生,做优秀的中华儿女!
    讲座心得体会6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而不知道何去何从时,你将如何抉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不懂法律,因而走错了路,让自己后悔一生。由此可见,知法、懂法多么重要。它就如同一块路标指引你走向光明的大道,并越走越辉煌。
    今天,为了让全体学生知法、懂法,学校特此开展了“法制教育讲座”。来给我们演讲的是晋原镇公安局的一句警察。他告诉我们,现如今的社会,是以法律来治国。法律是公平的、公正的。而现在的我们,就像是祖国的花朵一样,娇嫩而又脆弱,一不禁意间,天真和无知就让我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要遵守社会的规则。遇到困难、危险,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未成年人都受不了外界的诱惑,开始与外界青年结交,然后再被青年带坏,这是他们变坏的最大原因。
    还记得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少年在学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后来因长期和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处处遭人骂的小偷。一次,偷东西没有逃掉,被抓到了警察局,在他的脸上却没一丝的害怕和后悔,而他还天真地问了警察一句:“叔叔,是不是我把钱还给别人,就可以把我放了?那快把我放了吧,我马上把钱还给别人!”是不是觉得很可笑?而这就是不懂法律的可怕。有时,连自己已触犯了法规都不知道,而在向歧途越行越远,直到自己的错已无法挽回。
    想到这儿,不禁打了个寒颤,原来,法律对于我们这么重要。法律就像一个盾牌,让我们免受伤害;法律就像一个路标,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大道;法律就像一缕阳光,让我们温暖成长……
    这次的法制教育讲座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心灵教诲,我们应该知法、懂法、守法。让自己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让自己在法律的天空下茁壮成长!
    讲座心得体会7    今天,镇武装部的赫部长给我们作了社会生活和安全知识法制讲座,我感触很深: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小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否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加强安全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学生一日作息时间看,除去睡眠时间以外,学生一天在课堂消耗的时间(包括作业),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个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发展和变化着,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知识一般都在学校里获得,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发挥学校内在的教育因素,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青少年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讲座心得体会8    成为心灵智者,创造幸福人生
    ——心理健康的自我呵护
    压力导致身体和心理疾病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压力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人一旦觉得压力大,身心都会反映出来。所谓身体的反应可以导致各种不适,最简单的就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不适会影响生活状况、影响工作、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疾病,比如胃溃疡、不孕不育、癌症等。在发达国家,医学体系已经改称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理念体系,也不再单纯把人当动物看待,就是因为人有心理反应,有社会过程。
    心理压力当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会下降,脑力劳动成绩也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工作系统的错乱。当身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作出严格的判断非常难。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点儿不相干的,科学研究证明还没有。一旦生病,应该积极地求医问药,积极考虑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体和精神双管齐下,就更有利于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自我调节和减压要分成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要知道心理压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其二,要逐步地变化,不要变化太猛,要把变化改为一种缓慢的过程,要有适应期。 其三,维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规则,就是要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它不仅对身体有好处,对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处。在锻炼过程中,人会自然而然地摆脱一切烦恼。
    其四,要进行社交活动,尤其是退休人员。
    最后,如果确实觉得自己压力太大,觉也睡不着,可以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帮助。 不过,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有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到了某个基点才会产生负面作用。
    讲座心得体会9    学校为提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识、自身权益维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学校特邀召市派出所龙泉警官、召市交警中队副队长罗兴中警官于3月26日下午2:00在操场举办了“法制安全教育讲座”。讲座不仅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课,而且对同学们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守法教育。 通过两位警官的解读,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日常生活中,防微杜渐,知法懂法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今后学会自我保护、提高避险、应急处理能力打下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如何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当前学生犯罪案件、各种事故的特点,对同学们进行以实用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制知识教育;通过事故分析,对同学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讲法律、讲故事、事故分析、法律知识宣传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同学们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掌握基本避险常识,深受大家的好评。
    通过此次法制安全教育讲座,使大家明确了学法懂法,知法守法、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同时同学们也都纷纷表示,这次法律校园教育讲座,使大家懂得了许多的法律、避险知识,树立良好学生形象,坚决抵制不良风气,机智地防范各种不良行为的侵害,为创造和谐、平安校园作出努力。
    讲座心得体会10    通过这次专家讲座,我知道做为一名中学生,在校应安分守纪,不做有损学校名誉的事情,应用大气的言语,优雅的举止,高尚的品德,而让我们拥有书香飘满的校园,在课堂上应多于老师交流,谈谈有关学习的问题,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让整个校园充满温暖、和谐。
    据之,在校期间,有的学生因网络上瘾而做出不可收拾的场面,轻者而幸运逃过此劫,重者则将刚点燃的光而熄灭,同学们你们为了这而作出的牺牲值得吗?你们难道不为你们的大好前程而毁而不感到惋惜吗?有的同学背着教师、同学偷偷躲起来抽烟,难道你们肯为你们的一时舒服、一时快乐而让未来的身体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吗?有的同学因为报复心太重,而影响别的同学勾结在一起夜间群打。同学们,你们难道不怕法律制裁,你们虽然未成年,但是犯的错误大了,也会让你们在阴森的大牢里蹲几年。在牢期间,你一定会明
    白这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可在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后悔药”。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认真细读法律知识,相信法律,好好读书,为国效力,成为国家栋梁,为国争光。
    学校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学校的信誉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学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的各项安全要求,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
    讲座心得体会11    8月15日—17日,我有幸学习了洪成文、康迎春、施皓耀几位老师的教师成长系列讲座,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从教师自身出发,就教师激励以及如何激发教师职业动力进行了讲解;优秀骨干教师康迎春老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就学生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理念、手段、评价、激励)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彰化师范大学数学系施皓耀教授从教学角度出发,就课程设计与实践,如何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这三场讲座引发了我对教师自身以及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等方面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感觉我们的职业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敬畏,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重要的,就像康迎春老师说的那样,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能力。对学生要有大爱之心,只有用爱浇灌的孩子才会阳光、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让他们都受到重视,都能在一个平等、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另外,我们的课程设计也要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展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中心,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课堂设计的目标和初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感觉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我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不断地学习、“充电”,给创造学生更加理想的课堂和学习环境。
    讲座心得体会12    在今天的感恩教育讲座中,演讲的李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感恩的故事,让我受益匪。让我明白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那些关爱,让我明白了我应该感谢他们。
    在世界上,万物都皆有感恩之心。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成一曲感人的乐章,那是它对大树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落,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它对蓝天的感恩。有人说过,感恩就像一双鞋,穿上了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但是我觉得,感恩更像是我们生命中那一朵朵不会谢的花。因为拥有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一直以来,我深深的感谢父母与老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我清楚的知道,我们是父母的心灵寄托生命的延续,希望之光。而今天,妈妈就坐在我面前,她那慈祥的脸上分布着一条条皱纹,不知她在何时何地,为了一个这么不听话的孩子,而使脸上起了一条又一条的皱纹,在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父母与老师多我的那么多的爱。人人都说,我们的老师就像那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老师对我的关爱,我一定不会忘记。父母与老师的关心与信任是我自己学习的巨大动力。所以,我会信心百倍地去努力学习,把自己当成是祖国将来的栋梁,使自己更加优秀,不负您们对我们的希望和关爱,愿我的成绩能使您们更加满意、放心。
    感恩,使生活更美丽;感恩,使人生更精彩。学会感恩,善于感恩,将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心态得到调整,境界得到升华。感恩是一种幸福的智慧,感情、感恩是一种永恒的人生支柱。心怀感恩,我们的心情将会像阳光一样灿烂,我们的人生将会永存于历史长河。
    讲座心得体会13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张英稳局长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局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

7. 讲座心得感想

    讲座心得感想范文 
      今生无悔·和谐人生讲座有感 
     今天下午,在2-103教室举行了一场以“今生无悔和谐人生——关于生命、爱与性的真相”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分四个方面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第一个部分是关于生命、爱和性的真相。
     第二个部分是与他人有健康的关系。
     肯定对方。
     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
     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真诚热情。
     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
     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
     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
     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可以从一般的寒暄开始,之后转入中性话题。
     如来自哪个学校,姓名,有哪些业余爱好等,而后再转入双方感兴趣的,触及个人利益的话题,如工作、学习、身体等。
     最后,即可随便交谈起来,这种交往能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
     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赖于相互的了解。
     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
     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
     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
     在沟通中求得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有益于身心健康。
     但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
     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
     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
     客。
     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第三个部分是婚前性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第四个部分是拥有无悔的爱情。
     我们这个社会不赞成婚前等不负责任的性行为,这不是由于我们的封建意识在做怪,而是因为它的的确确能给当事人双方,特别是给女方带来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
     如果你做了,那你以后生活不幸的可能因素将会增加。

讲座心得感想

8. 讲座总结

专题讲座
  
  
      学前教育与孩子的未来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开始,是幼儿进入社会的启蒙阶段。爱伊贝儿国际育儿中心刘东妮园长在年中邀请了著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军,教育管理硕士济南托马斯学校小学部史俊校长,著名汉字专家、学者吴永亮,《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主编、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主席、作家刘君,高级编辑、联合日报专题部主任、作家王川,山东女散文家沙龙秘书长、作家王力丽,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导演、心理学硕士郑九鸣,他们就教育的本质、家庭教育、幼小衔接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度的思维碰撞。
  
  
 首先爱伊贝儿国际育儿中心的孩子们非常主动自豪的向专家们介绍了自己的幼儿园。
  
  
 张丽军教授从儿童的本质,儿童的角度阐述了对儿童的教育观。童年是生命的起点,是一生的开始,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童年时期,我们要尊重儿童。因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是与大人平等的个体。我们首先是从心里尊重他的意识,通过语言、思想、行为,给儿童一个空间,让孩子在疯狂的玩耍中,快乐中,交流中发展想象力。张教授还提到习惯的重要性,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引领孩子,给他们提供人生最重要的教育。
  
  
 托马斯史俊校长从对学生的认识谈起了自己的感受。史校长做小学教育30多年了,在近十年里,发现每一年的孩子变化是不一样的,因为社会在发展,家庭教育的观念在更新。就像爱伊贝儿以美国高瞻教育为核心理念,发展孩子的主动学习,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家的女儿,英国王子阿勒都是高瞻幼儿园毕业,这些社会名流看重的就是就是主动学习对未来人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托马斯小学也在承接主动学习的理念,我们发现主动学习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家长都特别焦虑,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幼小衔接,衔接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专注力、习惯、规则。人生的跑道很漫长,他可能起步晚一点,步子迈的小一点,但不妨碍他在过程中会成长,他会迈开大步,目标清晰,赢在过程。吴永亮教授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人一生的跑道很长,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很重要。
  
  
 我们要尊重孩子,除了尊重他的人格,还要尊重他的选择,他的爱好。其实孩子的心理不是青春期才有的,我们说零到三岁,是孩子的第一个独立期,这时期是孩子独立人格发生强烈的时候,会要求“自己来”。到了小学三年级,男孩又会出现一个心理变化,五六年级的时候就是青春期的前期,所以在这些节点上,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家庭里面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就是爸爸一定要爱妈妈,两个人一起去爱孩子,才是正确的。
  
  
 托马斯史俊校长还提到:我们要做懂孩子的学校,这样孩子的心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习效果才会好,那么孩子的主动性才好,才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最后所有嘉宾针对孩子教育问题,根据自己的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通过亲身经历都分享了每一个人的教育观点。从他们的对话当中,既能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能读出未来世界需要的是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未来的教育,将呈现家庭、社会、学校以孩子为纽带,通过合作共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新格局,这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