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十大特务”指的是哪些人?

2024-05-14

1. “军统十大特务”指的是哪些人?


“军统十大特务”指的是哪些人?

2. 历史上真有这样的军统特务吗

 军统一般指国民 ***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国民 ***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
  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戴笠死后,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 *** 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
  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秘密监狱和看守所。
   
  抗日战争期间,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敌后活动。
  (《军统对日战揭秘》详细记录了军统人员对日情报战和暗杀活动的经过)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 对留在大陆的军统进行清洗,到五十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被肃清。
  
   

3. 军统特务武功最厉害的是谁

是刘云樵。刘云樵声名远扬也引起了军统的注意,后来军统亲自出面对他进行了招安,专门负责暗杀工作。
中统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蒋介石有感于日谍汉奸活动剧增,为了增强抗战力量,将原来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组,扩大为3个公开的特务机构。

扩展资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蒋介石效仿墨索里尼组建“黑衫党”的做法,组建了以黄埔军人为主体的中华复兴社,其中包括戴笠、郑介民等人。
因与“黑衫党”相对,又称蓝衣社。1932年,复兴社内设核心组织力行社,并设有一个专门进行谍报活动的特务处,当时戴笠为处长。特务处于1935年并入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1938年军统正式成立后,戴笠为副局长,后来长期实际把持军统。

军统特务武功最厉害的是谁

4. 中统的情报特务头子是谁

  是陈果夫和陈立夫。
  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处长。
  1938年3月,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蒋介石提议,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由此正式形成。中统以各级国民党党部为活动基地,在省市党部设调查统计室,在省以下党部设专人负责“调查统计”,在文化团体和大专院校、重点中学广泛建立了“党员调查网”,进行各种反革命特务破坏活动。中统局局长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而由副局长负实际责任。陈立夫、张厉生、朱家骅先后担任过局长,徐恩曾、叶秀峰、顾建中,邹学峻、季源溥等先后担任过副局长。
  1949年2月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习惯上仍称为C.C或中统,隶属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内政部,事实上仍属国民党中央掌控。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于1954年10月,改组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现为“法务部”辖下的“调查局”,职权重点是维护“台湾安全”和打击社会重大犯罪活动。除接受“国安局”委托的“政治侦防”业务外,还要负责查贿、缉毒、防止重大经济犯罪等。

5. 国民党中军统特务和国统特务有什么区别?

国民党的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后期发展成为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因其属于军队序列,所以一般称其为军统。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军统局为终身特务。抗战期间军统局大为发展,在敌后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暗杀活动。
而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因其始终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掌控,故称其为中统。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军统局也不允许他干涉越权。中统局的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二.其后发展趋势以及异同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
三.最后的归宿
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

国民党中军统特务和国统特务有什么区别?

6.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特务是谁

国民党戴笠、毛人凤
共产党:龙潭三杰:李克农(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李克农:“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大特务)、钱壮飞、胡底
龙潭三杰”后三杰,是指熊向晖、申健、陈忠经

7. 同是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谁的权力更大,你知道他们是干嘛的吗?

同是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谁的权力更大,你知道他们是干嘛的吗?谍战剧《局中人》恶评如潮,但是唯一的闪光点,是可以偏重于揭露了“中统”特务机关的热量和不良影响,而非其他神片里边“军统”特工满天飞舞的状况。特别是呈现了当军统(保密局)处长沈放被猜疑真实身份有什么问题时刻,中统(党通局)那也是能够上门兴师问罪的。
在两大特务机构之中,中统的历史时间自然更久,它前身是陈立夫1928年就创立的“党务工作调查组”,而戴笠的特务处直至1932年才挂牌上市。再加之二陈是元老级、“CC系”在党政军中势力巨大,所以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戴笠特务处的权力和势力、及其对地下党员的不良影响,都远不如升为前的“党务调查处”。

在1937年建立的原“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厅长是陈立夫担任的,它把两大特务机构初次融合到一起,而且从部室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职责分工:徐恩曾的一处为“党务处”、戴笠的二处为“军警处”、丁默邨的三处为“邮检处”,包含副局都是警察系统的陈焯,因而从职位、排列和动能看来,在1937年以前,显而易见是“中统”的权力更大点。
可是老蒋扶持黄埔系的戴笠特务处,本来就是有牵制“党务调查处”的深刻含义,他不能允许陈立夫、徐恩曾一家独大的状况产生,戴笠的势力和权力因此快速扩大,陈立夫这一厅长早已很耐看他了。因此1938年迫不得已分户,徐恩曾的“党务处”单独出来升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这时“中统”的称呼才开始发生。

而戴笠的“军警处”则继承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命名和释尊,也才出现真正意义里的“军统”。因为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军事机密和敌占区碟战的份量加剧,及其老蒋对戴笠的信赖和扶持,在抗日战事期内军统的势力澎涨很快,权力又被扩大到更多的是行业,除开不可以干预党务工作之外,戴笠的军统早已渗入部队、警员、特工武装力量等多个系统软件。
依照职责分工,“中统”是不能干预部队事务管理的,一样,“军统”也不能在政府部门和党务工作系统软件塑造势力,老蒋的意思就是“各尽其责、互相制约和相互依存”,因此俩家内讧不仅。但是戴笠尽管政治地位不太高,却运用老蒋的大力支持和临战便捷,哪里都连上一脚,因此到抗日战争后半期,“军统”的势力汹涌,早已渐有击垮“中统”之势。
其高潮迭起事情便是在戴笠的制定下,中统局主持工作的副局徐恩曾被“撤职查办,永不录用”。换句话说,戴笠竟然把敌人的控股股东给除掉了,因而从1938年到1945年春,绝对是军统势力和权力为大。但是戴笠的一家独大,又让老蒋心存疑惧,加上陈立夫、陈诚等政敌的持续号召(也有唐纵的密秘汇报),抗日战争后期又信心抑止军统的势力了。

随后拥有裁掉军统组织和技术人员的“八人小组”,随后戴笠出现意外坠亡,随后军统被缩小为“国防部保密局”,其公布组织和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合并了郑介民的二厅,因此保密局的势力和权力从1946年起大大的变小,只肩负特殊任务。而中统则被改制为“党员通讯局”(党通局),每日任务特性没变化,在这里一时期,事实上彼此的权力已基本上对等,也老蒋希望见到的形势。
科学上而言,中统有权调查所有国民党员(就算戴笠并不是,军统局绝大部分都是),归属于党务工作组织,权力应当僭越其他军区企业以上,而军统只不过是一个军队企业(军事委员会)的属下服役组织。可是老蒋那就是独裁政权,因此真真正正那个权力更高,实际上是看老蒋的宠幸水平,因此才出现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
徐恩曾倒台后,接任中统是指陈立夫的大学同学、知名CC分子结构叶秀峰,1947年4月更名称之为党通局、1949年2月再改内调局(内政部调查局),实际上全是万变不离其宗。你看看《北平无战事》里边徐铁英取出南京党部的指令时,保密局北平站也万般无奈,因此不能小看中统及其之后党通局、调理局的权力,《局中人》里边假如猜疑保密局的某某某有什么问题,党通局长叶秀峰一样亲自出马要人。
可是相对而言,在哪三年战争中,老蒋对毛人凤更为仰仗些,接见的频次也更多一些,这也是战时状态下战情第一。加上叶秀峰心胸狭小和水平一般,因此也不能公布跟保密局叫嚣。彼此基本上保持着一种权力均衡和“斗而不碎”的情况,逃台上再度被融合到一起,这其实也是两个特务机构真实的关联,不必被这些碟战神片带歪了节奏感。

同是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谁的权力更大,你知道他们是干嘛的吗?

8. 同为特务组织,为什么军统就要比中统的势力大?

吕海峰
话说,在中华民国期间,国民党的内部曾经设置过两大特务组织,即:一个是“中统”,另一个是“军统”。然而,在后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军统的势力与实力都逐渐地超越了中统。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老吕就和诸位看官再聊一聊这些如烟的往事。
首先,我们先共同回首一下中统这个神秘的特务组织。事实上,所谓中统就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既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一个全国性特务组织;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所控制的一个特务机构,类似今天美国的FBI。并且,由于中统的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在当时的中华民国属于四大家族之一,在经济上占有着相当强的垄断地位。所以,刚开始,也就是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是非常庞大。因为,当时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实际上都是中统特务网络的延伸,即:在各省市、各党部内成立了中统“特务室”,在上海、南京等地设立了中统秘密“行动区”。甚至,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所以,在1927-1937年的十年时间里,我党的秘密战线的损失基本上都是中统干的,包括顾顺章的叛变等。
当然,如果我们要是回首其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步一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前身是由一些C.C系分子在1927年和1928年之间组成的一个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然而,当到了1937年的时候,这个党务调查科却又被合并到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但继续由CC系分子徐恩曾出任第一任处长。此后,1938年3月,由于恰好正赶上召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当时,经过国民党首领蒋中正的提议,就以这个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局。成立之后,国民党CC派领袖陈立夫和陈果夫两兄弟自然是格外高兴,他们一方面大力推动以各级国民党党部为主要阵地的中统基层组织的筹备工作;另一方面则积极在各文化团体和大专院校、重点中学建立了一个广泛的中统“党员调查网”,并以此为基础,对一些革命的进步组织不断予以打击。当然,无论怎样变化,历任的中统局局长几乎都是由国民党的CC系核心成员担任。其中的陈立夫、张厉生、朱家骅等人都曾经担任过局长;徐恩曾、叶秀峰、顾建中,邹学峻、季源溥等人也都先后担任过副局长。
然而,在后来,进入到了抗战时期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开始有所改变,也就是,从以对付我党为主逐渐向对付日本侵略者转变,而就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中统的政治地位开始日渐下降,直至到了1947年改名为党员通讯局,到了1949年又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
当然,“花开两朵,单表一枝”。话说到此,我们再来看一下“军统”。它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其成立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先,是在1932年3月,当时的蒋中正曾经成立过一个“中华民族复兴社”,简称复兴社,并仿照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希特勒的“褐衫党”,成员均穿蓝衣,因此又被称为“蓝衣社”,下设有中央干事会和中央监察会两大主要机构,而干事会的下面又设有人事、组织、训练、宣传、特务、总务等处;其中的特务处就由后来大名鼎鼎的戴笠担任处长。
此后,等到了1938年的时候,伴随着CC派领袖――陈立夫出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之机,蒋中正就借口抗日战争时期已经是国难当头,为了进一步防止敌谍和汉奸的破坏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把原隶属军委会的特务机关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组。其中之一,就是又正式成立了一个隶属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至此,军统特务组织正式走上了中国政治的舞台。并且,军统组织名义上是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兼任局长,实际上则是由任副局长的戴笠掌握实权。
于是,此后军统组织就在抗战时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以至于到了最鼎盛的时候,不但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办事机构外,还密切掌控着全国的警政机关,并拥有“忠义救国军”“别动军”等诸多特务武装,甚至,可以说是盛极一时。此外,戴笠还先后又掌握了运输统制局监察处、财政部缉私署、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财政部货运管理局的大权,以及交通警备司令部九个团的交警和上万人的缉私武装。其中,当时作为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的孙立人将军就差点成为了戴笠的手下。
当然,在整个抗日期间,我们不容否认的是,由于戴笠本人是一名坚决的抗日主义者,加之,他平生最恨汉奸,所以,军统局曾经多次派出特工刺杀投日的汉奸和叛徒,比如,刺杀张啸林、唐经,以及刺杀未成的殷汝耕、季云卿、汪精卫、周佛海等人。而隶属其指挥的各个军统“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也经常深入日寇占领区进行广泛的游击战,有效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同时,作为在业务上有着竞争关系的两大特务机关,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的确曾经进行过长期的明争暗斗。然而,尽管中统局成立较早,陈立夫、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等人也都很厉害,但正因如此,才有了权高震主之嫌疑,所以,后来在蒋中正的暗中调控下,军统组织就逐渐成为了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中的一枝独秀。
所以,可以说,同为特务机关,为何军统特务就要比中统特务更要厉害呢?其实还是由于军统的首领――戴笠是蒋中正的唯一心腹所致。(吕海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