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和“民众”有什么不一样?

2024-05-14

1. “老百姓”和“民众”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跟你说吧──
  “老百姓”一词是封建时代,庶民对自己所在阶层群体的称呼,而在官方记载的正规白纸黑字的古书文献中,从来没有在“百姓”前面还加个“老”字的。称自己是“老百姓”其实是小民在官老爷面前表现诉求时的一点精神补偿。也正因为如此,封建社会长期以往的官与民的对立、阶层等级的明确划分,“老百姓”成了封建官吏口中乌合之众的代名词。相对于人民大众来说,“老百姓”这个词是一种卑微的叫法。
  老百姓是相对于统治阶层以外的人民。“老百姓”这一自称本身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默认了自己是被管束、被统治的对象,而且这个代词在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施予对象,这种称谓中已经忽略了最基本的国家公民的权力,统治者高高在上,老百姓属于小民,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带给我们的一种奴性。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往往忍气吞声,一方面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把希望寄托于极少数较为开明的统治者,击鼓鸣冤,所以“老百姓”是“衙门政治”下的产物。
  老百姓,是一个没有具体清晰面孔却又被不断命名的群体,我们几乎看不到完整的面貌;因为它们在历史上整体的沉默与消失了几千年,在统治者眼中,老百姓永远不过是奴隶,他们不是生存者,而是生产者;他们不是言说者,而是沉默者。 这个历史的语境隐含着一个逝去时代的无数历史悲剧,严格的说属于特定时代条件下的历史词语了。
  “民众”,无疑是现代社会对人民大众这一广泛群体最好的称呼,它突出了个体的权利意识。
  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媒体里很少听到“老百姓”这个叫法,只有极个别的民意代表偶尔才这么说,电视主持人都称“民众……”而大陆的一些主持人和一些记者,在做新闻的时候为了显示出一种贴切群众的亲和力,乐滋滋的说:“我们老百姓……”
  如今的社会追求平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将“老百姓”这一习惯的称谓,统一改成“民众”,那么说明我们国家的社会观念文化进步了。“民众”才能让公民有一个扬眉吐气的起步、有“主人翁意识”的起步、有被尊重的感觉,而不总处于“衙门”下的被盖印为弱势群体的阶层了。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乐滋滋地自称“老百姓”,思考一下自己拥有的权力,“老百姓”这个看似温情脉脉的称谓加深了我们本应剔除的奴性,中国终究要向真正的公民社会迈进。

“老百姓”和“民众”有什么不一样?

2. “人民”和“民众”有什么区别?

人民:
“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人民一般泛指人生,如《管子·七法》:“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也指平民、庶民、百姓,如《周礼·官记·大司徒》:“掌建邦之生地之图,舆其人民之数”。在古希腊、古罗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M.T.西塞罗等人的著作中也使用过人民的概念,但它是指奴隶主和自由民,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近代以后,“人民”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往往与公民、国民等词混用,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这一概念才有了科学的和确定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其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内容。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且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民众有三个意思:
1.人民,群众。《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氏得民众久矣。”《史记·龟策列传》:“诸侯宾服,民众殷喜。”《英烈传》第三五回:“今苏湖一带地方,民众肥饶。” 孙中山 《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2.人民众多。《谷梁传·隐公七年》:“民众城小则益城。”   3.民众镇,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下辖的一个镇。

3. 百姓和老百姓有什么区别?

百姓和老百姓的区别就是---在白纸黑字的古书中,从来没有在“百姓”前面还加个“老”字的。只是不能写书的“庶民”们不知从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间才敢说的。 翻看了《辞海》(是1963年版的,有点老,不知是否有变有新解?)。辞海中没有“老百姓”,只有“百姓”。 其定义是这样的: 1、古代对贵族的总称。《诗�6�1小雅�6�1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6�1楚语天下》:“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员,是为百姓。” 2、战国以后用为平民的通称。《孟子滕文公上》“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老百姓:即百姓,指安分生活的人民。 在封建帝王时代,相对于统治阶级以外的人民,被称为百姓或者老百姓。在封建帝王时代的君王、官员心里,老百姓是个贬义词。可揉可捏。 “深入接触老百姓”意思是统治阶级通过与百姓的交流,了解百姓的疾苦,从而制定与人民百姓有意的国家政策。  老百姓这是中国人(汉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区别于军人和政府官员的人民群众的习称;平民;居民。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 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 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所以,“百姓”们来,因为他们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因为“黎”字也有年纪大的意思,国人(在此主要指汉人)看来,是大的占便宜的,(比如做人的“老子”、“老爷”、“老祖宗”,或者“老板”,不都是很占便宜的吗?)所以,百姓们就自称“老百姓”,算是天天在官老爷面前自称小民的一点点补偿。

百姓和老百姓有什么区别?

4. 人民与百姓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人民一词来源于宪法,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一词不仅具有政治性还 是权力的象征,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嘛,但百姓不同,百姓一词是封建社会对国民的称谓沿用至今,封建社会是皇权至高无上,百姓是没有权力 的.所以说称人民我们就是国家的主人,称百姓我们就是被统治者.

5. “民众”与“国民”有什么区别

民众一词,一般不在大陆语境下。就是百姓、社会群体。民众与官方相对。
在大陆,一般称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老百姓。只强调是非官方的,集体名词。因此,不能说“我是一个民众“
国民,可以理解为一国公民,因此,它是指拥有一国国籍的人。既可以集体名词,也可以个体。可以说”中国的全国国民团结了。“,也可以说,我是一个中国国民。

“民众”与“国民”有什么区别

6. “老百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老百姓”这是中国人(汉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所以,“百姓”们来,因为他们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因为“黎”字也有年纪大的意思,国人(在此主要指汉人)看来,是大的占便宜的,(比如做人的“老子”、“老爷”、“老祖宗”,或者“老板”,不都是很占便宜的吗?)所以,百姓们就自称“老百姓”,算是天天在官老爷面前自称小民的一点点补偿。但在白纸黑字的古书中,从来没有在“百姓”前面还加个“老”字的。只是不能写书的“庶民”们不知从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间才敢说的。

7. “群众”和“公民”的区别


“群众”和“公民”的区别

8. “老百姓”是谁?

作者:刘远景 应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公民,没有“百姓”。医院的广告上写着:本院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老百姓;超市的宣传栏上写着:本店商品价廉物美,保证让老百姓放心;药店的横幅上写着: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服装厂的宣传画上,画着一个露着肚脐眼的美女,写着:老百姓漂亮就是我们的目的;政府机关大门外的牌子上写着:热情为老百姓服务就是我们的职责;部队的班长对新兵说:把衣服穿整齐,怎么像个老百姓一样;通俗歌曲唱着:咱们的老百姓呀,是那无边的海。…………..老百姓是谁呀?谁是老百姓?“老”是个助词,没有意义。那么,“百姓”呢?中国古书上最早出现“百姓”一词的是《尚书》,解释说是百官。但是,这是后人的伪作。《春秋左传》中也有“百姓”一词,也有“百官”一词,杨伯峻老师说“百姓”就是人民。看来,这些解释都是为了通俗起见而解释的。百姓一词真正的意思要从远古代社会说起。在中国,从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以后,天子和以后的皇帝的姓叫“王姓”或者“皇姓”,他们的家族叫“王族”或者“皇族”。例如,在汉朝,姓“刘”的就是“皇族”(皇姓),在唐朝,姓“李”的就是“皇族”(皇姓)。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朝代,除了皇族以外的姓都是百姓。比如,在唐朝,只有姓李的是皇族,其他姓都是百姓。“百”是个虚数,是多的意思。“百姓”是对“皇姓”而言的,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对民众称“百姓”,其他人因为自己也是“百姓”,哪怕他是县长,对他所管的人也只能称“民”。你是医院的院长或者是医生,对来你医院看病的人,只能称“患者”;同样,商店对来购物的人,只能称“顾客”;工厂对用户只能称 “消费者”;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对居住在所辖范围的民众最好称“市民”。至于军队指战员最好称地方上的民众为“地方群众”。这样的称呼才比较合适。患者、顾客、消费者这都是对人的一种临时称呼,当这个人与你不发生关系后,这种称呼就不存在了。并且,“百姓”由于是皇家对民众的称呼,含有贬义。皇家认为,只有皇族才是高贵的姓氏,其他人都是草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说,现在,中国已经没有“百姓”了。不管一个人姓什么,都是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你是谁?你一个营业员也敢称消费者为“百姓”。你以为你是皇帝还是王爷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百姓,只有公民。当我听到有人对服务的对象称作“老百姓”的时候,心中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我们每说出一个词,都要应该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对自己的同胞通俗的广告称呼可以是上面红颜的词以外,还可以用“群众”,“乡亲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