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2024-05-15

1.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有很多方面,但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是欧洲影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拉伯罕·马斯洛的研究。不少治疗师如罗杰斯、马斯洛等,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存在主义哲学的问世已有几百年,尽管它艰深难懂,特别是没有共同认可的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定义,但它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人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的作用和人的唯一性等,后来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阶段和自我实现等理论。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Rogers的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3.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犹太人。他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学,主要著作是《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的境界》等。他没有美学专著,其美学思想是融合在其心理学理论中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动机和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科学心理学》(1967)《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罗杰斯 (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1902年1月8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早年主修农业,后转为历史。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同年进入纽约协合神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后受聘到罗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该室主任。1931年,在工作之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5年转到芝加哥大学任教。1957年回母校威斯康星人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1962年-1963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加利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曾任1946年-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年-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1956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罗杰斯对教育心理学也带来了重要的冲击,他的观点在教育心理学中被普遍赞誉为人本主义观点。他同时也发展出体验性学习的理论,这个理论与他所称的认知性学习是相对的。主要著作有:《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自由学习》;《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罗杰斯著作精粹》。1909年,罗洛·梅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埃达(Ada)。他经历了一个坎坷的童年,他的父母离异并且他的姐姐患上了精神病。他的受教育经历使他进入了密歇根学院主修英语和奥柏林学院以获得学士学位(BD),他在希腊教了一段时间的书,1938年期间进入联合神学院以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并且最后1949年期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以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罗洛·梅是位于圣弗兰西斯科的塞布鲁克研究生院和研究中心(Saybrook Graduate School and Research Center)的创立者和资深成员。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居住在蒂勃朗的圣弗朗西斯科海湾,并于1994年10月在当地去世。 罗洛.梅1934-1936 年在密歇根州立学院任学生心理咨询员。后来改进纽约联合神学院,研究当时正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旨在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938 年毕业,获神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从德国新教神学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那里第一次接受了存在主义思想,后来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他担任纽约市立学院学生咨询员,并研习精神分析。 1946 年开业从事私人心理治疗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在此期间,梅曾患肺结核濒临死亡,不得不入疗养院静养三年,然此病反成为其生命转折点。面对死亡、遍览群籍之余,梅尤其耽读存在主义宗教思想家 S.克尔凯郭尔之著作。出院之后,入怀特学院攻读精神分析,遇沙利文与 E.弗洛姆等人,交往甚密。病中他精研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中所讨论的焦虑问题。病愈后即以《焦虑的含意》为题提出论文,于 1949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首位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担任纽约社会新学院研究员,并以访问教授名义分赴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讲课,并曾担任怀特学院的训练兼主任分析师。梅毕生致力于将存在心理学引入美国,直至病逝。在心理学史上,梅是介于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人物。在他 1958 年出版的《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新面向》一书中,首次将德国哲学家 M.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介绍到美国,从此一方面建立了他的存在心理治疗体系,另一方面为以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奠立了基础。梅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所提倡的以下两个观念:1.自由意志的人性本质观 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梅与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强调自由意志,反对决定论。梅认为,每个人生而具有长成一个人的先天潜能,每个人都会努力以赴地将其天赋潜能表露出来,以期臻于自我实现。不过,人和其他生物不同,其他生物是靠自然条件成长的,人却是靠自己的选择才能成其为人。一粒橡树种子内蕴藏了将来长成一棵大橡树的潜能,一旦落地生根,只要生长环境适当,它就自然会长成一棵橡树。人的成长却非如此,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惟其如此,在人的世界中即使环境相似,而各人的成长却仍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梅认为,人性本质虽如此,但在现实中个人的选择却未必适当,选择之后也未必如意。因此人在生长历程中难免因选择失当而感到痛苦。存在心理治疗的目的,即旨在协助当事人了解自己,重新选择。2.自由与焦虑 1950 年,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他出版了第一部心理学专著《焦虑的意义》。该书首度有系统地提出一般性焦虑(general anxiety)的概念,意在使焦虑一词跨越心理病理专有名词的局限,而将之引入一般心理现象的范畴,以描绘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整体生活处境的彻底改变,如何导致现代人所共有的心理情绪问题。梅观察到现代人内在空虚感的关键,乃是因为爱与意志的旧有伦理力量已然遭到严重挫伤。在梅的心理学思想中,焦虑与自由是两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在现实中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做自由选择,个人的潜力才会获得充分发展,亦即谓自由选择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此一理念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领导人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思想是一致的。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

4.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简介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60年代开始形成,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1987)。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和梅是人本主义公认的领袖人物。
1、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2、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3、罗洛·梅(RolloMay,1909~1994)被称做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20世纪中叶,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美国的存在分析学和存在心理治疗,他著述颇丰,推动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也拓展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扩展资料: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二三十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机体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奥尔波特指出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每一成人都不同于他人而以他自身独特的内在和谐方式对待世界,这一看法和排除意识经验的行为主义理论直接对立。
以人格理论为基础,奥尔波特后来成为创立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系的关键人物,这为学院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分立创造了条件。默里和墨菲这一时期也有重要的人格理论著作发表,他们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为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霍妮、弗罗姆不同意弗洛伊德夸大性因素的作用,把美国工业社会发展中引起的社会问题看作是导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因素,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传统精神分析的主要分歧之一。
1939年戈尔德施泰因《机体论》的发表,被认为是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论的基石,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自我实现,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加强了这一本来是由哲学提出的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本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斯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兰塞姆·罗杰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洛·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四位: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和布根塔尔。
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组织,第一次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1962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在美国成立,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布根塔尔担任了第一任主席。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受当时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批判和继承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等学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与其它心理学派不同,它主要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现。
人本心理学的形成,为人类了解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所以又被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心理学代表流派:
十大心理学派无论从其对对象、任务、范围、方法以及从其规模和波及的领域来看,对心理研究的客观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它们都曾经充当过心理研究过程中的主角,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倾向,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史的发展。
当代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主体,也主要是博采十大学派学说之长处,汲取它们的合理的有价值的部分而形成的。
如今我们学习的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教材,其内容实际上都是对十大学派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荟集的结果,是十大学派学说的主要结晶。其中的主体理论、概念和规则几乎都可以溯源到十大学派,在那里找到出处。
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7. 人本主义心理学

100天33本书 第11本 人格心理学 042
  
  
 标题: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受欧洲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人本主义的四个构成要素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个人责任、此时此地、个体的现象学、个人成长。
  
 个人责任:把人看作自己生活的积极塑造者,可以自由改变那些因为身体条件限制而被局促的东西,人本主义治疗的目的是让来访者相信人们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此时此地: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按照生活本来面貌学会生活,我们才能成为充分发挥本能的人,但是很多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过去的事情或计划将来发生的事情上,你的过去已经引领你走到今天,但他不是最后决定你命运的一棒
  
 个体现象学: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石;咨询师努力了解来访者从何而来,然后指导患者认识需要什么来帮助他们自己,患者会逐渐了解自己,想出适当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个人成长:让所有当前的需要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们始终有积极寻求发展的动力;只要不被生活的困难所累,我们终将朝着某种令人满足的个人状态前进。
  
 罗杰斯说:理想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读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之后,才发现目前的一些生涯咨询技巧和理念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8.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你知道什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吗? 
         当人们提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常会感觉到温暖、柔和和尊重;回想参加过的人本心理团体或者人本咨询,很多人会将其形容为一段有人陪伴的冒险旅程,那么,人本主义心理学究竟是什么?
         人本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发展到现代之后兴起的,它注重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看重人的潜能发挥。人本心理学信任:人天生具有将自己潜能发挥出来的本能特性,当人受到创伤时有自我疗愈的本能,而当条件适合时又有发展到向更高层级的本能,这就是人本心理学名称的含义。
          人本心理学的共同理念 
         在人本主义的旗下,有很多人在进行研修、建设和发展,不同的研究方向使得关注重点有所不同,但人本主义者一般都遵循这样几个共同理念:
         首先认为人是自我负责的,人本心理学信任人既有这个能力,也尊重人有这个责任。这里指的人本,与平常生活中提及的以人为本,其实还有所区别。
         当人们说到科技以人为本,指的是产品设计需要注重用户体验;而说社会服务以人为本,指的是服务设计符合人的需要,这两个都把人作为需要关注的对象,人本心理学所说人本包括这些,但更注重人是自己主人的这一面。
         人本心理学关注高峰体验现象,并将其作为自我提升的重要契机。高峰体验可能在人的任何阶段发生,是一种突出其来,非常强烈的内在体验。它可能表现为极大的喜悦、震颤、满足、超脱、甚至是悲哀等等。每个人的高峰体验很不一样,但当发生时,体验者却一定能感知它的不同。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承认神秘体验,但并不提畅所有人都只有唯一解释,而是促进当事人的全身心感知。
         高峰体验发生后,可能让人发现黑暗出现光的希望,也可能突然感受自身对世界不同意义,可能突然也就放下了,那些恐惧、焦虑、纠结等时时羁绊自己的东西,去做对自己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事情。
         高峰体验的发生,与酒精迷药引发的强烈虚幻感不同,高峰体验发生时,会让人深刻体会跟自己的内在融合,那一刻真正成为了自己,而非借助外力的分裂。
         大多数高峰体验是在完全清醒时发生,那是一种现实性感受。在它发生时,一方面让人深刻体验到不同,一方面却会让人更清晰觉知自身感爱与现实世界。
         高峰体验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它的触发可能是因为一个小细节,可能是旅行中的一道风景,也可能是完成一件大事,亦可能是在信任氛围里的深度交流。可以用安排的场景,使得它更具发生条件,但它的出现终非人为控制,而是自然发生。
         也有人在高峰体验后,害怕太过奇特而深埋内心,浪费宝贵机会来脱离庸碌。人本心理学却会主动以各种技术激发体验,鼓励当事人充分沉浸于其中,从中探索领取自己独特意义。
         人本心理学非常强调当时当下,这与精神分析有着重要区别。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模式由成长经历中受到的对待决定,多数人本心理学者也会接受,但认为那最多只占一半,另外很重要或更加重要的,是当时当下发生了什么,伴随什么感受,有怎样的意义,并且自己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应对。
         比如一个人说:我脾气很大,跟所有领导都合不来,是因为我父亲从小对我一直非常暴戾。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促进当事人在发生冲突的当时当下,注意自身更多觉察:这一时刻我看到对方语气生硬,我感觉到不愉快,我想发火,我想借题发挥去反击他。如果我真这样做,我可能会搞砸这件事,而我更想完成它,这对我有更加重要意义,所以我决定忽略他的表情和语气,去了解我需要的东西,我然后离开。
         人本心理学的修习者与工作者自身,一样会时时体认当时当下,觉察正在发生,觉察自身感受,觉察自己为周围赋予的意义;会去真实沟通,尽力理解他人;在交互过程中体认心灵连接、适度距离、交流氛围、内在意图等等。好的修习者,会做到真实、可信、平和、适度,让人愿意交流,亦不会沉溺其中。
         再说刚才的举例,似乎在做行为训练,但那之前双方会经大量磨合核对,以达到相互信任,这时的训练才有意义,才有实际促动。
          人本心理学注重个人成长 
         人终其一生都在世界里对自己进行内在探索,伴随时间与积累,人的心理状态会呈现不同状态,根据对他人的了解,人们会大致知道自己的心理发展处于哪一层级。
         当自然生长不经打击时,心灵会呈现一些共通过程和状态,自然生长状态通常是温暖平和有益的。但若生长中发生阻碍,人的心理状态会出现改变,这些改变原本是积极应对阻碍的方式,但时过境迁,现实阻碍已然消失,而内心阴影有时候却在顽固存留。
         内心存留的阴影,使得人们习惯性地依照老旧脚本行动,就像是仍在时时抵抗阻碍。那使得人们内在压抑或冲突,阻止着人们接触真实自我;外在则形成各种适应问题,可能是情绪纷扰、可能是人际不良,可能是自抑自毁,可能是逃避成功,可能过度追求名利,可能陷入迷茫困顿等等。
         当一个人开始通过自我觉察与人际互动,通过高峰体验领悟,通过各种自我探索,去移除心中阻碍,使得曾经的创伤的进行疗愈,使得心灵的自然生长继续开始,这过程称为个人成长。
         多数人本心理学认为:个人成长需要同时自我觉察和有意义的人际互动。
          人本心理学主要分支 
         人本心理学创立者之一,马斯洛最著名学说是人的五层次需求和自我实现论,它用于说明个人成长,很有代表性。
         马斯洛在对人与社会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大多数人都处于缺失状态,包括生理缺失与心理缺失,缺失让人产生需求,并促使这个人去满足需求而补充缺失。他把人类这些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人们通常对一个东西的渴望,背后含义可以归属到这些需求当中。当低层次需求没有充分满足前,人们一般不太关注更高层次,但在一种需求充分满足后,更高层次需求就会产生,一直到低层需求都已充分满足后,有的人会过渡到自我实现的状态。
         自我实现的人,通常脱离了缺失的状态,内在统一而自我协调,所做所为已非是要满足自己的某种缺失,而是发自内心自然的想要创造更多成就,并且这些创造,对他人和社会都会有益。
         很多时候人们说到人本心理学,其实是指罗杰斯开创的“以人为中心”。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创立者,是他无条件相信,人本身是值得信任的,人有能力去理解和解决自己的困难,进行个人成长,并将此观点确立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
         罗杰斯认为在心理工作中,首要生效要素的是信任的关系,信任关系本身就足已产生疗愈,它又是一切治疗技术生效的前提;工作中推动双方保持真诚与内外一致;工作生效的必备途径是同理心,促进者能全然体会对方内心世界而无自身观念干扰;充分尊重当事人,对其观点与表达,不做任何赞成与反对,只做理解与澄清。只要能做好这些,会形成疗愈性的氛围,当事人的整合由此自然开始。
         与技术水平相比,以人为中心更强调促进者本人的修为,认为工作者的境界会无形中影响工作效果。
         人本心理学从存在主义哲学中吸收了很多东西,因此很多时候,人们会将以人为中心与与存在心理学归为同一大类,并称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心理学来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它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索,人的生命是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因此,存在心理学治疗,会是以当事人对自我存在的终极问题探索开展的。
         目前最为知名的存在心理学者是亚隆,他认为所有人都需正视存在,并将其分作四大终极主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与罗杰斯偏向于提供共情与积极关注的.咨询关系有所不同,亚隆非常注重咨询者与当事人都是两个真实的人,因此咨询中需要两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共同探索。
         存在心理学会鼓励人们主动探究自己的意义,这意义并非已经摆在那里的事物或者目标,意义既需要去探索,它也只在人的生命与探究过程中自然呈现。
         有时候人们会把完形心理学也归入存在心理学的一部份,完形心理学也叫格式塔心理学,来源于哲学中的完形主义或格式塔主义,与心理学结合而成的一种心理疗法。
         完形主义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平时耳熟能详的:整体大于部份之和。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完形,人的心理机制也具有自然去完形的倾向,完形心理学的工作是促进一个人在各种方向的觉察,而人会出于完形本能,将觉察整合进自身,产生新的顿悟。
         完形心理学的核心技术是对心理场的研究与运用,认为人与周围环境和他人,会发生交互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心理场。通过对不同心理场对当事人的影响,借以促进当事人改变。
         完形心理学非常强调觉察力,包括对内在觉察,自在与外在交互觉察,对外在和他人的觉察等,为促进觉察会有系列技术,如空椅对话技术。
         后来的完形心理学更加强调人对自己负责,因此一些完形修习者会呈现出“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的状态,因自身不同,有时让人体会尊重和自由,有时候可能让人觉得自私。
          整合人本心理学 
         人本心理学也是很多理念与技术的整合结果,并与当代心理学同步,仍在不断发展当中。人本心理学的很多思想逐渐被其它流派所接受,例如越来越多人将工作对象称为“当事人”,而不再是是“被试”或者“个案”。
         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人重视构建具有心理意义的咨访关系;共情也被各种心理流派吸收作为工作重要起效因素,包括一些现代精神分析分支;认知行为技术虽未明确强调共情,但已经越来越强调建立稳固工作联盟的重要。
         另一方面,人本心理学的人会常以整合方式运用,比如将人本心理学作为工作基础,同时吸收其它流派理念,包括以精神分析方式分析人格与动机,包括对认知行为技术的择机运用。
         所以人本心理学是个好东西,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一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