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元的变化

2024-05-13

1. 二战后美元的变化

上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达、金融稳定、货币坚挺、黄金富足,所有这一切是美国金融强势地位的物质基础。美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客观上树立了美国模式的权威性,人们在战后经济金融恢复发展的艰难探索中渴望一种成功的理论和实践导向,美国就是当时世界各国心目中理想的成功模型。在这样的意识环境下,美国经济金融甚至文化范式受到了各国的接受和吹捧。上世纪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之风横扫全球,“华盛顿共识”成为全球的游戏规则,以至有了“全球化即美国化”的断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强势美元在逐渐弱化的同时,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事实上,国际货币格局的改变也是美元强势地位弱化的部分原因。

  1999年欧元的出台在国际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元以强大的欧洲经济为依托,不断扩大着作为区域统一货币的经济金融影响。目前,欧盟经过6次扩大,已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92亿,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欧盟无论从人口还是经济总量上都超过了美国。尽管批评声不绝于耳,但欧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各国的新灯塔。欧盟地域的扩大为欧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增强了欧盟的经济竞争力。新入盟国家正通过ERM-Ⅱ机制实现汇率安排的过渡,最终将加入欧元区。尽管欧盟宣布近期不再扩充新成员,但目前欧盟为新成员制定的区别于传统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标准的松动无疑会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欧盟扩张是区域经济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随着欧盟的扩张,欧元的国际记价、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将稳步提升。欧元已经拥有比美元更广阔强大的经济腹地,经济上完全具备了与美元抗衡的实力。

  亚洲统一货币是亚洲诸国的最终选择。目前,日元作为亚洲惟一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货币,难以与欧元、美元比肩。但亚洲经济的发展势头和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为未来亚洲货币的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旦亚洲统一货币形成,依靠亚洲高速经济增长支撑的亚洲货币必将获得与欧元、美元同等的国际货币地位。表3显示,亚洲仅仅整合四国(中、日、韩、印)的经济,GDP总值就远远超过了美国和欧盟,占全球GDP的27%。
进入新世纪以来,强势美元在逐渐弱化的同时,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事实上,国际货币格局的改变也是美元强势地位弱化的部分原因。

  (一)新世纪美元面临的货币竞争压力

  1999年欧元的出台在国际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元以强大的欧洲经济为依托,不断扩大着作为区域统一货币的经济金融影响。目前,欧盟经过6次扩大,已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92亿,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欧盟无论从人口还是经济总量上都超过了美国。尽管批评声不绝于耳,但欧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各国的新灯塔。欧盟地域的扩大为欧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增强了欧盟的经济竞争力。新入盟国家正通过ERM-Ⅱ机制实现汇率安排的过渡,最终将加入欧元区。尽管欧盟宣布近期不再扩充新成员,但目前欧盟为新成员制定的区别于传统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标准的松动无疑会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欧盟扩张是区域经济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随着欧盟的扩张,欧元的国际记价、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将稳步提升。欧元已经拥有比美元更广阔强大的经济腹地,经济上完全具备了与美元抗衡的实力。



  亚洲统一货币是亚洲诸国的最终选择。目前,日元作为亚洲惟一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货币,难以与欧元、美元比肩。但亚洲经济的发展势头和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为未来亚洲货币的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旦亚洲统一货币形成,依靠亚洲高速经济增长支撑的亚洲货币必将获得与欧元、美元同等的国际货币地位。表3显示,亚洲仅仅整合四国(中、日、韩、印)的经济,GDP总值就远远超过了美国和欧盟,占全球GDP的27%。

二战后美元的变化

2. 世界各国为什么以美元为主要的外汇储备?简述二战后美元地位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战后,美元的地位并不显著
美国打伊拉克后,没有从伊拉克运走一桶石油,但是有以美元计价,导致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世界各国开始储备美元,这也是导致资金回流美国,支持美国的发展。
同时由于
1、美元的稳定
2、美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高
3、美国贸易的扩大
4、美国国债的信用和收益率能够稳定回报(你买其他国家国债,承诺的回报率可能不能兑)
也支撑了美元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首选。
当国际上绝大多数商品都以美元计价时,美元就奠定了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的地位。
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其他货币也是不可能取代的。
这不仅仅是它的价值稳定,决定的。所以凡事认为什么将代替美元的说法,都是幼稚的。
美国人比你想想的要聪明,华尔街就是玩金融的祖宗。
他们为了让全世界的资金回流美国,想出了各种办法,包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
构造了全球美元结算体系,这使得任何货币都没有美元好使。
当大家(世界各国)都储备了大量的美元,和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时,
美元开始贬值,印钞机开始启动,疯狂印纸币。
这时候,其他国家,都是骑虎难下
再有,你储备其他国家货币,可能面临国家信用问题和收益问题
虽然美元再贬值,但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讲信用的国家,
他的国债,收益率也是稳定的,(你买其他的,可能亏损,买美国国债,收益稳定)
买这些东西的都是大资金,大资金要有大盘子,你买黄金,几十万亿一买,价格就被你拉上去了
当你i套现的时候,又没有人能接的住,你一抛,价格又被你砸下来了,高买低卖,反而亏了。
几十万亿买美国国债,兑现时候不是问题,它是国家信用,且盘子够大。再大资金都没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大资金还是选择美国国债,而这又等于支持了美元。
无论持有美国国债,还是美元,都等于是储备了美元作为外汇储备。

3.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C  20世纪有两个国家靠军事订货发达,一个是二战中的美国,还有一个是二战后,即朝鲜战争中的日本。所以没有1   二战后美国掀起了以计算机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必然有2   
 在1929年经济危机中,罗斯福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二战后特别是在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国家干预政策受到挑战,一些主张减少国家干预,放宽市场的声音传来,主要有货币理论等,所以有3
一定会有4,因为美国作为二战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十分重视新兴产业发展,包括航空航天技术,飞行技术,航母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农业等等。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4.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的经济势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资本主义工业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
2.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中占有重要地位;
3.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比重占重要地位;
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中占支配地位。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共同特性: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2.各国推行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领导;
3.注意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提高国家科技水平;
4.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5.美国的支持(美国除外)。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战时积累的大量工业生产需求;
2.有效的经济措施;
3.战后对外的经济扩张: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马歇尔计划开拓欧洲市场;
(4)第四点原则开拓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4.新的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
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5. 二战后,美国经济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曲折起伏的发展过程。由于以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经济进入了高度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加上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或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转变,并始终站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                     二战后美国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
特点(表现)
原因
 
 
第一阶段
(战后--1973)
持续发展期(发展的“黄金时代”)
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民经济的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越南战争);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主要原因);利用战后经济优势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如现代跨国公司的兴起);利用国外廉价资源如石油,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战后国内政治局面的相当稳定。
 
第二阶段
(1974--1982)
经济衰退期
经济危机与“滞胀”
石油危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等
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无法解决(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美国在越战时期采取不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三世界与之利益的冲突与对抗;资本主义之间的竞争与抗衡(日本与西欧的崛起)
 
第三阶段
(1983--1990)
调整复苏期
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债务负担沉重
经济政策的调整;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改善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西德的竞争地位,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际上一些客观有利因素如石油及原料价格的下跌。
 
第四阶段
(1991--2001)
改革繁荣期
经济持续稳定繁荣高速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克林顿政府“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的实施;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的货币政策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国际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五阶段
(2002年以来)
新一轮的经济衰退期
十字路口的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还处在不确定状态中。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10年繁荣所隐藏的一系列失衡现象的累积效应(股市泡沫、投资过渡、监管消弱、债务膨胀、逆差扩大、两极分化、垄断加强等);2001年的9·11事件,有从外部打击了美国经济

    综观战后50多年的发展,可以发现美国的经济地位呈现相对下降趋势。随着西欧、日本的相对强盛,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美国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断缩小,国际贸易地位逐年下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经济地位下降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支撑美国经济繁荣的因素仍在起一定作用,美国经济表现为“强盛”与“衰弱”并存的两重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对世界经济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得到了充分证明。

二战后,美国经济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6.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情况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
  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第四阶段,2007年到2009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进入低迷期。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1、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2、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3、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 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它们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4、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7. 二战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美国,一个高枕无忧的国家,经过约半个世纪的经营后,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已经超越世界上所有其他老牌的工业国家,悄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的工业国。但好景不长,过度的经济扩张让美国的经济大厦酝酿着巨大的危机,1929年10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华尔街,一场始料未及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了整个世界,美国作为大萧条的发源地,当然成了大萧条的重灾区。这场经济危机的杀伤力巨大,1932年,美国的工业生产较1929年萎缩了三分之一,失业率达到了骇人的地步,整个社会弥漫着悲观的情绪,许多人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1932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他面对严峻的局面,主张对国内的极端纳粹主义与共产主义势力进行镇压,实行美国资产阶级对国家的完全控制,这些政策当时被称为罗斯福新政,在这一段时间,美国的民主状况不如以前,但此政策实行一段时间后,美国经济终于慢慢恢复了元气。可是这场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德国纳粹主义的兴起和英国、法国等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衰败,最终使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分别成为欧洲和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俄罗斯、日本、德国也建立了“异于”资本主义的极端主义政权,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袖——希特勒通由民选上台,极端势力在全球资本主义世界泛滥。日本提出所谓的“共荣”即大东亚共荣圈,这些极端主义势力的抬头,被部分人认为是“解决资本主义制度问题”。大萧条导致了世界范围内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紧张局面,面对密布的战争阴云,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却弥漫着整个美国上空,美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争不感兴趣。所以罗斯福只能向盟军提供物资援助,但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这个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成为事实上的同盟国阵营。同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珍珠港事变以后,美国正式参战。

二战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8. 二战的时候美国的经济为什么那么厉害?

1、美国在20世纪初的时候实体经济比较好,制造业发达,农业也有优势。
2、美国在一战的时候不受战火摧残,没有大动干戈,自己从负债过成为了债权国。
3、美国二战是唯一没有战火摧残的大国,几乎没有任何攻击打到美国的本土。
4、有美洲的资源可以进入美国的工业体系,别的国家比如英国的本土由制造业,资源地在海外,航路被德国潜艇威胁着。
5、打仗就有订单,而且别的国家的竞争要么因为战争产量降低不出口到美国,要么因为战争被制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