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白云先生传全文翻译

2024-05-15

1. 钟惺白云先生传全文翻译

林古度说:白云先生陈昂,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从他的衣食住行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自己隐居在诗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自从莆田被倭寇入侵,城池被破坏,先生率领妻子儿女投奔豫章郡,以编制草鞋为生。后来由于生意不景气,他又以占卜为生。无论是泛舟彭蠡,在庐山休憩赏景,还是瞻仰陶渊明遗迹,都留下了诗作。不久进入楚国,由江陵入蜀地,他是附乘和尚的便船,并受雇于和尚,为他们烧火做饭前往的。到了蜀地仍旧受雇于和尚,于是有机会游历三峡、剑门这些胜地,登峨眉欣赏美景。和尚死后,他就从蜀地返回,寓居在湖北的江陵、松滋、公安和湖南的巴陵等处。

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地把它当做宾客,供他住处和食物。一段时间后,姚太守也去世,他无所依靠仍然在秦淮河畔以占卜为生。有时在门上贴着字纸,替人家作诗文。那个地方的人家如果有小小的喜事和丧事,就带些百钱和斗米给他,他就按照来人的要求去做。没有事的时候,又从事占卜,有时再做些织草鞋的事。林古度与他的兄长林茂是福建人林孝廉初文的儿子,寓居金陵。有一天,兄弟两人经过白云先生的门口,看到贴在门上的字纸,进到他的家,通过打听才知道,他是福建莆田人。白云先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情况。他的屋内以草席为床,以瓦罐作灶,用过的纸笔,放满屋子。见到他的诗作就诵读起来。这时,古度虽年少,还能读懂诗的大意,赞叹不已。每当赞叹时,白云先生就转过脸面向墙壁流泪悲伤,以至失声。后来再经过他家门前时,就带些食物给他吃,白云很高兴;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他自己悲伤如前。过了几年,最终因穷困而死。他的儿子急急忙忙出去置办衣物棺木,将其掩埋在田野中。

古度兄弟俩急忙赶去索取他的诗集,一无所获,后来得到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他的诗作我不能为它命名,他在自序中说:“陈昂年轻时,特别爱好五言。只是家贫没有很多的古书,得到王维的书就读王维的,得到杜甫的书就读杜甫的。有时根据作品的格式揣摩创作,有时引申其中的一点加以发挥,把所思所想的都写下来。

有评论说:人因为诗而显名传扬,可是只有二三个君子因为诗歌而显名,诗歌这条路是多么的狭窄啊!对于那些达官贵人而言,诗歌并不是他们交游品鉴所需的,这才使诗歌不能流传到世上,这种情况很多。况且像陈昂这样的布衣百姓呢!近有徐渭、宋登春,都是因为穷困而传扬,在诗歌方面却得不到显扬,他们的诗歌都比陈昂逊色,可是没有陈昂穷困。我曾经在思考白云先生织草鞋、占卜、受雇于人烧火做饭、为人写作的时候,心中都有什么想法?他看到纷纷攘攘从他面前经过的人,眼中却把他们当做什么人呢。探求他的内心所思却不能知晓。我的朋友张慎言说:“从今天去集市,看见卖菜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唯恐有像白云这样的人。”他的话很有启发啊!

钟惺白云先生传全文翻译

2. 钟惺白云先生传全文翻译

张怡,字瑶星,起初叫做张鹿徵,上元(今南京)人。他的父亲张可大,明朝时担任登莱总兵。毛文龙率部下反叛,诱捉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为孙元化而死。事请传开以后,张怡以书生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甲申年,贼寇攻陷了京城,张怡遭遇了敌人将领,誓死不屈,敌人把他锁起来带着他到处抢掠,贼寇中有人因为佩服他的义举把他放走了。很长时间,才回到故里,他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独自寄居在寺庙中。不进入城市,乡里人称他为白云先生。 
  当时,三楚、吴越一带的有名望的老人,大多追求名声,以学术标榜自己。只有吴中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在乡下躬耕,就算贤士大夫都不能见他们一面,但是依然有作品流传到世间。白云先生则亲自打柴挑水,也不谈诗书,学士、词人从他那里什么也得不到。四方的大官贵人往来此地,每天经过这座山,而不知道山中有白云先生。 
  我父亲和余公佩,有一年去拜访他。进入他的房子,书架上有几十百卷书,都是他著作的经说及史事评论。我父亲他们请求翻抄,他不答应,说:“我已经到了岁数了,已经买了两个瓮,下葬的时候一并埋葬。”他死时八十八岁。他平生的亲戚朋友,买来好的木材,为他打造棺椁。病重将死的时候,他听到这件事哭着说:“从前我父亲在危难的城里效忠而死,没有亲属主持收殓,后来虽然改葬了,但他当初的棺材也不能改换。我怎么能忍心用这么好的棺木呢?”回头注视他叔伯孙子的某人,催他改观棺材,选定贴身的寿衣,才去世。当时我父亲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赶回来后已经下葬了。
  有人说:他的书已经埋葬了。有人说:经书有副本,还保存在他的家里。乾隆三年,下诏修《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寻求他的遗书,他的一个叔伯孙子,拿着他的书献到地方官府,太守命令学官召集学生抄写,很久都没有抄完。 
  白云先生的书,我非常想读,而担心它们没有流传下来很长时间了,幸好他的家人自己拿了出来,但是我始终没有看到一眼。所以写下此于篇,希望乡里的后辈有所感发,收藏并保存它,不要让它们沉没失传

3. 白云先生传 钟惺

白云先生传  【明】钟惺  (译文)

林古度说:白云先生陈昂,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从他的衣食住行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自己隐居在诗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自从莆田被倭寇入侵,城池被破坏,先生率领妻子儿女投奔豫章郡,以编制草鞋为生。后来由于生意不景气,他又以占卜为生。无论是泛舟彭蠡,在庐山休憩赏景,还是瞻仰陶渊明遗迹,都留下了诗作。不久进入楚国,由江陵入蜀地,他是附乘和尚的便船,并受雇于和尚,为他们烧火做饭前往的。到了蜀地仍旧受雇于和尚,于是有机会游历三峡、剑门这些胜地,登峨眉欣赏美景。和尚死后,他就从蜀地返回,寓居在湖北的江陵、松滋、公安和湖南的巴陵等处。

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地把它当做宾客,供他住处和食物。一段时间后,姚太守也去世,他无所依靠仍然在秦淮河畔以占卜为生。有时在门上贴着字纸,替人家作诗文。那个地方的人家如果有小小的喜事和丧事,就带些百钱和斗米给他,他就按照来人的要求去做。没有事的时候,又从事占卜,有时再做些织草鞋的事。林古度与他的兄长林茂是福建人林孝廉初文的儿子,寓居金陵。有一天,兄弟两人经过白云先生的门口,看到贴在门上的字纸,进到他的家,通过打听才知道,他是福建莆田人。白云先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情况。他的屋内以草席为床,以瓦罐作灶,用过的纸笔,放满屋子。见到他的诗作就诵读起来。这时,古度虽年少,还能读懂诗的大意,赞叹不已。每当赞叹时,白云先生就转过脸面向墙壁流泪悲伤,以至失声。后来再经过他家门前时,就带些食物给他吃,白云很高兴;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他自己悲伤如前。过了几年,最终因穷困而死。他的儿子急急忙忙出去置办衣物棺木,将其掩埋在田野中。

古度兄弟俩急忙赶去索取他的诗集,一无所获,后来得到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他的诗作我不能为它命名,他在自序中说:“陈昂年轻时,特别爱好五言。只是家贫没有很多的古书,得到王维的书就读王维的,得到杜甫的书就读杜甫的。有时根据作品的格式揣摩创作,有时引申其中的一点加以发挥,把所思所想的都写下来。

有评论说:人因为诗而显名传扬,可是只有二三个君子因为诗歌而显名,诗歌这条路是多么的狭窄啊!对于那些达官贵人而言,诗歌并不是他们交游品鉴所需的,这才使诗歌不能流传到世上,这种情况很多。况且像陈昂这样的布衣百姓呢!近有徐渭、宋登春,都是因为穷困而传扬,在诗歌方面却得不到显扬,他们的诗歌都比陈昂逊色,可是没有陈昂穷困。我曾经在思考白云先生织草鞋、占卜、受雇于人烧火做饭、为人写作的时候,心中都有什么想法?他看到纷纷攘攘从他面前经过的人,眼中却把他们当做什么人呢。探求他的内心所思却不能知晓。我的朋友张慎言说:“从今天去集市,看见卖菜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唯恐有像白云这样的人。”他的话很有启发啊!

白云先生传 钟惺

4. 白云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1. 《白云先生传》的内容及翻译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1]。
  父可大[2],明季总兵登莱[3],毛文龙将卒反[4],诱执巡抚孙元化[5],可大死之。事闻[6],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7]。
  甲申[8],流贼陷京师[9],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10],其党或义而逸之[11]。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憎舍[12],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13],以文术相高[14]。惟吴中徐昭发[15]、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16],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流传人间[17]。
  先生则躬樵汲[18],口不言《诗》、《书》[19],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20],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21],岁时间起居[22],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
   
  请贰之[23],弗许[24],曰:“吾以尽吾年耳[25],已市二瓮,下棺[26],则并藏焉[27]。”卒年八十有八。
  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28]。疾将革[29],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30],虽改葬,亲身之椑[31],弗能易也[32]。
  吾忍乎?”顾视从孙某[33],趣易棺、定附身衾衣[34],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35],反,则已渴葬矣[36]。
   或曰,书已入圹[37],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38],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遂说没也。
   译文: 张怡,字瑶星,起初叫做张鹿徵,上元(今南京)人。他的父亲张可大,明朝时担任登莱总兵。
  毛文龙率部下反叛,诱捉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为孙元化而死。事请传开以后,张怡以书生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
  甲申年,贼寇攻陷了京城,张怡遭遇了敌人将领,誓死不屈,敌人把他锁起来带着他到处抢掠,贼寇中有人因为佩服他的义举把他放走了。很长时间,才回到故里,他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独自寄居在寺庙中。
  不进入城市,乡里人称他为白云先生。 当时,三楚、吴越一带的有名望的老人,大多追求名声,以学术标榜自己。
  只有吴中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在乡下躬耕,就算贤士大夫都不能见他们一面,但是依然有作品流传到世间。白云先生则亲自打柴挑水,也不谈诗书,学士、词人从他那里什么也得不到。
  四方的大官贵人往来此地,每天经过这座山,而不知道山中有白云先生。 我父亲和余公佩,有一年去拜访他。
  进入他的房子,书架上有几十百卷书,都是他著作的经说及史事评论。我父亲他们请求翻抄,他不答应,说:“我已经到了岁数了,已经买了两个瓮,下葬的时候一并埋葬。”
  他死时八十八岁。他平生的亲戚朋友,买来好的木材,为他打造棺椁。
  病重将死的时候,他听到这件事哭着说:“从前我父亲在危难的城里效忠而死,没有亲属主持收殓,后来虽然改葬了,但他当初的棺材也不能改换。我怎么能忍心用这么好的棺木呢?”回头注视他叔伯孙子的某人,催他改观棺材,选定贴身的寿衣,才去世。
  当时我父亲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赶回来后已经下葬了。有人说:他的书已经埋葬了。
  有人说:经书有副本,还保存在他的家里。 乾隆三年,下诏修《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寻求他的遗书,他的一个叔伯孙子,拿着他的书献到地方官府,太守命令学官召集学生抄写,很久都没有抄完。
   白云先生的书,我非常想读,而担心它们没有流传下来很长时间了,幸好他的家人自己拿了出来,但是我始终没有看到一眼。所以写下此于篇,希望乡里的后辈有所感发,收藏并保存它,不要让它们沉没失传了。
  2. 钟惺白云先生传全文翻译   林古度说:白云先生陈昂,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从他的衣食住行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自己隐居在诗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自从莆田被倭寇入侵,城池被破坏,先生率领妻子儿女投奔豫章郡,以编制草鞋为生。后来由于生意不景气,他又以占卜为生。无论是泛舟彭蠡,在庐山休憩赏景,还是瞻仰陶渊明遗迹,都留下了诗作。不久进入楚国,由江陵入蜀地,他是附乘和尚的便船,并受雇于和尚,为他们烧火做饭前往的。到了蜀地仍旧受雇于和尚,于是有机会游历三峡、剑门这些胜地,登峨眉欣赏美景。和尚死后,他就从蜀地返回,寓居在湖北的江陵、松滋、公安和湖南的巴陵等处。
  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地把它当做宾客,供他住处和食物。一段时间后,姚太守也去世,他无所依靠仍然在秦淮河畔以占卜为生。有时在门上贴着字纸,替人家作诗文。那个地方的人家如果有小小的喜事和丧事,就带些百钱和斗米给他,他就按照来人的要求去做。没有事的时候,又从事占卜,有时再做些织草鞋的事。林古度与他的兄长林茂是福建人林孝廉初文的儿子,寓居金陵。有一天,兄弟两人经过白云先生的门口,看到贴在门上的字纸,进到他的家,通过打听才知道,他是福建莆田人。白云先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情况。他的屋内以草席为床,以瓦罐作灶,用过的纸笔,放满屋子。见到他的诗作就诵读起来。这时,古度虽年少,还能读懂诗的大意,赞叹不已。每当赞叹时,白云先生就转过脸面向墙壁流泪悲伤,以至失声。后来再经过他家门前时,就带些食物给他吃,白云很高兴;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他自己悲伤如前。过了几年,最终因穷困而死。他的儿子忙忙出去置办衣物棺木,将其掩埋在田野中。
  古度兄弟俩急忙赶去索取他的诗集,一无所获,后来得到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他的诗作我不能为它命名,他在自序中说:“陈昂年轻时,特别爱好五言。只是家贫没有很多的古书,得到王维的书就读王维的,得到杜甫的书就读杜甫的。有时根据作品的格式揣摩创作,有时引申其中的一点加以发挥,把所思所想的都写下来。
  有评论说:人因为诗而显名传扬,可是只有二三个君子因为诗歌而显名,诗歌这条路是多么的狭窄啊!对于那些达官贵人而言,诗歌并不是他们交游品鉴所需的,这才使诗歌不能流传到世上,这种情况很多。况且像陈昂这样的布衣百姓呢!近有徐渭、宋登春,都是因为穷困而传扬,在诗歌方面却得不到显扬,他们的诗歌都比陈昂逊色,可是没有陈昂穷困。我曾经在思考白云先生织草鞋、占卜、受雇于人烧火做饭、为人写作的时候,心中都有什么想法?他看到纷纷攘攘从他面前经过的人,眼中却把他们当做什么人呢。探求他的内心所思却不能知晓。我的朋友张慎言说:“从今天去集市,看见卖菜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唯恐有像白云这样的人。”他的话很有启发啊!
  3. 白云先生传译文   张怡,字瑶星,起初叫做张鹿徵,上元(今南京)人。他的父亲张可大,明朝时担任登莱总兵。毛文龙率部下反叛,诱捉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为孙元化而死。事请传开以后,张怡以书生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甲申年,贼寇攻陷了京城,张怡遭遇了敌人将领,誓死不屈,敌人把他锁起来带着他到处抢掠,贼寇中有人因为佩服他的义举把他放走了。很长时间,才回到故里,他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独自寄居在寺庙中。不进入城市,乡里人称他为白云先生。
  当时,三楚、吴越一带的有名望的老人,大多追求名声,以学术标榜自己。只有吴中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在乡下躬耕,就算贤士大夫都不能见他们一面,但是依然有作品流传到世间。白云先生则亲自打柴挑水,也不谈诗书,学士、词人从他那里什么也得不到。四方的大官贵人往来此地,每天经过这座山,而不知道山中有白云先生。
  我父亲和余公佩,有一年去拜访他。进入他的房子,书架上有几十百卷书,都是他著作的经说及史事评论。我父亲他们请求翻抄,他不答应,说:“我已经到了岁数了,已经买了两个瓮,下葬的时候一并埋葬。”他死时八十八岁。他平生的亲戚朋友,买来好的木材,为他打造棺椁。病重将死的时候,他听到这件事哭着说:“从前我父亲在危难的城里效忠而死,没有亲属主持收殓,后来虽然改葬了,但他当初的棺材也不能改换。我怎么能忍心用这么好的棺木呢?”回头注视他叔伯孙子的某人,催他改观棺材,选定贴身的寿衣,才去世。当时我父亲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赶回来后已经下葬了。有人说:他的书已经埋葬了。有人说:经书有副本,还保存在他的家里。
  乾隆三年,下诏修《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寻求他的遗书,他的一个叔伯孙子,拿着他的书献到地方官府,太守命令学官召集学生抄写,很久都没有抄完。
  白云先生的书,我非常想读,而担心它们没有流传下来很长时间了,幸好他的家人自己拿了出来,但是我始终没有看到一眼。所以写下此于篇,希望乡里的后辈有所感发,收藏并保存它,不要让它们沉没失传了。
  4.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答案:1.B;2.A;3.A;解析:(1) 应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砍柴” (2) ①句只是说明白云先生被授予官职,和“清高”无关;④⑥两句都说明白云先生有才能 (3) “因为父亲卓著的战功”,朝廷是因为他父亲的忠诚才任命他为千户长 (4) (1)甲申年,农民起义军攻陷京城,张怡与其将领相遇,他毫不屈服,被拘禁了起来。
  将领肆意拷问他,他的同党中有人认为张怡有义气而放走了他。 (2)每年按时向白云先生请安问候,走进他的房间,发现书架上有上百卷书,都是他所撰写的阐发儒家经典及论述历史事件的论著。
   (3)白云先生的著作,我心里十分向往,担心其失传已经好久了。幸亏他的家人献了出来,但我始终没看过一眼。
   参考译文 张怡,字瑶星,原名鹿徵,江苏江宁县人。父亲张可大,明末任登、莱二府总兵官。
  适逢毛文龙部下反叛,诱擒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殉难而死。事情奏闻朝廷,张怡以诸生身份被授予锦衣卫千户的官职。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占北京,张怡遇到李自成的将领,不降,被锁铐起来将要肆意毒打,他们的同党中有人赞赏张怡的节义而放他逃走了。很久之后,张怡才回到故乡。
  他的妻子在这以前就死了,他独身寄居在摄山的佛寺里。从不到城市中去,乡里之人都称他白云先生。
   当时,湖南、湖北及江浙一带有名望的前朝遗民,大多追求声望,以诗文互争高低。只有苏州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在穷乡僻野中耕作为生,即使是贤德的士大夫造访也不得见他们一面,然而他们还是有笔墨文章流传于人世。
  白云先生则亲自挑水打柴,嘴里从不谈论诗书,学者诗人们也无从向他讨教。四方来往的官员绅士,天天有的到此山游玩的,却不知道山中有他这样一位人物。
   我已故的父亲和处士余佩,逢年过节都要到山中看望他。走进他的屋中,看到书架上搁着百几十卷书,都是他撰著的对经籍的阐述和史事评论。
  请求抄写副本,他不答应,说:“我只是借写作来度过我的余生而已。我已经买了两个大瓮,死后下葬时要把这些著作一起埋葬。”
  他去世时八十八岁了,平生的亲朋老友,早就买了好木材,为他做好了内棺和外棺。他的病将垂危之时,听到此事落泪说:“过去我的先父死于被叛贼攻打的孤城之中,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料理丧事,虽然后来改葬了,但贴身的内棺却无法更换了,我能忍心用这种好棺材吗?”回头看着他的侄孙,催着赶紧换棺材,并且亲自定下盖身尸布的规格,才闭目而逝。
  当时我的先父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返回时已经提前下葬了。有人说:先生著的书已埋入墓穴了。
  也有人说:经籍解说之类的书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中。 乾隆三年,皇帝下令修订《三礼》,搜求散失民间的著作。
  白云先生的某侄孙亲自把书送到府城,知府命学校教官召集生员抄写,过了很久也没完成。 先生的著作,我心中十分向往,并且担心其失传已经很长时间了。
  幸亏他的家人亲自献了出来,而我又始终未能亲眼见一见。故而一并记载在文章中,以期使他的同乡晚辈们有所感触,妥善保存并能加以宣传,别让它们埋没失传了。
  5. 初一《古诗五首》的翻译谁有   观沧海 《曹操·步出厦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English version: THE SEA I e to view the boundless ocean From Stony Hill on eastern shore Water rolls in rhythmic motion, Islands stand amid its roar. Tress on trees, from peak to peak, Grass on grass, lush far and night, Autumn winds blow drear and bleak, Monstrous billows surge up high. Sun by day, moon by night Appear to rise up from the deep. The Milky Way with stars to sleep. How happy I feel at this sight! I sing this poem in sheer delight.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辞海》1989年版). 次北固山下①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①次:停歇,这里指停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②风正:指顺风. ③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残夜:夜。
  6. 钟惺《白云先生传》翻译   林古度说:白云先生陈昂,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
  从他的衣食住行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自己隐居在诗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自从莆田被倭寇入侵,城池被破坏,先生率领妻子儿女投奔豫章郡,以编制草鞋为生。后来由于生意不景气,他又以占卜为生。
  无论是泛舟彭蠡,在庐山休憩赏景,还是瞻仰陶渊明遗迹,都留下了诗作。不久进入楚国,由江陵入蜀地,他是附乘和尚的便船,并受雇于和尚,为他们烧火做饭前往的。
  到了蜀地仍旧受雇于和尚,于是有机会游历三峡、剑门这些胜地,登峨眉欣赏美景。和尚死后,他就从蜀地返回,寓居在湖北的江陵、松滋、公安和湖南的巴陵等处。
   到了金陵,姚太守渐渐地把它当做宾客,供他住处和食物。一段时间后,姚太守也去世,他无所依靠仍然在秦淮河畔以占卜为生。
  有时在门上贴着字纸,替人家作诗文。那个地方的人家如果有小小的喜事和丧事,就带些百钱和斗米给他,他就按照来人的要求去做。
  没有事的时候,又从事占卜,有时再做些织草鞋的事。林古度与他的兄长林茂是福建人林孝廉初文的儿子,寓居金陵。
  有一天,兄弟两人经过白云先生的门口,看到贴在门上的字纸,进到他的家,通过打听才知道,他是福建莆田人。白云先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情况。
  他的屋内以草席为床,以瓦罐作灶,用过的纸笔,放满屋子。见到他的诗作就诵读起来。
  这时,古度虽年少,还能读懂诗的大意,赞叹不已。每当赞叹时,白云先生就转过脸面向墙壁流泪悲伤,以至失声。
  后来再经过他家门前时,就带些食物给他吃,白云很高兴;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他自己悲伤如前。过了几年,最终因穷困而死。
  他的儿子忙忙出去置办衣物棺木,将其掩埋在田野中。 古度兄弟俩急忙赶去索取他的诗集,一无所获,后来得到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
  他的诗作我不能为它命名,他在自序中说:“陈昂年轻时,特别爱好五言。只是家贫没有很多的古书,得到王维的书就读王维的,得到杜甫的书就读杜甫的。
  有时根据作品的格式揣摩创作,有时引申其中的一点加以发挥,把所思所想的都写下来。 有评论说:人因为诗而显名传扬,可是只有二三个君子因为诗歌而显名,诗歌这条路是多么的狭窄啊 ! 对于那些达官贵人而言,诗歌并不是他们交游品鉴所需的,这才使诗歌不能流传到世上,这种情况很多。
  况且像陈昂这样的布衣百姓呢!近有徐渭、宋登春,都是因为穷困而传扬,在诗歌方面却得不到显扬,他们的诗歌都比陈昂逊色,可是没有陈昂穷困。我曾经在思考白云先生织草鞋、占卜、受雇于人烧火做饭、为人写作的时候,心中都有什么想法?他看到纷纷攘攘从他面前经过的人,眼中却把他们当做什么人呢。
  探求他的内心所思却不能知晓。我的朋友张慎言说:“从今天去集市,看见卖菜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唯恐有像白云这样的人。”
  他的话很有启发啊。
  7. 钟惺 白云先生传翻译   张怡,字瑶星,起初叫做张鹿徵,上元(今南京)人。
  他的父亲张可大,明朝时担任登莱总兵。毛文龙率部下反叛,诱捉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为孙元化而死。
  事请传开以后,张怡以书生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甲申年,贼寇攻陷了京城,张怡遭遇了敌人将领,誓死不屈,敌人把他锁起来带着他到处抢掠,贼寇中有人因为佩服他的义举把他放走了。
  很长时间,才回到故里,他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独自寄居在寺庙中。不进入城市,乡里人称他为白云先生。
   当时,三楚、吴越一带的有名望的老人,大多追求名声,以学术标榜自己。只有吴中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在乡下躬耕,就算贤士大夫都不能见他们一面,但是依然有作品流传到世间。
  白云先生则亲自打柴挑水,也不谈诗书,学士、词人从他那里什么也得不到。四方的大官贵人往来此地,每天经过这座山,而不知道山中有白云先生。
   我父亲和余公佩,有一年去拜访他。进入他的房子,书架上有几十百卷书,都是他著作的经说及史事评论。
  我父亲他们请求翻抄,他不答应,说:“我已经到了岁数了,已经买了两个瓮,下葬的时候一并埋葬。”他死时八十八岁。
  他平生的亲戚朋友,买来好的木材,为他打造棺椁。病重将死的时候,他听到这件事哭着说:“从前我父亲在危难的城里效忠而死,没有亲属主持收殓,后来虽然改葬了,但他当初的棺材也不能改换。
  我怎么能忍心用这么好的棺木呢?”回头注视他叔伯孙子的某人,催他改观棺材,选定贴身的寿衣,才去世。当时我父亲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赶回来后已经下葬了。
   有人说:他的书已经埋葬了。有人说:经书有副本,还保存在他的家里。
  乾隆三年,下诏修《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寻求他的遗书,他的一个叔伯孙子,拿着他的书献到地方官府,太守命令学官召集学生抄写,很久都没有抄完。 白云先生的书,我非常想读,而担心它们没有流传下来很长时间了,幸好他的家人自己拿了出来,但是我始终没有看到一眼。
  所以写下此于篇,希望乡里的后辈有所感发,收藏并保存它,不要让它们沉没失传。
   

5. 钟惺原文_翻译及赏析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钟惺  生平  钟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钟一贯任武进(今属江苏)学训。万历三十八年中(1610年)进士,授行人,掌管诗诣及册封事宜。次年,他以奉节使臣出使成都;后又出使山东。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再赴贵州,主持乡试。后迁工部主事,又由北京调往江南,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迁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在南京时,钟惺简淡自持,于秦淮河畔租一楼屋,伏案读史至深夜,每有所得辄记之,撰成《史怀》一书,评论古史,“多所发明,有古贤所不逮者”。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喜游名山大川,曾与林古度同登泰山。天启初年,钟惺升任福建提学佥事,他在闽中仍倡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江南张泽、华淑,闽人蔡复一等,倾心附和,把钟惺奉为“深幽孤峭之宗”。不久,钟惺因丧父,回家守制,竟于天启五年(1625年)病逝于家,享年五十二岁。卒葬天门县城南鲁家畈(今天门县李场公社)。至今墓碑尚存。明清时,县内立有“钟谭合祠”,坊题“天下文章”四字。遗址在今天门县人民 *** 所在地之东。 后人将他的诗文辑为《隐秀轩集》。
  文学主张  其一:反对拟古文风。他对明中叶以后盛行文坛的拟古主张加以批驳,指出“作诗者之意兴,虑无不代求其高。高者,取异于途径耳。夫途径者,不能不异者也”(钟惺《诗归序》)。他认为“七子”模拟古人词句,只不过是“取古人之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者,以为古人在是”(同前)。因而力求改变这种文风,提出“势有穷而必变”的变革主张(《问山亭诗序》)。
  其二:主张诗人应抒写“性灵”(或“灵心”)。这种“性灵”或“灵心”是“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是“求古人真诗所在。真诗者,精神所为也”(《诗归序》)。即要在古人诗词的精神中去寻求性灵。但是,他认为这种古人的真诗精神是“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杂之中”,于是他自己的作品极力追求孤僻情怀“别趣理奇”即所谓孤怀、孤诣,且夸耀说:“我辈文字到极无烟火处。”(《答同年尹孔昭书》)
  其三:倡导幽深孤峭的风格。《明史·文苑传》载:“自宏道矫王、李诗之弊,倡以清真,惺复矫其弊,变而为幽深孤峭。”钟惺认为公安派末端文风俚俗、浅率,企图以幽深孤峭的风格加以匡救。但他却走入了另一形式主义极端,往往只顾及字句,忘却篇章,追求奇字险韵,造成一种艰涩隐晦的风格,以致有些诗句语意不畅,令人费解,如“树无黄一叶,云有白孤村”(《昼泊》)等。钟、谭以这种主张为标准评选《诗归》。他们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格,众所推重的李白《古风》、杜甫《秋兴》等名篇都不选入,试图以幽冷来洗“七子”的绚烂,足可见其主张的长、短,利、弊。钟惺的诗,由于追求幽情孤行,所以大多情思狭窄,题材局促,缺乏深厚广阔的社会内容。不过他苦心吟事,雕字酌句,不遗余力,有些五古游览诗作写得还相当好。如《经观音岩》、《舟晚》等,虽有雕镂之嫌,然寄情绘景,时有名理。其《上巳雨中登雨花台》、《巴东道中示弟栓》,手眼别出,可见清思。另外有些诗作对社会现实也有所反映,如《江行俳体》12首,写及了“官钱曾未漏渔蛮”的赋税严重情况。
  钟惺记叙、议论、散文亦有一些新奇隽永之作。写景寄情小品《浣花溪记》,以生动细腻笔触描绘了唐代大诗人杜甫成都寓地浣花溪一带逶迤、清幽的景色,抒写对杜甫的敬仰之情,并寄寓自己的情怀。清溪碧潭,移步换景,体现了竟陵派“孤行静寄”的情怀和个性,以及求新求奇的幽深孤峭的风格。此外《游五夷山记》也是此类作品。他的叙议小品《夏梅说》,巧妙地从时令变化,引出赏梅、咏梅人的冷热,进而揭示人情世态的寒暖;对“趋梅于冬春冰雪者”的趋炎附势风气给予嘲讽和批判,构思立意较为新奇。文艺短论《题鲁文恪诗选后》(之二)主张诗文创作宜少而精,提出“不能尽善,而止存一篇数篇、一句数句之长,此外皆能勿作”,反对“多多益善”粗制滥造。并将文章分为三等:“选而作者,上也;作而自选者,次也;作而待人选者,又次也。”
   
 钟惺的诗文望远写秋江,秋意无起止。何曾见寸波,竟纸皆秋水。烟中过寒山,江净翻如纸。空色有无间,身在秋江里。——明代·钟惺《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  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 
  望远写秋江,秋意无起止。   何曾见寸波,竟纸皆秋水。   烟中过寒山,江净翻如纸。   空色有无间,身在秋江里。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明代·钟惺《浣花溪记》  浣花溪记 
  明代 :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
  展开阅读全文∨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游记  , 写景  , 抒情赞赏闲园无意作衰天,水气花阴事事然。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鱼龙夜惜残秋去,乌鹊寒惊片月迁。四序栖寻吾欲遍,爱君不独在林泉。——明代·钟惺《秋夜集俞伯彭园池》  秋夜集俞伯彭园池 
  闲园无意作衰天,水气花阴事事然。   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   鱼龙夜惜残秋去,乌鹊寒惊片月迁。   四序栖寻吾欲遍,爱君不独在林泉。查看更多钟惺的诗文>> 
   

钟惺原文_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