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道什么的成语

2024-05-14

1. 什么什么道什么的成语

守死善道: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
周道如砥:  
横行霸道:  
任重而道远:  
天道酬勤: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筑舍道傍: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至德要道:  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嫌好道歹:  形容嫌恶,挑剔。
霞光万道: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文以载道: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枉道事人: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说古道今: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说白道绿:  
说东道西:  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说黑道白: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说黄道黑: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数东瓜,道茄子: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数黄道白: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黄道黑”。
束装就道:  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数黄道黑: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守道安贫:  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师严道尊: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市道之交:  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世道人心: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
生财有道:  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
神眉鬼道:  形容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
神谋魔道:  犹神差鬼使。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神道设教: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舍道用权:  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畔道离经:  畔:通“叛”,违背。违背道德,脱离经典。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
老熊当道:  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风通道会: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道路侧目:  侧目:侧目而视。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称奇道绝:  
称名道姓:  称:称道。称呼姓名
直道而行:  比喻办事公正。
作舍道边: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再作道理:  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
再做道理:  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
正己守道: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正明公道:  指正大光明。
中道而废: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重逆无道:  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遵道秉义:  犹言遵守道义。
尊师贵道:  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作舍道旁:  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言语道断: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羊肠鸟道: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要言妙道: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遗风古道: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养生之道:  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仙风道骨: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嫌长道短:  犹苛求责备。
仙风道格:  犹言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仙风道气:  犹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嫌好道恶:  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
嫌好道歉:  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
小道消息: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邪魔怪道:  犹言邪魔歪道。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邪魔外道:  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邪魔歪道:  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问十道百:  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天道好还:  旧指恶有恶报。
太丘道广: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提名道姓: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替天行道: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题名道姓:  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天道宁论:  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天道人事: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
天道无亲:  亲:亲近。公正,不偏不倚。
同日而道: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同“同日而论”。
途途是道: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说白道黑: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同“说白道绿”。
说白道绿: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说短道长:  说长处,讲短处。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说千道万:  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说亲道热:  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说是道非:  评说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说是谈非”。
四至八道: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颂声载道:  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
世道人情: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说今道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热肠古道:  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
任重道悠: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日暮道远:  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同“日暮途远”。
清宫除道: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弃道任术:  指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其道亡繇: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亦作“其道无由”。
其道无由: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同“其道亡繇”。
轻车熟道:  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同“轻车熟路”。
求志达道: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贫而乐道: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旁门外道: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旁门小道:  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旁门邪道:  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
仆仆道途: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逆道乱常:  指违背道德纲常。
鸟道羊肠:  狭险典折的山路。
能说惯道: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渺不足道: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鸣锣喝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妙言要道: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明公正道: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明堂正道: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谋道作舍: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目击道存:  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论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六道轮回:  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老罴当道: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乐道安贫:  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乐道忘饥:  指醉心于圣道。
乐道遗荣: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离经畔道:  ①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两道三科: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论道经邦: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论短道长: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开锣喝道: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亦比喻替人炫耀张扬。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夸强道会:  会:能。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亦作“夸强说会”。
经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卷甲倍道:  卷起铠甲,急速前进。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家道中落: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家道从容:  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就正有道: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具自陈道:  
假道灭虢: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家道消乏:  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假眉三道:  方言。装模作样。
进道若蜷: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
进道若退: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久归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进道若踡: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
奸臣当道: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胡说乱道: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壶浆塞道: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何足道哉: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骅骝开道:  
狐媚魇道:  指行为妖邪。
胡说白道:  犹言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胡言乱道:  犹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胡诌乱道:  胡诌,随意胡说。
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荒淫无道:  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昏庸无道: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会道能说: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甘贫乐道:  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古道热肠:  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指待人真诚、热情。
公道合理: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躬耕乐道: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光明大道: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夫子自道:  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反经合道: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同“反经合义”。
逢山开道: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叠桥”连用。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妇道人家:  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饿莩载道: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同“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饿殍载道: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二道贩子: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二仙传道:  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道不同,不相为谋: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道长论短:  指评论好坏是非。
得道多助: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道傍之筑:  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道边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道存目击: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道大莫容: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道而不径: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道尽涂殚:  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道尽途穷: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道殣相望: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道远日暮: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东道之谊:  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独行其道: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打家截道:  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大逆无道: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道傍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
道傍筑室:  比喻杂采各家之说。亦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道不掇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举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相谋:  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道长争短:  指评论好坏是非。
道弟称兄: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道东说西:  指乱加谈论。同“道西说东”。
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强。
道高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道骨仙风:  指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道寡称孤:  指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道合志同: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道尽途殚:  指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道尽涂穷:  指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道殣相属: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道殣相枕: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道貌凛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貌俨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听耳食: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道听涂说: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同契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义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志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头会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道微德薄: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道无拾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西说东:  指乱加谈论。
道义之交: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道远知骥:  骥:千里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道在人为:  犹言事在人为。
道在屎溺: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东道主人: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拆白道字: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
长安道上: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称雨道晴:  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传道受业: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豺狼横道: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拆牌道字: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称奇道绝:  觉得奇怪难得。
蚕丛鸟道:  指险绝的山路。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霸道横行:  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倍道兼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倍道兼行:  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急行。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暴虐无道: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北道主人:  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班荆道旧:  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卑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倍道而行: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悲声载道:  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不近道理: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不可胜道:  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爱非其道: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坐而论道: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左道旁门: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尊师重道: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筑室道谋: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志同道合: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指名道姓:  明确指出姓和名。
怨声载道:  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语道破: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反其道:  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
阳关大道: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羊肠小道: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邪门歪道: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微不足道: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歪门邪道:  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头头是道: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天公地道: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说三道四:  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说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生财之道:  发财的门路。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旁门左道: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能说会道:  形容很会讲话。
鸣锣开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离经叛道:  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口碑载道:  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康庄大道:  康庄:平坦,通达。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
绝口不道:  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家道小康:  家道:家境;小康:中等水平。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黄道吉日:  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胡说八道: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分道扬镳: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反其道而行之: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盗亦有道: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不拾遗: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大逆不道: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称兄道弟: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称孤道寡:  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豺狼当道:  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安贫乐道: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以上全部都在了!

什么什么道什么的成语

2. 什么什么称道的成语

一、“XX称道”的成语查阅了《新华成语词典》(第二版) 、《中华成语大词典》 (新一版)、《成语大词典 》(彩图最新修订版)、《中华成语大词典》 (豆瓣)等我国主要成语词典,并未发现“XX称道”的成语。
二、与“称道”相关的成语道寡称孤: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称奇道绝:觉得奇怪难得。
称孤道寡:孤、寡为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称名道姓: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道弟称兄: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称道不已:指一直称赞个不停。    
称兄道弟: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称奇道绝:觉得奇怪难得。   
三、“XX称道”相关的词语值得称道:形容行为、事迹等能够让人歌颂、赞扬。
为人称道:指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被人赞誉。
令人称道:与为人称道同义,指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被人赞誉。
万人称道:形容备受称赞和推崇。
人人称道:形容名声极大,备受美誉。
“称”与“道”独立开来都有“说”的意思,可做动词,两种合在一起可做形容词,指值得讨论、赞美的意思,所以“称道”一词本身语义完整,成语中相关的词语较少,没有“XX称道”类型的成语。但是,在现代用语中衍生了很多“XX称道”相关的词语,如:为人称道、万人称道等,我想你应该要找的是“XX称道”相关的词语,而不是“XX称道”的成语。

3. 什么什么称道成语

拍手称道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什么什么称道成语

4. 我的生活 我的中国什么时候播放

《我的女神我的妈》是刘国彤执导的都市情感剧,由李多海、金星、奇道等主演  。该剧以两代人的感情家庭生活为背景,讲述了韩国媳妇姜金波与中国婆婆徐曼丽家长里短的生活趣事播出时间 2017年

5. 布加迪威龙和奇道战斧哪个快

战斧的速度只是理论上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极速600的时候,上面驾驶的人早就飞出去了

布加迪威龙和奇道战斧哪个快

6. 石材厂做什么技工工资高又轻松

“呵呵……你怎么知道这办公室是我自己设计的?”苏蓉见,这样说,好奇道。

7. 谁能帮我找多一些关于苏东坡的故事(急吖)

  1、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当时的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他对苏轼的文章十分赞赏,但是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皋陶是舜的司法官,更尧有关系吗?欧阳修自然也不明白这点,反复读过后,便去问苏轼,苏轼说答案在《三国志·孔融传》中,可是欧阳修将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后,依旧没有发现出处,便又去问苏轼。苏轼只好老老实实答是自己的杜撰,欧阳修更不解,苏轼便说《三国志·孔融传》中言道孔融更曹操说商纣王将妲己赏了周公,曹操问可有此事,孔融答今日既有,古代也应该有。苏轼便据此杜撰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使欧阳修更加赞赏苏轼。
  2、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3、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4、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5、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6、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7、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8、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9、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10、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11、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12、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13、“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4、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15、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16、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苏轼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17、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18、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19、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20、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1、死了好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时,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说,死了好不好?!”小儿子神秘的抢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奇道:“你怎么那么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儿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还不都回来吧。千百年下来没一个人回来,可见死了一定很好!”
  22、苏轼与高俅
  《水浒传》第二回讲述太尉高俅的发迹史,说他原本是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在临淮州住了几年后,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不想留他,于是转荐他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结识了当时为太子的宋徽宗,由于踢得一脚好球,平步青云,做了太尉。
  读者诸君大概不清楚这位“小苏学士”究竟是何人,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面子,把一个卑微小吏推荐给当朝驸马爷。原来这位“小苏学士”是《水浒》的作者笔下之误,应该是鼎鼎大名的“大苏学士”,就是人人熟知的东坡居士苏轼。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七对高俅的发迹言之较详,我们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知道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小吏,苏学士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故而很欣赏他。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今河北省定州市)知府,便将他举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属僚本已不少,所以没有接纳,苏轼又将高俅转而荐于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事有凑巧,一个月后,哲宗驾崩,端王即皇帝位为徽宗,高俅受到徽宗的“不次迁拜”,数年后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事,自俅始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高敦复升为节度使,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其子弟皆为郎官,一门荣耀至极。
  再说苏轼由于朝廷内部党争,屡屡遭贬,元佑八年(1093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亲政。身为旧党人物的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为新政所不容,很识趣地自请外补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变得越来越坏,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朝臣弹劾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之语,被贬为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知州,还没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这个所谓的“节度副使”,不过是皇帝给大臣留的一点面子,实际上他已是被监视居住的犯人了。这还不算,没过多久,他被再贬为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别驾,居住在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县西南),过着“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的艰难生活,直到徽宗即位(1101年),才遇赦北归,不久死于常州。可以说,高俅飞黄腾达之日,正是苏轼遭遇灭顶之灾之时。此后二人之间尚有何联系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奖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以周济其贫。由此看来,苏轼把高俅荐给王晋卿,并非是由于厌恶他轻薄浮浪,恰恰是出于对他才干的欣赏。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
  这里顺便再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高俅护送徽宗南逃,到了临淮突然发病,不得不返回京城。当时大奸臣童贯、梁师成等人都由于民愤极大而被朝廷诛杀,蔡京被流放。惟独高俅免于此祸,后来病死于家中。这大概是由于他这一生对得起苏学士,阎王老子没有让他做刀下之鬼。
  23、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24、苏东坡有泄题之嫌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访,两人结为至交。后苏东坡被召回京,仍与李方叔书信往来,亲密如前。宋元佑中,苏东坡奉命知贡举,李方叔也参加了考试。史书上称:李方叔落榜,后知情者去见苏东坡,求他给个“人情”,但苏东坡没有答应,他在写给李方叔的信中说:“君子之交,务相勉于道,不务相引于利也……”方叔读后,深为感动,两人的友谊更加深笃。
  但近读明朝胡俨所著《胡氏杂说》,却有另一种说法。胡在书中说,苏东坡颇为欣赏李方叔。考前某日,苏东坡令其子苏叔党持一书简给李方叔,恰值李方叔外出,李的仆人就代收了信函,放置在茶几上。随后不久,章敦之子章持和章援来访,李方叔仍然未归。章持、章援二人顺手在茶几上取简拆阅,是《刘向优于扬雄论》二篇。章持、章援兄弟知其中必有消息,于是悄悄将此书简带了回去,仔细研读。
  不久,苏东坡入帏命题,果然是《刘向优于扬雄论》。榜出,章援高中第一名,章持中第十名,而李方叔竟告落第。李方叔之母叹道:“苏公知贡举,而吾儿竟不第,命也。”苏东坡初以为第一名必为李方叔。及至出帏,方才知道是章援,不禁大为惋惜,还寄诗给李方叔,其中有诗句说:“平生浪说古战场,遇镜空迷日五色。”也是莫可奈何解嘲的意思。《胡氏杂说》附记云:苏东坡此诗“真迹今在南昌李士濂家,与徐铉书稿及张即之手帖,共为一卷,字画皆可爱也。”胡俨在明亦为名儒,颇有盛誉,不像胡说之人,只是他未说明故事自何而来。
  苏东坡若真的以考题暗示于所属意者,应该构成“泄题罪”。幸亏章氏兄弟只想获第,不想害人;若想害人,即以苏东坡手简持出申告,追查起来,苏东坡纵令不死,也得流放若干年。
  25、眼力
  有一次,苏轼与关系还不错的谢景温一起在郊外散步,忽然有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了下来,谢景温抬脚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旁。苏轼看了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已之徒,不可深交。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谢景温受到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后来,他见苏轼与王安石不和,为讨好王安石,便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早年,有个和苏轼过从甚密的人姓章,两个人几乎无话不谈。章任商州令的时候,苏轼任凤翔府节度使判官。一天,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座独木桥相通,桥下是万丈深渊。章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神色平静轻松走过独木桥,把绳子系在树上,像玩杂技似的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道:“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大笑。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后来章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又因与苏轼政见不同,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日:“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睡不着觉了,他嫉妒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就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由此可见章之狠。
  1085年,苏轼在登州做官的时候 ,有一个主薄,每次报告事情都特别麻烦,苏轼很厌烦他.有一次,主薄又来禀报,苏轼就敷衍他道:“晚上来吧。”到了晚上,主薄单独来了,苏轼勉强出来见他。苏轼正在看杜甫的诗,就故意问道:“‘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这‘白鸟’指什么?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主薄马上答道:“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以此暗喻吸人血的赃官。如今世界,君子太少,小人太多啊!”苏轼本来想用“白鸟”来嘲讽主薄说话像蚊蚋那样嗡嗡不止,让人厌烦,哪知主薄不但很有学问,而且他很正直。从此,苏轼对他另眼相看,特别厚待他。
  苏轼以细节识人,大都无误,这是和他自身的言正身端分不开的。
  26.不忍心拆散
  相传,苏轼请邻居吃饭。桌上有一盘油炸麻雀,一共4只,客人毫不客气的吃了3只,还剩1只。这时,邻居对苏轼说:“还剩1只,你把它吃了吧!”苏轼却说:“我不忍心拆散它们,还是你吃了吧!”

谁能帮我找多一些关于苏东坡的故事(急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