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人民币中间价引入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咋回事?

2024-04-29

1. 外汇交易人民币中间价引入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咋回事?

逆周期因子是当汇率分离过大时,增加的调控手段,减少误差。
逆周期因子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等基本面情况,使中间价报价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
增加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扩展资料
引入逆周期因子的原因
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但在美元指数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多数时间都在按照“收盘价+一篮子”机制确定的中间价的贬值方向运行。
分析显示,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引入逆周期因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逆周期因子

外汇交易人民币中间价引入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咋回事?

2. 什么是汇率逆周期因子?

“逆周期因子”本身是一个公式,包含“逆周期系数”等一些因子,但因子的具体指标并没有对外明确,因此不能直接计算。

去年5月,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公告称,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由此前的旧公式“中间价变动=前一交易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变为“中间价变动=前一交易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新公式。

对于引用“逆周期因子”的原因,央行在2017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一是对冲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使中间价更加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合理变化;二是使中间价更好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
在引入“逆周期因子”前,我国外汇市场面临较为严重的非理性行为。尽管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向好,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预期较强。引入“逆周期因子”的主要目的,正是要抵消这种“羊群效应”。

“逆周期因子”运行逾半年,目前来看,起到了较好效果。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得到扭转,人民币资本项目大额流出的势头基本缓解。2017年6月起,人民币对美元开始持续升值,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6月初的6.8一路升至9月初的6.5,随后在6.4至6.6区间震荡,人民币汇率逐渐回归经济基本面。
而央行在此时回应由报价行自行设定人民币中间价“逆周期系数”,意味着汇率价格机制朝着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市场化的方向在前行。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引入还是调整“逆周期因子”,并没有也不会改变外汇供求的趋势和方向,人民币汇率最终走势仍然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随着汇率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已逐步走入新时期,单边的升值或贬值走势很难重现,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双向波动将是常态。
因此,对企业和投资者而言,尤其是对外贸型企业来说,及时树立汇率风险防范的理念和意识,更好地规避汇率风险是必要课题。